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第134章 兩章合一 “以后我們也不用他們養老,他們管好自個兒就行了?!?/br> 聽顧大姐說的,蘇荷有點明白趙青玉這孩子長大了為什么呢會當小三了。 她發現顧大姐并不是她表面上的和藹可親,她就是說話語調溫柔而已,并不是真溫柔,她好像綿里藏針,暗戳戳的。 就顧大姐大兒子趙青木單去過這件事,明明是閨女的不對,是她推了嫂子,平常也是陰陽怪氣嫂子。 嫂子忍不住了,提議分開過。 建房子的錢也不是他們拿的。 為什么還要跟兒子兒媳鬧別扭,張寧這個兒媳沒有跟她直接的矛盾??! 蘇荷唯一能想到就是因為分家的事顧大姐對張寧這個兒媳有意見,還非常大,但是她也不說。 她用行動證明,比如張寧生孩子,她不會去伺候月子。 蘇荷覺得自己可真幸運,沒碰上顧大姐這種婆婆 ,碰上了她不一定斗得過她,因為人家表面跟你樂呵呵的,說話也和藹可親。 就因為顧大姐這個表面功夫,即使之前發生過顧大姐讓她學做飯那件事,蘇荷還是很愿意跟她親近。 因為顧大姐平時說話真的可軟了,就很喜歡,很疼愛你這個弟媳似的。 說來張寧比她厲害,沒被顧大姐甜言蜜語打敗。 蘇荷覺得自己還是太嫩了,道行不高。 繼續修行吧?。?! 對于顧大姐這個想法,大家很無奈,說也說了,提也提了。 去不去是她的事。 顧大姐回去跟大姐夫說了一下這個事,要不要伺候兒媳月子,大姐夫,“再說吧,還早的了?!?/br> 這兩口子對大兒子分家出去住的事一直在耿耿于懷。 張寧是在十月中旬生的,青木在張寧生產完的第五天來跟顧父顧母說了,下個月滿月請姥姥姥爺舅舅舅媽他們過去。 生了姑娘。 顧母問,“你媳婦兒月子誰在伺候?” 趙青木,“是我,姥姥,我這兩天沒下地?!?/br> 顧母,“你媽沒管?” 趙青木,“過來看了一次?!?/br> 顧母真是來氣,兒媳生孩子就看了一次,往后就不管了? 她給抓了一只老母雞,又拎了一籃子雞蛋,“帶回去給你媳婦燉?!?/br> “這幾天你別下地了,不差那幾天工分,好好照顧你媳婦?!?/br> 趙青木也沒推辭,“嗯,姥姥,那我先回了?!?/br> 這事晚上吃飯的時候顧母就跟大伙講了。 大家很不理解,跟兒媳沒有直接矛盾,顧大姐干嘛這樣對兒媳。 顧母,“建華啊,后天你跟我去大洼村?!?/br> “媽我也去?!鳖櫲愕?。 后天是休息日,大家都休息。 蘇荷,“我也去,三姐你坐后面?!?/br> 后天男士們在家帶孩子吧。 于是在后天大家提了點東西,顧三姐拿了一斤紅糖,蘇荷拿了豬蹄,還有顧二姐給的小米去了大洼村。 先去了趙青木家,看了產婦和寶寶。 寶寶很可愛,小姑娘長的挺好看,是雙眼皮。 蘇荷問,“起名字了嗎?” “舅媽,叫趙思甜?!壁w青木抱著閨女,很是稀罕。 蘇荷,“好聽唉,是mama起的嗎?” 趙青木笑道,“是我媳婦兒起的,我這腦子也想不出好聽的名字?!?/br> 看了會兒寶寶,顧母顧三姐倆人去了顧大姐家,蘇荷猜測,顧母要說說顧大姐。 她沒去。 張寧月子伙食還可以,因為家里養了雞,加上趙青木提前準備的細糧,雞湯小米粥,或是面條,雞蛋,吃的挺好的。 顧大姐家這邊。 顧大姐說,“要是生小子,我就給伺候月子了,生了個丫頭片子.....” 顧母很震驚,“你重男輕女???” 顧大姐,“娘,誰不喜歡兒子,你不喜歡兒子?” 顧母很無語,“我是喜歡兒子,但我也喜歡女兒??!” 兩個都喜歡啊,都是自己生的。 更何況這是第一胎。 顧三姐不想說話了,她大姐有這方面思想怎么以前一點沒表現出來。 倒是她二姐懷她老四的時候一直念叨兒子兒子的,生出來也就那樣。 不是這不對,她大姐喜歡兒子,對青木青林這倆孩子也就那樣??! 倒是挺疼她小閨女青玉。 是不是因為不想伺候兒媳月子才找了這么個借口? 顧母顧三姐幾人之前以為顧大姐說的是氣話,想著等兒媳生了孩子以后肯定會管的。 沒想到是認真的。 還搞上了重男輕女這一套。 顧母,“你這想法就不對?!?/br> 顧大姐,“娘你別管我想法咋樣了,她要像弟妹一樣生個龍鳳胎,我每天給她燉雞吃?!?/br> 顧母,“你這想法就是不對,我對你弟妹好,并不是因為孩子?!?/br> 都是當過人兒媳的何必為難自己的兒媳。 到這兒顧母也看出來了,她這閨女鐵了心不想管。 行吧,不管就不管,反正又不是她兒子她兒媳。 也沒多待,回去跟青木張寧兩口子說了會兒話,就回去了。 當然顧大姐因嫌棄張寧生了女兒所以沒伺候月子這個,顧母也沒跟張寧青木兩口子說。 說了更添堵。 路上顧母跟顧三姐吐槽,“你大姐大姐夫那兩口子,越老越糊涂了?!?/br> 顧三姐,“估計心里還是因為分家的事?!?/br> 其實顧母很不明白,張秀英跟她三兒子因為當上門女婿的事老死不相往來,她這大閨女女婿,因兒子分出去過而生氣。 這有什么可生氣的,尤其是她大閨女女婿,兒子分出去過了就過了,不挺好嘛,一直較勁到現在。 對于顧大姐不伺候月子的事,張寧這個當兒媳的心里有數,早就預料到了。 所謂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她月子也不用她婆婆伺候,她男人伺候著挺好的,就是耽誤了幾天工作。 ———— 蘇澈馮書凝兩口子本打算今年冬天回來過年的,孩子兩歲了,也挺大了,去年就想過回來。 但孩子一歲多點,還在吃奶,尋思火車上不方便就沒過來。 而今年都準備好過去了,孩子卻感冒了,感冒發燒斷斷續續半個月才見好,兩口子就商量了一下,等明年吧。 孩子還是太小,帶著他到處跑,不方便。 就給馮父馮母寫了信,附帶一張兒子小成耀的照片。 馮父馮母依舊給寄了殺好的老母雞過去,今年寄了七只老母雞,馮母把頭一年養的老母雞全宰了。 蘇父蘇母這邊也沒在差的,知道小兒子一家困難,rou,票,錢,每年都在郵。 蘇荷顧建華這倆當meimei妹夫的也是,每年的糧食必不可少。 把這幾年熬過去了就好了。 1970年如約而至。 顧三姐王組長倆人打算過完年就搬回城里住,瑤瑤小姑娘過年就六歲了,開春就送她上學。 也就是他們小縣城,人家大城市里都有托兒所,不過讓姥姥姥爺看總比陌生人看的好。 孩子們都大了,都去上學了,顧母終于能閑下來了。 該說不說顧母松了一口氣。 可以說這幾年,她基本沒怎么出過門,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出門,都是待在家里帶孩子,串門的機會都少。 不像別的老太太,到處串門溜達嘮嗑,她去也是在門口或是去一趟二閨女家。 “媽,這幾年您辛苦了,又要帶瑤瑤,又給我們做飯?!?/br> 年夜飯桌上,王組長拿出一個紅包交到了顧母手里,他覺得他這丈母娘真挺好的,雖然他和云蘭是二婚。 但是他這丈母娘從來沒有差別對待他以及紅星,他甚至覺得,三個女婿中,丈母娘對他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