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持劍侯退位可以,但是陛下,接替人選要從哪個部門重新選上?” 他們瞬間吵開。 支持持劍侯退位的一方,反對持劍侯退位的一方,各持己見,爭得臉紅脖子粗。 他們吵的真情實意,崇昭帝老神在在的等他們吵完,說: “啊,朕也十分不舍,徐侯,這樣吧,你既然說自己年老精力不夠,朕就再選出一人輔佐你,與你平分軍權,調動邊軍?!?/br> “鑒于是新人,朕也不大放心,同時派遣明親王,抽調東廠七位監官,駐扎北疆,進行監督,如何?” 看樂子看到自己身上,明親王睜大眼:“皇兄,我???” 崇昭帝:“有意見?” 明親王:“……” 徐勁拱手:“臣沒意見?!?/br> 其實就是北疆之權分成了三分罷了,他手握一半兵權,陛下推上來的人手握另一半,明親王和隨行東廠宦官代表皇室,負責監督。 小外孫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形狀。 崇昭帝沉吟:“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最后一個問題,朕該選哪位愛卿,跟隨持劍侯去北疆領兵呢?” 不等朝臣說話,他就點了一個名字:“夏宏?!?/br> 站在中間靠后位置的夏宏一愣,然后出列,拱手道:“陛下?!?/br> 明親王回頭看了眼,發現這人正是當時在年宴上見過的,一身正氣,面容剛毅,穿著的武將官服品級并不算高。 崇昭帝朗聲道:“你可愿當朕的三品鎮北將軍,隨持劍侯前往北疆?” 品級躍升,手握北疆一半兵權,天大的餡餅砸下來,夏宏表情懵了一瞬,然后快速鎮定下來,沉聲道:“臣聽從陛下安排,愿前往北疆,戍守我大周邊境!” “好!” 崇昭帝揮揮手。 余公公立即捧著小托盤,小跑到了夏宏面前,上面赫然就是另一半的兵符。 明明是早就備好的! 這下其他臣子還有什么不明白? 從開始到現在,無比絲滑順暢的交權、婉拒、再交權、那好吧你交一半、朕再選個人跟你去……一套流程。 除了夏宏看起來是真的懵逼之外,陛下跟持劍侯分明是早就商量好的! 只有他們跟個傻子似的在真情實感。 夏宏從托盤中把那半塊兵符雙手捧起,“謝陛下!” 崇昭帝愉快道:“好了,事情解決了,持劍侯可莫要再提請辭一事?!?/br> 徐勁歸位站好:“是?!?/br> “諸位愛卿還有事沒有?若無事,便退朝吧!” 刑部尚書:“陛下稍等,臣有一事,張施明是否是北疆刺客一事,我刑部……” “嗯?”崇昭帝,“哦,此事不必查了,他確實是北疆刺客假裝。至于真的張施明去了哪里,想必是在被北疆刺客替代的時候,就已經不幸身亡?!?/br> “觀星司司主痛失愛子,朕理解,就不追究他宮門伸冤的過錯了?!?/br> 崇昭帝:“對了還有一事,你?!?/br> 刑部尚書:“臣?” 崇昭帝:“徐侯信重你,奏折中指名叫你去北疆,你,還有刑部給事中,一起去吧?!?/br> 五雷轟頂! 刑部尚書眼前一黑,感覺都快喘不上氣了。 他噗通跪下:“臣乃是刑部尚書,對邊關一事并不了解!” 刑部給事中也忙道:“臣亦是!” 持劍侯讓權,陛下本來就高興,一般他提什么要求,只要不過分,陛下都不會拒絕。 現在點名叫刑部的兩個去北疆,朝臣們只能想到,是因為當時在年宴上,給事中找了徐勁的麻煩,年宴后還接了張樊明的伸冤,被徐勁記恨。 崇昭帝聲音和緩:“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去邊疆看一看,又不是不回來了。徐侯需要你們去邊疆傳講我大周律法?!?/br> 刑部尚書激動道:“陛下,臣若去了,有誰能夠擔得起尚書之位?兩位侍郎經驗不足……” “朕想好了,大理寺卿何在?” 奚夫子,也就是奚石秋,聞言立即上前:“臣在?!?/br> 崇昭帝:“你且領刑部尚書一職,待少卿熟悉大理寺事物之后,你就去刑部上任?!?/br> 三品直接升任二品大員。 奚石秋自然沒有不應之理:“臣,遵旨?!?/br> 徐勁瞥了眼刑部尚書和給事中。 謝家給的紙條中說了。 當時楚貴人毒害七皇子,極有可能是為了救出來獄中的弟弟,那么背后指使或者說鼓動她的人,絕對能插手刑部。 楚貴人到死也沒有交代背后指使者,或許她本人也不知道。 沒有實際證據,真不真實徐勁無法確定。 蘭貴妃在后宮,他一個外臣動不了,只能拜托宣妃幫忙看顧。 但他可以趁此機會,把朝堂中這些可能會對他小外孫、夫人產生威脅的人,全部除掉。 他走,可以,這些人也得走。 他不殺他們,但是邊疆永遠都缺干活的人。 - 身為觀星司司主,張樊明沒有上朝的資格,他只能坐在輪椅上,在大理寺衙門前等著,等著大朝會對他兒子死亡的這件事做出最后裁決。 大朝會持續了很久。 一直到臨近晌午,大臣們餓的頭暈眼花,才散了朝。 奚石秋買了杯奶茶,下了朝回到衙門,張樊明立即迎了上去:“奚大人!奚大人,敢問朝上情況如何?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