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馮父嘆口氣,“我們還好,沒受多大罪,我那些同事.....唉!” 一個個被打的,女的更是在大街上扒光了衣服打,不把人當人。 聽聞大隊長道,“馮老師,在我們隊里,你們放心我們不會搞那些.....” 下鄉去農場改造,是暴力的改造,白天讓你干活,晚上審訊加打你。 跟十幾年前批斗地主一個意思,不過他們村地主李家老爺子,對他們全村都有恩,只要上面不來人,他們自己人不會做那些事。 “對?!贝鍟浺操澩?。 他們兩個好歹也是一個小領導,在村里有權威,他們不發話,沒人敢欺負。 他們不看在顧家的面子上,也會看在那一盒巧克力的面子上。 馮父馮母謝過大隊長村書記,想還是小澈機靈直接給他們下放到向陽村了,要是去別的地方,可不是這待遇了。 到了隊里,村書記大隊長倆人先帶馮父馮母去了顧家。 顧家親戚,得跟顧家打個招呼。 這個事,蘇荷之前跟家里人講過,不過顧父顧母他們都帶著僥幸,想著像馮父馮母這樣的應該不會被波及吧,沒想到真出事了。 顧母嘆息,“怎么會這樣呢?!?/br> 馮父馮母道,“上面想什么我們也不知道?!?/br> 他們覺得自己很冤,不說別人他們兩口子一直跟著國家的腳步在走。 就因為他們祖上有錢,就因為他們出國留學過,就因為他們是大學老師,就被定位享受資本主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思想腐朽。 說他們這樣的人教不好學生,下放去農場勞動改過....... 蘇荷給沏了四杯紅糖水,大隊長村書記,馮父馮母,一人一杯。 大熱天給沏紅糖水是有些不妥,不過給倒白水他們不一定喝完,紅糖水他們肯定能喝完。 她在馮父馮母喝的杯子里放了固元丹,可以說馮父馮母從出生到現在幾十年,沒干過一天農活。 過幾天地里就開始扒苞米了,不把身體養好,根本承受不住。 所以她先給他們吃固元丹,底子給養好了,省得以后生病。 也不能聊太久,畢竟馮父馮母成分不好,是過來勞改的,相當于是犯人。 走前,顧母握住馮母的手,小聲,“你們放心,有我們在,一切都好說?!?/br> “村書記大隊長人也是特別好的?!闭f這話時聲音大了點。 蘇荷問大隊長書記倆人,“成民哥,有才叔,我伯父伯母他們安置在什么地方???” 下鄉勞改住牛棚,并不是真的住牛棚,而是因為這些人罪名,就借用一個字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原意是指是陰間鬼卒、神人,牛頭馬面、人面蛇身之鬼神。 而地主,富農,反動派,壞分子,右派等被稱為牛鬼蛇神,關押審訊勞改他們的地方就是俗稱牛棚。 村書記道,“老張叔那個房子,你問你娘,她清楚?!?/br> 顧母過來,“真是麻煩你們了,等晚上建華回來...” 村書記大隊長倆人擺擺手,“這沒什么嬸子?!?/br> 等人走后,顧母跟蘇荷講,“老張叔沒孩子,也沒什么親戚,他去世隊里幫忙下葬,房子就歸隊里了?!?/br> “等天黑了我們再過去?!?/br> 蘇荷點點頭,馮父馮母帶著行李,洗臉盆啥的都有,吃的糧食隊里會給發的。 書里她三嫂對她倆孩子那么好,三嫂的父母,她一定要照顧好。 等晚上顧父顧建華他們回來,就知道馮父馮母過來了。 顧母囑咐顧建華,“建華一會兒你吃完飯去大隊長書記家一趟?!?/br> “行?!?/br> 吃過晚飯,天黑之后,顧建華就拎著顧母準備的東西出門了。 “我們等天黑了再過去?!鳖櫮父K荷道。 等到九點左右,顧建華也回來了,留顧三姐王組長倆人看家,蘇荷顧建華顧母顧父四人出門了。 分批出門的。 蘇荷拿了一籃子雞蛋,一籃子蔬菜,顧母拿了些糧食,鹽巴蠟燭等東西,也不知道馮父馮母吃沒吃晚飯,顧母就拿了晚上吃剩的雞蛋餅。 也不能說是剩的,其實是顧母特意留的,蕎麥雞蛋餅,還有一碗雞蛋醬。 顧父顧建華父子倆一人背了兩捆柴火。 馮父馮母住的那房子不大,兩間房。 進門就是做飯的大灶臺,灶臺上有個鐵鍋,連著里屋的炕,廚房有個大水缸,水缸里有水,應該是馮父打回來的水。 里屋有個能睡下兩三人的炕,炕上有炕柜,地上有個瘸腿的桌子凳子。 總體來說屋里的東西大件啥的挺齊全。 一天時間,馮父馮母已經收拾干凈了。 把帶來的東西放下歸攏好,顧母跟馮母道,“妹子,你們缺啥跟我們說,讓小荷建華去縣里買回來?!?/br> 他們再偷悄悄給送過來。 馮父馮母,“謝謝,麻煩你們了?!?/br> 顧父,“千萬別這么說,親戚朋友之間就該互相幫忙?!薄 ?。 第125章 下放生活 馮父馮母是小荷三嫂的父母不是別人,顧父想只要能幫的,他們盡量都幫了。 馮父馮母需要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馮母寫了一個清單,交給了蘇荷,又拿了二十塊錢還有票。 “小荷,麻煩你了?!?/br> 世事無常,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他們都不知道。 “沒事,伯母我明天去鎮上把這些東西給置辦齊了?!碧K荷接過單子。 上面寫的都是日用品,暖壺,燒水壺,剪子,菜刀,菜板,鹽,鍋碗瓢盆,炕席子,木桶,矬子掃帚等。 走前,顧母問馮父馮母,“妹子你們會用這灶臺生火吧?” 馮父馮母點頭,“會,書記和大隊長教過我們?!?/br> 用土灶生火做飯,他們還是會的,以前不會,但是年初來了顧家,他們看顧母生火,他們也學會了,再者走前書記大隊長教過他們。 也幫他們生了一次火。 下午的時候他們已經燒火做飯了,雖然那苞米煮的軟硬不均勻,但是能吃,大鍋煮東西他們有點掌握不好火候。 之前在家里都是用小鍋煮的。 “那行,我們就先走了,等明晚再過來啊?!鳖櫮傅?。 馮父馮母出來送,“路上慢點啊?!?/br> 路上蘇荷跟顧父顧母道,“爸媽謝謝你們?!?/br> 馮家發生這種事,一般人都巴不得撇清關系,離得遠遠的生怕波及到他們。 但是她公婆一直在幫忙。 不用說,這肯定是看在她的面子上,畢竟對方是她三嫂的父母。 蘇荷突然說謝謝,顧父顧母一時沒反應過來,“???” 下一秒顧母道,“這謝啥了,都是親戚,就像你爹說的,親戚有困難,又來咱們這里了,所以能幫的咱們就幫了?!?/br> “對,而且馮老師兩口子人多好啊?!鳖櫢敢操澩?。 不為別的,就為人家在抗戰時期捐了一大半財產給國家用作購買物資,多好的人。 畢竟他聽說有的人,直接去國外住了。 顧母嘆口氣道,“娘跟你們說句話,上面定的,它不一定是對的?!?/br> “我跟你爹沒讀過書沒啥文化,但分辨對錯的能力還是有的?!?/br> 蘇荷笑道,“娘說的對?!?/br> 她家兩位母親的思想,一般人是比不了的,還是那句話,若是生在后世,她媽,她婆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回到家里,倆寶已經被他們三姑哄睡了。 蘇荷進了被窩,抱著她家建華繼續夸顧父顧母,沒有人不喜歡對方夸自己,同樣沒有人不喜歡媳婦夸自己父母。 顧建華摟著他媳婦,“因為你這個兒媳好啊,你人本來就優秀?!?/br> 他覺得好兒媳,好公婆都是互相的。 都說男人神經大條,家務事不怎么懂,也不怎么管。 大錯特錯,男人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說,不想管而已。 他爸媽人是不錯,待兒媳也確實好,但他媳婦也好啊。 就拿他三姐來說,當初離婚回來,換做別家兒媳,估計真就鬧開了,他媳婦就沒有,還非常支持。 還有建房子這事,他媳婦沒要他爸媽的錢,拿他們自己錢建了。 換做別家肯定是父母出錢。 還有日常一些事情,他爹娘送東西給他jiejie們,別家兒媳估計也早鬧了。 就他們單位有個同事家里吵架就是因為他娘過年的時候讓閨女拿走了半只雞,兒媳就鬧了。 鬧了好幾天,上班的時候跟他們吐槽來著。 聽同事吐槽顧建華就想起來,每年她娘都會孵一窩小雞給他二姐,對此他沒聽他媳婦說過一句。 所以他覺得好媳婦好公婆是互相的,好媳婦碰上惡婆婆也不行,好婆婆碰上不講理的兒媳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