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村里別說六十多歲的,就是七十的只要能走能動,都還在下地呢,不下地在家待著看兒子兒媳臉色吃飯,不好過??! 就算是兒子愿意,兒媳也不愿意。 “媽,等我跟建華在首都安定下來后,就把你們接到首都養老?!碧K荷跟顧母說。 聽聞,顧母笑道,“不用我跟你爹待在老家就行?!?/br> 雖然他們老兩口沒想去首都生活的想法,但聽兒媳這話,顧母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她道,“等有空的時候你們把我們接去住幾天,看看天安門廣場,爬爬那個長城就行了?!?/br> 顧母也是沒想到真會有這么一天,以前心里就尋思過,想著自己這一生有沒有機會去首都。 想來感覺不太可能,這個愿望太遙遠了,他們別說首都,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他們縣里,這一輩子活了六十多歲,都沒出過縣里。 不過現下幾個孫兒還有兒媳,都考上了大學,兒子一家也要搬去首都生活了,死之前去首都看看的愿望還是能實現的。 蘇荷,“嗐,媽這有啥難的,別說首都了,等以后,讓你幾個孫兒帶著你們走遍祖國大好河山?!?/br> “去海南,那里氣候冬天跟夏天的,還有去大草原看萬馬奔騰的畫面,去新疆吃葡萄干,去西藏看布達拉宮,想去哪兒就去哪兒?!?/br> 這話說的顧母心潮澎湃,別看他們是蒙省人,但蒙省很大,他們家鄉在蒙省東部,他們這地,種地放牧一起,沒有草原。 所以他們作為蒙省人,都沒見過大草原。 更別說新疆西藏這些個地方了。 顧母不好意思道,“去那老些地方得花多少錢?” 蘇荷,“能花多少錢,錢花的多,我們年輕人掙就是?!?/br> “媽你放心,到時候長意長安他們要不帶你們去,我帶你們去?!?/br> “你們那,辛苦了一輩子晚年該好好享受了?!?/br> 這話說的,顧母又想哭了,不過到底忍住了。 她笑道,“我跟你爹就去首都看天安門就行了?!?/br> 蘇荷啃著大雞腿,“反正爸媽你們好好保重身體,到時候咱們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br> 顧母,“我跟你爹身體挺好的呢?!?/br> 這可真是,她跟老頭子身體可比同齡人強多了,不說別人就她妯娌張秀芳還有顧二叔,他們倆比他們小幾歲,那整天不是腰疼就是腿疼。 反正沒有舒服的地方。 蘇荷吃了兩個饅頭,兩個大雞腿,一碗雞湯,吃飽了。 “媽,你要不要跟我去大姐家?” 閑著也是閑著,就溜達串門唄。 顧母,“行,那我去換身衣服?!?/br> 去人家里,蘇荷也沒空手,拿了從京市帶回來的糕點,分了幾份,估計顧母順便會去顧建華兩個舅舅家。 顧母一看蘇荷拿了東西,就把雞蛋放下了,“帶這些就夠了,雞蛋就不帶了?!?/br> 走前去跟顧父說了一聲,顧父跟他倆小孫兒釣魚釣的歡,擺手,“去吧去吧?!?/br> 顧母,“長筠長歡你們倆到樹底下坐著去,小心中暑?!?/br> 倆娃,“奶奶我們沒事,我們帽子是濕的?!?/br> 顧母又囑咐顧父,“鍋里有飯,你們餓了熱了吃,我跟小荷可能晚點回來?!?/br> 顧父目不轉睛盯著魚竿,“嗯嗯?!?/br> 祖孫三人釣魚釣上癮了,顧母也不管他們了,就跟蘇荷去了大洼村。 先去的顧大姐家,她們來的不巧,一家子正在吃午飯。 “哎呀,我們大學生回來了?!?/br> 顧大姐見到蘇荷很是驚喜,趕忙起來迎了。 大姐夫也是,一家子都起身了。 “弟妹你們多會兒回來的?” 蘇荷笑著把糕點給了顧大姐,“昨天?!?/br> “哎呀,快坐快坐?!?/br> 顧大姐招呼蘇荷顧母倆人,又親自給她們倒了水。 “長意長安呢?他們怎么沒一起過來?” 蘇荷,“她倆沒回來,說是要在校讀書,過年時候再回來?!?/br> 大姐夫,“讀書好?!?/br> 顧大姐小兒子趙青林娶的是鄰村姑娘,叫陳娟。 倆人是在1972年結婚的,生了兒子叫趙凡,今年五歲。 被他媽抱著在喂雞蛋羹。 蘇荷從兜里拿出幾顆大白兔奶糖,“凡凡吃糖?!?/br> 陳娟,“謝謝舅奶奶?!?/br> “謝謝舅奶奶?!焙⒆雍芄?。 顧大姐趁機夸她小孫子,“這孩子可機靈了,現在都沒上學呢一到百的數字都會數了?!?/br> 蘇荷笑道,“是挺機靈?!?/br> 顧大姐,“也可有孝心了,我那天不小心割到手了就說奶奶受傷了給呼呼?!薄 ?。 第167章 串門 顧大姐夸起她小孫子那是滔滔不絕,話多的說不完,跟顧母有的一拼。 看得出來顧大姐很喜歡她這小孫子。 在顧大姐家聊了會兒,蘇荷顧母倆人出來了,蘇荷去了青木張寧兩口子那兒,顧母去了她兩個哥哥家。 蘇荷不知道的是她走后,顧大姐二兒媳陳娟跟趙青林嘀咕了。 說是,“青玉說的沒錯,你這舅媽果然很摳門,就帶了一包點心,也只給了凡凡五顆糖?!?/br> 她以為咋也拿幾斤糕點兩包大白兔奶糖過來。 誰知就拿了一包點心。 小姑子說的果然沒錯,果然是個摳門的,都考大學了,一家子要搬去首都了,出手還是這么寒酸。 趙青林,“你別說那些有的沒的?!?/br> 陳娟撇撇嘴,不說了,想著過幾天小姑子回來時候可要好好吐槽一下。 青木張寧倆人的閨女思甜小姑娘今年也九歲了,在讀小學三年級,這兩口子也沒要二胎。 蘇荷進屋照舊給孩子拿了幾顆糖。 “謝謝舅奶奶?!?/br> 小姑娘高興的蹦蹦跶跶出去玩了。 蘇荷跟張寧聊,“張寧你學的咋樣?” 張寧過年那會兒說的要參加高考。 張寧,“舅媽我不考了?!?/br> 蘇荷疑惑,“怎么不考了?” 張寧嗐一聲,“舅媽你不知道吧,今年高考出了政策,考生必須是單身,我要考了得跟青木離婚?!?/br> “我就不考了,而且我看那高考也不容易,去年我們村知青都參加了,沒一個考上的?!?/br> “我尋思了一下算了,我也就初中文憑沒讀高中,估計考不上?!?/br> 蘇荷屬實是沒想到這個結果,她以為張寧不考了是青木不愿意,沒想到她自己放棄了。 “青木倒是勸我考,但我想想算了,我要考了也不一定能考上,還讓別人笑話他......” 張寧跟蘇荷挺能聊得來,一見她把心里那些話都說出來了。 外人笑不笑話不知道,反正她公婆肯定說她家那口子,說當初為了你媳婦兒執意要分家出來的,現在人家跑了。 還有她那妯娌,估計也得背后嘀咕。 她覺得她為了一個不確定的事情,讓她那家口子被人笑話,沒必要。 她家那口子,作為丈夫作為父親對她們娘倆那是沒的說的,啥好東西都是緊著她們娘倆。 結婚快十年了,她們夫妻倆吵過架,但是他對她沒說過一句重話,吵架也不過一個小時,就和好了,從不對她擺臉子。 張寧想想這也行了,她也不一定要回城,鄉下日子也挺好。 蘇荷聽完點點頭,“現在國家政策變了,不像以前了,除了讀書也還有別的出路?!?/br> “反正啥事你們夫妻倆商量著來?!?/br> 張寧笑道,“是呢,我們倆考不上大學,讓我閨女考?!?/br> “思甜成績挺好的?”蘇荷問。 張寧,“反正目前在班里第一,就看以后上了初高中咋樣了?!?/br> 蘇荷,“孩子底子好,上了初高中也不會差?!?/br> “這兩年你們多養點雞,攢點錢,我在首都那邊聽說了點事,不用幾年可能允許咱們老百姓自己做生意賺錢了?!?/br> 張寧震驚,“真的?” 蘇荷,“八九不離十,你看這兩年,壞人被打倒后,高考恢復了,上面也抓的不嚴了?!?/br> 張寧,“確實,舅媽我聽你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