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順著女子的目光看去,那湖面驟然發出一陣強烈的光芒,幾行字出現在湖面: [六世情緣,災星降禍,琴瑟難鳴,不得善果。] 夢境順著曲渡邊編輯的內容設定,把崇昭帝的意識拽了進去,飛速運轉。 …… 第一世。 他是沙場征戰的將軍,月清是清貴門戶家中幼女。兩人相識相知,月清家中不愿女兒嫁入將門,好一番波折后,兩人才結為連理。 沒有戰爭的時候,日子平和如流水,后來戰爭到來,他披甲上陣,原本注定勝利的戰爭,卻因jian佞挑唆,他戰死沙場。 月清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絕,抱著他的尸身自刎離世。 窗外白玉蘭開的正好,恰如他們新婚那夜燦爛。 第二世。 他是上京趕考的書生,月清是宗室之女。他奪得了狀元名頭,前途大好,某次與友人出游,跟出來踏青的月清一見鐘情。 幾年后,他官至四品,深得帝心,終于有了資格求娶月清,但朝中此時卻急需一位公主和親蠻夷。 和他不對付的政敵對他一笑,說月清為宗室女,可冊封公主,遠嫁邊疆。 他當即站出來,說心悅月清,請皇帝賜婚,結果被打了二十大板,渾身是血,昏迷不醒,再次醒來,聽見的就是月清被冊封公主,即日遠嫁的消息。 政敵甚至殺人誅心的上書,請皇帝讓他當了遠送公主三百里的使者。 京外三百里。 月清一身紅色的嫁衣,他亦穿著紅色官服,二人許下過白頭偕老的誓言,現在他卻只能眼睜睜看她嫁與別人。 然而此后沒幾年,月清郁郁而終,他辭別京城,孤身未娶。 蠻夷的一處公主墓前,多了個來自中原的守墓人。 第三世。 他是世家子弟,月清是俠客,二人相遇于江湖,成婚后,他跟月清去江湖闖蕩。 幾年后,他們行俠仗義有些疲倦,找了一處隱秘之地打算常居。 竹林靜謐,恬淡幸福。 但某次他打獵回來后,竹屋內出現了他們在江湖結下的仇人,那人殺了月清,他暴怒之下失去理智,殺了仇人,抱著月清的尸體,滿心悲戚。 第二天,竹屋來了個大夫,被屋內情況驚的大駭,了解了情況后不害怕了,走之前,又是憐憫又是同情的說了句:“可憐…真是可憐……這位夫人才剛有孕兩月,造孽啊,唉……” 他聞言,掌心顫抖著落在月清腹部,野獸般發出一聲悲鳴的嘶吼。 …… 每一世,都不得善終,他和月清即便是有了孩子,那孩子也從沒活過三歲。每每要迎來好結局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從中作梗。 直到第六世。 他的意識在湖中看見的、感受到的總算不是陌生的場景了,而是這一世他跟月清的相識。 他近乎貪婪的看著湖中的鏡面幻影。 有個小姑娘笑吟吟的牽住他的手,“三哥哥——我想要樹上的那朵白玉蘭!” 他一把將小姑娘抱起,“夠不夠高?” “哇——夠到了!好厲害,好高……” 那時候,崇昭帝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剛剛進入皇權的爭奪賽中。 他對月清的關注雖然有交好持劍侯的心思在,但那個笑容甜美的小女孩,確實讓他多了幾分疼愛meimei的真心。 隨著皇位爭奪愈發激烈,當時的京城也越來越波譎云詭,持劍侯不想攪合進去,當機立斷把剛滿七歲的女兒帶到了北疆,一待就是十年。 再回來,當初的少年,已經變成了至高無上的皇帝。 崇昭帝心想,或許那時的持劍侯以為,京城已經穩定了,才叫月清回來,在京城尋一門好親事,風風光光出嫁。 只是沒想到,再次遇見年少時就疼愛的小姑娘,他無法自控的怦然心動。 月清不太喜歡京城,但最后還是答應嫁給了他。 湖中鏡面以極快的速度閃過非常模糊的二人相處的片段(主要是因為曲渡邊不清楚便宜爹和云妃私底下具體的相處模式,所以模糊處理),即便看不清楚,崇昭帝的記憶仍舊不由自主的浮現起他跟云妃的點點滴滴。 死去的、得不到的,總會在記憶里變得越來越完美。 后世的白月光朱砂痣理論放在現在仍然適用。 第六世,月清難產而死的結局崇昭帝已經知道,但再經歷一次,他卻看見了不同的景色。 在觀星司對月清的孩子做出預言的那一刻,一道冒著黑氣的星辰從天空墜落,直接砸在皇城的東北方向——竟是觀星司的位置。 女子說:“黑色的星辰,是災星?!?/br> 湖中的輪回景色已經結束,崇昭帝卻仍未回神:“……災星?” 女子:“災星降禍,琴瑟難鳴,不得善果。我們的情緣被災星干擾,最終都沒有好結局?!?/br> “災星……”崇昭帝想起黑色星辰墜落的方向,“災星在觀星司?” “或許吧,我不知道,”她轉過身,“陛下,我離開你了多久?!?/br> 崇昭帝大慟,“已近三年?!?/br> “原來三年了……”她喃喃,然后擔憂又有點急切地問,“我們的孩子如何了,是不是也快三歲了,他性格怎么樣,愛吃什么?” “是不是長得很可愛,有沒有進學,有沒有想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