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弗思木城可以出一百五十扈從,耕牛軍馬各三十……” “弗踢奚城可以……” “考郎古城……” “乞列迷城……” “莽吉塔城……” 在塔失的號召下,女真諸部最富裕的六城各自出了扈從和耕牛軍馬,只是六城,便湊足了朱高煦所需的三分之一。 有了他們帶頭,事情就好辦了許多,一些大的寨堡開始起身湊數,不多時便湊足了剩下二分之一。 至于最后的幾百扈從和幾十頭耕牛軍馬,則是被三十多個小部落分別湊齊。 眼看自己想要的東西被湊齊,朱高煦也舉起了酒杯: “好,開春之后我會開放吉林城的互市,并且在肇州站修建肇州城?!?/br> “凡持孤旌旗者,若被欺辱則孤為其報仇,若有困難,孤也傾力相助?!?/br> “待日后朝廷若要招撫關外,孤也定當為諸位謀一個差事,拿一份俸祿?!?/br> “謝殿下!”聽到朱高煦的話,盡管知道這不太可能實現,但眾人還是跟著舉起了酒杯,畢竟眼下渤海掌握了能讓諸部擴大發展的糧食。 事情談妥,不管后續是否能兌現,但氣氛起碼是起來了,朱高煦也樹立了自己在關外的地位,因此酒過三巡后,他便以不勝酒力為借口,讓亦失哈和張純代自己招呼六十九部使者,自己拿著禮貼返回了后院。 回到書房的他,依稀還能聽到前院的熱鬧聲,不過相比較這吵鬧的聲音,他更在意這禮貼。 不是朱高煦貪小便宜,而是對于現在的他來說,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費。 挑燈閱覽,不過幾個呼吸,上面的東西就被朱高煦看了個干凈。 算下來,大概一百多匹戰馬,二十幾頭耕牛和幾百張皮毛?!安诲e……”望著這禮帖,朱高煦臉上掛上了笑意。 漸漸地,他也感覺到了眼皮打架,幾番掙扎過后卻是連編寫教材都沒了念頭,脫下衣服就往拔步床躺下休息。 “咯咯咯——” 金雞報曉,朱高煦這一覺睡得十分舒服,只是臨起床時,那彌漫在四周的冷空氣讓他舍不得離開被褥。 折騰許久,他才從拔步床上起身,連忙披上了被兵卒擺放桌上的干凈衣服。 待他推開門,這才發現臥房外雪白一片,顯然自己錯過了吉林城的初雪。 “怪不得那么冷……” 用手緊了緊衣服,朱高煦哈出一口白霧,而這時端著早飯的林粟也湊巧從院外走來。 “殿下,您怎么起那么早?” 林粟表情驚訝,同時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面和一碗羊rou往屋里走去。 “您先吃,我為您取洗漱的熱水來?!?/br> 交代一聲,林粟便轉身離去,朱高煦見狀回到了臥房坐下,不多時便見林粟端著銅盆,拿著毛巾重新走進了院子里。 朱高煦簡單洗漱一番,重新坐回位置上,一邊吃邊詢問:“松花江沒結冰吧?” “沒有,我特意詢問過,起碼要到十月中旬才會結冰?!绷炙谧谥旄哽銓γ?,就這樣瞧著他吃飯。 “稍許陪我去船廠那邊看看?!敝旄哽憬淮宦?,林粟也點頭表示知道了。 吉林船廠,那里有著三百船工,只是這些船工從朱高煦來到吉林城開始,就不再進行造船,而是與許多工匠一樣投入到了吉林城內外的建設中。 如今西陽哈被解決,松花江流域諸部皆臣服,那朱高煦就得好好利用松花江水運了。 不提與黑龍江匯合后的長度,單單松花江自身流域就達到了五十幾萬平方公里,整個流域范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都可以通過它來完成運輸。 除此之外,朱高煦更在意的是松花江流域之中的礦產。 除關外稀缺的煤以外,當地還有金、銅、鐵等礦產,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 當然,松花江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因為高緯度的原因,松花江的結冰期長達五個多月,而在大明朝,這個結冰期更長,足有五個半月。 不過結冰期并不能影響朱高煦和吉林城,因為他已經在三處礦產都安排了人手,現在只要等健婦前往當地工作,那每年開春之后都會有大量的原材料通過航運輸送到吉林城。 想要運輸這么多的原材料,船只是不必可少的,而如今吉林船廠的那幾艘百料小船顯然不能滿足吉林城的需求。 這種時候,朱高煦從龍江船廠帶來的那些船工師傅就有用武之處了。 他們已經在南京城建造過兩千料的大船,有著豐富的造船經驗。 之前自己忙于建設,沒有水運方面的需求,因此他們一直閑置著。 但眼下伴隨著肇州城和安東城的崛起,水運也將成為三城往來最低成本的運輸辦法。 不過松花江具體能通航多少料的船,這還得等朱高煦前往船廠,詢問船廠之中的船工才能知道。 因此面對自己面前的面和羊rou,朱高煦很快便吃干抹凈,隨后帶著林粟前往了城外的船廠。 早在朱高煦說要去船廠的時候,林粟就通知了船工們集結,所以在他們抵達船廠的時候,吉林船廠的三百二十名船工已經集合了。 吉林船廠并不大,東西寬不過百步,南北長也不過一百五十步。 船廠外圍是木質的丈許圍墻,內里則是有三個船塢。 吉林城的船塢符合明初船塢設計,船塢整體三面接陸一面臨水,其基本組成部分為塢口、塢室和塢首。 塢口用于進出船舶,設有擋水塢門,船塢的排灌水設備常建在塢口兩側的塢墩中。 塢室用于放置船舶,在塢室的底板上設有支承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 塢首是與塢口相對的一端,其平面形狀可以是矩形、半圓形和菱形,塢首的空間是塢室的一部分,在這里拆裝木槳。 船塢內海配有各種較為原始的起重、除銹、油漆和牽船的機械。 正常來說,當船舶進入干船塢修理時,首先用灌泄水設施向塢內充水,待塢內與塢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利用挽馬和耕牛將船舶慢速牽入塢內,之后將塢內水體抽干,使船舶坐落于龍骨墩上。 待船舶修完或建完準備出塢時,船工們再向塢內灌水,至塢門內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牽船出塢。 這辦法是宋代張平想出來的,如今已經沿用了四百余年了。 有龍江船廠在前的經歷,朱高煦在看待吉林船廠時也多了許多經驗。 只是稍微看了看這三座船塢,他就知道了吉林船廠的造船水平究竟如何。 他回到了船工們集結的地方,吉林三百船工為首的是吉林船廠最老資格的王船工,龍江二十船工為首的則是有過兩千料戰船經驗的劉船工。 朱高煦召他們二人上前,隨后讓林粟遣散了其余船工。 帶著二人,朱高煦走到了三座船塢不遠處,指著這三座船塢道: “船塢我看了,能造的船只應該是三百料以內的船只對吧?!?/br> “回殿下,確實如此?!痹诩殖窃齑瑪的甑耐醮ぎ吂М吘吹幕卮?,朱高煦頷首,卻又詢問道: “依你之見,這松花江從吉林城往南邊去最大可以通行多大的船?” “這……”王船工有些怯場,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直到看到朱高煦那鼓勵的目光才大膽道: “若是論四月到十月,那最大可通行一千二百料的戰船,但建造那樣的戰船,以當下三百二十名船工的數量來看,起碼得花費六個月的時間?!?/br> “另外船廠內炮制木料的烘烤場也得擴建,而且我們沒造過那么大的船,不能保證一次就能成功?!?/br> “嗯……”聽到王船工的話,朱高煦頷首表示肯定,隨后看向一旁的劉船工:“你以為如何?” “回殿下?!眲⒋るm然只有二十出頭,但在龍江船廠見過的大官并不少,而且朱高煦又好說話,所以他也就放開了說道: “以草民之愚見,若是要造戰船,那最好控制在八百料左右,這么一來造船時間只需要三個月,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木料?!?/br> 劉船工解釋道:“船廠現有的木料只能做二百料的戰船,雖說這關外四處都有足夠造大船的木料,但需要修建木道來從山上往山下運木……” 他的話剛剛說完,朱高煦就搶先問道: “現在搶修木道,從東邊龍潭山運木料下來,同時加修烘烤場,來年四月可否造船?” “可以,就是現在已經下雪了,這恐怕……”劉船工有些猶豫,但王船工卻搶答道: “這不用擔心,只要等到十月中,到時候可以從山上潑水結冰,一路順著冰路從山上運木入松花江?!?/br> 在吉林城待了許多年,王船工造船手藝可能不如劉船工,但怎么運送、砍伐木料,他卻比劉船工精明許多。 聽著他的話,朱高煦也頷首從自己的袖中拿出了一張設計草圖: “我并不會設計船圖,這是我想要的船只,不知道能否建造出來……” 朱高煦遞過去了一張草圖,劉船工接過后與王船工一起看了起來。 在這草圖上的船只造型與當下的戰船造型并不相同,但只是做了微微調整,整體上還是能看出中式帆船的痕跡。 這張草圖是朱高煦根據自己記憶中明末的明鄭戎克船所繪畫的,相較于洪武年間的船只,明鄭的戎克船造有兩條固定的炮軌以及良好的炮架和鏈拴。 劉船工仔細看了看這張草圖上戰船的長寬,以及它的吃水深度,還有最后的炮軌、炮架和鏈拴設計,最后才感嘆道: “這船雖然只有五百料,但它的每一舷側都能裝載七門火炮,船首與船尾部還能有各擁有兩門火炮?!?/br> “若是要建造,自然是能建造出來的,而且還能建造到八百料,甚至往上的一千二、一千五百料?!?/br> “不過這樣的戰船,建造出來的花費恐怕會有些大,而且吉林城中并沒有精通鑄炮的工匠,哪怕把當下戰船上的碗口銃挪動到這艘船上,也湊不齊它所需要的火炮……” 劉船工面露惋惜,朱高煦卻一點也不覺得驚訝和奇怪,而是平靜道: “我會寫信給朝廷,請求朝廷撥發火炮和火藥給吉林城的,火炮的事情你不用擔心,實在不行我讓人把炮臺山和桃園山兩座軍堡的火炮給拆下來?!?/br> “即日起,我會調一百戶兵卒,男女勞工各五百給你,你只需要在開春后先建造出一艘這樣的八百料戰船就足夠?!?/br> 朱高煦目不斜視的直視劉船工,劉船工聞言也與王船工面面相覷,最后作揖躬身:“草民必不負殿下期望,請殿下放心?!?/br> 瞧著二人應下,朱高煦偏過頭去看向一旁沒有出聲的林粟:“這事情由你負責,二位先生有什么需要的,皆照辦?!?/br> “是”林粟點頭應下,見狀朱高煦也不再交代些其它的話,帶著林粟便離開了船廠。 他們返回吉林城時,正巧碰上準備離開的六十九部使者,因此與之城門寒暄了片刻,直到辰時才親眼看著他們離開。 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朱高煦目光放到了遠處的吉林船廠上。 “只要能控制松花江和黑龍江,這關外就逃不脫我的手心了……” 《渤海紀事本末》: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丁巳,六城六十九部聞上平奴賊西陽哈而來投,上以利害誘之,諸部聞之獻兵馬二千余,上受之。 《明世宗實錄》: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丁巳,關外諸部聞上威名而敬仰,獻兵馬數千余,上不受,諸部再獻,上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