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對擁有至高無上皇權的帝王來說,沒有什么人是不可替代的,委屈誰都不能委屈自己。 事實證明,梁文正此人,用著確實不順手。 糟心。 鄒清許一直想勸說梁文正,但梁文正的牛脾氣根本不給他機會,萬事的發生有因有果,終于,天塌了。 此時不管再說什么都沒有用,任何人在天子面前都是一折就斷的春草,鄒清許和梁君宗通過氣后,離開梁府,他今日急火攻心,一天幾乎都沒吃飯,此刻分外想念謝府門口的小館,想吃一碗清湯面。 當下的欲望來得洶涌,鄒清許出發前還想他應該不會碰上什么不想見的人吧? 他自認為不至于如此倒霉,朝謝府的方向大踏步走去,命運總是無常,好巧不巧,他在街上正想著梁文正的事兒,沒看路直接撞上了來人。 肩膀擦過,似撞上一塊鋼板,鄒清許側身往前栽去,差點摔下去的時候手臂卻被一股有力的力量抓住。 他回頭,對上一雙漂亮但冷漠的眼睛。 一身黑衣的沈時釗把他扶起,又極有分寸感的收回手,背在身后。 “對不起?!编u清許躬著身子看著沈時釗的下巴道歉,他祈禱千萬別撞見不想撞見的人,但和沈時釗偶遇后,他發現自己的心情好像并不是很差? 沈時釗這個人對他并沒造成實質性傷害,反而幫了他幾回,按理來說他還得報恩呢??墒巧驎r釗最近干了好幾件不當人的事,鄒清許心里微妙而復雜。 朝中這波對梁文正的攻擊,沈時釗赫然在前列。 鄒清許閉上眼睛,輕輕做了個深呼吸,等他直起身子時,眼睛也重新睜開了。 “沈大人?!?/br> 鄒清許仿佛有話要說,沈時釗看著他,四目相對,兩雙眼睛皆如澄澈的清泉,鄒清許忽然笑了一下,“慢走?!?/br> 鄒清許其實是想說什么的,他想問沈時釗明明心里清楚梁文正的為人,為什么還要針對這位正直的文人。 但他沒開口,有什么用呢? 在黨派廝殺時,真相是最不值一提的事實。 沈時釗將目光從鄒清許臉上移開,他的神色淺淡,看著沒有任何情緒,目光虛浮地落在半空:“梁大人與其在朝堂中沉浮,不如解甲歸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r> 沈時釗說完,很快消失在人流里,鄒清許反應過來回頭看時,已經不見沈時釗的蹤影。 鄒清許知道沈時釗猜到自己原本想說的話,所以才會撂下一句沒頭沒尾的話,這個男人總是聰明的過分,還有點神秘。 不像好人也不像壞人的人,最神秘。 面館里,鄒清許點了一碗清湯面,他吃得心不在焉,仿佛沈時釗在他對面陪著他吃飯,吃完后他立馬重新回到梁府。 晚上屋內亮起燈,梁文正坐在窗前讀書,無論發生什么事,每逢晚上,他總要雷打不動地掌燈在窗前看一會兒書,今日也不例外。 唯一例外的是梁君宗有難的那幾天。 鄒清許為梁文正端來一碗清心敗火的綠豆羹,他漫不經心地問:“老師有沒有考慮過離開朝堂,告老還鄉,安享晚年?!?/br> 梁文正抬起頭看他,兩條皺紋橫在額間,分外顯眼,“何出此言?” 鄒清許坐下來:“與其三天兩頭擔驚受怕,在朝中也不得志,不如回鄉傳道授業解惑,一樣為國為民?!?/br> 今日和沈時釗的邂逅仿佛讓鄒清許打通了任督二脈,鄒清許知道梁文正不是黨爭的料,留在朝堂里著實要受苦,等著被揍就對了。他為人過分剛硬,一點情面都不講,傲嬌到連榮慶帝都敢惹,縱是有九條命也經不起這么作,于是他勸梁文正不如歸去,歸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教書育人,繼續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 梁文正眉頭緊皺,似在沉思,他讓鄒清許把綠豆羹放在一旁,鄒清許還想再說點什么,但梁文正似乎并不想和他深入交流,鄒清許只好出去后單獨將梁君宗叫到一旁,“皇上現在在氣頭上,說話做事難免偏激,我們得想辦法讓皇上想起老師的好?!?/br>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望梁文正不如折騰自己,鄒清許思來想去,他們要多做幾手準備。 梁君宗憂心忡忡:“現在只要是為父親求情的人皇上一律不見,上書的奏折一律不看,我不敢過于央求那些清流為父親說話,如果皇上遷怒于他們,得不償失?!?/br> 墻上被燭燈映出兩道殘影,鄒清許繼續說:“等皇上稍微冷靜,我們打打感情牌,老師畢竟曾經教過皇上,他雖然性情過于剛直,不會變通,油鹽不進,但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徐,他是諍臣,也是賢臣和功臣,皇上總有一天會明白,像老師這樣的人不會誹謗他昏庸,只希望他更加勤勉,知人善任?!?/br> 梁君宗點了點頭,他為鄒清許倒茶,一邊倒茶一邊說:“這幾件事我現在正在做,但收效甚微,可能皇上現在還聽不進去?!?/br> 鄒清許奔波一路,此刻忽然感到口渴,一口氣喝了半碗茶水,“我們得學會利用民間的言路逼皇上盡快想明白這件事,老師的桃李門生遍布天下,我想這不是難事?!?/br> 窗外吹來一陣涼風,梁君宗換了一種坐姿,身子朝前探了探:“你的意思是?” 鄒清許可太懂社會輿論對事件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飛速傳播的年代,輿論簡直是一把可以殺人的利刃,他想他們同樣可以利用言論縱橫捭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