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節
返回艦隊的楊展、鄭和、崔均三人開始下令揚帆起航,在黃昏下向著西南方向的安南進發。 站在甲板上,一名宦官走到了鄭和身邊,拿著一本奏疏抓耳撓腮,吸引了鄭和的注意。 “怎么了?”鄭和回頭詢問,那宦官見狀也尷尬笑道:“正使,今日那島在史書上無名,這給宮里的消息應該怎么回?” “無名?”鄭和若有所思,隨后轉頭看向那漸漸消失在海平面上的海島。 “我觀它有泉水,又可耕種蔬菜,似海上一浮洲,不如便叫浮水洲島吧?!?/br> “是!”宦官聞言露出笑臉,連忙在手中的奏疏上寫上了浮水洲島四個大字。 《明太宗實錄》:“冬月十七,鄭和率艦隊至瓊州西北,遇島,島無人且有泉,可耕種,賜名浮水洲?!?/br> 《明太宗實錄》:“冬十六,都督傅讓克諒山城,斬賊軍二萬余級。黔國公沐春拔王弄山賊軍,斬數千級,俘五萬?!?/br> 《明太宗實錄》:“季犛聞天兵破諒山,恐安南華人為內應,縱兵俘華人數萬于江邊,縱火焚死,棄尸蔽野塞江。其軍敗壞,為斂財貨不顧華夷,但有不從者,舉火焚之,致越北百姓流離失所,饑餓死者十之三四?!?/br> 《南征記》:“官軍始入安南,土兵沿道擄掠女子財貨而不得制,死者甚眾?!?/br> 第321章 南北夾擊 “定射裝填,距離一里三百步,預射一輪,預備……嗶!”“轟轟——” 永樂二年冬月二十,伴隨著火炮聲在距離升龍城三十里外的京北鎮作響,此刻的京北鎮已經有整整四萬兵馬駐守城池內外,然而人數并沒能帶給他們任何優勢。 自十六日傅讓攻克諒山,他沒有遇到胡元澄這樣的對手,故此選擇帶兵南下,直撲升龍。 他的目的被胡季犛看出后,胡季犛連忙調集太原、海陽兩鎮兵馬馳援京北鎮,準備負隅頑抗。 京北鎮是升龍城前除紅河外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京北鎮被拔除,那宣光鎮便失去了通往升龍的官道,胡元澄便會失去主要的物資來源,屆時只能帶兵走水驛撤往紅河以南的歸化鎮。 不僅如此,升龍城也會暴露在明軍的兵鋒之下,只有多邦城一座城池可以策應。 正因如此,在明軍對京北鎮發動襲擊后,胡季犛立馬調派五千兵馬馳援駐守多邦城,以此等待接應京北鎮大軍撤退。 然而他高估了京北鎮的防御,亦或者低估了明軍破城的速度。 從辰時炮擊至正午,防御力還不如諒山城的京北鎮在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里就被打垮了城墻,大塊土石漱漱而下,城內守軍臉色慘白。 相比較他們,城外構筑羊角墻、塹壕、拒馬的越軍更為凄慘。 他們花費數日構筑的羊角墻僅僅支撐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在明軍一個基數的炮彈下被徹底報銷。 不待他們反應,明軍的火炮陣地便在傅讓靈活的指揮下逐一推進。 等他們反應過來時,明軍火炮陣地已經距離他們不足二百步,而此時的明軍也開始用霰彈進行炮擊。 二百門火炮填裝近千斤霰彈,足有足足二十余萬枚。 當它們在火炮怒吼聲中打出,整個越軍陣地瞬間充滿了凄慘的叫嚷聲。 “額?。?!” “明軍到面前了!” “全軍出塹壕,結陣與明軍短兵交戰??!” 一輪霰彈造成了數百上千的越軍傷亡,負責指揮城外部隊的李淼不得已發起了結陣短兵的軍令。 在他的哨響中,躲在殘缺工事背后的上萬越軍魚貫而出,但結陣速度十分緩慢。 當明軍已經清理干凈了炮膛后,他們才堪堪結陣朝著火炮陣地攻來。 “步兵左右撤退,實心彈炮擊過后,步兵返回原位結陣沖殺,騎兵迂回左右兩翼突襲,不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用望遠鏡觀摩戰場的傅讓迅速傳遞了軍令,在越軍距離明軍還有二百步距離的時候鎮定下令。 很快,擋在火炮陣地面前的步兵軍團左右撤離,將明軍的火炮陣地暴露在了越軍的面前。 可是面對暴露的火炮陣地,此刻的越軍毫無激動的心情,反倒是血液都變涼了幾分。 不到百步的距離,他們可以看到火炮陣地的兵卒沒有在清理炮膛,而是已經安靜站在了火炮左右,這代表著他們已經完成了炮膛清理和填裝,不出意外的話…… “轟轟——” 沉悶的炮聲再度作響,然而在如此距離下,明軍并沒有使用霰彈,而是一枚枚實心彈。 “嘭??!” rou體炸裂的聲音響起,一枚五斤鐵炮彈足足穿透了十余人的身體才落下,血rou橫飛了一地。 “?。。?!” 瞧著那慘烈的景象,不少被拉壯丁上戰場的越軍士兵開始崩潰,好不容易結成的軍陣瞬間陣腳自亂。 “弟兄們,吹響號角,隨我沖殺??!” 馬背上,孟瑛與張輔各自率領一千騎兵向越軍左右兩翼發起迂回突襲。 號角聲與畏懼的慘叫聲充斥著整個戰場,林粟與張純二人指揮散開的左右萬余步兵軍團重新回到了火炮陣地面前結陣。 相較于越軍的松垮,他們在不到一字時完成了結陣,并向越軍發動了正面進攻。 “嗚嗚嗚——” 號角悠揚,卻是從三個不同方向傳來。 左右兩翼的騎兵,正面的上萬步兵分三路夾擊而來,李淼從未應付過這種局面,一時間難以團結本部上萬兵馬。 “一將無能,害死三軍,看來這胡氏是無將可用了?!?/br> 看著望遠鏡里毫無指揮痕跡的越軍,傅讓搖了搖頭,透露著對越軍的不屑。 也難怪朱高煦會選擇讓他率領全是年輕將領的東路軍,合著壓根不用西路軍的沐春配合,單憑他們自己就能拿下升龍城。 西路軍人數雖多卻并不是主力,平定安南的功勞,注定要落在他們東路軍這些燕府、渤海系將領身上。 “富貴在前,安南的功德碑上注定有我們的名字!” “弟兄們,給我殺??!” “啪啪啪啪——” 兩軍即將短兵,由林粟、張純所率兵團在寬闊的京北鎮平原上鋪開一里寬的長度,伴隨著炒豆子般的聲音,以及那濃厚升起的煙霧,越軍前軍好不容易在李淼指揮下穩住的陣腳再度被擊破。 刀牌手與長槍兵在三輪排槍過后發起沖鋒,攪亂越軍陣地的同時,讓左右防線變得空虛。 抓住時機,張輔、孟瑛所率騎兵發起突襲,自左右分別夾擊越軍側翼。 明越兩軍在雙方兵力差距不到五千的情況下,很快被張輔、林粟等人聯合絞殺,越軍將領李淼與中軍陣沒,數千越軍潰逃。 然而在明軍的騎兵面前,他們連潰逃回京北鎮護城河的機會都不曾擁有,全部被斬殺在了潰逃的路上。 在一個時辰的時間,京北鎮一萬北外城駐兵被屠戮殆盡。 這樣凄慘的一幕,被城頭的越軍諸將看得清楚,無比膽寒。 “不到一個時辰,一萬人全軍覆沒……” 不知是誰說出了這句話,讓城上諸將臉色慘白,再沒了死守京北的勇氣。 只是此刻他們連撤退都是奢侈,因為在解決完外城的李淼后,傅讓便讓張輔、孟瑛率騎兵在外圍巡哨,顯然不準備放跑京北城內與其它三面城墻的三萬守軍與城內民夫百姓。 “交戰一個時辰兩刻鐘,敵軍近萬陣沒,我軍陣沒二百七十二人,輕重傷八百九十七人,尚有一萬三千七百余人可戰?!?/br> 京北城外,當林粟等人花費一個時辰統計清楚戰果,傅讓也安排火炮陣地前移一里,在距離京北城不到一里距離的地方扎營,隨時準備炮擊。 “還有近一萬四千人可用,還算不錯,就是后勤拖住了太多兵力?!?/br> 傅讓看了一眼功賞文冊,對于需要一萬六千兵力和五萬民夫維持的補給和后方收復城池有些頭痛。 好在他的目標是升龍城,只要圍殲京北鎮的所有兵力,那只有五千人的多邦城不足為懼,剩下也只有幾千人的升龍城便是明軍囊中之物了。 拿下升龍城,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給西路軍了。 “準備炮擊,兩日內拿下京北鎮!” 傅讓合上文冊,目光只有那座已經有些殘破的京北鎮。 以一萬五對陣四萬,如今死傷一千余人,敵軍則死傷四分之一。 剛才那一幕絕對被越軍將領所見,趁著他們士氣低落,不斷擴大戰果才是傅讓身為主帥應該做的事情。 “定射裝填,預備……放!” “轟轟轟——” 猛烈的炮火打向了京北鎮,同時也在安南的南五路上演。 作為西都的清化本是胡氏嫡系的聚集地,然而此刻的它卻已是滿目瘡痍。 清晨,海軍突襲了毫無防備的清化港,從濃霧之中出現的上百艘戰船對清化港發起了炮擊,頃刻間便將港口上的守軍全殲。 如果不是清化城在距離海岸線三十里以外的位置,恐怕清化的城墻將會在幾個時辰內成為一片廢墟。 不過即便有著三十里的距離,可當鄭和三人統帥近兩萬海軍登陸碼頭,他們迅速開始用為數不多的馬匹拉拽二百門野戰炮向清化城疾馳而去。 在傅讓全殲李淼所部后不久,鄭和三人率領大軍輕裝抵達清化城外,開始發動炮擊。 盡管有了預警和準備,但越軍并沒有想到明軍的進攻速度如此之快。 以越軍的情況來說,他們正常行軍速度只有每日三十里,不足明軍的一半。 因此,他們原本以為明軍翌日清晨才會抵達清化,可事實是明軍在午后就抵達了清化城外。 在城外,楊展三人分工明確。 由于是輕裝簡行,全軍并沒有攜帶足夠多的糧食,因此鄭和率領海軍的五百騎兵和運抵火炮的二百挽馬前往清化四周搜集糧草,楊展與崔均則是對清化展開合圍,并發動炮擊。 至黃昏時,清化城已經遭受了兩個時辰的炮擊,城內不足一萬的守軍壓根沒有組織起成功的反擊。 “這批越軍,恐怕都是被強征不久的民勇?!?/br> 望著望遠鏡內被打得破敗不堪的清化墻垛,楊展惋惜道:“可惜胡季犛把清化城墻經營如此,卻無人能指揮反擊?!?/br> “這對我們來說是好消息?!贝蘧故遣挥X得惋惜,反倒是與諸將笑著應付。 南五路的越軍質量越差,代表他們攻城掠地的速度越快。趁著越軍主力都在北邊,他們只要速戰速決拿下南五路,屆時北邊七八萬越軍就會陷入這東西不足四百里,南北不足二百里的越北平原戰場之中。 在這樣“狹小”的戰略空間與他們交手,只能說越軍的前景已經注定。 “是我們的幸運,也是他們的不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