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華縣令:“諸位、諸位稍安勿躁?!?/br> 他竭力安撫著鄉紳富戶們的情緒。 曲渡邊在旁邊聽了一會兒,才弄清楚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樂安縣也有富戶,有幾家在縣上開了米糧店的,把糧店的價格翻了一倍,想賺錢。也有聰明的,把米糧點全都關了,就怕有人強搶。 然而就是這般小心謹慎,也耐不住人在餓極了的情況下會做出惡事來。 昨天晚上,好幾家米糧鋪遭劫,今日更有人去砸關店的米糧鋪子,想從里面找出來些吃的,正巧就被人家抓了個正著。 直接扭送過來到了縣衙。 被扭送的百姓跪在地上,頭低低的,一句話都不說。 林員外憤懣道:“大家都沒有糧食,都知道現在糧食金貴,若是實在餓的沒辦法了,他們直接來找我,我就算是餓死了也能也能分一點米給他們。但是直接搶走,和盜匪有區別嗎?” 富戶們紛紛附和:“是啊。我們也沒糧啊?!?/br> “對啊,有縣衙施粥,還來搶我們的,咱們也是百姓不是?” “縣太爺做主啊?!?/br> 他們有理有據,請求華縣令嚴懲犯事的百姓,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但曲渡邊清楚,只要百姓還餓著肚子,搶糧的事情就不會斷絕。不解決根源,此類事件只會越來越多。 被壓著的百姓里,為首的那個叫耿大,他一直沉默著,突然開口說了一句:“要殺便殺,餓著肚子也是死,我們房子、田地、孩子…什么都沒了,怕啥?!?/br> “說不準死了投胎出來,能不再餓肚子,不再遭災?!?/br> 林員外怒道:“誰弱誰有理了?你遭災,我們就沒遭災?偌大的家業都是打拼出來的,你怨誰?你怨自己不努力,怨老天不垂憐,不過是給自己搶東西的借口罷了?!?/br> “是,我們搶了東西,被抓住也認罰,你們罰就行?!?/br> “罰!狠狠罰!” 華縣令也沒被他們嚇住,先是叫人把犯事兒的百姓關押起來,然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保證不會再出現這種搶劫的事情,勸說林員外等人回去。 足足快半個時辰,他們才離開。 華縣令已然是口干舌燥,回到縣衙里面,狂給自己灌水。 曲渡邊一直旁觀,現在才出聲:“華大人想怎么解決這件事?真的要罰災民嗎?!?/br> 華縣令嘆了口氣:“意思意思懲罰便是,大家都沒糧的時候,我不重罰,林員外他們不會揪著不放?!?/br> “治標不治本,樂安縣想平安度過這幾日,得大家共同努力才行?!?/br> 華縣令:“您的意思是讓富戶們主動施粥放糧?這怎么可能?!?/br> 曲渡邊坐到椅子上,往后一仰,支起腦袋。 “雖然我在學堂不學無術,但偶爾也被揪著耳朵聽一聽的。華大人聽沒聽過前朝的功德碑?可以在縣中也立個功德碑,但凡施粥放糧前三十名的富戶,都能上功德碑,能夠激發一部分人行善的動力?!?/br> 華縣令聽過功德碑的事,但早就有聰明人用過這招,久而久之,用處就不大了。 “扁豆居士也跟我分析過,如何在賑災的時候讓富戶出力,讓我想想怎么說的來著……” 曲渡邊有點懊惱,沒把誘導富戶出糧的方式寫在紙上,現在只能瘋狂編故事,往馬甲身上推。 華縣令眼睛一亮,耐住性子:“慢慢想,殿下,不著急?!?/br> 他看著皺著眉來回踱步沉思的七皇子,呼吸都停了,生怕一不小心打斷七皇子的思路。 七皇子撓頭撓了三五回,才好像終于想起來一樣,說: “上面是名譽上的利益,算是虛的。后面這條才是跟他們家族掛鉤的實際利益,華大人手中想必都有他們的戶籍,各家族子弟中,科舉考試的定然不在少數?!?/br> 華縣令:“是矣?!?/br> 科舉考試,每年的考生如過江之鯽,魚躍龍門的卻少之又少。 “您可以吩咐下去,但凡上了功德碑前三十的,可以在子孫的籍冊上加一句‘某年某月,樂安縣賑災功德碑第某名某家’,此于科舉有助益?!?/br> 華縣令沉思。 片刻后驚愕。 百姓是不能隨意改動籍冊的,但是縣令若有緣由,可以稍作改動。 世人重視宗族,若是籍冊上有這樣一句加了官印的話,看籍冊的人九成都會高看一眼,敬重幾分。 現在出行往來、乃至學子尋找名師,都需要遞上籍冊。 打個具體的比方,兩學子同時拜師考科舉,師父只收一個人,籍冊上的這句話就是天然的加分項。 在籍冊上加一句話,依照縣令的權力還是能辦到的。 這是正正經經擺的陽謀。 華縣令拍手:“這主意,再加上功德碑,林員外他們就是真的沒糧了,也會想方設法的給大家施粥!” 天知道他去求了這些鄉紳多少趟? 每一趟都鎩羽而歸,人家家里有糧卻死活不放,他又什么辦法?總不能強搶吧。 “我這就把消息傳出去,馬上準備功德碑!” 華縣令激動的臉色發紅,對著虛空深深一作揖:“扁豆居士,真乃神人也!” 曲渡邊輕咳一聲。 “別急,需要靶子,最好不要你開這個頭,不然那群鄉紳只會討價還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