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節
朱高煦雖然將他們改封,但待遇上卻并不差。何況就單從改封來說,大部分藩王基本都是往好的地方改,只有少數幾個犯過過錯的藩王被冊封在了偏遠之地。 他們很滿意,朱高煦也很滿意,不過他的滿意來自于前瞻性。 就眼下的情況來說,分封諸藩是一定的,既然如此,不如將諸藩往人口少卻潛力大的地方分封。 例如四川和河南,人口不過二百余萬,冊封當地的諸藩如果能像歷史上一樣繁衍人口,那也變相為四川、河南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他們驅使護衛開墾的土地越多,對于朝廷來說越得利。 明代冊封的親王多達六七十位,然而成功傳承到明末的只有二十余位,朱高煦面前的這群叔叔兄弟,有幾個人能傳下爵位都難說,更別提他們之中并不缺乏殘暴之人。 現在暫時安撫他們,等他們就藩后露出本來面目,自己便能著手削藩了。 “若是諸位叔叔兄弟覺得可行,那朝廷日后便按照此制cao辦如何?” 朱高煦掃視眾人詢問,眾人面面相覷之下,最終由周王朱橚起身率領眾人作揖:“我等無異議……” 見眾人如此,朱高煦也轉身對朱棣作揖:“父親,家事已定?!?/br> 朱棣沒想到自家老二能開出那么大的代價,不過現在事情既然已經敲定,那自己也不好更改,因此他擺擺手:“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此舉照辦吧?!?/br> “臣等告退……”見朱棣不想多說,討得了好處的諸藩也紛紛告退。 在他們退出之余,朱棣本想留下朱高熾和朱高燧,可一想到朱高煦,他便沒有節外生枝。 待眾人離去,朱棣才冷臉看向朱高煦:“你這嘴巴一張一合,便是一百四十多萬貫的支出,對日市舶的利潤就這樣被你揮霍了?!?/br> “父親覺得虧了嗎?”朱高煦笑呵呵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但朱棣現在確實沒什么好臉色給他:“難不成還賺了?” “自然是賺了?!敝旄哽爿p笑,他可太清楚老朱家那人人有俸祿而帶來的財政壓力了。 從明朝中期,皇帝從宗室玉碟中刪除偏遠宗室開始,宗室的財政壓力就已經很大了。 朱高煦記得,明代宗室在正德年間,宗祿支出就突破了六十萬兩,萬歷年間達到一百二十六萬,天啟年間用定額一百五十六萬兩。 單從紙面來看,大明現在的宗室支出已經接近天啟年間的宗室支出,可問題在于現在的宗室大額支出是護衛的俸祿。 何況,二十三位藩王中,還有四位藩王不到就藩年紀,根本沒有護衛,因此實際的支出并沒有那么多。 至于藩王的護衛,朱高煦則是選擇先給,日后再找藩王犯錯的機會削減。 歷史上朱棣和朱高熾、朱瞻基就是這么干的,而自己的壽命肯定比好大哥他們父子長,他們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因此對于朱高煦來說,這一百四十萬貫的帳,不管從長期還是短期來看,朝廷都是賺的一方。 “父親覺得,若是按照爺爺所定的俸祿,但三五代人后,宗祿支出應該有多少?” 朱高煦詢問朱棣,朱棣也不愚蠢,自然想通了其中關鍵處,但在他看來,那畢竟太過遙遠了。 “三五代人來看,自然要支出數百萬宗祿,但那是三五代人后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br> 朱棣說罷,朱高煦卻輕笑:“說句實話,我覺得以我父子身體,恐怕那些叔叔兄弟們,未必能活過我們?!?/br> “何況宗祿支出的大頭在于護衛的軍餉,只要酌情削減護衛,那宗祿就能很快降下來?!?/br> “我這些叔叔的情況,想來您比我清楚,想要他們不犯錯,太難了……” 朱高煦說出了自己的盤算,朱棣聽后也下意識摸了摸大胡子:“你這廝,倒是沒有繼承俺的善心?!?/br> “……”聽到朱棣的話,朱高煦無語凝噎。 單拿出這一年的經歷來看,朱棣的心與他的外貌一樣厚黑,反倒是自己才是坦坦蕩蕩,說抄家就抄家,說干嘛就干嘛。 “他們這些好對付,但是其它的那幾個可不好對付,你準備怎么對付他們?” 朱棣仿佛看戲似的看著朱高煦,但朱高煦卻輕笑搖頭:“那幾位,我可無心對付?!?/br> “也是……嗯,你說什么?”朱棣后知后覺,詫異看向朱高煦,卻見朱高煦一臉看好戲的表情。 “那幾位,還是交給您自己對付吧,畢竟我的位置可是正兒八經由您冊封的,大哥也不與我爭,倒是您……” 朱高煦嘖嘖幾聲,讓朱棣不由窘迫。 他們口中的那幾人,無非就是晉王府的朱濟熺和秦王府的朱尚炳罷了。 這兩個已經襲爵并掌握三護衛兵馬的藩王,單從法理來說,可比朱棣要正統多了。 況且就錦衣衛的消息來看,朱濟熺和朱尚炳對朱棣的即位并不服氣,倒是對朱高煦沒什么想法。 就這種局面,朱高煦還真不需要出手整治他們,朱棣比他更著急。 “老二,你還是像俺的?!?/br> 朱棣眼看說不動朱高煦,便開始打起了感情牌,只是這感情牌似乎打錯了。 一聽到朱棣說自己像他,朱高煦就不由想到了前身瓦罐雞的下場。 “您反正精力充沛,分些精神去對付對付小輩也不算什么?!?/br> 朱高煦站了起來,那意思很明顯,他是不準備吃朱棣的這個大餅了。 他幫朱棣背的黑鍋可夠多了,明明下西洋和營造北京都是他的想法,結果鍋都落到自己身上了。 現在他學聰明了,該背的鍋他可以背,畢竟他需要人唱白臉,可不該他背的鍋,他是一個也不會背了。 眼瞅著朱高煦是真的不幫自己,朱棣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做這件事了。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得想辦法把正事給敲定。 “前幾日鄭和來了信,說是給日本的國主分了五千貫的稅,給那國主高興的,又要給俺寫國書?!?/br> “信里,鄭和還提了,說是那金銀島的產出若是折色,那每年不下于五十萬貫?!?/br> “俺算了算,如果真的有五十萬貫,那就能買一百二三十萬石糧食?!?/br> 朱棣倚著椅子,嘆著氣道:“遼東和渤海的百姓不容易啊,時刻遭受兀良哈人的侵擾,俺看了看邊報,心里難受……” “您想說什么?”朱高煦看著朱棣演戲,忍不住打斷,卻見朱棣在他開口后抬頭看向他。 “老二,你得成全俺,打兀良哈的事情得提前才行?!?/br> “不是說好了三年開春再打嗎?”朱高煦算是體會到了歷史上好大哥的那份無奈,有時候自家這個便宜爹還真的想一出是一出。 “俺能等,但邊塞的百姓等不了?!敝扉Π言掝}升華到了邊塞百姓身上,并一副自己也很無奈的表情。 “趁著北邊的胡人內斗,分不出精力去馳援兀良哈,朝廷得先下手為強?!?/br> “這多等一年,就多一分危險,況且朝廷北上打兀良哈,也能讓安南放松警惕,這是一箭雙雕?!?/br> “俺這次出塞只帶三萬人去,肇州的糧食絕不會吃完,頂多打三個月俺就帶兵回北平?!?/br> 朱棣為了北征,什么胡話都能扯出來。 要知道這次北征兀良哈的目標是將他們驅趕出漠東,或者直接受降全部。 想要做到這一點,三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夠。 “三個月?”朱高煦啞然失笑:“您這話是在哄小孩呢?” “火器和馬步兵怎么打仗我最清楚,您要是說只打三個月,那還不如我現在就發一份教令給孟章,反正他那里也募了兩萬女真新卒,渤海的乘馬也足夠,倒不如讓他在明年開春去兀良哈草原走一遭?!?/br> “那怎么能行?!”聽到這話,朱棣不淡定了。 孟章的本事他也通過戰報了解過,打一些大將不一定能行,但打兀良哈絕對是信手拈來。 真讓孟章帶兩萬女真馬步兵去兀良哈草原,那他下次再去就只能打打兔子和黃羊了。 “這樣……”朱棣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豎起五個手指:“明年五月俺從北平帶兵出發,九月就回北平?!?/br> “您就不要為難我了……”朱高煦無奈的再次回絕,見狀的朱棣也來了脾氣,直接罵道: “俺之前還說你最像俺,現在看來你這濃眉大眼的家伙也是個摳磚縫的?!?/br> “俺就直接說了,朝廷明年六月要北征,這次北征五萬人,你給俺從北平、山東調糧五十萬石去全寧衛和肇州等著大軍北上!” “沒糧?!敝旄哽汶p手一攤,朱棣則瞪大眼睛:“糧呢?!” “給您營造北京,給遼東百姓撥口糧了?!敝旄哽闼镭i不怕開水燙,他早就知道朱棣肯定會撒潑,因此提早就將北平和山東的糧食規劃好了。 朱棣顯然沒有想到朱高煦如此了解自己,因此居然愣了愣。 見朱棣不開口,朱高煦反倒是刺激道:“北征是大事,要不然兒臣先把北京的營造給停了?” “我算了算,停工四個月,擠出五十萬石是沒什么問題的?!?/br> “您看看……” 朱高煦還在刺激,朱棣拔腿就走,朱高煦見狀反倒追了上去:“您聽我說,那……” “你給俺閉嘴!” “您怎么好端端生氣了,兒臣在跟您聊北征的事情呢?!?/br> “滾遠點,你個摳磚縫的……” “爹!您等等我啊,北征的事情還聊不聊了?” 父子一路追趕,直到最后朱棣走進姚廣孝的禪房,朱高煦還犯賤的在門口叫嚷了兩聲。 眼見朱棣不回應,朱高煦這才輕哼小曲離開了雞鳴寺,只留下了禪房內青筋暴起的朱棣,以及一頭霧水的姚廣孝。 《明太宗實錄》:“九月丁丑,上改封諸藩,欽定諸藩俸祿:親王一萬五千貫,郡王、公主三千貫,郡主一千五百貫,以此為額定,郡王及郡主以下宗祿皆由諸王各自派發?!?/br> 《明太宗實錄》:“丁丑,上與太子論國政,太子答復皆善,上甚喜?!?/br> 《渤海紀事本末》:“丁丑,帝與上論國政,不悅遂走,上逐之?!?/br> 第297章 海貿之爭 “陛下,這是被氣到了?”雞鳴寺禪房內,姚廣孝沒想到自己與朱棣的見面,居然會是這副模樣。 “老二這個摳磚縫的,他給遼東調糧就幾百萬石幾百萬石的調,給俺調五十萬石就哭窮?!?/br> “俺現在看,他就是想著架空俺,讓俺當他的傀儡?!?/br> “不行,俺得尋個辦法,把兵權和戶部、吏部和工部拿回來?!?/br> 禪堂內,朱棣左右渡步,顯然被朱高煦氣得不輕。 “呵呵……” 聽到笑聲,朱棣停下腳步,憤怒中帶著詫異看向姚廣孝:“老和尚你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