第597節
“有些事情,我怕現在不說,過后便沒力氣與您說了,因此現在對您說后,您千萬得記住?!?/br> “嗯!”面對自家徐妹子的話,朱棣頻頻點頭,生怕徐皇后沒看清。 “當今天下雖說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并沒有完全恢復,高煦的新政對百姓有利,但高煦畢竟是太子,而您畢竟是皇帝,希望您多加體恤高煦?!?/br> “在用人時,要廣用賢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為一個人有小過就棄之不用,也不要因為一個人有小聰明就委以重任,教導子孫以學業為重,對宗室以恩義相待?!?/br> “我心知陛下您一直想為增壽、鷹緒他們謀個高爵,不過我已經不能再報答殿下您的恩情,所以您不用看在我的面子上,驕縱我的娘家人們?!?/br> 朱棣聽著,不禁泣不成聲,徐皇后則是依舊強忍淚水,含笑交代:“萬事以國為重,我若去世了,您別太掛念與我的私恩,要珍重自愛,別太過傷心?!?/br> “另外,我的喪葬也盡量從簡,應該把錢糧花到更需要它的百姓身上?!?/br> 說到此處,徐皇后伸出自己的手,輕輕摸了摸朱棣的臉龐: “上次與陛下前往了北平,看望了當初那些將士們的遺孀,并瞧見她們被妥善安置后,我便沒了什么遺憾,因此陛下也不要為我難過?!?/br> “高煦他們三兄弟我很放心,高煦為人心高氣傲,高熾又懂得收斂,高燧有些小聰明,但膽子小?!?/br> “他們三兄弟以高煦為主,便不會出現什么大亂子,只是希望您不要受到jian臣挑撥,和高煦鬧出什么矛盾?!?/br> “末了……” “好了妹子?!鼻浦旎屎笳f的氣喘吁吁,朱棣心疼的拍了拍她的手背: “你先休息休息,不要著急,俺一直在這里?!?/br> “嗯……”感受手上傳來的力度,徐皇后輕輕點了點頭。 朱棣見狀想要為她添茶,卻見到水壺空了。 此刻的他將所有人都趕出了偏殿,因此便自己拿著水壺,擦干凈了眼角的淚水后走了出去。 在他走后,徐皇后才不用強忍,眼前場景漸漸被淚水模糊起來…… 第396章 先甜后苦 “鐺……”清晨,隨著晨鐘作響,南京城中數百佛道紛紛開始早課,而內容便是為此刻病重的徐皇后祈福。 他們閉目養神,誦讀經文,不知道是否誠心,但起碼能讓身處宮廷的朱棣感到安心。 自上次徐皇后與朱棣交代了許多事情后,她便時?;杌璩脸?,偶爾一睡便是七八個時辰,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 她的情況,哪怕是朱瞻基、朱瞻壑、朱瞻圻這種小娃娃都能看出不對勁,更別提朱高熾、朱高煦他們幾人了。 接下來的日子中,朱高熾與朱高燧帶著張氏、徐氏她們幾乎住在了當下無人居住的奉先殿,與乾清宮一墻之隔。 每日天還未亮,朱高熾便叫上朱高燧前往乾清宮,而朱高煦則是住在三大殿之一的謹身殿。 這座宮殿距離乾清宮很近,乘坐步輿的情況下,頂多一字時便能抵達。 如此安排,可見徐皇后情況之糟糕,而更糟糕的是,朱高煦還得忍受著情緒,在謹身殿處理那繁雜的奏疏。 好在今日的朱高煦迎來了幾位故友,這讓他焦慮的情緒得以緩解。 “安南的情況,你看看什么時候動手最佳?!?/br> 謹身殿內,朱高煦坐在主位,身旁坐著一名挺拔的身影。 面對詢問,這身影也緩緩開口道:“那個陳曜比我想的還能活,好在腦袋確實不算靈光,如今七十有六,估計再能活也就幾年時間罷了?!?/br> “現在不管南北,試圖割據的陳國遺民都已經被處理得七七八八,就是長山之中還有一股勢力沒有清除,讓我有些頭疼?!?/br> “還有能讓我們穎國公頭疼的事情?”朱高煦詫異開口,也暴露出了這身影的身份。 攻滅安南后承襲穎國公爵的傅讓,興許便是朱高煦能說知心話的幾人之一。 瞧著已經三十五六的傅讓,這段時間一直壓抑的朱高煦,臉上總算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傅讓聞言也頷首道:“那人叫做黎利,從永樂七年開始起兵謀反?!?/br> “原本他勢力還算小,但隨著我們隊陳國遺民和反叛勢力清剿,躲在長山之中的他倒是收服了不少長山蠻與陳國遺民,故此漸漸壯大?!?/br> “就我當下掌握的情報來看,他應該在長山之中經營著十幾個寨堡,并開墾出了可以維持基本生存的坡地,麾下兵馬數量倒是不多,不過七八千人,但時不時下山sao擾各州縣,讓地方疲敝,無法恢復生產?!?/br> 朱高煦沒想到自己還能聽到黎利這個名字,而且就他起兵時間來說,也比歷史上早了近十一年。 當下的他應該還十分年輕,就是不知道他能在傅讓手下熬多久了。 “多久能收拾干凈他?”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下意識詢問。 “長山情況復雜,我準備在大雪山土司的啰啰被收拾后,請建昌侯瞿能率兵前來山中鎮壓,論山中游擊,唯有建昌侯的西川兵,以及王瑄手中的滇西兵才行?!?/br> “王瑄那邊聽聞鎮康一帶叛亂還未鎮壓結束,并且還書信希望我讓人送些長山蠻過去修路,想來是因為交通不便而戰事不得推進?!?/br> 傅讓說著滇南鎮康一帶白衣叛亂的事情,朱高煦聞言這才反應過來,似乎鎮康的叛亂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因此不由對站在一旁的亦失哈詢問道: “鎮康的白衣叛亂,之前不是說規模不是很大嗎,現在怎么鬧這么久?” 亦失哈聞言,急忙解釋道:“原本是不大的,但臨安府一帶,隨著廣南伯傅茂修建向南驛道,白衣泰們漸生不滿,都加入了鎮康白衣的叛亂中?!?/br> “當下,白衣們的叛亂由鎮康發展到了勐緬、勐漣等地,叛亂者十數萬?!?/br> “不過他們只能在這些地方生亂,一旦前往臨安、勐定等平原之地,便會被王瑄與傅茂擊退?!?/br> 亦失哈解釋完,傅讓也開口道:“主要還是道路問題,不然我軍早已深入其中,搗毀這些土司之余,還能對當地進行改土歸流了?!?/br> 傅讓的話有道理,朱高煦也頷首詢問道:“當下云南、廣西、貴州各還有多少家土司沒有被搗滅的?” “貴州在黔南尚有百余家,云南則是二百余家,廣西和云南差不多,尤其是大藤峽的瑤苗之民更是危害頗深?!?/br> “過往他們只能依仗地勢,而今朝廷有野戰炮和攻城炮,因此只要道路修通,攻陷他們的寨堡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br> 傅讓對西南局勢十分了解,在他看來,西南土司完全不是明軍的對手,只是依仗地勢來延緩死亡罷了。 他的觀點與朱高煦的觀點一樣,對朱高煦來說,當明軍掌握火繩槍和加農炮后,不管是北邊的游牧民族,還是南邊的西南土司,他們實際上都已經不是明軍對手。 他們之所以還能和明軍糾纏,無非就是仰仗地勢罷了。 北方游牧民族依仗橫亙在漠南漠北之間的大戈壁,西南土司依仗深山密林,道路崎嶇。 他們要和大明打持久戰,但好在大明的國力還在上升期,有足夠的時間和他們打下去。 朱高煦有自信,自己還能為大明帶來起碼三十年的國力上升期。 三十年時間,即便無法蕩除西南土司,但消滅其中八成以上土司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四川的農業正在恢復,并且大明還有了交趾這個大糧倉。 “等陳曜一死,便以陳氏絕嗣將安南改為交趾?!?/br> 朱高煦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詢問傅讓:“交趾今年能給朝廷帶來多少賦稅?” 對于這個問題,熟悉朱高煦的傅讓早在北上前就做好了功課,因此他看向了亦失哈,亦失哈也將傅讓帶來的文冊遞給了朱高煦。 “我近來看奏疏頭疼,你直接與我說便是?!?/br> 朱高煦拒絕了自己翻看文冊,因為他確實最近看奏疏看的難受,也就只有和傅讓以聊天方式討論朝政,能讓他稍微舒服一點。 “好”傅讓點頭,隨后開口道:“交趾那邊,我讓張輔、張純、陳懋、孟瑛他們各自鎮守地方,而我親自帶兵征討抓捕長山蠻?!?/br> “我將抓捕到的長山蠻交給當地百姓奴役,以此開墾荒地,并蠲免荒地的兩年賦稅?!?/br> “至于耕牛、挽馬等畜力,我則是交給我們移民過去的漢家百姓使用?!?/br> “而今當地土民與長山蠻矛盾越來越深,許多時候甚至發生土民與長山蠻爆發內斗,死傷無數?!?/br> “現在安南境內,鮮有人針對我漢家百姓,就您所說的紅河三角洲一帶,基本都是我漢人在開墾?!?/br> “從永樂二年冬到如今,整整六年半的時間,朝廷先后從福建、浙江、廣東一帶遷徙人口進入安南,而今安南有漢口七十二萬四千余,今年估計能達到七十七萬?!?/br> “這七十七萬漢人,如今基本均分一千五百余萬畝耕地,而安南本土的百姓則是手上持有八百余萬畝耕地?!?/br> “當地的賦稅經過調整,現在都是十稅一,今年可以繳上的田賦額大概在四百六十萬石左右?!?/br> 傅讓說罷,朱高煦滿意點頭,并繼續詢問:“安南土民和長山蠻數量有多少?” “安南土民二百二十余萬,被我們俘虜,他們奴役的長山蠻四十余萬,不過基本都在南邊的清化一帶?!?/br> 傅讓解釋過后,也提起了長山內的情況:“長山之中,大概還有蠻人不下二百萬,他們兩方的爭斗只要平衡好,我們便可以慢慢向南發展,直到牢固掌握整個交趾?!?/br> “雖然是這么說,但機會不大?!敝旄哽銚u搖頭,并不認為大明能完全掌握整個交趾,畢竟當地的安南百姓和長山蠻數量太多了。 加上清化以南山地丘陵居多,想要剿滅他們必須維持一個比較高額的軍費。 如今安南雖然可以收到四百六十萬石田賦,但如果扣除當地駐軍的軍餉,那能交給南京的也不過二百萬石。 這二百萬石,基本都是流向云南和廣西,用來維持李景隆與沐春對西南改土歸流的平叛工作。 即便如此,對于兩個軍團近二十萬軍隊來說,這些二百萬石錢糧也十分不足,因此四川那邊不僅要扶持貴州,還得和交趾一起維持軍餉。 “當下西南四省有三十七萬大軍,這個數量還是太繁雜了,我準備在貴州改土歸流后,將當地的屯兵編為百姓,僅保留六個衛的戰兵?!?/br> “另外,下一個著手的方向我在猶豫是廣西還是云南,你怎么看?” 朱高煦詢問傅讓,對此傅讓略皺眉頭,而后才道:“若是要我來選,那自然是廣西?!?/br> “論地形,云南比廣西更為復雜,且廣西緊鄰湖廣與廣東,鎮壓土司過后,可以比較方便的遷移漢人鞏固當地成果?!?/br> “當下廣西的土司,基本以大藤峽最為兇?!?/br> “他們居住在潯江附近的山脈中,南北相距三百余里,其中土司又為藍、胡、侯、盤四姓為主的瑤民,以及居住在力山之中,善于制作毒藥弩矢的僮族……其數量數十萬計?!?/br> “當初在安南作戰時,我便詢問過楊展,便是連他都說當初與楊文忌憚大藤峽地形,而沒有率兵圍剿?!?/br> “想要圍剿大藤峽的土司,沒有十幾萬大軍是無法徹底根除的?!?/br> 大藤峽,這個詞已經屢次出現在朱高煦案頭上,而它也確實是土木堡之變后,危害大明最大的幾次土司動亂之一。朱高煦記得歷史上,明朝先后三次對大藤峽用兵,時間范圍從成化年間一直到嘉靖年間,持續不斷。 再往后并非是當地已經改土歸流,而是明朝陷入了抗倭援朝和西南東吁戰爭,西北湟中三捷、寧夏之役等諸多戰事。 如果自己能一舉將大藤峽的事情解決,那日后大明就只需要對云南和三宣六慰動兵足以,許多拖住大明國力的戰事都會在他這一代被解決。 想到這里,朱高煦滿意的點頭道:“等黔南的戰事結束,我會召黔國公、曹國公等人入京,在武英殿仔細詳談的?!?/br> “今日的話,我們就……” 朱高煦話還沒說完,便聽到了殿外傳來腳步聲。 他皺眉看去,卻見一名班值太監走來作揖道:“殿下,太學傳來消息,說是許多東西有了突破,希望您能親自走一趟,指點一下太學士們?!?/br> “有了突破?”朱高煦聞言站了起來,下意識看向傅讓:“你與我一起去,剛好讓你知道太學是干什么的?!?/br> “是!”傅讓也好奇這個創辦八年的太學是干什么的,因此便跟著朱高煦走出了謹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