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節
最開始這里沒什么人,逃戶籍的人跑到這里躲著……” 鈴兒說完技術上的事情,又講起此地曾經的情況,那是一片荒蕪啊,總發水。 不像如今,有了胭脂河,水位一高就順著胭脂河進秦淮河了。 格格哈吉等人拿望遠鏡看,看到的是一片繁華,干活的人臉上始終帶著笑容。 首先能確定大明這里的百姓安居樂業,穩定,想讓他們造反,他們能把你抓起來送給官府。 人家日子過得好好的,你喊人家去殺人放火,圖個啥呢?嫌生活太平淡了? “哎~~~哦哦哦哦~~~”那邊突然傳來喊聲。 “回話,來吧!”里長聽一聽,點頭。 這邊跟著喊:“嗚嗚~~~哦哦哦……” 那邊一艘小船開始往這里劃,喊話屬于漁民之間的聯系方式,尤其是合作捕撈。 需要有個溝通,這種喊聲傳得非常遠,有的喊時需要用拳頭捶自己的胸。 一般各自有各自的喊法,互相之間知道,如今給統一,不然聽著太亂,誰能記住別人的規則? 當然,這個只能進行簡單的交流,越復雜越容易出錯。 小船過來,一個當地人提著用麻線做的網兜:“從湖里撈的,不是養殖,給下……陛下吃?!?/br> 他想說給下丘村吃,猛然反應過來,這里挑的旗幟是陛下的,可不能坑下丘村。 養殖的螃蟹大,野生的小,養殖的自然不能隨便撈了吃,有人負責記錄,到時候跟下丘村分。 養殖的過程中,自然會放一些蟹苗到湖里,這樣的屬于野生,野生屬于自己的。 大船上伸下爪鉤,把小船給拉到船邊,固定好,放繩梯,小船上的人先把東西掛繩子上順到大船上,人才登船。 小船一共三個人,兩個大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 “咋沒讀書?”鈴兒對著孩子問。 孩子一看鈴兒就臉紅,鈴兒漂亮,孩子害羞。 “參加捕蟹勞動,讀書重要,干活更重要,要熟悉更多的生存技能,不能四體不勤、五谷不分?!?/br> 孩子深吸口氣,抬夠看鈴兒,給出回答。 第1292章 基因代代有相傳 螃蟹被拽上來,不急著做,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小船上有三百來斤的螃蟹,都是大的,小的又扔回去,還能再長長。 有人為三人遞上手巾擦汗,還有人送冰鎮酸梅湯,孩子咕嘟咕嘟灌,顯然渴了,湖里的水不能喝,自己帶的水不涼。 等他們喘氣喘勻了,朱元璋和馬皇后過來。 “最近幾日撈多少?收購的價錢壓到幾文了?”朱元璋詢問,他不清楚。 “托陛下鴻福,鴻雁的鴻,大的意思,不是洪水的洪,現在沒有洪水?!?/br> 船上年歲最大的人先碰一下朱元璋,專門解釋洪福與鴻福。 在水里,不能說洪,吃魚要翻面,得說劃過來,不可以說翻過來,你才翻呢! “好!咱就鴻福了?!敝煸靶Σ[眼。 “陛下,今年咱家這一秋能賺三十貫,其他時候種的糧食和菜,養的家禽和牲畜,都不算。 價錢壓不下去,下丘村給托底,實在不行咱們就給做成蟹rou干。 醉蟹眼下還不做,下丘村說到時候了,咱們再做醉蟹,那個賣錢跟咱沒關系,咱就是出個工。 家里娃兒讀書不花錢,咱們也學了不少字呢!還有算術。 陛下,聽說朝廷要打仗,錢夠嗎?咱家能拿出來二十貫?!?/br> 撈螃蟹的人回話,倒是很實在,今年秋天賺三十貫,他愿意支援給朝廷二十貫,沒打算全捐。 朱元璋臉上笑成一朵花,先點頭,又搖頭:“朝廷有錢,你們留著花用,該交的稅要交,若不忙……別忙了,一會兒跟著去村子,家里還有誰,讓小船過去接?!?/br> 朱元璋發自內心地高興,因為對方說給二十貫是真的能給,力所能及,而不是傾家蕩產。 “有,讓娃兒帶過去,其他人在家修網和喂牲畜家禽呢!” 撈螃蟹的人痛快地答應,他根本不在乎耽誤撈螃蟹的時間,有錢,不差這一天。 陸續的一些人家被帶上船隊,有之前就在此的人家,也有后來加入的,需要仔細詢問情況,看看不同時間到此的人生活怎樣。 隊伍從石臼湖繞一下,轉頭進丹陽湖。 丹陽湖同樣忙碌,一群群的鴨子和鵝在水面上轉來轉去,不過都在岸邊,它們也不想到更里面被水帶著走,主要是沒打算旅游。 同樣,這里的人一部分也被帶走,有人在那里制作咸鴨蛋和松花蛋呢! 做咸鴨蛋的方法很多,這里選擇用壇子做,把壇子先煮一煮,消毒,然后燒飽和鹽水放進去。 鴨蛋、鵝蛋、雞蛋清洗干凈,裝入壇子中,上面放一個高粱桿做的箅子,箅子上壓石頭,不讓蛋接觸到空氣。 一般二十多天就可以吃了,腌制得越久越咸,腌到一個多月蛋就混沌了,蛋清和淡黃混合在一起。 再腌則臭,只種臭蛋沒問題,能吃,前提要換鹽水。 想吃咸的就是煮開的飽和鹽水,想吃淡一點的又臭的則是非飽和煮開的鹽水,都先放涼了,不然把蛋給燙熟了。 如果想要多保存幾天咸蛋,可以在腌制差不多的時候,把蛋煮熟,再扔壇子里泡鹽水,這樣滲透性減弱,又不接觸空氣,自發酵緩慢。 還有的方法用酒、鹽面、油紙,蛋蘸下酒,滾一層鹽,拿油紙包上,即可。 沒有油紙用泥,像做松花蛋那樣做咸蛋。 每一種都有技術要求,否則會吃死人,未必馬上死,可能先生病,慢慢的病情加重……北元的人看著、聽著,再次確認雙方差距過大,打不了,沒那個實力抗衡。 從丹陽湖進黃池水,隊伍的速度變快,順流。 能夠看到岸邊的牲口車和火車,牲口車未必都是去下丘村的,也能是路過,路修到蕪湖,鐵軌也是一樣。 火車在下丘村停不停在于有沒有人和貨物運過去和運回來,有就停,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的話直接過。 由于繞了圈和接人,隊伍快中午的時候方抵達下丘村,船只???,入眼……亂七八糟的,并非一片金黃。 下丘村種東西不考慮正常規律,看水稻,有的快要收了,有的還要等一個多月。 種植時間不同,品種不一樣,互相之間還可能竄粉,故意的,水稻是自授粉,但挨著近的風一吹,天知道是不是有一些東西就飄過去了。 像朱聞天時候國外的種子公司就起訴沒買他們種子的人,人家種的是非轉基因的作物,旁邊全是種子公司提供的轉基因種子作物。 風一吹,把人家非轉基因的給弄成轉基因的,結果種子公司起訴人家,說用了作物的粉,要求賠償。 關鍵法院還判了種子公司勝訴,讓那邊賠償,不賠不行。 下丘村沒有人為修改脫氧核糖核酸的技術,朱聞天倒是知道技術,設備跟不上。 所以還得自然改變,利用雜交的方法來獲得自己需要的作物。 并非都追求產量,有的產量低,但是能夠在惡劣環境下生長,這樣的適合放到環境不好的地方種植,至少能種出來。 吶哈出這些人不明白,他們下了船跟著隊伍轉悠。 然后發現牛棚、馬廄、豬圈等地方,沒有那么刺鼻的氣味,特別干凈。 “好馬!沒養廢?!备窀窆吹揭黄シN馬,馬蹄子跟人臉那么大。 關鍵這馬精神頭十足,有動作的時候身體肌rou線條漂亮。 “下丘村高人說的,未來一段時期,馬、騾子、駱駝、驢是戰爭的主要運輸手段,除非打海戰。 但即便打海戰,所有的戰爭其實最后都是陸軍推進、征服、占領。 培育好的品種尤為重要,大明的威嚴不能指望別人的仁慈。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西漢陳湯說過,明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br> 朱樉說著伸手,那匹漂亮的大種馬立即低頭,用臉蹭朱樉的手。 吶哈出等熟悉馬的人:“……” 他們覺得秦王殿下膽子大,不怕馬咬你? “殿下你這是……”格格哈吉滿眼小星星,自己選的人這么厲害? “我的馬,從小馬駒開始養,后來才送到這邊?!?/br> 朱樉說著另一只手平伸,有人在他手心上放了胡椒粒和冰糖,他把手挪過去,大馬高興地舔起來,都是它愛吃的。 第1293章 升官愿晚人死早 村子里的水泥路增加,基本上所有地方都有水泥路,并且有鐵軌,扳道口處有人值班,電話線連著。 一輛輛小火車跑來跑去,經過了嚴格政審到這邊干活的人把東西搬上搬下。 朱元璋一來,這些人離遠,需要的時候再喊他們。 提前得到消息說下丘村里長過來看,寧國府的官員就先到下丘村,他們走水路,蒸汽機小船速度比陸地上的馬車快。 他們想修一條從宣城縣城到下丘村的鐵路,可惜預算太高,太平府不能出那么多錢,朝廷的錢也不可能給他們修鐵路。 鐵路對寧國府沒有意義,他們運輸東西有船足矣! 其他的二十一個村子人家自己修了路,大牲口多,想來下丘村趕車即可,向南京輸送東西,打電話找船。 一個村子兩部電話,花錢買的電話線,每月不管打不打電話都要交二十貫。 對于曾經的村子,一個月二十貫簡直是要命,現在隨便哪一戶人家一個月都能賺個三四十貫。 他們一個月賺的錢,是別人幾年的收入,不愁吃、不愁喝,有時組團去南京看看下丘村。 他們家的閨女可是許給下丘村的人了,那二十個跟著隊伍離開的人,他們的未婚妻跑到下丘村適應。 去南京回來,他們會帶很多書與中成藥、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