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節
朱棣壓根沒認出這是朱高燧,不由被嚇了一跳:“這是誰?” “這是高燧?!敝旄哽闶Φ溃骸澳皇且獊硪娝麊??” “這是老三?!”朱棣錯愕看去,壓根看不出半點相似,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烏斯藏的西番人。 “爹!您要為我做主??!” 跑到了朱棣面前的朱高燧立馬就抱住了朱棣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哀嚎著: “我要回王府,我現在就去長沙就藩,我再也不想在這里待著了??!” 第309章 家庭和睦 “爹?。?!”“您不知道我在這里過的什么日子,他們都欺負我!” 明明已經快二十了,可朱高燧卻如小孩般哭鬧不止,瞧得朱棣十分心疼。 “好好……”朱棣剛想答應,但卻下意識看向了朱高煦。 瞧見他的舉動,哭嚎的朱高燧也連忙看向朱高煦,緊跟著繼續哭嚎:“二哥,我真知道錯了,您放我出去吧!” “這才多久,你就受不了了?”朱高煦跟個沒事人一樣嘲笑朱高燧,并親口教導道: “你不是要造反嗎?這大教場的火器和火炮你瞧見了吧,你繼續在這里訓練,等你手里能握住一支兵馬,到時候你就能造反了?!?/br> “我不敢了!我沒那想法!” 朱高燧矢口否認,他承認他一開始確實還有那樣的想法,可后面他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拉攏不了大教場里面的兵卒。 他們似乎只認準了一個人,那就是自家二哥朱高煦。 這樣的情況讓朱高燧的想法直接破碎,并且在日后的訓練中他也被折磨得不成人樣。 現在的他猶如驚弓之鳥,如果朱高煦愿意放他走,哪怕長沙的趙王府還沒修葺好,他也愿意住進去,只要能遠離京城就行。 “爹,您怎么看?” 朱高煦笑著看向朱棣,心里已經做好了朱棣會放走朱高燧的準備。 只是出乎他的意料,朱棣聽了朱高燧的話,居然沒有回答朱高煦的問題,而是對朱高燧詢問道:“在這大教場學了什么?” “軍陣,火器之類的,總之兒子不想繼續待這里了?!敝旄哽莶亮瞬聊樕系难蹨I和鼻涕,他本以為自己這么說后,自家父親會讓自己離開,卻不想自家父親居然笑容燦爛: “你總算學了幾分本事,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br> 朱高燧被朱棣這話弄得愣住,但還是順藤摸瓜的附和:“是,兒子已經學了不少東西,現在可以出去了?!?/br> “不,你繼續在這里待著?!敝扉Φ囊幌捵屩旄哽莸南敕ㄆ扑?。 “您饒了兒臣吧!”朱高燧直接跪了下來,看模樣又要哭嚎了,可朱棣卻翻身下馬把他扶起來,苦口婆心道: “你日后要在長沙就藩,少不得要與洞蠻打交道,學些兵法也是好的?!?/br> “日后洞蠻作亂,俺剛好可以派你去鎮壓?!?/br> “???”朱高燧啞然,他沒想到自家父親比二哥還狠,居然要讓自己上戰場。 這些日子,他可沒少從百戶官口中說起當初自家二哥在關外的南征北戰,心里對戰場十分抵觸。 他只想吃喝玩樂,上戰場不是他能干的事情啊。 “爹,兒臣沒那本事啊……” 朱高燧幾乎要哭出來了,可朱棣卻咧著嘴笑道:“俺知道,所以俺才讓你在這大教場繼續待著,學些本事?!?/br> “???我…我……” 朱高燧說不出話來,倒是旁邊的朱高煦瞧出了朱棣的想法,只能扶額嘆氣道: “爹,您還是別為難老三了,讓他與洞蠻作戰,不是讓他帶兵送死嘛……” “對對對對??!”朱高燧連忙附和,從未看朱高煦有這般順眼過。 “有什么不行的?”朱棣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老三,你二哥行的,你也能行?!?/br> “兒臣真的不行!”朱高燧聲音帶著哭腔,朱棣聽后也只能失望道:“算了,看樣子你還是和以前一樣?!?/br> 聞言,朱高燧瘋狂點頭,朱棣也只能搖頭翻身上馬,對朱高煦交代:“讓人把他放回王府吧,若是日后再犯,便讓他來這大教場繼續學習?!?/br> “兒臣領諭”朱高煦頷首,隨后對朱高燧開口道:“去和你們百戶官說吧,便說你的參訓到此為止了?!?/br> “好!好!我現在就去!” 朱高燧頻頻點頭,轉身便一路小跑向cao場而去。 待他走遠過后,朱高煦才苦笑看向一旁的朱棣:“您何故嚇他呢?” “你嚇他比朕厲害多了?!敝扉δ樕系氖灰?,只剩下笑意:“你說的倒是對,老三確實聽話了不少?!?/br> “只是這次過后,不知道他還會不會繼續犯事?!?/br> “即便犯事,也應該有所收斂才是?!敝旄哽愀胶鸵宦?,對于朱棣的想法不由嘆氣。 朱棣和老朱一樣,他們都知道自家兒子什么做得對,什么做得錯,但就是狠不下心收拾他們。 朱高燧年紀還小,還能改正,可朱高煦的部分叔叔已經長成,他們犯的那些混賬事,已經足夠讓朱高煦厭惡了。 “走,去前面看看你的兵馬?!?/br> 朱棣抖動馬韁,朱高煦聞言也跟上,同時更正道:“是陛下您的兵馬?!?/br> “隨你怎么說吧?!敝扉械门c朱高煦爭辯,因為他發現自己確實辯不過這個老二。 “列隊!” “嗶嗶——” 當看到朱棣與朱高煦策馬而來,加上朱高燧激動小跑,負責指揮這近萬人的李失、李齊二人便吹響了木哨。 “李失,我二哥說我的參訓結束了!” 朱高燧激動跑來,沒了以往的趾高氣昂,只有激動和高興。 “既然如此那就去換衣服吧?!?/br> 李失聞言也沒多說什么,平平淡淡的回應,就好像朱高燧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一般。 這樣的反應,讓朱高燧不知道為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只是一想到可以回王府,繼續做自己的趙王,他還是腳底抹油般的往大教場的屋舍方向跑去。 在他剛剛離開不久,朱棣與朱高煦也來到了李失、李齊二人面前。 “陛下萬歲,殿下千歲……” 二人帶頭作揖唱禮,緊接著木哨聲響起,近萬兵卒紛紛唱禮。 “好!” 朱棣翻身下馬,走到了前排的一個十八九歲年輕兵卒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一支女真?” “回陛下,我的漢名是吳孟,以前的名字是莫日根,是北山使鹿部的人?!?/br> 那年輕兵卒用還不是太熟練的官話說著,朱棣一聽便知道他是剛剛被調到京城不久的兵卒,見狀他也好奇詢問道:“你們使鹿部的人,真的訓鹿、養鹿,用鹿來乘騎?” “回陛下,我們訓鹿也養鹿,不過鹿只用來在冬季拉車的?!眳敲匣卮鹬?,朱棣聞言也點了點頭,捏了捏他的胳膊。 “好,足夠壯實?!?/br> 他很滿意類似吳孟這樣的兵源,倒是朱高煦翻身下馬后上前詢問道:“北山諸部的日子現在過得怎么樣,都搬出來了嗎?” “回殿下……”見到朱高煦,吳孟顯得有些激動,整個人都站的筆直了不少。 “北山好多部落都南下接受了招撫,遼國公(孟章)把我們安置在了肇州城到安東城、黑水城之間的水驛,依托水驛給我們修建房屋?!?/br> “如果有部落愿意開荒種地,他就給我們帶來工匠和水泥,讓我們可以修建水利,耕種一些坡地?!?/br> “如果不愿意開荒種地,還是想繼續像以前一樣狩獵,那就繼續狩獵,但家里得出一個男丁當兵,不過我們的糧餉都會送回家里,讓家里即便打不到獵也不至于餓肚子,軍餉則是留下給我們自己花?!?/br> “我南下的時候,聽說北山和東海的好多部落都派人接受了招撫,從肇州到黑水城足足有一百多個寨堡,八九萬人?!?/br> 關外與山東兵馬的軍餉是二十石米外加八貫錢,二十石米運回家里,足夠一家五口人吃的肚皮圓滾滾,八貫錢也足夠吳孟他們這種兵卒在普通城池過著舒坦日子。 不得不說,孟章和女真人接觸久了,還是十分清楚他們需求的。 “八貫錢餉在京城夠用嗎?”朱高煦為吳孟整理了一下領子,吳孟也緊張的回答道:“吃住都在大教場里,沒什么需要花錢的地方?!?/br> “大教場里好多弟兄都是拿了錢餉后買棉花和白布,托驛站運回家鄉?!?/br> “棉花多少錢一斤,白布呢?”朱高煦詢問吳孟,吳孟也不假思索的回答:“棉花六十文一斤,白布二百文一匹?!?/br> “嗯,白布還好,就是棉花太貴了?!敝旄哽泐h首,不由感嘆棉花有些昂貴,但也能理解。 棉花產量在江南等地畝產也不過一百五十斤左右,哪怕在北方地區的北平和山東棉花,畝產也不過二百余斤。 洪武年間山東就被朱元璋下令種植棉花和大豆,以此來供應遼東。 到了朱高煦入主山東后,又有計劃的加大了大豆和棉花的種植面積,不過時至今日,棉花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好在隨著遼東的開荒,不少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也種上了棉花。 缺少了遼東這個棉花需求的大戶,日后關內的棉花價格興許能隨著推廣而逐漸下降。 “修建的集鎮都安排上火炕和火墻和下水道了嗎?” 朱高煦繼續詢問吳孟,吳孟也放松了不少,老老實實的回答道:“都修建了,不僅修建了這些,還修建了混凝土的路面,在集鎮里走路都踩不到泥?!?/br> “那就好?!敝旄哽泓c點頭,隨后轉身走到了朱棣的身后。 他與吳孟的對話被朱棣所聽見,朱棣瞧著他三言兩語就讓吳孟站得筆直,不由得在想這小子收買人心確實有一套。 不過從二人的對話中,朱棣也聽到了不少消息,尤其是大批女真接受招撫的消息。 “現在渤海有多少人口了?”朱棣看向一旁的朱高煦,朱高煦也老實回答:“四十四萬六千余口,其中二十四萬余口是女真人,不過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會在明年內遷進入遼東、山東,明年這個時候估計只有十五萬左右了?!?/br> 女真內遷,漢人外遷,這是同化的一種手段,大明不像滿清那樣小族凌大族,而是大族凌小族,因此在北方根本不用擔心被同化的問題。 哪怕把整個東北、漠南漠北和西域的人口都算在一起,也不過二百余萬罷了。 將他們丟到一千六百余萬人口的北方大地都十分稀疏,所以對于大明向東北開拓,朱高煦基本沒有擔心過任何同化問題。 倒是相比較北邊,南邊就有些難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