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
“算下來一年六十多吧,我一年肯定花不了六十多,不過養恩大嘛,就給六十?!?/br> “反正我是這么打算的,給完一千我就不給了?!?/br> 陳遠,“那你可要努力工作,你一個月工資現在四十,一年四百八十,你再交一年,就夠一千了?!?/br> 何芝芝,“是嗎,那快了?!?/br> 她看向陳遠,“陳遠,等我還完舅舅舅媽錢,咱倆結婚好不好,我不跟你要彩禮?!?/br> 陳遠驚訝,“結婚?太早了吧,過年我才十九??!” “你明年過完年二十了啊,不小了?!焙沃ブハ胗袀€自己的家。 陳遠,“嗯....再說吧,我現在還啥也沒有呢?!?/br> 這女人居然還想跟他結婚,陳遠壓力頓時大了,他處對象,從沒想過結婚啊。 “東西沒有沒關系啊,咱倆以后攢錢買唄?!焙沃ブフf的很認真。 陳遠汗顏,他趕緊轉移話題,“咱們看看底下這一箱是啥東西?!?/br> 老板發給他們時候,兩箱綁一起了。 何芝芝,“應該是水果?!?/br> 倆人打開一看最上層放著蘋果,以為下面也是蘋果,扒開一看,不是蘋果,是橘子。 “下面應該還有?!?/br> 又扒開下面那一層,“是梨?!?/br> 何芝芝,“蘇姨給我們裝了三種水果?!?/br> “我跟你說的咱們老板不錯,這大蘋果,大鴨梨,個頭這么大的,人家都是自家吃的 ?!?/br> 陳遠拿出一個蘋果在衣服上蹭了兩下就吃了,“真甜?!?/br> 何芝芝,“你回家吃唄?!?/br> 這大冬天在外面吃蘋果,冷颼颼的。 陳遠覺得何芝芝說的對,就又放回去了,心想這么多好吃的帶回家,一定震驚他爸媽! .......... 。 第268章 我不想干了 發錢發禮,誰都高興,員工父母也不例外。 當姜思齊姜悅迎姐弟倆拎著一箱箱東西到家時。 姜母簡直樂壞了。 她把一箱子糕點收起來,“這個初二給你姥家送去?!?/br> “一箱咱們自家人過年吃?!?/br> 不止糕點,水果她也收了一半,要送娘家。 “我明年不想干了?!苯箭R突然開口。 姜家眾人不解,姜母,“為啥不想干了?” 姜悅迎也是,“你是因為那個誰?” “誰誰???”姜母問。 姜悅迎就把老板女兒帶對象回來的事說了,姜母不解,“至于嘛,就因為這么點事,不干了?” 姜思齊,“不是因為這個,我是不想在別人手底下打工了,我想自己當老板!” “啥玩意?自己當老板?” 姜思齊,“對啊媽,之前服裝店幾個員工人家都是去擺地攤賣衣服,掙錢買鋪子啥的?!?/br> 姜悅迎,“人家是蘇姨親戚,蘇姨才讓的,我們只是人手底下打工的?!?/br> 姜思齊,“我知道啊,我自己找廠家唄,然后進貨賣衣服唄,多簡單的事??!” 廠里人來店里送貨,他都認識了。 姜悅迎,“你錢從哪兒出???” 姜思齊就看向姜母了,“媽,我這一年給了你不少錢吧,還有我姐的,我倆加起來有一千了吧?!?/br> 說完又跟姜悅迎說,“姐要不你也別干了,咱倆去賣衣服吧,你賣女裝,我賣男裝!” “咱們自己當老板!” 姜悅迎立馬搖頭,“不行不行,咱倆賠了怎么辦?” 姜思齊篤定,“不會賠的,咱們不說賺多少,反正不會賠的?!?/br> 姜母,“先別扯你姐,要干你自己干?!?/br> “你們倆這都不干了,賺錢了還好,要是賠錢了,你們這是屬于賠了夫人又折兵,啥啥都沒有?!?/br> “對,思齊你先干吧,你那邊要是掙錢了,我再辭職也不遲,還有我那錢可以借給你,不過當是入股,到時候賺錢了,你得給我分紅?!?/br> 經過這兩年姜悅迎也是學聰明了。 她爸媽就是嘴上說的好聽,說什么給她攢嫁妝,既然是她的嫁妝,那她就要拿出來用。 姜思齊,“行啊,你投五百,我投五百,到時候咱倆四六分,你四,我六,多出來那份算是我在大太陽底下賣衣服的工錢?!?/br> “沒問題?!苯獝傆瓫]意見。 經過她弟這么一激,她真想辭職出去賣衣服了。 自己當老板應該挺不錯的。 不過這事等她弟成功了再說。 姜家姐弟倆計劃著未來,姜母只覺得到手的錢還沒捂熱乎呢又交出去了,雖然不是她的錢吧。 魏藍何春許一家四口到家后,把水果糕點的三分之一拿出來用袋子裝好,明天除夕,送去孩子他們姥家。 躺床上后魏藍神神秘秘,“我跟你說件事?!?/br> 何春許,“什么事???” “就是姐......我工資調到八十了?!?/br> 何春許替媳婦兒高興,“姐真看重你啊?!?/br> 魏藍,“我尋思著明年咱倆一個月工資加起來有一百三了,一百咱們存起來,三十用于日常吃喝,等后年咱們買個房子住?!?/br> 今年秋天,剛把何春許的戶口遷到京市。 他們存的錢花差不多了,好在孩子戶口跟著她,能省下一大筆錢,不然遷三人的戶口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行?!焙未涸S應聲。 有了房子他們一家算是在京市定下來了。 第二天除夕。 蘇荷一家六口去了小院吃年夜飯。 中午的時候,顧二姐二姐夫過來嘮嗑。 “曉梅張晨說讓我們別回老家了,就在這京市養老得了,要把我們戶口給遷過來?!?/br> 在這京市待了半年,顧二姐二姐夫覺得城里待著確實比農村好,干啥都特別方便。 他們一天也沒別的事,在包子鋪待到中午,下午他們就不用去了,溜達串門聊天悠閑得很,日子過得是挺舒服。 蘇荷,“行啊,反正明月曉梅紅軍他們都在這兒,你們兩口子也過來唄,隔在兩地,那年輕時候好說,等爸媽他們那個年紀了,孩子們想孝敬你們也不方便??!” “你二姐就是怕花錢,聽青木他們說遷戶口花了不少錢,就不想浪費那錢,說我們倆在京市也不做生意啥的,用不上戶口?!倍惴蜷_口。 蘇荷,“不能那樣想,戶口用處可多了,你們現在沒事,以后一有事還得跑蒙省辦,你們兩口子現在才五十?!?/br> “按活到八十算,還有三十年時間,這三十年時間,咱能保證一點事都不發生嗎?” “你們倆想長久留在京市,還得把戶口遷過來?!?/br> 顧二姐,“我們戶口遷過來,我們在村里的地也沒了啊?!?/br> 土地也是個問題。 他們把戶口遷到京市,那就是城里人,城里人哪有土地啊。 顧母過來,“所以你倆是想聽意見來了唄?!?/br> 顧二姐,“媽我就是糾結?!?/br> 顧母,“我知道你倆想的啥,你倆想的,把戶口遷到京市,蒙省那邊的地沒了,沒有退路了對吧,若是沒遷,萬一以后孩子們不管,你們兩口子還能回老家種地是不是?” 顧二姐二姐夫撓撓頭,人到了這個年紀確實有這想法,他們兩口子是屬于不年輕不老的中間地帶。 要說年輕吧,明天過了年就是五十了,要說老吧,也不老,他們這年紀無論是在城里還是村里都需要干活的。 戶口要沒遷過來可以說,來女兒家做客了,幫女兒帶娃等等,戶口遷過來了他們真就在老家啥也沒有了。 蘇荷理解,“張晨曉梅他們咋說的?” 顧二姐,“他們倆說,平時我們就給包子鋪幫忙,孩子生出來我們幫忙帶著,曉梅要工作,張晨又要看店,孩子沒人帶?!?/br> “說每個月給我們兩口子一百?!?/br> 顧母聽著,“這不挺好的嘛,你們尋思啥呢?” 二姐夫,“媽,我們這看孫子孫女,跟孩子要啥錢啊,那成啥了?!?/br> 就沒有這種情況,當初他丈母娘幫忙看紅軍,也沒跟他們要錢??! 顧母,“你倆就是矯情,孩子愿意給,拿著就得了,想那么多?!?/br> 老二兩口子對孩子們太好,奉獻一切,孩子們給錢還不愿意要,老大兩口子就是太不要臉了,啥也沒干,就張口要二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