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節
“撤了……” 劉昭回頭與三萬衛和吉林衛的弟兄們報捷,眾人也都看見了剛才那一幕,紛紛舒緩了一口氣。 劉昭能順利拿下三萬衛也是朱高煦和周定的功勞,周定雖被調走金州,可三萬衛并未更換,加上當初雞西關之戰許多兵卒都升任小旗官和總旗官乃至百戶、千戶官,因此劉昭很輕易就拿下了守軍兩千的三萬衛。唯一讓他遺憾的就是三萬衛的調糧官將糧食調走了一半去鐵嶺,如今三萬衛儲備倉中只有不到八萬石糧食。 可不管怎么說,朱高煦與吳高的第一次博弈還是以朱高煦快人一步取勝。 吳高帶兵撤往了鐵嶺,并向南邊傳去了渤海反叛的消息,不過按照時間來算,哪怕八百里加急的情況下,起碼也得起碼六天才能送抵京城。 他開始在鐵嶺構筑守城工事,而得知渤海叛亂的許多行商也準備帶著商貨往南逃,但商貨都被吳高征用,讓他們去山東布政使司找衙門要錢。 這一舉動讓行商們怨聲載道,可為了活命,眾人還是只能交出貨物,帶著仆從南下逃命。 時間一天天過去,經過八百里加急消息的送達,遼東全境最先得知渤海叛亂的消息,其次是大寧。 “果然叛亂了……” 大寧城內,都司衙門之中的卜萬與陳亨、寧王正齊聚議事,渤海叛亂的消息便已經傳來。 幾乎是第一時間,卜萬就將目光看向了朱權,而朱權則是呢喃著這句話。 清楚朱高煦性格的他自然知道朱高煦不是那種等死的人,如果朱允炆要削藩,那朱高煦一定會起兵。 只是他現在沒余力擔心朱高煦,因為卜萬開口了。 “寧王,按照陛下的旨意,請您交出三護衛?!?/br> 卜萬的話一開口,朱權就站了起來,只是他沒有反抗,而是對卜萬這個前一刻還是自己部將的人質問:“王府的基本護衛也要交嗎?” “不必……”卜萬搖頭,他只要朱權手中的營州三衛。 “既然如此,大寧就拜托二位了?!?/br> 朱權轉身離去,讓人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卜萬見他離去,目光也投向了一旁的陳亨。 “真不敢想,居然真的敢反……” 陳亨感嘆著,隨后抬頭與卜萬對視:“我們要出兵幫江陰侯嗎?” “朝廷沒有旨意,我們先守好大寧?!辈啡f見陳亨沒什么異動,當即吩咐一聲,隨后轉身去接收營州三衛去了。 見他離開,陳亨臉色才漸漸難看起來,目光擔憂的看向衙門外的天穹。 “燕王……” “渤海既反,那燕王必須拿下!” 在陳亨呢喃‘燕王’的時候,北平已經得到了渤海叛亂的消息。 布政司衙門內,布政使張昺、與都指揮使謝貴、張信聚在一起。 謝貴是東晉謝安的四十世孫,也是與朱元璋起義的老臣之一,眼下六十有四卻依舊底氣十足。 當得知朱高煦叛亂后,他立馬就要求拿下朱棣。 在他目光中,四旬的張昺與張信,前者是個文人,后者卻是帶兵不俗,在西南屢立戰功的將才。 二人見謝貴如此,也沒有選擇推辭。 “今夜便動手,趁著燕王府三護衛都在北平城外,可調守軍擒拿燕王!” 北平城內守軍不多,但自從朱棣瘋了之后,謝貴調來了四周衛所不少兵馬,眼下有五千人可供他們驅使。 只要趁夜拿下朱棣,城外三護衛兵馬就不足為懼。 “子時動手!” 謝貴交代完后,當即起身離開了衙門,張昺與張信也作揖離開。 只是在他們走后不久,返回府上的張信第一時間找到了自己的母親詹氏。 詹氏見他著急,便知道他是因為什么事情著急,故而拉著他進了書房:“如何了?” “他們要提前動手,就選在今夜子時?!睆埿排c詹氏似乎早有密謀。 只是聽到提前動手的消息,詹氏還是疑惑:“怎么會提前動手,三護衛還在城外沒有調走,眼下動手一旦失敗對他們沒好處?!?/br> “等不及了,渤??ね跸纫徊狡鸨??!睆埿诺莱鰧嵡?,詹氏也恍然大悟。 “這樣就不奇怪了?!闭彩项h首,隨后對張信道:“你想怎么做?” “我想請娘親您讓張劉氏派個轎子來,我趁機坐著轎子前往燕王府,把消息告訴燕王,讓他提早動手?!?/br> “這……”一聽到兒子要謀反,詹氏立馬就挽留道:“你這樣做,你爹的名聲就毀了?!?/br> “爹在世時說過,燕王更適合做儲君,兒子現在不過是幫父親完成遺愿罷了,請母親成全!” 張信跪在地上連磕三個響頭,詹氏見狀心疼兒子,只能將他攙扶,點頭應下了這差事。 在母子二人共同cao持下,很快張信就乘坐著一個婦人的轎子前往了燕王府。 由于張信本人與朱棣從未有過交集,因此他已經做足了朱棣不會見自己的準備。 當轎子來到王府側門,張信立馬讓人去通傳,那護衛警惕上前,張信也隔著簾子小聲道:“我有要事告訴王妃,生死之憂?!?/br> “放行!”聽到事關生死,那護衛當即放行,讓轎子進入了王府之中。 不過轎子并未深入便被攔下,張信也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敢問張都指揮使前來何事?!?/br> 張信掀開簾子,果然看到了朱能與張玉這兩位被暫時奪職的將領。 “此地人多嘴雜,我希望面見殿下?!?/br> 張信直言,可朱能卻搖頭:“殿下患病,不能見客?!?/br> “事關渤??ね跎滥??”張信反問,朱能被他問住,正欲反駁卻被張玉卻攔住。 “走吧……”張玉看了一眼張信的轎子與身上,確定他沒帶什么兇器后,這才帶他走向了世子府背后的一處小院。 不知不覺中,朱棣已經從存心殿換到了此處居住,顯然他已經有了準備。 當院門打開,張信果然見到了坐在院中的朱棣,而朱棣也詫異張信的到來,警惕看向了張玉與朱能。 “殿下,張都指揮使說事關二殿下生死,末將便只能引他來見您了?!?/br> 張玉此舉有些唐突,但他也知道朱高煦現在是一個即將爆開的煙花,任何一點消息都應該確定。 何況張信行蹤如此鬼祟,顯然不像有意欺瞞。 “殿下,五月初七巡察御史鄭公智在江陰侯護送下前往吉林城削藩,鄭公智被殺,二殿下起兵靖難并奪下三萬衛,眼下江陰侯已經撤往鐵嶺,消息也送往了京城?!?/br> “今日張昺與謝貴召我議事,已經決定對殿下您動手,時間就定在今夜子時!” 張信將自己所知的事情交代,而朱棣也在聽到朱高煦率先造反后站了起來。 歷史上的朱棣沒有輕信張信是因為他沒有外部消息,可這一次不同,他很早就知道朱高煦在準備造反,所以他才會提前裝病,提前把朱高熾和朱高燧弄回北平。 加上張信所說的話,與朱棣印象中的朱高煦十分貼合,因此他并不認為張信在騙自己。 “你要投靠俺?” 朱棣的自稱敗壞了氣氛,不過張信沒有糾結,而是頷首道:“城內有五千守軍,其中有五百人是我自家兄弟?!?/br> “只要殿下點頭,殿下可以先出城去,待今夜末將便讓他們打開齊化門,殿下可領三護衛入城!” 張信所說的齊化門,也是當年明軍攻陷大都的城門。 由于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勢空曠,在防守時城上軍人無可依托,因此徐達在攻城后不久,便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將城垣變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墻靠近居民密集區,戰時守城士兵可以從容籌畫衣食。 洪武四年,朱元璋將此段新城墻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廢棄,將原來北城墻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墻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一并廢棄,并新設德勝門、安定門。 北平九門,張信只能掌握齊化門這一道門,所以這代表朱棣只有一次信任張信的機會。 一旦三護衛進入齊化門失敗,那他就要被冠上興兵作亂的名頭。 張信也知道,因此他愿意護送朱棣出城,讓朱棣親自帶三護衛打進北平城內。 “何須俺去?張玉和丘福、朱能他們三個去就行了?!?/br> 朱棣看出了張信的心思,上前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事若成,俺記你頭功?!?/br> “殿下……”張玉忍不住喊了一聲朱棣,似乎希望他別錯過這么好的機會。 只是朱棣卻對他搖頭道:“若是張信要害俺,沒必要讓俺出城?!?/br> “況且,他即便真的要害俺,那俺哪怕出了城,城內還有老大老三和徐妹子,俺如何放得下心來?” “這王府之中有八百護衛,屆時你們不要聲張,先等張昺與謝貴圍了王府,你們再入城平了他們?!?/br> “俺要讓世人知道,俺不是謀反,而是朱允炆那個小王八蛋逼的俺!” 朱棣咬緊牙關開口,恨極了這個曾經的大侄子。 張信見狀也作揖:“請殿下傳下暗號?!?/br> “暗號……”聽著張信的話,朱棣喃喃自語,隨后才緩緩堅定了目光。 “俺爹發給俺的《祖訓》里有言:如朝無正臣,內有jian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既平之后,收兵于營,王朝天子而還。如王不至,而遣將討平,其將亦收兵于營?!?/br> “俺今日雖無天子詔書,但任由俺看著允炆在jian臣蠱惑下殘害叔侄弟兄也全無道理,因此今夜的暗號只有六個字……” 朱棣沉著目光,仿佛改變了什么,緩緩開口:“清君側……” ”靖國難!” 《明太宗實錄》:“建文元年夏六月,昺與貴謀削藩,信密報。上言《祖訓》“朝無正臣,內有jian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第225章 風起云涌 入夜,整個北平城都安靜了下來?;鸸庠诮诸^亮起,一支三千余人的隊伍在身著甲胄的張昺、謝貴二人率領下堂而皇之的包圍了燕王府。 “渤海庶人叛亂,都指揮使謝貴奉命前來搜查燕府,爾等諸將若是再不打開城門,以從罪論處!” 三千官兵將燕府團團圍住,在夜色的燕王府城下叫囂。 站在城門樓上,負責統轄護衛的不是旁人,正是從南京歸來的朱高熾。 “荒謬!我二弟忠心為國,怎會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