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節
海面上翻騰的浪花時而被風吹成千姿百態的水雕,時而又呈現出波光粼粼的海面,整片大海在陽光和浪花的照耀下閃閃發亮。 鄭和戴上了用煙晶做成眼鏡,大致看了一眼太陽的方位,隨后根據指南針和經緯度判斷了自己的大致方位。 按照昨天的暴風是從西南形成來看,他們應該被吹向了東北方向。 如果他們沒有偏離航道,估計很快就能抵達日本九州島的肥前國。 如果他們偏離了航道,那應該能在午后看到對馬島。 懷著忐忑的心情,鄭和站在甲板上等待了許久,直到東北方向出現了島嶼,鄭和才大致明了了自己的方位。 “所有艦隊向東南打舵三刻,我們偏離航道?!?/br> 看到島嶼與島礁后,鄭和便知道自己一行人偏離了航道。 從去年到今年,他一直在與楊展他們學習航海,如今經過幾日的cao作,他也能應對基礎的航海問題了。 在他的命令下,一百四十艘寶船、戰船和馬船開始調轉方向,向著南邊的日本筑前國進發。 甲板上,鄭和將楊俅、楊展等人請來,拿著朱高煦繪畫,倭寇填寫的地圖展開。 他指向筑前國,開koujiao代道:“日本眼下是足利幕府在控制,地方上主要以“石高制”來表示封地面積的制度?!?/br> “筑前國石高三十余萬石,正常來說下轄起碼二十余萬百姓,歲入十五萬石,可調用兩萬左右兵馬?!?/br> “現在筑前國的守護是少貳貞賴,他們正在與大內家族爭斗,我們只要提前派人告知我們到來的消息,那少貳家族應該不會不長眼的來惹我們?!?/br> “除了補充淡水進行貿易外,主要的目的還是讓他們派人前往其國都向足利匯報我們到來的消息和目的?!?/br> “因此,我準備派遣二百護衛和三名將領充當使臣,走陸路前往京都?!?/br> 鄭和還記得朱高煦說過展示武力,而后再外交,談不好再打的做法。 因此他并不準備以示敵弱,而是要帶著艦隊直接進入筑前灣,以此展示下東洋艦隊的強大。 “明白了,我愿意前往其國都?!?/br> 聞言,楊俅開口作揖,但鄭和卻連忙搖頭道:“無須崇明侯親自前往,只需要選一個千戶官就足夠?!?/br> “倭人反復,此前便屠戮過我使臣,此舉我們來不僅僅是貿易,還得先興師問罪?!?/br> “若是足利家族桀驁,再次屠戮使團,則悔之晚矣?!?/br> 楊俅敢去京都,可鄭和卻不敢讓他去,誰知道這個足利幕府會不會也發瘋殺使臣。 盡管他們上位后對大明禮遇,但鄭和卻不得不防。 要是楊俅真被殺了,那下東洋艦隊的真正掌舵人楊展恐怕不會善了。 “此事甚小,不用父親親自前往?!?/br> 楊展也擔心楊俅的安危,因此在鄭和開口后,便跟著制止了楊俅的想法。 楊俅見狀也只能無奈嘆氣,而下東洋艦隊也在鄭和的指揮下,向著筑前國的福岡地區前進。 他們的出現,很快引起了在近海捕魚的筑前漁民注意。 當龐大如島嶼的下東洋艦隊出現,站在漁船上的筑前漁民們便被震驚了。 “鐺…鐺…鐺……” 悠揚而古樸的鐘聲在海面上回響,昭示著下東洋艦隊到來的同時,也提醒了漁民們躲避。 “快逃??!” 聲嘶力竭的喊叫聲里,筑前漁民們不斷滑動那破爛的漁船,連漁網都來不及收取,便逃似的往福岡港逃去。 發現明軍的不止是他們,還有福岡的少貳氏兵馬。 那悠揚的鐘聲與急促的鐘聲組成了一支交響曲,整個福岡都開始緊急戒備起來。 作為少貳氏家主,筑前國守護的少貳貞賴聽到了急促的鐘聲,立馬登上了福岡的展望臺。 只是一瞬間,他便震驚于下東洋艦隊的規模當中。 一百四十艘寶船、戰船與馬船所組成的艦隊幾乎占滿了福岡的近海。 它們沉著平靜的停泊在海上,距離福岡港似乎很近,卻又十分遙遠。 “家主!是大明的官船!” 急促的腳步聲從展望臺不遠處響起,十幾個已經穿戴好甲胄的家臣向著展望臺跑來。 少貳貞賴見狀也呵斥道:“慌張什么,首先要弄清楚他們的意圖!” “是!”家臣們應下,少貳貞賴也派出一名家臣,帶著家中精通漢話的仆人前往大明的艦隊。 不過他們剛剛抵達港口,便見到一艘“戰船”朝著福岡港駛來。 福岡的上千守軍緊張的看著那艘“戰船”,直到它靠岸并走下三個身材高大,穿著“昂貴”絹布的人時,他們才稍微松懈了一些。 “我們是大明派來的使臣,請問筑前國的家主在嗎?” “我是筑前國的家臣福岡經義,請問你們前來的目的是什么?!?/br> 聽到三人為首的那人說著京都話,福岡經義也穿著甲胄從港口的雜物中走出,帶著七八名兵卒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當身高不足四尺余的福岡經義走到了身高五尺余的明軍面前,雙方的身高差距rou眼可見的差距高達一尺。 這樣的差距,讓三名明軍面面相覷,但還是作揖拿出了袖中的一份國書與一本文冊。 “這是正使交予筑前國家主的國書,這是我們的貿易文冊?!?/br> “如果筑前國家主同意,可以在港口敲響鐘聲,我們會派二百人護送使臣上岸,與家主把酒言歡,詳細交談?!?/br> 說罷,三名明軍便作揖起身,轉身走上了那艘被日本人視為戰船的沙船。 不多時,他們劃船離開了福岡港,只留下了拿著國書與貿易文冊的福岡經義。 待明軍徹底走遠,福岡經義才火急火燎的拿著國書與貿易文冊向著少貳氏的館跑去。 從那三名明軍的口中他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少貳氏興許要迎來一場富貴了…… 《明太宗實錄》:“五月甲申,鄭和率海軍抵筑前,倭人見我之戰船,驚懼曰:“自古未有漢軍至筑前,今王師至此,真天威也?!?/br> 第292章 插手幕府 “沒想到這樣的機會也會落到我的頭上!”少貳氏家館內,少貳貞賴沒有理會國書,而是在得知明朝來使的意圖后,率先看完了那本貿易文冊。 從瓷器到生絲、紅糖、鐵料……所有的商品都讓少貳貞賴垂涎欲滴。 九州島的資源并不算豐富,因此從漢代開始,在這里的勢力就與中原建立了海上貿易,只是苦于造船技藝的不成熟,這條貿易路線一直沒能引起重視。 等到隋唐遣唐使學習了大量技術帶回日本后,日本對中原的貿易頻率也隨著時間而越來越頻繁。 等到了元代后,由于日本南北朝混戰,大量商人扮演著倭寇的身份,亦商亦盜。 他們的存在讓筑前的少貳貞賴也感到頭疼,不過隨著大明平倭水師開始圍剿倭寇,一時間東海和大明海為之一清。 正因如此,少貳貞賴無疑是很了解大明水師實力的,而他自認為沒有惹過大明,所以在他看來國書并不重要,貿易才是最重要的。 在他看完了貿易文冊,他這才緩緩翻開了由漢日雙語所寫的國書。 只是面對這國書內容,少貳貞賴卻臉色一變,破口罵道:“懷良那個蠢貨!” 被少貳貞賴所罵的人,便是曾經屠殺過明朝使臣的南朝征西將軍府的將軍懷良親王。 當初朱元璋為了解決倭寇問題,因此特意派五位使臣前來日本。 不過朱元璋并不清楚當時日本分裂為南北朝,因此派遣的使臣毫無疑問去到了南朝,并被懷良親王所接見。 只是面對剛剛立國并北伐成功的大明,同樣不清楚中原局勢的懷良親王認為朱元璋不尊重自己,因此將五位使臣殺了三位。 幸存下來的楊載、吳文華二人也被拘留了許久才被放回。 面對這樣的情況,朱元璋忍下了這口氣,在洪武三年再次派遣萊州同知趙秩等人詔諭日本。 盡管時候懷良清楚了大明的實力,并遣使前往大明奉表稱臣,上貢名馬和方物,并送還明、臺二郡被掠的七十余口百姓。 不過懷良的好日子沒過幾天,就在足利幕府的征討下退位讓賢,自己退隱到了筑后的矢部。 洪武十六年,他病死于自己的隱居地,算算時間,現在已經死了十八年之久。 如果不是大明的國書,少貳貞賴恐怕都忘記這個失敗者了。 可是眼下,大明在國書之中明確要求懷良與日本必須向大明被殺的使臣致歉。 如果日本愿意道歉,那大明可以冊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同時會在隱歧、佐渡島開設專屬對日的市舶市,交給幕府一定稅銀,并發放二十塊互市貿易資格的勘合符。 少貳貞賴罵懷良親王,是因為這個南朝的失敗者居然死了還能留下一堆麻煩,至于道歉一事,他心里卻有著十足把握。 與高傲自大的南朝不同,北朝的足利義滿一直想著加入大明的朝貢貿易,獲得大明的承認。 據少貳貞賴所知,足利義滿從年初開始就籌劃讓商人肥富和僧人祖阿為使節前往明朝稱臣,以此加入大明的朝貢貿易。 因此,大明如果真的愿意開放貿易,并且還是專屬對日開放貿易,那足利義滿絕不會吝嗇幾個島嶼和租金。 至于向大明道歉的事情,那還不過是抓幾個南朝替死鬼的問題罷了。 想清楚一切,少貳貞賴立馬就對家臣福岡經義開口道:“讓港口敲響鐘聲,令家廚準備最好的佳肴,我要宴請天朝的天使!” “是!”福岡經義跪坐點頭,隨后起身命人前往福岡港撞鐘。 黃昏時分,撞鐘聲響起,從港口傳到了海上。 聽到鐘聲,鄭和便準備前往福岡會見少貳貞賴,不過他的舉動被楊展攔下了。 “倭人有前車之鑒,反正船上有精通倭語的禮部的官員,不如派他們去洽談?!?/br> “也好?!甭牀钫惯@么說,鄭和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傳來禮部的一名官員,詢問了他的名字。 “下官渤海黃維,字興義,正七品副使?!?/br> 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官員來到甲板上作揖開口,鄭和倒是沒想到這是渤海的官員,不過他沒有什么門戶之見,只是告訴了黃維應該如何應付。 黃維聽后,重復了一遍給鄭和,直到鄭和滿意,他才在十艘沙船的護送下前往了福岡港口。 在福岡經義的迎接下,黃維成功靠岸。 只是面對黃維帶來的二百多個“巨人”,福岡經義尷尬道:“福岡十分安全,天使的護衛能否減少一些?” 黃維聞言看了看好似二百大人對一千小孩的陣容,回頭對福岡經義和善道:“本官領二十名護衛前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