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來的還有曉梅張晨夫妻倆。 顧二姐二姐夫也高興啊,她兩個女兒都考上了大學,大閨女考上還是北大,這怎么能不高興。 高考恢復那會兒她就尋思,也不說北大清華了,兩個閨女就考上大學就行。 沒想到她倆閨女那么爭氣,居然都考了首都大學。 不枉費他們兩口子供她們讀書??! 顧二姐感覺苦盡甘來了,此刻她特別感激她弟妹,勸她供孩子們讀書。 弟妹這個當老師果然有遠見。 “爹娘,我當時填志愿寫的是師范北航這些學院,我自己想這我應該考不上北大,但是舅媽說寫上也沒事,就把北大寫上去了,誰知道我真被錄取了!” 明月特別激動,比她跟唐澤旭結婚那晚還激動。 張晨說他媳婦兒,“曉梅你要填北大,估計也能被錄取?!?/br> “到時候你跟大姐舅媽他們一個學校多好?!?/br> 說來這個曉梅也是有點遺憾,不過首都師范大學也很不錯。 “我跟雪兒一個學校?!?/br> 二姐夫,“都好,都是在首都的學校那能差嘛?!?/br> 此刻二姐夫也很神氣,村里人以及他親娘跟他說讓閨女讀那么書有啥用。 呵,現在用處不來了,他兩個閨女都考上大學了,厲害不。 他覺得厲害死了。 從今以后這向陽村,誰敢瞧不起他,誰敢說他兒子少閨女多不頂用。 說實話,目前兒子的用處他還真沒咋看著,反倒是閨女,家里的重活都是大女婿二女婿過來幫忙干的。 此時顧三姐家也在慶祝,除了雪兒唐澤旭meimei也考上了,跟她嫂子一個大學,都被師范大學錄取了。 一家四口就來顧三姐這邊慶祝了。 閨女考上大學顧三姐自然是高興的,只是小外孫女誰帶呢? 顧三姐想了想,自己明年要不就辭職吧,家里就瑤瑤一個孩子,壓力小,孩子她爸一個人工資就夠了。 就自然聊到帶孩子的問題,雪兒擺手 “媽,詩意不用你帶,澤言帶著就行?!?/br> 顧三姐,“可澤言要上班啊?!薄 ?。 第151章 1978年來臨 雪兒,“他要去首都陪讀?!?/br> 顧三姐王組長倆人震驚,“不是這工作不要了?” “嗯,賣給別人?!毖﹥赫f。 顧三姐,“那你們去了首都住哪兒?沒房子呀?” 王組長,“這吃喝也是問題??!” 雪兒,“爸媽你們不用擔心這個,我去首都上學,畢業了也是留在首都工作,我們打算在首都租個房子?!?/br> “至于吃的喝的,這些年我們攢了挺多票的,而且就澤言一個人吃就行,我和澤言可以在學校食堂吃?!?/br> 雪兒沒跟父母說打算買房子住,她男人干的那事,只有家里人知道,估計明月姐也不知道。 畢竟這也不是好事,能少一人知道就少一份危險。 “等我跟澤言畢業了,就工作賺錢了,而且澤言他也會開車,等詩意大了送去學校,可以找找關系看能不能找到一份貨運司機的工作?!?/br> 她紅星大哥不在首都工作嘛。 顧三姐,“你們這想的挺好?!?/br> 這兩口子也是神了,別人想要工作都沒有,這兩口子確實工作不要了。 不知道咋說好。 王組長,“你們倆決定好了?” 唐澤言,“決定好了爸?!?/br> 唐澤言雪兒兩口子很是期待去首都的生活,顧三姐則是愁的不行。 晚上等人走了就跟王組長聊,“你說這沒了工作,那錢早晚都花完了?!?/br> “還有吃的糧rou,這些都要票?!?/br> 現在高考是恢復了,但是買東西還是用票??! 王組長也是嘆口氣,“不行到時候咱們給他們郵糧吧,去爸媽那兒買點?!?/br> 大學四年啊,那些錢能夠了?肯定不夠花。 首都那城市。 顧三姐嘆口氣,“看看吧?!?/br> 第二天。 蘇荷顧建華帶著大小四寶去了縣里,跟蘇父蘇母,還有二哥一家四口,一大家子吃了一頓飯。 純粹是慶??忌洗髮W。 1978年春節在2月7號。 大年初一。 還是那幾家串門,不過感覺跟往日的不一樣了。 顧梨也要去讀大學,吳三鳳就說讓他們一起出發去。 “一起走好路上有照應啊?!?/br> “她一個女娃娃第一次出遠門,一個人走著少不得路上被騙了?!?/br> 蘇荷沒啥意見,一起走就一起走唄,那么多人,就道,“行?!?/br> 顧家大房二房都有個上大學的學生,顧二嬸二叔跟顧父顧母兩口子聊的很融洽。 顧銀柱跟顧建華這個堂弟聊的也很融洽。 顧梨跟誰走無所謂,她一個人走也不怕,她現在琢磨著怎么跟她娘多要點錢。 她娘只打算給她一百五十塊錢。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可能是巨款,但對她來說不是。 一百五不夠。 咋也得二百。 大年初二。 回娘家,等蘇荷顧建華一家六口從縣里回來,發現顧大姐顧二姐顧三姐他們都還在。 “哎呦,咱們家大學生回來了?!鳖櫞蠼愦蠼惴蛞荒樝采?。 娘家侄兒們考上大學顧大姐還是很高興的。 蘇荷也是滿臉笑,“大姐大姐夫過年好啊?!?/br> 雙方打了招呼。 顧建華跟姐夫們聊去了,蘇荷跟三個姑姐還有明月曉梅雪兒他們聊天。 這烏泱泱的,大姑娘小姑娘們都在??! 蘇荷粗略算了一下,這家里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三十幾號人??! 顧大姐大姐夫趙青木張寧兩口子帶著閨女,五個人。 顧二姐二姐夫紅軍,明月唐澤旭一家四口,春晴石頭一家四口,曉梅張晨兩口子,這十三人。 顧三姐王組長瑤瑤,雪兒一家四口。 七個。 三個姑姐二十五人,再加上他們一家八口,真是三十多人。 這孩子多的。 “舅媽,高考好考不?”張寧問。 她本來也想在去年考的,只是時間太趕了,來不及,估計也考不上就沒考。 打算今年考。 這問題蘇荷不好回答,“看你自身學的咋樣了,學的好,它就好考?!?/br> “也是,尋思去年參加高考來不及,就沒參加,今年等我復習好了再參加?!?/br> 參加高考,今年的政策好像與去年的不一樣吧,考生必須是單身。 因此很多結婚的知青為了考試回城離婚。 蘇荷試探的問,“張寧你想考老家那邊的學校嗎?” 張寧搖頭,“不回老家,我想也跟舅媽你們一樣考首都的學校?!?/br> 她家人不咋行,所以就不回去了。 蘇荷點點頭,“行好好復習吧?!?/br> 她以為張寧在下鄉的第一年找個本村人結婚,回城愿望不大呢。 張寧確實不想回老家,不過不代表她不想去城里發展,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有機會了 ,她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其實蘇荷怕的就是張寧為了高考跟青木離婚,去了大學,然后再也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