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節
一刻鐘后,當他的步輿停在乾清宮門前,經過簡單的搜身后,他走入宮門,順著宮道走向宮殿。 隔著十余步,郭琰就在里面瞧見了他,連忙起身前來迎接。 見到她,朱高煦也低聲詢問:“娘這幾日如何?” “改了理療后,舒服了許多,滲液也沒有之前嚴重了?!惫劾餄M是高興,朱高煦聽后也松了一口氣。 他拍了拍郭琰的手,安慰著走進了乾清宮里。 一走進去,就見飯桌上擺滿了飯菜,朱棣正在膩歪的給徐皇后夾菜。 “高煦快來坐,你爹不等你就傳膳了,急性子!” 徐皇后前面還溫柔喊著朱高煦,后一秒就罵了朱棣急性子。 朱棣倒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對于他來說,徐妹子才是最重要的。 他不厭其煩的給徐皇后夾菜倒茶,只是徐皇后雖然身體好了,胃口卻不如之前,一碗普通的小碗,她只添了半碗米飯,并且吃到一半就吃不下去了。 “娘的氣色比之前好多了?!敝旄哽憧滟澬旎屎蟮臍馍?,朱棣則是點頭:“有俺照顧,你娘氣色當然好?!?/br> “去!”徐皇后推了一把朱棣,不過因為他太結實沒能推動,但嘴上還是為郭琰打抱不平。 “要說照顧,也是琰兒不辭辛勞的照顧我,你每次只陪我說說話?!?/br> “俺說話逗你開心啊?!敝扉Σ淞松先?,被徐皇后拍了拍肩膀,示意他別太過分。 只是朱棣毫不收斂,依舊粘著徐皇后。 在他粘著的時候,徐皇后這才想到了什么,開口道:“我現在好了,北邊的事情就不要因為我而耽擱了?!?/br> “雖然我不喜歡你當了皇帝還要領兵北征,但你若是覺得你能做好,那就不要顧慮我,早些北上打完,早些回來?!?/br> 她知道朱棣一直放不下北征的事情,因為朱棣總覺得自己才能把北邊的問題給解決,所以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這次他召孟章等人南下,一連討論了一年有余都沒討論出一個結果。 明面上看是朱棣拖拉,實際上是朱棣瞧不上他們的戰術。 “俺不去,俺留在京城陪你?!?/br> 朱棣雖然心里很想去,可還是裝作離不開徐皇后。 “京城有高煦,過幾日高燧也要來了,你不在也有他們照顧我,放寬心?!?/br> 徐皇后不希望朱棣因為自己而放棄一些東西,所以還在勸他,同時目光也看向朱高煦,似乎要讓朱高煦一起勸。 朱高煦不太樂意,但他也不想讓自家娘親難過,因此他遲疑了幾個呼吸后才道: “爹要是想去就去吧,南京有我和老三,還有琰兒可以照顧母親?!?/br> “俺不去,俺不去……”朱棣很想去,但就是表現得不想去。 “您要真不去,到時候北征失利,史書上恐怕要記下一筆你的過錯……” 朱高煦很懂怎么拿捏朱棣,果然朱棣一聽到史書要記下自己的過錯,他臉上立馬出現了糾結之色。 “去吧……” 徐皇后拍拍他的手,朱棣看了一眼徐皇后的笑臉,又看了一眼朱高煦,最后把目光放到了郭琰臉上。 顯然,在他看來,朱高煦是指望不上了,倒是自家這個兒媳婦能更好照顧自家妹子。 “爹您就放心吧,您要是北上了,我就搬到坤寧宮去住?!?/br> 郭琰笑著給出答案,聽到這里朱棣才松了一口氣。 他看向徐皇后,小心翼翼的試探道:“那俺…就去北邊幾個月,然后再回來陪你?” 此刻的他沒有了大閱兵上那種意氣風發的君王姿態,倒像是一個離不開妻子的丈夫。 “去北邊打的好看點,讓北邊的百姓能太平久些?!?/br> 徐皇后笑得很溫柔,同時還用手幫朱棣清理了一下胡須。 朱棣見狀不由得握緊了徐皇后的另一只手,沉默許久才開口道:“那俺三月再北上?!?/br> “俺北上的這段時間,你得聽御醫和醫生們的話,有什么難受的就找琰兒,有什么需要的東西就找老二?!?/br> “好……”徐皇后笑著點了點頭,同時不由打趣道:“三月才走,這么早交代,我要是忘了該怎么辦?” “那不會,俺走之前肯定每天都提醒你,就算俺不提醒,高煦也得提醒你?!?/br> 說罷,朱棣也回頭看向朱高煦:“俺要是北上之后,你沒把你娘照顧好,俺回來就找你算賬?!?/br> “兒臣一定會把娘親照顧好的?!敝旄哽阏Z塞,只覺得真是成了這老頭更年期的脾氣垃圾桶了。 這時他不由想起了老大,如果老大在的話,估計老頭應該會逮著他罵。 現在老大不在,反倒是他成天被罵了。 不過……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臉上不由露出難以琢磨的笑意。 這種感覺對于他來說,反倒更像一個家了。 第355章 忘恩負義 “額?。?!”“別打了!別打了!” 二月,在打砸聲與哭嚷聲中,蘇州城內的一條小巷被重重包圍。 巷外,一名身穿西廠黑色戎裝的男子騎在馬背上,身旁是平度州的守將。 男子不開口,守將也不敢貿然開口。 過了片刻,兩名身穿黑色戎裝的男子帶著十余名兵卒走出,他們手中抱著文冊,兵卒肩頭挑著拓印的版片。 “大人,證據確鑿,這里確實在印刷禁書,并準備將禁書售賣?!?/br> 一名黑衣男子開口,馬背上的那男子聞言低頭看向蘇州城守將:“王千戶,麻煩你的人動動手,把這個書場的人連帶其親屬盡數抓捕入獄,等待朝廷旨意?!?/br> “是是是……末將現在就辦!”守將汗流浹背,連忙命人將巷內書場的上百名員工押出,并根據他們的地址去抓捕他們的家人。 不出意外,他們所要面臨的將是甘肅或大寧等偏遠地區的流放。 在哭嚷聲中,這一百余人盡數被押走,而書場內的板片盡數被焚毀,禁書全部焚燒。 如此情況,只是整個江南的一個縮影…… “把王平梟首,子孫五代不得科舉錄用!” “奴婢領教” 春和殿內,當朱高煦盛怒開口,亦失哈連忙作揖應下。 朱高煦的盛怒來源于教材的傳播,而教材的傳播,則是來源于他口中那人的愚蠢。 山東平度州東城官學教習王平,渤海吉林人,只為了五十貫錢,就將教材傳播了出去,而且是全套教材。 要知道這批教材,朱高煦光書寫就花費了兩年時間,花費的人力物力更是難以評估。 結果因為個人的愚蠢,這批教材被人拓印賣出,現在傳播到了整個江南。 光是一月以來查抄的書場就高達五十六處,牽扯五千余人。 原本朱高煦還以為,這件案子背后是江左或者浙西、江東的官員在搗亂,如果是這樣的話,他還能有個撒氣的對象,可現實卻給了他一個耳光。 “殿下,您消消氣……” 亦失哈勸慰朱高煦,可朱高煦卻氣笑了,他在桌案前來回渡步,口中念念有詞: “我說這些日子不見他們動靜,合著他們早就知道這案子與自己無關,全等著看我笑話呢!” “給我傳教各地官學,把王平的下場給我張榜告示,讓天下教習們好好看看,他是怎么為了二十貫錢,讓朝廷耗費數萬人力物力的!” “再給刑部發教令,讓他們增添一條律法,但凡私下售賣官學教材,一律夷三族!” “是……”聽到朱高煦的話,亦失哈心底嘆了一口氣。 從朱高煦對王平和詔諭刑部的懲處來看,朱高煦沒把王平夷三族,已經是看在王平渤海吉林人的份上了。 換做其它地方的學子,恐怕早就夷三族了,連商量的余地都沒有。 正因如此,也能從此看出朱高煦有多難堪。 自己一手培養的渤海學子,就為了二十貫錢把他給賣了,這換誰聽了都得吐血。 不是朱高煦,王平現在還是吉林船廠的一個普通軍戶子弟,一輩子只能待在吉林屯田。 朱高煦給了他機會,他卻直接背刺朱高煦。 “殿下,要不要借題發揮,反正江西和江東不少學子都買了教材?!?/br> 亦失哈想讓朱高煦殺殺江南的威風,朱高煦聽后卻抬手:“責令購買教材的所有人歸還教材,朝廷按照市價退錢,敢有私下拓印者,夷三族!” 這興許是朱高煦提及“夷三族”最多的一天,饒是如此,他所殺之人也不過王平一人,其余牽連的人都被他流放到了大寧都司的漠東三衛。 “北邊糧草調撥的如何?” 朱高煦消了消火,并開始關心北邊的北征事宜。 “漠東三衛已經開辟屯田七萬余畝,產出在七斗左右,當地有軍戶百姓近三萬,渤海和遼東也給當地陸續運了六十萬石糧,運抵四十八萬石?!?/br> “眼下北征的難題,主要還是民夫的問題?!?/br> 亦失哈解釋著北邊的情況,朱高煦聽后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 “從韓州、長春、肇州、吉林、安東各地征調十五萬民夫,每人每日工價二十文,等待朝廷調令集結?!?/br> “山東調運五十萬石前往遼東,遼東從民間買五十萬石北上鶴城衛?!?/br> 朱高煦只布置了后勤,至于軍隊那不在他考慮范圍內,朱棣會自己搞定。 這次大明要對付的,主要是盤踞在呼倫貝爾草原的阿魯臺部,并在擊退他們后留兵駐守在哈剌溫山脈西段,一點點向著斡難河上游進發。 此刻的阿魯臺有能戰之兵五六萬,部眾三四十萬口。 如果算上瓦剌,那應該有百余萬人口,能戰之兵十二三萬。 這還是中亞蒙古人沒有東遷的情況,如果等中亞蒙古人東遷,那估計韃靼、瓦剌兩大部真能拉出一百六十萬人口,近十五萬大軍來和大明打擂臺。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會想著讓朱棣先出兵削弱一番阿魯臺,別等本雅失里和阿魯臺匯合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