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第二冊》(17)
書迷正在閱讀:復仇四公主的王子、小同桌、三少與三千金的戀愛游戲、吸血殿下別使壞、求求你們別再喊我高人了、萬人嫌太貌美,偏執男配頂級誘寵、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錯?、妖后,看朕收了你、龍眠小子、將軍是農女
郵魂 2010年的時候,那一年我很多朋友都陸續進入了婚姻的殿堂。因此在那一年我參加了特別多的聚會。在其中一次聚會上,我和同桌的朋友聊天時,得知了一個消息,我其中一個朋友的老爸最近好像遇到點麻煩事。他多次拜托我幫他,我起初并不想插手,一來2010年的時候我事情已經做了很多了,而且漸漸開始有點厭倦。二來熟人拜托的,也就不好意思收多少錢,只能象征性地收那么幾百千把塊的。 他父親是建設廠的一名退休職工,建設廠是重慶最早期的工廠之一,連毛老人家當年都來訪問過,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國家直營的兵工企業,槍支、彈藥、坦克、裝甲都要生產,盛極一時,只是在后期的國有經濟市場化后,恰好有遇上和平年代,這家兵工廠就暫時歸于民用,開始生產一些汽車摩托車的零配件,建設摩托更是在整個東南亞市場和南美市場銷量好得異常。 他父親在職的時候,是個老實巴交的工人,雖然有滿腹經綸,文化也不低,可是就是由于嘴巴不會說話,不懂得討好領導,于是就默默地在車間里干了一輩子,到后來因為吸入有害空氣過多,就提前病退。終日在廠里的職工房里和人一起,談天說地,聊天下棋,逗鳥養魚,日子也算是過得清閑自在。他父親的老伴去世得早,據他說在他剛上大學那年就走了,而且他在外地念的大學,于是家里從他外出念書起,就只剩下老頭一個人。說寂寞,卻有那么多老鄰居老街坊陪著,說不寂寞,自己的孩子卻不在身邊。 他告訴我,這次他父親遭遇的怪事,跟他父親退休后才開始的一個嗜好有關。我問他什么嗜好?因為當我聽到嗜好這2個字的時候,首先就想到了煙酒,或者是茶葉。而這三樣都是我所喜好的,否則我也不會連續這么多天都在醫院里消磨大好的上午時光了。他告訴我,他父親自從退休以后,就開始跟著院子里的一群老頭,喜歡集郵。(差點打成基友了) 原本我覺得,集郵當真是個好興趣,中國的郵票雖然做得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對于見證新中國郵政發展史的一代人來說,每一張郵票似乎都在述說一個故事,而集郵也不失為一種投資行為,據說有人靠賣稀有郵票成了大款,而且數量還不在少數。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這個老頭對集郵真的只是出于一種興趣愛好。我那朋友說,老頭集郵開始,他是很支持的,可是到了最近,他父親在一次他周末回父親家陪老人的時候,聽到老頭無意間說了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本身對郵票起身也有那么一點興趣,只是你若是要我堅持收集,我可能會堅持那么一陣子,然后不了了之。于是我問他,你父親告訴你什么了,他說,他父親說他前幾天連續好幾個晚上都做噩夢,說是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地,突然感覺身上有東西,就掀開被子看,借著窗外的月光,他看見一個好像是老年婦女,正趴在他的身上,和他頭腳相反,抱住他的腳,啃咬他的腳丫子,一邊啃還一邊說“性……性……” 我聽到這里,確實沒忍住,很不厚道的笑出來了,我朋友有點不爽的看住我,我也覺得尷尬,于是不知道那股筋沒對,竟然接下來冒出這么一句話:“你父親是不是做春夢了哦……”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但是又找不到別的言語再來挽救一把,于是開始自暴自棄,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飲而盡,順便奉獻出一個響亮的酒飽嗝。 大概我真是無禮了,好在我這個朋友還算寬宏大量,而且畢竟也是有求于我,于是也沒有真生氣,他接著告訴我,他當時聽他父親說了之后,也是覺得很奇怪,父親那么大歲數了,怎么會還做這種荒唐的夢。但是看父親說得一本正經的,他也暗暗留了心,于是每個禮拜總是隔三差五的回家去。甚至還有意無意地故意跟他父親聊起這個話題,還試探性地問老爸你是不是夢見我媽了哦之類的。結果他老頭子白了他一眼,說我跟你媽生活一輩子了,她轉過身我也認識她的屁股! 于是他也不便再多問。 作為兒子來說,跟自己的父親討論性這個話題總是比較難以啟齒,更何況是上了歲數的父親。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想當年我還是個梳著中分的少年時,我曾經在我老爸的抽屜里找到了幾張光碟片,而光碟片里的內容總是讓人熱血膨脹,于是我親切的稱呼它們為“生活片”,以至于長大以后偶然在紅旗河溝的地下通道里,看到幾個穿風衣戴墨鏡的男人,湊到我身邊問我要不要來點生活片看看的時候,我總是會掙扎著扭頭就走。那二年,青春期,誰都有過那種向往,我曾經逃學到校外,找了一家看上去也許會有色情書刊的小書攤,略帶羞澀卻又要裝得很老道的問書攤老板,有沒有那種書,老板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裝傻,他總要先愣一下然后問我,什么書?我說,看著很刺激的那種。于是他進屋找了很久,最后拿給我一本《婦女生活》。于是那本《婦女生活》在我離家出走時,帶上了火車,卻在昆明永遠的失去了它。 而當我偷偷在家里看色情光碟的時候,也難免被我老爸回家突然襲擊。我不算是個反應很敏銳的人,聽到走廊里鑰匙聲響了,我總是在猶豫到底是該先關了電視機還是先關了vcd,好不容易做出了決定,卻在老爸進門看到我的同時,也看到了正從碟倉里彈出的碟片。 或許是我爸的教育方式跟我媽不同,他總是會用他的語言來讓我明白一些事情,而我總是裝作明白。在有一次被逮住以后,我爸先是到廚房冷靜了一下,然后把我從臥室里喊到客廳,然后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孩子,你現在還不必知道這些,等你長大了,你就全知道了。我猛點頭,點頭的原因是因為實在不想被我爸飛來的巴掌破壞我精致的五官,而從那以后我在家里能找到的碟片都變成了一些,被撕掉封皮,且在顯著位置用膠布貼上,膠布上寫上了諸如“技術與革命”“誰打響了新中國的第一槍”之類的字眼。 所以聽到我朋友這么說,我完全懂得他的尷尬和擔憂。 我問我那朋友,除了他父親說的噩夢以外,還有什么事情不正常的嗎?他告訴我,他根本不覺得他父親是在做夢,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發生的,因為那天他在給父親打洗腳水的時候,發現父親的兩只腳的腳拇指上,都有紅紅的,細細的齒痕。我想如果是那個老女人咬的話,那她的假牙一定是很高級的那種。朋友接著說,他覺得他父親是不是纏上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了,而導致鬼壓床了。 我這朋友曾經有一次鬼壓床,于是問過我,就他聽到他父親的口述,他覺得這大概也算是鬼壓床的一種現象。年輕人嘛,總是喜歡拿到一點點的懷疑當成是證據,不過在他說來,他父親遇到的情況的確和鬼壓床很相似,但是基于他父親這么淡定的表現,到底是不是做夢,也就無法判斷了。 既然別人在拜托,我還是認真的答應了他,等到那場婚宴結束,午飯后,我們就動身去了他父親家里。 在重慶的謝家灣,有一座具有地標性的建筑物,叫做彎彎大樓,當然這個名字是市民自己給起的,因為這個大樓的外形呈弧形,墻體的顏色和四周的環境完全不同,于是很遠就能一眼看到,直到后來修了輕軌,人們過往的目光總是會停留在頭頂呼嘯而過像菜青蟲一樣的輕軌,也就漸漸的忽略的彎彎大樓這個見證重慶歷史的建筑物。彎彎大樓是以前老建設廠兵工時期的職工宿舍,他父親的家就住在彎彎大樓的背后,也是那種老式的單位職工宿舍。兩室一廳,沒有電梯,地板不是瓷磚,而是那種有點像停車場的地面漆。這種地板的好處在于防滑,非常適合獨居老人,至少不容易跌倒。而缺點在于有了灰塵,不容易發現。 到了他父親家里,他父親正光著腳丫子坐在沙發上,腳平伸出,放在沙發前的一個四角凳上面,頭發花白,胡茬也是稀稀拉拉的,帶著老花眼鏡,一邊剝著花生,一邊暈著小酒,一邊看著電視。我像大概這是三十年后我的模樣??匆娝麅鹤訋е疫M了屋,先是把眼鏡半掛在鼻梁上,仔細把我的臉辨認了很久,直到我朋友說我是他的老同學,他父親若有所思的好像是想起我來了。 我曾經在有一年的家長會上見過他父親。因為我的老師告訴他父親,不要讓他兒子和我這樣的同學做朋友。于是我想他父親對我的印象應該是比較深刻的。果然他哈哈一笑,說我記得你,小時候最調皮搗蛋的那個就是你了。我很欣慰我沒有長一副人見人忘的臉,于是也跟著報以一個虛偽的微笑,說了聲叔叔你好。 他父親招呼我坐下后,便再度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電視上,從那句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我能斷定他正在看西游記,只是他沒搭理我,我也就不好意思打擾他年復一年看這部電視劇的心情。 我朋友給我倒了杯水,然后在我的身邊坐下,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跟父親聊天,于是我也跟著摻和,在此過程中,我優秀的視力再度立功,我很清晰地看見老頭伸出的雙腳大拇指的指甲蓋上,有幾個紅紅的小點,看上去就像是我朋友所說,是牙齒的齒痕。我還算是有點生活閱歷和常識的人,因此我知道這樣的痕跡絕對不可能憑空出現,更加不會整整齊齊的排列著。于是我借參觀老頭的房子為由,給我朋友使了個眼色,在每個房間轉了轉,我偷偷摸出羅盤,最終在老頭子的床跟前,出現了比較強烈的靈異感應。我心想,這下壞了,還真是撞鬼了。乘著還沒出房間,我拉了拉我朋友的袖子,然后輕聲告訴他,這里真的有東西。 雖然是早就料到的結果,但是我朋友的表情告訴我他還是依然十分驚訝。不知道是對我的過分信任,還是他本來就咬定了家里鬧鬼的事實,于是當我還來不及告訴他不要先驚動老人的時候,他已經走出臥室,開門見山的對他父親說,爸,我要跟你再談談,不過你一定要相信我。 俗話說,弦拉開了,就沒有回頭的箭。于是我只得跟著走出房間,回到我最初的位置上坐下,把我用羅盤看到的情況,老老實實一字不差的告訴了他家老頭子。 起初他父親并不是很相信,但是由于我是專業的,我用斬釘截鐵的事實證明給他看,我帶著他去到自己的床前,給他看了我的羅盤,我告訴他這里的每一個方位代表的是什么,這些綜合起來,又在說明什么,有了學術和實踐上的佐證,老頭子終于相信了,回到客廳,他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酒也不喝了,電視也不看了,看上去有些緊張,或者說是有點被嚇到了,久久都沒有說話。接著我朋友開始安慰老人,說其實他早就發現家里有點不正常了,今天帶我來,就是為了要把這事處理一下,還告訴老人,其實前陣子他每天夢到的那個老婆婆啃腳,不是在做夢,而是父親真的撞鬼了,說罷他指向父親的腳指甲,他父親探過頭去看自己的腳,我朋友接著說,這就是那個鬼真實咬你指甲的痕跡。你要相信我,我朋友就是專門干這個的,他能夠幫我們。說完就指向了我。 我告訴他父親,這個現象加上床邊的反應,根據我的經驗來說,絕對是有鬼,不過反應并不是很強,這說明這個鬼應該不會太難搞,但是凡事都有個前因后果,我不能就這么不明不白的把這個鬼給打散了,我必須得先弄清楚到底是因為什么而鬧鬼,我才能替你把鬼魂帶走。我朋友這時候開始反駁我,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直接做法把鬼滅了不久完事了嗎,人鬼不兩立,什么是大惡,見死不救就是大惡。 我聽你在放屁,但是我絕對不可能因為他這種自保心態而壞了我的規矩,于是我一臉嚴肅且正氣凜然風度翩翩的告訴他,這是我的原則。 拗不過我,又沒有別的辦法,于是也就只能順著我來。這其實也算是我們這行的好處,不懂的就統統閉嘴吧,不管你是多大的官,既然求助于我,那你還真得全聽我的。我突然明白了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是王喜演的,他是一個殺人犯,也是一個理發師,他喜歡做理發師這個職業,也正是因為無論對方多么位高權重身價高貴,在他面前,也得乖乖的低頭。 我開始問他父親,他的那個噩夢最近一次出現是在什么時候。他完全沒考慮就告訴我,就是昨天,不,應該是今天凌晨。我又問他,這期間多長時間發生一次?他說,幾乎是每一天都會夢到,但是醒了以后就迷迷糊糊地忘記了,直到我提到這個事情,他才又回想起來。我再問他,當時那個老奶奶除了說……咳咳……性以外,她還說沒說別的話?他說,沒有了,她翻來覆去就這么一個字。起初的幾天我看她在我身上我還要掙扎一下,后來漸漸也就算了,反正也掙扎不過,就讓她啃吧,反正我以為是在做夢。 對于一個混淆了夢境和現實的老年人來說,想要仔細溝通,還真是不太容易。 我又問他,這個情況第一次發生的日子您還記得嗎?能不能跟我說說。他說是某月某號。我再問他那某天前后您都做過些什么事,你是否還記得。他回想了一下,最后說,還不是像平常一樣跟院子里的人一起玩,然后回家做飯吃飯睡覺,哦,對了,那天的頭一天,我從一個藏友手里,買了一張郵票。 說到這里,我隱隱約約感覺到點什么,但是我不敢確定,于是我問老頭子,那個藏友是建設廠的職工嗎?他說不是,是他在中興路市場認識的一個郵票收藏愛好者。于是我突然回想起,我朋友在吃飯期間跟我說的,他父親迷上了集郵。而在買了那張郵票以后,怪事就發生了,難道是那張郵票有問題?難道是有鬼魂附身在一張郵票上?我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因為在我遇到過的幾乎所有鬼魂附身在物體上,而那個物體或多或少的都會跟這個鬼魂有某種直接的聯系,而郵票是由中國郵政發行的,一印就是成千上萬張,難道是當時賣出這張郵票的是個老年且有啃腳癖好的婦女,然后不幸去世以后突然覺得這張郵票賣虧了然后回來念念舊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睡著的老大爺于是歹貓心腸橫起想要反串非禮老大爺一把? 絕不可能! 實在想不通,于是我對老頭子說,叔叔,你能不能把那張郵票給我看看?他有點不快的看著我,問我要干什么,我在內心里吐了一泡口水,然后對他說,我就是看看,放心我不會要你的。 于是他走進臥室,在他的枕頭底下拿出那本集郵冊,回到客廳,坐在我身邊,一頁一頁地翻著,最后把鑷子停留在了一張1991年發行的20分郵票上。郵票呈灰白色,上面有一叢綠葉和白花,花的右下方寫著“棕背杜鵑”和“中國人民郵政”的字樣。然后郵票的面上有半枚郵戳,只能看到“1.8.30”個“奇門郵政”。如果我沒猜錯,這個郵戳應該完整的是“1991.8.30”“儲奇門郵政”。有郵戳,這證明這張郵票曾經被貼在信封上寄過,于是這也證明,這張郵票曾經承載過一封信。 信?什么樣的信?信……于是猛然想到了那個老太婆嘴里的“性”! 在重慶和四川人的發音里,是沒有前鼻韻和后鼻韻之分的,有句俗話是在這么說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川人說普通話。實話說,川人還是太大范圍了,在我認識的很多成都朋友里,普通話都是說得非常好的,倒是我們重慶,普通話水平實在太差,言語間總是流露出那么一股子椒鹽味,“老板兒,來點蒜兒撒,沒得蒜兒老!”“你恁個說我恩是人都焦麻老?!睈阑?,非常惱火。 所以我暫且大膽的猜測一把,那個老婆婆嘴里的“性”,其實是在說“信”,而且她可能就這封信的收件人或者寄件人。于是我再一次拿出羅盤,靠近那張郵票,同樣引來了一陣旋轉,于是我基本上能夠斷定,家里鬧的鬼就是因為這張郵票。 我問我朋友的父親,你能聯系上這個郵票原來的那個主人嗎?我是指賣給你這張郵票的人。老頭子說能啊,我都在他手里買過換過不少郵票了。我說,那你能不能跟我們一起去找一找他,我得親自當面問問那個人,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我才能幫你們把鬼帶走。于是老頭子開始翻著電話本,給那個人打了電話。那人說他現在正在中興路市場,讓我們直接過去找他,于是掛了電話,我們便出發。 由于當天喝了酒,于是我并沒有駕駛我的很愉快2010,好在謝家灣的輕軌站很近,而且一車就能坐到較場口,較場口下車后步行10多分鐘,就到了中興路的這個交易市場。這個交易市場我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了,因為在我接觸的很多客戶里,不少都是因為收藏了一些古老玩意,而招惹上一些鬼怪,所以我在路上也一直給老頭子說,今后來歷不明的東西,盡量別去沾,尤其是一些從墓里挖出來的瓶瓶罐罐或者銅錢什么的,這類東西原本就是用作祭祀的,有少部分會被一些靈魂給附著住,你買了它它就當你是它的主人,于是時不時出來跟你說個哈羅或者動不動就晚上現身給你互動一把,那你還真是會受不了。 中興路市場進去后不久,我們就在老頭子的帶領下找到了那個收藏人。走進他的店鋪里,我就突然想明白了,為什么這個老婆婆的鬼魂沒有在他賣掉郵票之前纏住他,是因為這人大概之前是學過道法的,店里掛了很多銅鏡八卦寶劍一類的器具,想來這樣一個收藏家家里的擺設也自然少不了這樣類似的東西,于是我粗略判斷,鬼魂之所以沒有纏上他而纏上了老頭子,是因為家里有實實在在的真家伙,而這個真家伙,恰恰就能夠鎮邪。 我無法到他家去求證,但我這樣的判斷想來也是合情合理的。當下我便問那個收藏人,當時賣給老頭子的這張郵票是哪里來的,他說他在90年代的時候偶然得到的,已經收藏了很久了,我再問他,你作為一個收藏人,為什么要收藏這么一個蓋過郵戳的郵票呢?他就說這其實是一個偶然,當時他還在單位里上班,下班回家后在自家的郵筒里看到了一封信,是寄錯了地址的,原本該寄到他家樓上的住戶,卻放錯了郵箱,出于好心,他就上去敲樓上那家人的門,沒人應答,一連找了好多天,都沒找到人。后來跟樓道里的住戶一打聽,才知道這家人幾個月前就搬走了,是一個老大爺帶著他的兩個女兒。由于無法聯系到這家人,于是他也只能把這封信就這么留下來了。但是當時眼看那張郵票的確好看,心想反正也找不到人了,就把郵票給撕了下來。繼而好奇心起,就看了那封信。 雖然我很想說一句私拆他人信件是違法且不道德的偷窺行為,可是覺得還是繼續把這事打聽清楚要緊。于是我問他,那封信的內容是什么,或者你還留著那封信嗎?能不能給我們也看一看? 只見那個收藏人嘆了一口氣,說,留著呢,好幾次都想扔,但是舍不得??!于是他開始在他店鋪的書柜里翻找,拿出一個早年大白兔奶糖的大鐵盒子,打開后,取出了那封信,遞給了我。黃色的牛皮紙信封上有點褪色的鋼筆字跡寫著, “請送至,xx路xx號xxxxx收?!?/br> 從字跡上看,是個女人的筆跡,大概就是那個老婆婆,被撕掉的郵票邊緣還有那個郵戳,果然是1991年8月30日,儲奇門郵政。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懷著一種講不明的情感,先是給信拍了照,然后讀完了這封信。從信里,我讀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1955年的頭幾批知識分子上山下鄉運動中,名字里有秋字的女人和名字里有華字的男人從兩個不同的地方,都分配到了現今武隆縣和南川區之間的一個地方,叫做水江,在那些年里,水江只是個窮困的小地方,秋是湖北人,而華是四川人,華在當地插隊當了農民,而秋則因為文化程度更高,于是在鄉村里當代課老師,秋比華大了8歲。兩人的認識是因為華偷偷將學校里養的看門狗殺來吃了,而被秋帶領著老師和學生們質問,卻在后來兩人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覺,有些事情想來的時候,是怎么也阻攔不住的,于是這兩個原本是冤家對頭的人,卻陷入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姐弟戀中。當時的華剛好二十歲,而秋卻已經接近三十歲了。很快兩人的關系被各自的生產隊知道,原本大家也覺得談戀愛沒什么,但是由于女方的歲數比較大,文化也比男方高,于是總是會有好事之徒閑言碎語,說什么老牛吃嫩草一類的話,華和秋當時雖然心中委屈,但是還是默默承受了下來。到了上山下鄉的年限到了,知青們要各自會各自的政委那里去匯報心得,兩人約好,等到匯報工作結束之后,秋會來重慶找華。分別后,兩人都各自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于是秋就來了重慶,找到了華。當華興致勃勃地帶著她去見自己的家人,并提出要結婚的時候,卻遭到了他們全家一致的反對,華的爺爺更是用死來逼迫他們分開,于是在那種情況下,華選擇了帶著秋私奔。 倆人離開了重慶,去到湘潭縣居住,湘潭本是毛澤東的故鄉,而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對毛主席的尊敬如同天神。倆人的小日子過了幾年,有一天,華卻耐不住對家里的思念,偷偷給家里寫了信,得到的回信卻是爺爺病危,臨終前想要見上孫子一面,否則死不瞑目。華是個孝順的孩子,于是借口出去忙活點事情,就偷偷回了重慶?;氐郊乙院?,爺爺卻已經去世了。華懊悔不已,他雖然深愛著秋,卻無法拒絕家人的挽留,而家里人把爺爺未能見上孫子最后一面的罪責加在了秋的身上。華最終咬牙決定留在重慶。 隨后的幾十年,秋也無數次來重慶找過華,卻始終沒能找到,在之前和華的生活里,偶有聽起華說到他家住在儲奇門附近,于是每次秋來重慶尋找華,都會在儲奇門住上一陣子,多年找尋始終無果,于是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給了儲奇門當年一個抓藥的郎中,并留下了一筆錢,希望如果郎中打聽到華的消息,就寫信告訴她。她自己則傷心絕望地回了湖南。這期間,秋每逢思念起華,都會給華寫信,卻不知道寄往哪里。 直到那個郎中信守承諾,終于給了她打聽到的華的具體地址,卻已經是在1991年的春天了,那時候的秋,卻已經快要70歲了。她是個執著的女人,帶著三十年來自己默默給華寫下的幾百封信,以及自己全部的家產,只身來了重慶。當她按照郎中的地址找到了華的家里,卻被一個比他小了一輩的華的兩個女兒連打帶罵的趕了出來,華眼看著這一切,雖然心疼,但也無能為力,因為他的余生,還要靠的兩個女兒來照顧。而這么多年以來,秋卻固執的以為華會跟她一樣,一直恪守他們的愛情,忠貞不渝。她幾十年來居然從來都不曾想過,華不辭而別,回重慶以后甚至還重新組建了家庭。于是秋頓時感到自己的一生實在太過悲慘,原本已經年近古稀,一生忠貞,卻臨到頭時遭此打擊。頓時萬念俱灰,回到旅館一病不起。她開始因為情感的打擊而吐血,當她開始察覺到自己也許活不了幾天的時候,顫顫巍巍的給華寫下了這封信。 在信的末尾,除了對華依舊不變的愛意和負棄她的心碎外,還附上了一首詩: “愛君腐至骨,垂亡方知休。 浮世本無華,怎奈幾十秋?!?/br> 我承認,我雖然不是個有文學造詣的人,但是當我念到這首詩的時候,心中有如一個重拳猛擊。這一拳是深深的擊在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最為一個若干年后的旁觀者,當著人來人往的買客看客,我再也無法抑制決堤的淚水,潸然淚下。 腐至骨,這需要多深的愛;垂亡方知,不該說是愚昧,還是長情;本無華,幾十秋,華和秋,大戳淚點。 當然一個人哭,是不過癮的,轉頭一看,我朋友跟他老頭子也都在扁著嘴巴抹眼淚。我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這封信這位收藏家舍不得扔。扔掉一封信簡單容易,但是扔掉一個故事和一段回憶,卻是難上加難。我也算是明白了秋婆婆會鬼魂重現的原因,這是她寫給自己愛人的最后一封信,一封知道地址的信,卻沒能夠寄到,而在她看來,寄不到的原因并非是因為華爺爺搬走了,而是因為郵票被撕掉,失去了郵資,從而也就收不到。這才在老頭子家里夜夜大鬧,雖然只是在機械的重復著生前唯一的夙愿,但想像得到,讓華爺爺收到這封信,卻成了她在人世間的最后一個愿望。 我對收藏人說,我希望你能把這封信賣給我,我會替你找到這封信原本的收件人,他說,你拿去吧,這封信我送你,但是我不賣。 我明白他的意思,深深的明白。 帶著信封和郵票,我們再次回了建設廠。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用了最高禮數的帶路方式,因為我不但要秋婆婆走得好,我還要讓她感受到,我這個陌生的晚輩,也一定會替她完成她的心愿。謝謝她的故事!送走秋婆婆以后,我告訴我朋友和他老頭子,在他家陽臺朝西的方向,要種上一株棕背杜鵑,以此告慰秋婆婆的在天之靈。 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幾度找到那個收藏家,我和他合力,總算八方打聽到了華爺爺的消息,可惜的是,他在1997年的時候去世了。于是我抽了天好日子,帶上我那朋友,來到華爺爺的墓地,把信裝好,郵票也重新整齊貼上并封好信封,在他的墳前三炷香以后,將信燒給了他。 愿你們安息,若有來世,也請在一起。 愿珍重再見,莫別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