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
書迷正在閱讀:黑神話:悟空、名門婚寵小甜妻、當咸魚惡龍成了萬人迷[西幻]、她從深淵歸來、我和女神稱霸荒島的日子、被邪惡巫師詛咒以后、開局就送傲慢未婚夫[西幻]、父王,娘親被搶了、天歌,三生不負三世(完+出版)、修仙之無限火力
第182章 182 利昂娜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回到尤默爾大街的。 直到見到梅太太, 并看到她準備為自己脫下外衣時才猛地回過神,趕緊從大衣內側的暗袋中取出信封, 直奔三樓。 關上房門,她迫不及待地走到桌邊,拿起裁信刀的瞬間又像是想起什么,一把將書桌前的窗簾拉上,點上油燈,這才開始拆信。 切爾曼伯爵給利昂娜的信封中并沒有什么驚世駭俗的犯罪記錄,只是一份有關前副總監哈蒙·米切爾森的詳細履歷,以及一封字跡潦草的手寫信。 哈蒙·米切爾森, 1067年10月27日出生于著名的北方工業城市萊茲,今年54歲。 他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出生時家境優渥, 只可惜還沒等他長大就因一次事故衰落了。 那是馬黎的機械革命剛剛開始的階段,他的父親“格雷·米切爾森”曾說服了朋友、也是自己的小舅子“莫頓·梅茲”,兩人一人出力一人出錢,合伙建起一家紡織廠。 那家名為“格雷-莫頓”的紡織廠是當時最早使用蒸汽紡織機的紡織廠之一,甚至是同時代中購入蒸汽紡織機最多的紡織廠。 當時與現在不同, “機械”的概念剛有一個雛形,大多數思想保守的商人并不敢做這么大膽的嘗試。 但時間不等人,決斷力也是大多數成功人士必備的特性——當時只是稍微猶豫了一點點,只比對方慢了那么一小步,可差距就如同快速旋轉的齒輪,一旦開始便會讓雙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五十多年前, 格雷-莫頓紡織廠在短短幾年時間便迅速成長起來, 一躍成為佛玫蘭郡規模最大的紡織廠。 作為經營者,格雷·米切爾森自然也在那兩年賺得盆滿缽滿。 可災難總是會在不經意中降臨, 就在這顆新星在王國北方冉冉升起時,一場意外直接葬送了這個家。 就在哈蒙·米切爾森四歲的那一年,即將入冬的某一天,紡織廠的一個車間突然燃起大火。 火焰順著隨處可見的棉絮穿行,幾乎是在瞬間便點燃了附近的好幾個車間,整個格雷-莫頓紡織廠在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的時間內變為一片火海。 由于過去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火災,所有人的反應都慢了半拍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 當時萊茲市內的保險消防隊規模并不大,再加上那個時代還沒有消防栓這種東西,儲水池又距離工廠太遠,用來抽水的軟管長度根本不夠,人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水桶裝水去滅火。 這當然沒什么用,最后還是萊茲市的市長當機立斷,讓附近的居民全部撤走,在工廠周圍清理出隔離帶,這才沒讓這場大火蔓延到整個城市。 可就算這樣,一切也都無法挽回了。 突如其來的火災不但燒毀了工廠和附近的街區,還燒死了上千名工人和居民——這場被稱作“格雷-莫頓大火災”的事件一經報道就轟動了整個馬黎以及舊大陸上的很多國家。 在那之后,馬黎國內所有的紡織廠都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改。 議院甚至因此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了紡織廠工人不得在太陽落山后繼續工作,紡織廠內的工人不能攜帶任何點火用具。 所有工人在進入工廠前都需要搜身,一旦被發現身上攜帶了任何用于點火的東西,即使只是在褲袋里裝了一盒火柴,都會以縱火未遂的罪名送進大牢,甚至有可能會被判處絞刑。 當然除了這些,作為格雷-莫頓紡織廠的經營者,格雷·米切爾森也必須為這場可怕的火災負責。 他把這些年積攢的家底都賠了進去,可這件事鬧得太大了,身上背負的人命也不是申請破產便能償還干凈的。 在多重精神壓力下,格雷·米切爾森最后把妻兒偷偷送走,在眾目睽睽下跳樓自殺。 于是,年僅四歲的哈蒙·米切爾森就這樣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跟隨母親投奔到外祖家。 然而因為那場火災,外祖梅茲家對這對母子很是忌諱,并不想跟任何姓“米切爾森”的人有扯上任何關系。 他們給了這對孤兒寡母一筆錢便與他們斷了來往。米切爾森夫人只能帶著兒子來到另一座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城市,過起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 哈蒙·米切爾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等他長到六歲,也到了可以上學的年紀,母親就把他送到了距離家最近的教會學校讀書。 五十年前的馬黎王國還沒有進行教育改革,城市中雖然也有教會學校但形式上與現在的學校還是有很大不同。 相比起其他工作,在這種學校上課的工資并不多,有能力并愿意去做這種教師的人很少,所以當時這種平民學校實行的是“班長制教學”——即老師會先從學生中選拔出年紀較大且比較聰明的孩子,任命為“班長”,然后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著重為“班長們”授課,然后再讓這些半大孩子教授更小的孩子知識。 這樣既不會浪費老師們的時間,也能讓更多平民的孩子學會讀寫等基本技能,也算是一舉兩得。 哈蒙·米切爾森就是因為成績優異,很快便成為學校中年紀最小的“班長”。 因為他腦筋靈活,能說會道,經常把原本死板的內容講得有聲有色,即使是年紀比他大的同學也對這位“小班長”很服氣。 做“班長”也是有工資的。雖然比起成年人來說工資并不多,但到底也是一項收入,對掙扎在貧困線上的母子來說也很珍貴。 后來哈蒙·米切爾森授課的經驗越來越多,等到十一歲時他已經可以承擔起一位教師的角色,干脆就在這所學校繼續任職,等到了年紀就能參加資格考試,到時候就能正式成為一名教師了。 如果哈蒙·米切爾森當初按照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也許現在依舊會在教師這個職位上繼續發光發熱,可人的命運從來不會按照人們自己的預設進行。 就像他的父親從來不會想到自己的紡織廠會在一夜之間全部燒毀一般,哈蒙·米切爾森也在十一歲時遇到了屬于自己的轉折點。 在他十一歲那年的冬天,他的母親因為過度勞累和常年營養不良,在一場風寒中去世。 而幾乎是同時,他這個“十一歲的小老師”引起了學校的資助人之一——老威廉·布萊恩的注意。 老威廉·布萊恩,也就是現在的首相布萊恩的父親,是一位在新科倫堡一帶很有威望的紳士。 往前數兩代,老威廉·布萊恩的祖父是當時佛玫蘭侯爵的第三子,算是沒有繼承權的貴族旁支。 不過這種血緣關系已經在一代代的傳承中變得十分稀薄,老威廉·布萊恩還能與侯爵家保持往來靠的還是自己的本事。 他在與年僅十一歲的小哈蒙交談后,當即認為這個與自己的兒子年紀相仿的少年是個可塑之才,并表示自己愿意在他身上進行一些“投資”。 他愿意暗中運作,資助哈蒙·米切爾森進入公學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相對的,當他學成后也要為布萊恩家族效力。 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提議。 在教育改革前,進入公學就意味著半只腳踏入上流社會,他的同學都是來自非富即貴的家族,這些都將會成為未來的人脈——哈蒙·米t切爾森早早就明白了這一點,自然也不會讓這個機會白白從手中溜走。 等到第二年,12歲的他就在老威廉·布萊恩的推薦下進入佛玫蘭公學就讀,并在18歲順利畢業。 畢業后的一段時間里他按照老布萊恩先生的安排,進入地區政府擔任文職工作。 后來當小威廉·布萊恩開始參加地方議員選舉時,他為了能讓其當選也出了不少力。 可還沒過兩年,在他21歲的那一年薩克斯姆海灣戰爭爆發,馬黎皇家海軍開始大規模征兵。 不知道是誰的選擇,總之哈蒙·米切爾森在1088年加入皇家海軍,服役三年后退役,退役時擁有中尉的軍銜。 后來也是憑借這層關系,在魯斯特公爵開始召集成員組建治安所時,已經成為下議院議員的威廉·布萊恩將他推薦給了老公爵。 當時治安所系統剛剛弄出雛形,第一批進入治安所的治安官們除了貴族的后裔,大多也都是退役的軍人。 老公爵本身就是皇家海軍出身,對同樣出自皇家海軍、并有過真實戰績的哈蒙·米切爾森自然是有好感的。 而哈蒙·米切爾森也沒有辜負這份期待。 他本身就頭腦靈活,不但勤懇能干還非常擅長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很快便贏得了治安所上下的一致好評。 之后的事情利昂娜大致也都聽說過:從1095年開始,他接連搗毀了十數家深埋在龐納城中的銷贓店鋪,并順藤摸瓜抓獲了很多路匪和當時十分著名的幾個大盜,還在捉拿盜匪時左手受了傷。 后來他還推動了有關銷贓法案的完善,嚴格規定任何商鋪或個人都不能接受來歷不明的贓物。 如果收到了,只要事后向治安所舉報,經過核實便可以得到一筆獎金和政府頒發的榮譽證書;可一旦發現,不但會面臨巨額罰款,要是贓物價值過高還會與盜賊一起上絞刑架。 在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銷贓”成為龐納城中的小偷和匪徒最犯難的事。 再加上后來法律開始對盜竊和搶劫的判刑進行巨大調整,確立了“盜竊從輕,搶劫從重”的原則后,龐納城中雖然盜竊案和詐騙案開始增多,但暴力搶劫案有了顯著的下降。 也許每個人都是這樣,一面天使一面惡魔。 哈蒙·米切爾森可以冒著生命危險勇敢捉拿大盜,也可以是為了避免麻煩,拿兩個小偷的命去給一個無頭公案頂罪…… 也許在他看來,兩個屢教不改的小偷可能也沒有活著的價值。 讓他們頂罪既能平息李維德特子爵的怒火,又能讓龐納城少兩個寄生蟲,難道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嗎? 利昂娜閉閉眼,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情緒壓下,這才繼續看下去。 1101年,哈蒙·米切爾森升職為總警司,正式成為高級治安官中的一員。 1105年,他率領治安所的警員們徹底鏟除了盤踞在龐納城中長達十數年的大型□□團體“白馬幫”,并在抓捕途中親自擊斃了“白馬幫”的首領,繳獲了大批非法槍械和□□。 因為這項功勞,他在次年授勛儀式上被授予了“爵士”的頭銜,并破例連跳兩級成為龐納治安所的助理總監。 1110年,老國王烏爾里克一世去世的同一年,原本的龐納治安所副總監,馬黎民族英雄的后裔,第三代伽奈爾子爵突然患上嚴重的消耗病,不得不按照醫囑離開龐納療養。 同時,魯斯特公爵因為老國王的離世大受打擊,精神和身體都開始變差。 他在預定候選人中認真挑選一番,最后決定讓哈蒙·米切爾森擔任龐納治安所副總監一職。 就這樣,時年43歲哈蒙·米切爾森正式成為龐納治安所的二把手,至今為止他仍是歷代治安所副總監中最年輕的,甚至有可能成為最年輕的總監……卻沒想到最后居然陰差陽錯栽在了利昂娜手里。 利昂娜閱讀完這份詳細履歷,卻也注意到切爾曼伯爵給她留下的提示。 哈蒙·米切爾森最大的功績之一,鏟除“白馬幫”的行動確實做得很漂亮。 但除了首領被擊斃,“白馬幫”的幾名骨干成員至今也還在逃逸狀態。 而且在那之后這種結社□□始終沒有在龐納城中徹底消失。 沒有“白馬幫”還有其他幫派,這些人一直掌握著龐納城中的地下交易。 治安所并非不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也曾數次派人突擊搜查??赡切┤司拖袷峭砩想[藏在黑暗中的老鼠,躺在床上能聽到“吱吱”的叫聲,真下地尋找時卻一只都看不到…… 利昂娜將簡歷放到一邊,開始閱讀那封字跡潦草的手寫信。 這大概是切爾曼伯爵臨時寫出來的,字跡非常奔放,內容卻十分充實。 一切的起因是總警司蓋德·亨利在前不久收到一封奇怪的信。 信上沒有寄信人的名字也沒有貼郵票,但就是那樣出現在總警司家的郵箱里了。 他拆開信看了眼,里面有人用打字機打印了一封信,言辭誠懇地邀請他在某個時間去一個地址赴約,并反復強調請他相信自己,務必一個人前來。 這種可疑信件總警司自然不會相信,但地址總是要查一查。 等派出去的警員回來后支支吾吾說那是一家妓院時,總警司立刻恍悟,這大概是哪家妓院攬客的新手段,沒有放在心上。 可過了幾天,他再次收到了一封類似的信。 沒有寄信人也沒有郵票,連信的信封都與上一封一模一樣,只是上面的話語不再客氣。 寄信人先是用譏諷的語氣陰陽怪氣一番,然后一條條把總警司蓋德·亨利任職期間做過的所有違規事件全部列了出來,最后要求他立刻到之前的地址赴約,否則就把他這些年做過的事全都抖出來。 這次蓋德·亨利是真的嚇壞了。 按照單子上說的,他觸犯過規定的事還真不少……而其中一件,說不定會讓他上絞刑架。 那是發生在四年前,他剛剛擔任總警司時的事。 與其他高級治安官不同,總警司蓋德·亨利其實與巴頓警司更像,是真正從平民一點點積攢功績,最后因為實力和運氣被提拔為總警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