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節
“鐺…鐺…鐺……” “轟轟轟——” 鐘樓還沒響起多久的鐘聲,便被明軍火炮聲給蓋過,二十枚五斤石彈在一瞬間砸穿了城門。 守城的錫蘭軍隊見狀連忙往城門內填充雜物,而他們的動靜被鄭和用望遠鏡看了個大概,他立馬改變方向:“炮擊城墻東北角,火藥包準備!” “是!”明軍炮手改換方向,開始對錫蘭城的東北角進行炮擊。 不同于大明那種動輒數丈寬的城墻,錫蘭的城墻與絕大多數德干高原城墻一樣,低矮而薄,根本沒有經歷過什么攻城戰。 在錫蘭島上的戰爭中,往往梯子和投石機、沖車就已經是十分高明的攻城器械了。 沒有進入大航海前,他們的城墻對于加農炮來說,并不算十分堅固。 “轟轟轟——” 火炮聲再度響起,這次是試射,不過試射結果很成功。 稍微調整過后,明軍火炮開始不斷向錫蘭山城的東北角炮擊,直到在鄭和目光下出現了墻磚脫落的現象,鄭和才看向身后吩咐道:“火藥包炸豁口準備,火炮把女墻給我打斷!” “是!” 火炮繼續作響,從正午到未時,整整一個時辰的單一方向炮擊很快讓墻磚露出了后方的夯土。 此時,亞烈苦奈兒才慌里慌張的集結了城內的其余守軍登上城墻,不過面對炮擊,所有人都不敢走上城墻,并且還將城門給堵死了。 “蠢材,堵死城墻干嘛?他們只有三千人!” 亞烈苦奈兒破口大罵,連忙驅使軍隊和四周居民將堵上的城門甬道清理干凈,并在鄭和不可置信的目光下打開了城門。 八千王城軍出城,他們一個個身穿鎖子甲,頭戴頭盔。 盡管就防護力度來說不如明軍的扎甲,可擁有這樣一支軍隊,在南亞這塊地方已經算是十分不錯了。 更為關鍵的是,鄭和還在走出甬道的部隊中見到了象兵。 二十頭戰象走出甬道,在錫蘭軍的指揮下充為先鋒,向明軍沖來。 “這群人打仗毫無章法,也敢對我們下手?!?/br> 鄭和放下望遠鏡,輕描淡寫的哼了一聲,隨后示意火炮準備。 明軍沒有行動,而是等待著錫蘭軍靠近。 亞烈苦奈兒瞧見這一幕,只當是鄭和被戰象嚇傻了,因此坐在戰象背上的他還在趾高氣昂的指揮軍隊向鄭和撲去。 伴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戰象也發出了象吟聲來恐嚇明軍。 只是他們不知道,死在明軍手上的戰象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火炮準備?!?/br> 鄭和坐在馬背上,牽制著戰象嚇到的馬匹,穩如泰山的下令。 在他的軍令中,二十門火炮點燃,而此刻他們距離錫蘭軍的距離僅有不到百步。 “轟轟轟——” 當火炮聲響起,二十枚鐵炮彈如被人投出的鉛球一般砸向了戰象群。 一時間,戰象的哀鳴聲不斷,也不知道有幾頭戰象中彈,總之許多戰象紛紛哀鳴倒下,能站立的不足十頭。 “沖鋒!” 瞧見這恐怖的一幕,亞烈苦奈兒頓時心慌了起來,可瞧到他們與明軍距離不過七八十步后,他立馬又大膽的下令全軍沖鋒。 這一次他乘騎戰象沖向了明軍,而明軍似乎被他們嚇到了,居然拋棄了火炮,抱成了一團。 如果他們拿出的是長槍,亞烈苦奈兒還會感到頭疼,但他們拿出的卻是和他們身高差不多的奇怪兵器。 “嗶嗶——” 一聲哨響,前排長槍兵半跪地上,長槍平放。 后排的一千火繩槍兵舉起了火繩槍,在錫蘭軍靠近不足二十步距離時扣動了扳機。 “噼噼啪啪——” 一時間,倒下的錫蘭王城軍數量甚多,不過戰象卻沒有遭受太多打擊。 他們雖然在哀嚎,但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見狀,鄭和連忙對身后叫嚷:“投火藥包!” “是!” 在他的喊聲中,兩名兵卒點燃了火藥包,一名兵卒將那十斤沉重的火藥包抓起來,在原地轉圈時拋了出去。 “嗶嗶——” 錫蘭軍已經近在咫尺,三輪排槍結束,哨聲再次響起,火繩槍兵退后,長槍兵起身持槍對陣象兵。 火藥包此刻被拋入了錫蘭王城軍的隊伍中,而明軍則是且戰且退。 幾個呼吸的時間,明軍已經后退七八步。 就在亞烈苦奈兒覺得明軍不堪一擊的時候,他瞥見了那正在冒煙的火藥包。 此刻的它,就在亞烈苦奈兒所乘騎戰象的身旁。 在他的注視下,那火藥包猛然炸開…… “轟??!” 一股氣浪將四周錫蘭兵擊飛,就連戰象都栽倒在了地上,而明軍則是抓住這個機會開始沖鋒。 兩千長槍兵結陣沖鋒,火繩槍兵則是停留原地裝填彈藥。 鄭和穿上了甲胄,率領身旁十數騎兵沖入錫蘭軍中左突右刺。 一時間,八千王城軍被鄭和他們這不到兩千短兵攪亂,而火槍兵也在裝填好彈藥后跟上隊伍。 明軍的配合緊密,那試圖站立的戰象也被明軍鐵錘、火槍、長槍各種招呼,不多時便徹底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迷迷糊糊中,亞烈苦奈兒只覺得自己領口被人一把拽起,等他迷糊著睜開眼睛時,面前是一個皮膚黢黑,頭戴三山帽的中年無須男子。 “亞烈苦奈兒是吧,爺爺我就是你想殺的鄭和!” 第378章 著手北方 “噼里啪啦——” “轟轟轟!” 又是一年過去,當永樂八年正旦節到來,整個大明都陷入了歡慶新春的氛圍中。 南京城的禮炮作響,而大朝會也如期舉行。 群臣百官并不知道此刻的鄭和帶兵攻破錫蘭國都,生擒其國主,只是一如往常的作揖唱禮。 金臺之上,朱棣與朱高煦身穿冕服,一個坐著,一個站著。 冕旒遮蔽了他們的五官,讓人看不清楚他們的表情,難以揣測。 “陛下,臣戶部尚書郭資,有事啟奏……” “準” 朱棣開口回應,戶部尚書郭資見狀也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匯報工作。 “去歲,朝廷歲入田賦三千五百萬石,布帛十二萬五千六百匹,絲綿五十二萬余斤,綿花絨四十萬余斤?!?/br> “金三萬五千兩整,銀八十九萬五千余兩,銅一百九十五余萬貫?!?/br> “雜項、商稅、礦課、鹽引、茶引折色二百三十萬余貫,各項絲絹棉布折色一百五十六萬七千余貫?!?/br> “經戶部計算,去歲入糧三千五百萬石,其它各類折色歲入七百余九萬六千余貫?!?/br> “去歲支出三千九百六十余萬石,錢八百二十五萬貫,取舊庫四百六十余萬石,錢一百一十五萬四千余貫?!?/br> “去歲天下戶數一千四百三十四萬七百五十五,口數七千二百四十六萬九千四百二十七?!?/br> “去歲天下田畝數為五百四十六萬七千九百一十九頃三十二畝六分?!?/br> 在郭資的匯報下,永樂七年無疑又是吃老朱老本的一年。 盡管大家對這都沒有意見,不過總是吃老底總歸不是什么好事。 “舊庫現在還有多少錢糧?”朱高煦詢問起了郭資。 “尚有糧兩千四百余萬石,錢三百余萬貫,鈔七百余萬貫?!?/br> 郭資如實回答,朱高煦聞言頷首之余,也不由將目光放到了朱棣身上。 朱棣感受到朱高煦的目光,也知道是自己開口的時候了,因此他開口道: “新朝七年時間,使天下耕地增加一百四十余萬頃,而稅糧不過增加了四百萬石?!?/br> “今歲稅糧定額三千五百萬石,新增加的五百萬石,分別劃給安南二百五十萬,遼東各一百萬,貴州、四川、河南各五十萬?!?/br> 朱棣的定額規劃倒是沒有人反對,因為群臣都知道,過去幾年無疑是遼東、四川、河南三省受惠的時期。 至于安南和貴州,這兩個新設立的省份,前者已經逐漸安定,可以將稅糧納入朝廷之中,后者也是同樣道理。 幾日前,沐春已經搗滅思州城,田琛被俘,現在沐春兵鋒向北轉進印江,準備將田宗鼎也給收拾。 在沐春的兵鋒下,以及四面八方明軍的包圍下,宋氏、安氏這兩個土司開始接受改土歸流,而朱棣給他們的待遇也不差,正一品的散階和武勛待遇,外加遷移成都府,賜莊田萬畝。 盡管說貴州的田地丈量和登籍造冊還沒有開展,不過就眼下來看,貴州耕地數量不太可能低于一千萬,口數也不會低于四百萬。 四大土司被剿滅后,沐春還需要和李景隆配合剿滅、招撫黔南地區的諸蠻夷。 相比較貴州四大土司,這些小鬼才是難纏的角色。 黔南地形復雜,要剿滅他們無疑是一個長期工作。 “如今播州、思州、思南、水西、水東等地土司大多接受招撫,貴州三司也可以著手設立了?!?/br> “傳俺的旨意,將播州分為遵義府、平越府,將思州與思南拆分為思州府、銅仁府、思南府、石阡府、鎮遠府、黎平府、新化府,將水東水西拆分為畢節府、威寧府、盤州府、貴陽府?!?/br> “黔南之地,為雖然還沒改土歸流,但也先設下普安府、安順府、都勻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