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這對聞歌和他大哥來說都不是好事,有可能會破壞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還有另外一方面他大哥的權力會被削弱,而聞歌將會被那些原本擁護他大哥的嫡出派孤立,對于他大哥和自己來說話語權將會被削弱。 即便當時的聞歌并沒有這樣的心思,可是輿論一度越傳越離譜,本以為這件事情的發生會影響他們兄弟的感情,誰知道他大哥毫不在乎,而且還要讓他對自己父親謊報子公司營業利潤,并且將其中謊報的這一部分利潤掛在他人或者以員工年終獎勵的形式掛在他人名下,在將來他能找到適合他,且更好商機的時候隱瞞所有人進行投資。 他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他大哥要這樣建議他,直到他大哥突然離世,聞書堂的不聞不問,還有讓他走入聞氏集團核心部門,而他將大量資金投資在“長生不老夢”的時候,聞歌才恍然大悟聞書堂真正的目的…… 也懷疑他大哥死亡的真相。 猜測真相的時候他甚至都相信自己想錯都不愿意相信聞書堂有這樣的野心,因而他再三調查,直到聞書堂將他定給蔣庭,且將他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究中心,購買小島,勾結政商,特別是**將他那些莫名其妙失蹤的兄弟死亡報告從警署專門負責處理案件的法醫和警察手中獲得真相送到他面前的時候,聞歌才肯定,這個自己來異世界所謂的親生父親,為了自己長生其實連人都稱不上。 因而他要加速自己賺錢掌握權力的步伐,從而架空聞書堂,甚至將他踢出高層,只有他一無是處,他才有辦法對付他。 按照聞書堂的理想要長生,自己存在于他來說即便稱不上絆腳石,也絕對沒有讓他活著的可能,繼承就更算不上了,按照聞書堂跟他的年齡差,聞書堂一百的時候,自己還能不能好好活到六十還是個問題…… 畢竟,他沒有聞書堂那種可以隨時升級的身體零部件,更沒有他那樣不顧他人死活讓自己活得不像人的野心,到時候把誰熬走都是個問題,他一直想為自己那個突然暴斃的人間大哥報仇…… 這樣的想法于當時的自己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財力、權力、狠心等等方面他都不如聞書堂。 聞歌也明白,聞書堂留他還有用,不然以他知道聞書堂做的那些所有上不了臺面的事情,還知道聞氏集團所有財務收入支出,這幾年聞氏集團那些賺錢的產業都在他名下,這一件件事都像一顆顆隨時都會突然爆發的炸彈把聞氏集團和他自己炸得千瘡百孔,和聞書堂共存,完全是不可能。 聞書堂不容他,自己也無法選擇與他共存,父子在兩年前已經水火不容,只是心照不宣不將那層窗戶紙扯開。 在外人面前他是他優秀的孩子,而他是他惜才的爹,雖然誰都知道聞書堂所謂惜才,權力下放都是因為他要另做他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可商場上大家都是虛偽的奉承。 要在觥籌交錯中保持應有的理智,聞歌總是告訴自己,他非這個世界的人,自己要知恩圖報明對錯,更要堅持底線,更不能放棄對權力的追求…… 但是不容易,聞書堂親自經營聞氏集團將近五十年,聞氏集團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這里面的人脈關系錯綜復雜,聞書堂也不會輕易將自己的人脈網介紹給聞歌,他根本無法從內部撼動聞書堂的權力,即便這幾年聞書堂一直身在巴哈那。 因而,他只能將視線轉移到其它地方,哪怕新的產業規模小,要從小事做起,他都不抱怨…… 他不是沒想過從巴哈那找解決問題的出口,但是收了聞書堂大量資金支持的落后國家,連著總統都讓他三分,因而當時的聞歌即便再有取而代之讓聞書堂所有荒唐計劃毀滅的想法都拿他無可奈何。 即便當時他不怕輿論對他討伐。 這樣心照不宣又互相忌憚的關系至今沒有人能夠打破這樣的平衡,父慈子孝的戲碼在聞書堂還在中央城的時候天天上演,聞歌沒有辦法實際掌握聞氏集團所有核心業務,更沒有辦法將聞書堂那些錯綜復雜的人脈踢出聞氏集團…… 蔣經年看著所有的報道資料,心里對于聞氏集團內部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眼下要考慮的是要如何撕開這疊疊層層的保護網,自己要如何做好破壞平衡的幕后推手…… 蔣經年皺起了眉頭,他清楚未來的每一步都不能走錯,因為只有一次機會…… 更要考慮每走一步可能面對的后果,要如何做好預防其中出現的變故…… 132章:造輿論漩渦 132章:造輿論漩渦 眼下想要打破這樣的平衡,就必須要撕開圍繞在聞書堂周圍這層層疊疊的保護網…… 而如何撕開這層層疊疊的保護網是蔣經年最近在考慮的一個問題。 他想過以暴制暴,想過財力壓制,更想過直接將巴哈那和聞書堂給端了,他有這樣的實力…… 但是這樣的念頭很快就被自己給否決了。他想到一件事情,覺得如果解決這件事情以暴制暴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聞書堂癡迷““長生””,投資““長生””,讓人研究““長生””,更是以身驗證“長生”,他的所作所為等等一系列讓人瞠目結舌的舉動不是背著他人,而是全部放在明面上,更是毫不避諱大眾的目光,將這樣的研究放在世界頻道的周刊上,會沒有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