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節
抓住這十二個府,就等同抓住了三成官員的根子。 “廟堂上近來還有不滿之言嗎?” 朱高煦靠在椅子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胡綸聞言點頭:“自然是有一些的,不過都是對稅務司的?!?/br> 他說著,同時看了一眼金察,心里不免對金察不怕事而佩服。 不過他也明白,只要自家殿下還在,金察就不會出什么事。 “把他們的注意暫時轉到稅務司,別耽擱東北的開發?!?/br> 朱高煦放下茶杯,交代的同時,胡綸也為金察感到了壓力。 還好稅務司的清查是針對江東六府,不然恐怕整個江南的壓力都得金察來擔了。 他一個小小的六品官員,能擔下什么? 胡綸思緒還沒放下,便聽到腳步聲從外走來。 待他回頭,便見鄭和臉色嚴峻的走來,并朝著朱高煦作揖: “殿下,陛下請您去一趟武英殿?!?/br> “準備金輅?!敝旄哽阏酒鹕韥?,看樣子早就知道自己會被朱棣請去。 “繼續做你們的事情,不用管旁人,渤海的底子還很足!” 路過二人時,朱高煦安撫了一下,隨后便帶著鄭和走出春和殿。 乘坐金輅,朱高煦路過了文華殿,依稀可見殿內有不少當差的文臣往這邊看來。 “殿下此舉,倒是讓廟堂之上群臣人人自危了?!?/br> 駕著車,鄭和笑著開口,可朱高煦卻輕嗤:“我父子打進京城的時候,他們就應該想到這點?!?/br> “我自認給足了他們面子,但他們還想蹬鼻子上臉,那就得教訓教訓了?!?/br> “治理天下,并不是非他們不可……” 朱高煦說罷,金輅也走過了文華殿前,穿過文樓、武樓,抵達了武英殿門口。 下車步行,不多時朱高煦就走進了武英殿內,并且見到了正在武英殿里坐著,效仿朱高煦掛地圖行為,掛上了一幅比較‘抽象’的天下地圖。 上面用朱筆圈了不少地方,看樣子都是朱棣在意的地方。 “小子參拜父親……” 入殿先行禮,而后抬頭。 “你倒是心狠,俺找你就是想問問,你這次抄家所得多少?” 朱棣倒是開門見山,也不藏著掖著,或者說父子二人沒必要藏著掖著。 如姚廣孝所說一樣,他們父子最好做什么事都開誠布公,但凡有一個藏私,那就會引起懷疑,進而當雙方都下不來臺。 “抄家文冊尚未統計,畢竟眼下廟堂風氣還未反應過來,若是反應過來,那也該結束了,自然可以統計了?!?/br> 朱高煦直起身子,在王彥端來椅子后坐下。 朱棣見狀也抓抓胡子,隨后開口道:“六府二州的馬政已經按照你所說的裁撤,所有除了一開始下發的三萬余匹民馬,剩下的十二萬余匹已經均分為二,分別送往了山東和北平、陜西等地行太仆寺?!?/br> “本想問問你抄家所得多少,可眼下既然文冊還未造冊,那就先說說別的事情?!?/br> 朱棣摩拳擦掌,目光炯炯有神,這讓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預感。 “你軍中的火槍和火炮,你看看什么時候可以發給全軍兵卒使用?” 朱棣打上了朱高煦手中火器的主意,不過朱高煦聽后卻并不驚訝,只是開口道: “火器推廣容易,可又有幾個人會用火器打仗?” “這個可以學嘛?!敝扉Υ蚨诵囊鹌?。 “正因為要學,所以才得慢慢來?!敝旄哽憬淮溃?/br> “眼下,首先要滿足遼東、大寧、渤海等三都司十萬兵馬的火器裝備,然后派各地武官輪換前往吉林學習?!?/br> “吉林的衛學,我準備遷移到南京來,開辦國防大學,大學可容納的學子依舊是三千人?!?/br> “日后但凡武官子弟世襲父職,都要入國防大學就讀五年,并且考試及格才行?!?/br> “國防大學?”朱棣愣了愣,朱高煦聽后也講解道: “我準備請涇國公、武定侯、崇明侯、平江侯……等人進入國防大學擔任講習,此外還有渤海軍中從小旗官到指揮使的武官也會進入其中擔任講習?!薄叭蘸?,凡是年事已高的將領和勛貴,都會進入這所大學擔任兩到三年的講習?!?/br> “這所大學的學習歷程,分為兩年基礎軍事學習,以及三年分院軍事學習?!?/br> “學院分為陸軍、海軍兩所學院,具體又細分為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指揮學、管理學、政治學、后勤學……” 朱高煦將一個個軍事名詞說出,并對朱棣講解,這讓朱棣從一開始的好奇,到慢慢向前探身子。 這個時代并非沒有系統性教導軍事的手段,只是從未有人將軍事如此細分,并且闡述的如此直白。 朱高煦照搬來的這套體系,除了不符合時代的一些學科沒有搬入外,其余放在這個時代,都屬于降維打擊。 可以說,相比較明代武官子弟世襲考校的那套體系,朱高煦的這套體系無疑拔高了日后武官子弟想要承襲父職的門檻。 不過,如果真的能學習五年并且順利畢業,那肯定不會出現洪武后期一些武官帶著有甲兵打不過無甲賊寇的事情。 只要能順利畢業,再差也是一個合格的百戶、總旗級別的基層軍官。 為了這所大學,朱高煦準備將渤海、燕府之中因為戰事而殘疾的大量武官安置其中,以他們的殘缺告訴那群想要承襲父職的武官子弟,當武官是會死人的。 “你這個東西好,有沒有相關的書,拿給俺看看?!?/br> 朱棣眼睛一轉,盯上了這些相關書籍。 “書籍已經寫好了一半,都是兒子根據這段時間帶兵打仗所編撰的教材,除此之外的許多有用兵法也都被搬上了課堂?!?/br> “父親若是有時間,過兩個月我讓人送來?!?/br> 朱高煦哪里不清楚朱棣的小九九,無非就是想要學習過后,在這方面超過自己罷了。 不過無所謂,只要自己把權力掌握手中,父子之間的關系就不會發生問題。 整個京城有三分之二的兵卒都隸屬朱高煦,掌握好這里,他就不可能翻車。 “對了,你大哥上疏請求調封?!?/br> 朱棣眼看朱高煦那么好說話,也給他釋放了一個消息。 朱高熾不是蠢貨,他很清楚朱高煦讓他承襲燕王的位置是為了穩定朱高煦的太子位。 這么一來,朱高熾的燕王位置來自朱元璋,而朱高煦的太子位來自朱棣。 只是這個燕王,可不是讓他真的做燕王,而只是讓他坐實這個安排。 現在安排已經結束,那他就得主動申請改封了。 朱棣開口告訴朱高煦這個消息,也是為了讓朱高煦放下心來。 “父親以為要改封何處?”朱高煦詢問朱棣,朱棣聞言,稍微沉思片刻后便說道: “你爺爺一直想要分封一位藩王去云南坐鎮,俺本來想讓岷王去,可他實在頑劣不堪?!?/br> “你大哥既然請封,那就封在昆明吧,改稱漢王吧?!?/br> 不出朱高煦的預料,朱棣選擇把朱高熾改封云南,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朱高熾的封號居然是漢王。 “漢王也挺好的?!敝旄哽阕旖浅榇?,想到了前身被做瓦罐雞的事情。 “所以俺召你來,就是想為你大哥謀個福利?!敝扉Υ蛑塘康溃?/br> “那云南雖然已經經過沐英、沐春他們的三十余年開發,可畢竟是蠻荒之地?!?/br> “你大哥過去就藩倒也沒什么,但卻不能冷落他?!?/br> “小子明白了?!敝旄哽泐h首,猜到了朱棣想說什么,因此主動開口道: “給漢王府年俸三萬石,錢兩千貫,配給護衛三衛一萬二千人,其余綢緞布匹各三千匹,莊田五千畝如何?” “另外,朝廷再撥三十萬石,十萬貫為大哥修建漢王府?!?/br> 朱高煦出手很大方,也不怕朱高熾到了云南能鬧出什么花樣,畢竟傅氏三兄弟和王家父子三人,還有沐春都不是好對付的。 況且,他也不認為朱高熾會傻到做什么謀逆的事情。 至于他的大侄子,他也不能刻舟求劍的去尋思殺他,還是得看看后續成長如何。 反正就老大的那基因,大侄子能不能活過四十都是個問題,就歷史來看,自己這具身體最差也是五十幾。 “還得是你大方,不像俺一樣摳摳搜搜?!?/br> 朱棣有幾分酸氣,朱高煦聽后詫異看向他,卻見王彥笑著開口道: “近日諸王都來詢問何時可以就藩,陛下正為此事愁煩?!?/br> “就藩啊……”聽到在京諸王想要就藩,朱高煦立馬笑了。 “眼下北方太平,日后會更太平,朝廷不安穩的反倒是西南?!?/br> 朱高煦侃侃而談,同時抬手作揖:“小子以為,可以改封諸王去云南、貴州、廣西、湖廣西南等地就藩,為大明鞏固疆土?!?/br> “都去西南?”朱棣聞言有些舉棋不定:“這不太好吧?!?/br> “只要朝廷出錢修繕王府,給予待遇,那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朱高煦有自己的打算,在京諸王算上被朱允炆廢的藩王,除去周王和寧王外還有十四個人,其中十五歲以上的有十一人。 如果能把這九人都封到西南,那西南漢化進程恐怕會大大提高。 “齊王可冊封四川貴陽、谷王瀘州、遼王思州、韓王畢節?!?/br> “魯王可冊封廣西南寧、代王思恩、肅王龍州、岷王泗城,靖江王桂陽?!?/br> “沈王可冊封云南臨安、安王云南廣南?!?/br> “周王可以繼續在開封就藩,寧王叔可以移藩大同,此外日后老三如果要就藩,可以選漢中給他就藩?!?/br> 朱高煦一開口,便把所有藩王安排了個明白,如果他的想法真的實施,那日后大明常駐西南的王府護衛兵馬數量都恐怕不會少于八萬,加上各地都司兵馬,西南土司但凡試圖起兵,就會遭到猛烈鎮壓。 不過,朱棣不是朱高煦,讓他一口氣把這么多親人貶到蠻荒之地,他還是有些良心過意不去的。 “這數額有點多了?!敝扉诟缮嘣?,可朱高煦卻反問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