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節
當下徐皇后的病,朱高煦都懷疑是連續且頻繁生產所至。 從洪武九年被冊封燕王妃,到洪武十八年生下咸寧公主朱智明算起,差不多十年時間里,徐皇后連續為朱棣生了七個孩子,早就傷及了根本,更別提生朱高熾時不過十六歲了。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馬皇后和唐長孫皇后身上,馬皇后七年內為老朱生下五個男嗣,而后休養三年,又在三年內生下兩個女嬰。 唐長孫皇后在三年內連續為李世民生下李承乾、李泰、李麗質這二子一女。 在醫學條件尚不發達的這個時代,如此年紀下頻繁生產那么多孩子,如果對身體沒有什么損害,朱高煦是不相信的。 正因如此,他始終為自己晚碰郭琰而高興,也為郭琰晚誕子嗣而高興。 畢竟兩夫妻在一起十三年了,即便朱高煦以家國為重,卻也無法忽視郭琰對自己和對自家家人的用心。 如今他二十有八,郭琰二十有六,兩夫妻恩愛同時,身體情況也十分不錯。 相比較他們夫妻,朱高熾那邊就有些不太妙了。 “昨日我聽你娘說,漢王府長史上疏說你大哥去禮佛路上摔了一跤,眼下身體如何?” 朱棣舉著酒杯飲了一口,同時詢問了一聲朱高煦。 朱高煦聞言苦笑一聲,而后才回答道:“我派云南布政使司官員去看了,說是得在床上躺半個月,王府的御醫不敢隨意開藥給我大哥服用,擔心他大補過甚?!?/br> “大補過甚?” 朱棣為了幫自家妹子診脈,自學了兩年醫術,自然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說通俗些,就是朱高熾這些年吃的太好了,加上縱欲過度,虛不受補的就連補藥都吃不進去。 朱棣可以想象到自家那個貪嘴的老大,如今究竟長成什么模樣。 “讓漢王妃好好管管他的嘴和身子!”輕哼一聲,朱棣便不再討論朱高熾。 父子三人同時將目光放到了國宴上,瞧著群臣們在廣場上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只可惜往往這種時候,偏有攪局的事情會發生,例如當下。 “殿下……”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朱高煦身旁,低頭在他耳邊呢喃幾聲,朱高煦聽后面色有些動容。 朱棣一直關注朱高煦,見他如此,便開口詢問:“發生什么事情了?” “回父親,播州宣慰使楊昇、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思州宣慰使田琛舉兵叛亂?!?/br> 朱高煦作揖說出了足以震動朝堂的事情,朱棣聞言卻道:“你不是早已著手平叛了嗎?” “因黔地雨季而推遲,眼下雨季剛過,還未出兵他們便叛亂了,這倒是一個機會?!?/br> 朱高煦解釋之余,也對朱棣說起了此時的西南情況。 由沐春、李景隆兩人為主,顧成、楊文、何福、瞿能、盛庸、劉真、瞿郁、瞿陶等人為輔的朝廷十五萬官軍已經對貴州地區展開合圍。 眼下雨季過去,沐春本想等著天晴些,等道路結實些再攜帶火炮大軍出發,不曾想這兩家土司率先出手了。 “沐春和其它的安、宋兩家什么舉動?” 朱棣詢問沐春和另外兩家土司什么舉動,朱高煦則解釋道: “黔國公得知消息,已經率領三萬大軍從綦江進入播州地界,準備先收拾播州再收拾田氏,最后招撫沒有動靜的宋、安兩氏?!?/br> “有十二萬大軍牽制,這四家土司都不可能分出太多兵馬與黔國公對壘?!?/br> “只要播州楊氏被搗滅,屆時曹國公便會率廣西三萬兵馬從南邊進入貴州,切斷田氏與宋、安氏的聯系?!?/br> “聯系一旦切斷,朝廷便可以調動湖廣的兩萬兵馬參與圍剿田氏?!?/br> “兒臣預計,最快的話兩年就能結束戰事?!?/br> 加農炮出現后,朱高煦便不把貴州土司放在眼里了,歷史上朱棣派兵五萬,僅利用碗口銃這種射石炮都能覆滅思州和思南宋氏,并一舉設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思南、鎮遠、銅仁、烏羅八個府,可見田氏實力之強,明軍實力之更強。 如今有加農炮,還有沐春這樣的將領,朱高煦不認為播州楊氏和思州宋氏能蹦跶多久。 “你心里有把握就行,西南的事情你把握,俺放心?!?/br> 朱棣認可了朱高煦的安排,同時也開口道: “俺之前審問過許多韃靼部的官員,瓦剌暫且不用管,但鬼力赤卻不得不管?!?/br> “俺想試試看,能不能招撫鬼力赤?!?/br> “兒臣覺得不太可能?!敝旄哽銚u搖頭,他很熟悉鬼力赤,歷史上鬼力赤雖然向明朝求援,但這不代表他就親近明朝,而是在面對阿魯臺和本雅失里、瓦剌三方勢力威脅下做出的不得已借勢手段。 如果鬼力赤真的誠心歸順明朝,那也不至于派人毒死哈密的安克帖木兒,畢竟安克帖木兒可是親明派。 “俺知道不太可能,不過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安撫他?!敝扉壑?,沉思著開口道:“現在朝廷在漠北有了千戶所,屯墾幾年就能從當地出兵征討瓦剌?!?/br> “不過,俺想試試拿下哈密,走以前漢唐故道去進攻漠西?!?/br> 朱棣對蒙古人很了解,但對于西域和漠西漢唐故道卻并不清楚,這并不奇怪。 明初國外情報工作本就困難,畢竟周圍一圈不是蒙古人就是西番人,而蒙番幾乎一體,難以滲透。 漢人想要了解這些地方,一是翻閱古籍,二就是派遣官員。 不過官員前往漠西,往往都會被瓦剌騎兵監督,因此走著走著自己便記不清楚路線了,再加上翻譯的問題,致使北征問題十分困難。 朱棣覺得大軍可以走哈密北上杭愛山和金山(阿爾泰山),無非是覺得漢唐和蒙元可以,明軍也可以。 “漠西的漢唐故道早已廢棄,為數不多留有的道路,也多被瓦剌所占據?!?/br> “若是我軍真要走漠西,且不提補給如何解決,單說瓦剌若是污染水源,那我軍數萬人恐怕未戰便敗?!?/br> 朱高煦很慶幸自己懂得地理和氣候情況,也能根據后世情況進一步分析這個時代的地理氣候情況。 在朱高煦看來,明軍這種需要大隊民夫維護的軍隊,只有走漠北歐亞大草原這一條路,別無選擇。 “稍許我讓亦失哈送一份沙盤給您,您便知道為何不能指望哈密了?!?/br> 早早就猜到朱棣想法的朱高煦,自然早早就準備了一份沙盤來讓朱棣更直觀感受北方情況。 “不用等稍許了,老三你在這里招呼,俺和老二去看看那沙盤?!?/br> 朱棣起身吩咐坐在旁邊全程看戲的朱高燧,不等他反應就向華蓋殿走去。 “去把沙盤抬過來?!?/br> 朱高煦見狀吩咐亦失哈,而后起身跟上了朱棣的腳步。 二人走進華蓋殿入座后,不久便見到了亦失哈帶著六名兵卒抬著沉重的沙盤走進了華蓋殿內。 沙盤長一丈,寬六尺,南端從西安、洛陽、濟南一線為結束,北端以小海(貝加爾湖)、奴兒干城、劍河上游(葉尼塞河)為結束。 向西則是訛答剌為結束,向東則是以奴兒干為結束。 在這樣的一份沙盤上,蒙古的高原地形、水流情況,以及西域和東北、關內的地形、水文情況都一目了然,甚至根據地形鋪設了細沙和草皮、細石子、木雕山脈來代表沙漠、草原、戈壁和山川。 朱高煦根據自己的記憶和這兩日審問韃靼部官員所獲的情報,將代表蒙古諸部的旗幟給插上,又在西域插上了別失八里的旗幟。 “這一面旗幟代表一個部落或一個城池,上面都有備注?!?/br> 朱高煦做完這一切,開始向朱棣展示道:“以您的本事,不用我說,也能從這上面看出東西吧?!?/br> 他說完這話,便回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朱棣則是背著雙手,在王彥、亦失哈等人舉著燭火的情況下觀看這個沙盤。 這個沙盤比例比之前朱高煦所制作的《天下四夷賓服總圖》沙盤還要細致,所以許多小河流也呈現其中。 正因如此,朱棣在看到它的第一眼便否決了從哈密和甘肅出兵的想法。 蒙古高原之所以被稱為漠北和漠南,主要問題就在于在漠北和漠南之間橫亙著一塊巨大的戈壁沙漠。 蒙古大戈壁是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也是亞洲面積第二大沙漠,世界第五大沙漠。 從戈壁東界的開平衛算起,到向西域東部哈密地區,其直線長度能達到三千里。 如果算上哈密北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那東西直線長度能達到四千六百余里。 哪怕在后世,想要從哈密前往烏里雅蘇臺都不容易,更別說這個時代了。 朱高煦為了避開大戈壁,特意開發的漠東三衛,為的就是借助嫩江水運,節省大批糧草開支。 如果沒有嫩江,這次的北伐不可能耗費那么小,也不可能運送那么多火炮和火藥、支撐那么多軍隊抵達呼倫貝爾大草原。 “惱溫江、飲馬河、色楞格河、甘微河(扎布汗河)……” 朱棣呢喃著這些被標注出來的河流,最后抬頭看向朱高煦,瞇了瞇眼睛:“你倒是下的一手好棋?!?/br> 朱高煦所標注的這些河流,距離基本不超過五百里,而這些河流也是蒙古人能在漠北生活下去的原因。 它們帶來了水源和生命,帶來了充沛的草場,因此給了蒙古人可以常居漠北的可能。 沿著這些河流,如果大明在漠東三衛有足夠的人口,那甚至能拉起一支三十萬民夫的隊伍,補給著五萬騎兵橫擊漠北。 只是可惜,大明在漠東拉不出那么多人,也無法在短時間遷徙那么多人,更養活不了那么多人。 看著這沙盤,朱棣嘆了一口氣:“老二,你說俺們父子能把這漠北拿下嗎?” “拿下也沒辦法長治下去?!敝旄哽銚u搖頭,他并不認為以大明當下的生產力,能將漠北的礦產開采出來并運送到南方,同時還能獲得巨大的利潤。 沒有利潤,那漠北就是“賠錢貨”。 漠北對于滿清來說,起碼還有“滿蒙權貴”的統戰價值,但對于大明來說就是雞肋。 滿清對漠北權貴的那些政策,如果朱高煦敢做出來,那他絕對被戳脊梁骨。 不管是和親還是輸送錢糧,這放在漢人,尤其是經歷兩宋之后的大明百姓看來,幾乎都是喪權辱國的政策。 因此,在生產力和交通運力沒有提高前,弱羈縻漠北就是朱高煦能觸及到了唯一可能。 占據呼倫貝爾大草原,保持一定數量敢戰軍隊,然后威懾漠北草原的同時,又對蒙古人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用文化和經濟腐化他們的權貴,讓他們漸漸依附大明,直到大明開始工業革命。 只要進入了工業的時代,只要擁有了火車,那朱高煦想不到比滿清更爛的劇本。 滿清小族凌大族,很難革新接受工業化,但漢人王朝就沒有那么多顧慮。 在朱高煦看來,只要把基礎教育給弄好,把基礎打實,即便大明不會主動進行工業化,也會在看到其它國家工業化成功后跟著開展工業化。 能做到這點,大明就算是正常發揮,反正不可能比滿清的劇本更爛了。 “你說的不錯,確實無法長治……” 朱棣想到了自己這一路北上南下所耗費的時間和錢糧,認可般的點了點頭,隨后繼續道: “海喇兒千戶所那邊,你好好招呼王義,俺不著急,但也不能太久?!?/br> 說著說著,朱棣坐到了朱高煦身旁,握住他的手,假裝委屈道:“老二,你得知道,你爹我已經快五十了,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走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