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時間消逝,很快新城縣外渤海軍消失的消息便被守軍所知,新城縣守將連忙派人將消息送往了北邊的青城縣。 待李堅得到消息時,已經是辰時了。 李堅將消息報往了李景隆他們北上的方向,直到正午李景隆才得到消息。 只是眼下他并沒有時間理會朱高煦,畢竟山東的局勢已經暫時控制住了。 有李堅的四萬大軍在青城,朱高煦便無法向西北進軍威脅滄州和德州。 那邊的盛庸已經抵達淮安,依靠淮河防線,朱高煦也一時難以渡過,因此自己要做的是抓緊時間向北,逼朱棣撤回北平。 李景隆想的很好,可他的舉動卻令人不滿。 “行到陣前,突然撤軍……” 京城武英殿內,穿著皇帝常服的朱允炆看著手中的奏疏,心里有股火氣始終發不出來。 殿內,黃子澄、齊泰、暴昭、方孝孺四人站成一排等待他這位皇帝開口,可他還有什么能說的? “陳暉、滕聚的甘涼精騎不是縱橫甘涼,馳騁青海嗎?” “怎么這般輕松就被燕庶人給擊敗了?” “哪位愛卿能告訴告訴朕,這究竟是怎么了?” “為何朝廷的兵馬越打越少,賊軍的兵馬倒是越來越多,地盤也越來越大?!?/br> “朝廷組織過像樣的戰事嗎?” 朱允炆質問四人,黃子澄有意辯解:“陛下,曹國公所擔心也非虛事,那渤海軍有火器、舟船之利,又仗馬速來回奔走,渤海庶人又素來多智,輕易進軍,難免會將戰事僵持?!?/br> “與之相比,倒不如揮師北上,與燕逆在白溝河交手?!?/br> “燕庶人為渤海庶人之父,父有難,子必救之,那渤海庶人定然會調轉兵鋒,往北平而去,這正是朝廷所想要的決戰?!?/br> 黃子澄車轱轆話說了一圈,就是沒說到點上,聽不下去的齊泰只能站出來開口道: “眼下陳暉、滕聚所部精騎被燕逆所俘,稍加整訓,燕逆精騎便會多出數千?!?/br> “我軍在涿州、東安的準備若是沒有騎兵配合,那便不是掎角之勢,反倒容易被分而擊之?!?/br> “曹國公北上,并讓江陰侯、徐都督二人率軍南撤,就是想要利用白溝河、五宮淀、三角淀的水網來限制燕軍馬步騎兵?!?/br> “渤海雖有火器,但燕逆卻沒有?!?/br> “屆時我三十萬堂堂之軍北上,可以火炮攻城,也可以使大軍壓進,不論如何都有余地?!?/br> “至于山東那邊,李駙馬已經率四萬兵馬屯守青城,限制渤海庶人往西北與燕庶人匯合,南邊又有盛庸所整備的四萬屯兵和兩萬在京銳士,足有六萬人?!?/br> “這六萬人不管是北上徐州,還是固守淮河,都進退有余,陛下不用擔心?!?/br> 齊泰覺得自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可朱允炆聽著卻怎么聽怎么刺耳。 “賊軍眼下已經占據山東登萊二府,青州府內又無人遏制?!?/br> “曹國公手握三十萬兵馬卻遲遲未立戰功,賊軍難以對付朕明白,可他治軍半年而無寸功,你們覺得朕應該如何看他?” “還有那渤海庶人,區區六千就敢與我官軍十萬對峙,即便加上其它三路,也不過三萬余人?!?/br> “就這點兵力,曹國公卻畏而不前,反倒是覺得三四萬的渤海庶人不好打,十幾萬的燕庶人好打?!?/br> “他不打渤海庶人,難不成要等到渤海庶人打過淮河,渡過長江,打到京城嗎?!” 朱允炆越說越激動,他給耿炳文、李景隆的支持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李景隆的三十萬大軍背后,是他調動的百萬民夫。 敢問古往今來,有幾個帝王敢這樣調度? 他都這樣了,可卻依舊遲遲聽不到一份捷報,這讓他怎么相信這群所謂的‘名將’。 想到此處,他側過身去,背對著四人道:“朕還是那句話,入秋前若還是連一場大捷都無法創造,那平叛一事就轉交他人吧?!?/br> “臣等領命……”四人作揖,但想法各異。 黃子澄覺得李景隆名不副實,方孝孺和暴昭則是在想怎么推薦自己的同鄉子弟,怎么蠲免江南賦稅。 唯有齊泰緊皺眉頭,他很清楚李景隆的壓力有多大。 論能力,李景隆本就不如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留給大明的二代佼佼者,只有已經薨逝的沐英能比擬。 李景隆對付朱棣本就有些棘手,更何況還要對付一個由馮勝、傅友德親自調教出來的朱高煦。 在平原與擁馬步兵近十萬的敵人兩線作戰,這壓力有多大,齊泰比殿內眾人都清楚。 只是他更清楚,皇帝已經等不及了,他的耐心是有限的。 如果到入秋前,李景隆還是無法創造一場大捷,那皇帝真的會換人。 “唉……” 齊泰在內心長嘆一聲,與此同時朱允炆也詢問道: “宋晟、瞿能、沐春三人兵馬調動可有動靜?” “回陛下……”黃子澄搶先回答:“宋都督已經在召集甘涼兵馬,瞿都督目前剛剛撤回大理,西平侯那邊則正在與刀干孟進行決戰,無法抽身?!?/br> “此外……”黃子澄隱晦看了一眼朱允炆,隨后小心翼翼道:“云南都司有些兵馬不聽西平侯調令,遲遲沒有向昆明集結?!?/br> 他話音落下,朱允炆便臉色一黑。 傅氏三兄弟在云南的所作所為,他差不多都已經知道了。 怪不得云南打那么久,原來是有人在拖沐春他們的后腿。 瞿能走大理前往四川,其想法恐怕也是擔心昆明的傅茂會阻礙他。 若不是朝廷無力再在西南組織戰事,朱允炆說什么也要將傅氏一家在云南的根基拔起。 “這一戰過后,看朕如何對待你們……” 朱允炆瞇了瞇眼睛,已經想到了平叛結束后如何整治傅氏。 “陛下!”方孝孺突然開口,似乎為了刷些存在感,他特意開口道: “周庶人一家眼下已經抵達重慶了,不日即將進入云南?!?/br> “倒是將他忘記了?!敝煸蕿赏蝗幌肫鹆吮蛔约毫鞣旁颇系闹鞓?,若是他也在云南作亂,那云南的局勢就更復雜了。 “詔令四川都司衙門,將周庶人一家押送回京?!?/br> 朱允炆下令,同時繼續交代:“讓瞿能率本部兵馬速速返回四川,馳援京師?!?/br> “臣等領命……”四人作揖,朱允炆見狀也揮袖示意他們退下。 待他們走后,朱允炆才重新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龍案。 在那里,戶部的奏疏十分顯眼。 “陛下,今年的開支,已經超過一千四百余萬……” “朕知道,不用你提醒?!?/br> 李權想要上前提醒,朱允炆卻皺眉用眼神讓他退下。 在李權走后,朱允炆才走到龍椅一旁,用手緊緊握住龍案一角,盡力壓制自己的脾氣,可最后還是從牙縫中擠出一個人名:“朱…高…煦!” “唏律律??!” 幾乎在朱允炆獲知山東局勢的同時,經過三日的奔襲,朱高煦成功率領兵馬抵達青州府東南靠海的諸城縣外。 主攻諸城縣的是孟章,而如今諸城縣已經被其拿下。 城外,一個足以容納五萬人的營盤拔地而起,趕赴諸縣的四支兵馬中,朱高煦是最晚抵達的,因此諸將紛紛在營盤門口等待迎接他。 “殿下千歲!”孟章、陳昶、趙牧、塔失、多爾和齊、尼瑪察、塔剌赤等諸將紛紛站在營門迎接朱高煦的到來。 “辛苦了!” 朱高煦翻身下馬,徐晟則是牽著他的馬,率六千騎兵入營休整。 “請殿下檢閱營盤!” 孟章作揖行禮,他知道朱高煦下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檢閱營盤,以防遭遇夜襲時營內準備不足。 朱高煦沒有回話,而是帶著諸將開始檢閱營盤。 巡視營盤一圈,確定沒有什么問題過后,他才帶諸將前往了帥帳。 在他抵達后不久,徐晟也抵達了此處。 不僅是他,還有剛剛趕來的胡綸也出現在了這里。 入帳坐下,朱高煦一手撐著腿上,一手拿著馬鞭,目光掃視著自己桌上的地圖,時不時抬頭看向帳內的那個沙盤。 這個沙盤的制作手藝不用多說,其精確度也可以堪稱這個時代最為精確的沙盤。 沙盤上展示的是長江以北的江淮與山東等地區,由于時代問題,后世的許多江北沿海城市都還在海里泡著,沒有被奪淮入海的黃河給沖刷出來。 就寬度來說,淮安府境內的運河到黃海,最多不過一百八十里,可以說東西縱深很短,渤海精騎如果備足精力,頂多十五個時辰就能從西邊的運河跑到黃海邊上。 當然,對于騎兵來說,這防線很短,但對于步兵,尤其是純步兵來說就很長了。 朱高煦到諸城,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南下京城。 趁著李景隆被燕軍吸引,他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事。 他有預感,如果他不盡快結束戰事,那與歷史上不同版本的白溝河之戰還會打響,近十萬燕軍與南軍精銳都會葬身此處。 “召集你們到這里來,為的只有一件事,這件事想來不用我過多贅述!” 朱高煦目光如炬,掃視諸將的同時也直言道: “如今我們已經拿下萊州、登州二府之地,亦失哈和孫鋮給我來了消息,二府之地糧食所獲的民糧食、官糧足有五百余萬石,雖說算上登萊二府的百姓,我渤海也需要養活近三百萬人,但這五百萬石糧食足夠他們吃兩個半月!”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兩個半月里,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你們,都是隨我從渤海殺出來的老兄弟,我也沒有什么需要回避你們的?!?/br> “去年開戰前,我就讓胡綸南下,在沿海的許多城鎮布置了一些糧垛,這些糧垛多則千余石,少則數百石,足有百來處,足夠我軍輕裝前進?!?/br> “火炮、炮彈、火藥、輜重……” “這些東西,統統都不用你們攜帶,自然有海上的成功和崔均二人幫忙運送?!?/br> “接下來我要你們做的,就是好好休息一夜,明日辰時我全軍出發,沿海一路南下,直抵淮河北岸的云梯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