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節
朱聞天倒是一臉坦然的笑容,不,憨笑! 回村了他輕松許多,不用隨時拎個重機槍和供彈箱,力氣大他也不想那樣,誰愿意走路的時候手上拿一大瓶水? 一來到大棚群落外面,先看到很的皇宮護衛端著突擊步槍和沖鋒槍守著,里三層、外三層。 “快跟咱進來,莫怕,咱給你帶著急救藥?!敝煸袄^續招呼。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里長的心跳突然加速,急救個甚??? 里長扭頭看憨憨,意思是一會兒你可得保我,陛下會醫術嗎?怪嚇人呢! 朱聞天會以憨厚的笑容,別怕,沒事兒。 一個大棚的簾子被挑開,一群人進去,朱元璋往前一指:“宜長,可認識這些作物?” 里長方才還緊張的表情瞬間變嚴肅,他瞪大眼睛:“陛、陛下,回來了?他們回來了?有死人沒?” 第1278章 實物當前愈發信 “沒有,沒人死,連缺胳膊少腿的也沒有,沒有人掉指頭,只有人劃傷后縫合,村子里畫的東西全在這里,一樣不缺,真的有??!” 朱元璋聽到里長的話先是一愣,隨即介紹情況,表明無人員死亡,也沒有重傷,掉指頭的都木有。 東西帶回來了,凡是村子里拿出來的東西,一樣不缺,指作物,動物不要,不方便帶活的,死的又容易腐爛傳染疾病。 旁邊的宮女、太監、護衛們看向里長的目光充滿了感動,里長果然是里長,就跟下丘村管理的工廠一樣。 工廠不管出什么事故,下丘村的人第一件事必然是問人員怎么樣,沒受傷就好,其他的問題不是問題。 這么大的事情,這么多的作物,里長居然還是先想著出去的人如何。 “這個是玉米??!陛下,咱頭一次見到實物,跟圖上的一樣,現在長起來一些了,小的時候是不是和圖上小的時候沒差別?一個月了?” 里長松口氣,不死人最好,其實缺胳膊少腿的他能接受,養著唄!給高的獎金,月月給。 面前種著一排排玉米,有二尺長了,沒看到放冒頭的樣子。 憨憨畫的圖是分階段的,從種子發芽開始,一直到種子成熟,一個完整的循環。 朱元璋頷首:“二十七天,帶回來立即按照村子留下的法子種,那么多作物全種,種子留下九成,只種了一成。 他們帶回來的多,一成也種了很多的地,就等著看產量,全是好的土壤。 都看看,今天不忙著吃飯,叫你們高興高興。 若是能有……說的產量,咱大明還擔心什么百姓吃不飽飯?誰會造反? 去前面,那里種著土豆,地瓜也催芽成功種上了,等著出了秧子后扦插。 看樣子還是地瓜好,地瓜扦插,一個地瓜能扦插很多……” 朱元璋一邊說一邊走,手舞足蹈的,十分興奮,涉及到糧食了。 下丘村的書上說了,冬小麥收完種玉米最合適,比種高粱大豆好,有時候高粱大豆來不及成熟就霜降了。 還有土豆和地瓜的畝產,嚇死個人咧! 南瓜那么大個,關鍵保存時間長,放好幾個月都不壞,一大家子想吃的時候做一個,都能吃飽。 還有水果,帶回來的有秧子、有種子,叫仙人掌的東西是藥對吧?能長在沙漠里,這個厲害! 仙人掌含水多,駱駝隊伍遇到了,可以補充更多的水分,人也能吃,人需要把刺個弄下去,駱駝……如果有人把刺給削掉,它們吃起來會更開心。 “地瓜最好是做成地瓜粉,保存時間長,吃著胃不是那么難受,冬天烤地瓜好吃,地瓜做成果脯也成,冊子上寫的,咱沒吃過。還有土豆……” 里長跟著說,他相信憨憨給出來的資料不會錯,有圖有真相,看憨憨畫的,一一驗證,都對! “是呢是呢!”朱元璋終于找到能與自己分享喜悅的人了,關鍵對方信。 “那土豆說是冬天可以放很長時間,北方,然后變了青綠的時候,就有什么堿,堿吃了中毒,拿酸來中和。 就跟太原府那里的人愛吃醋一樣,因為水的堿性大,不像咱們這里,村子總給咱們找弱堿水喝。 東西沒見到前,菜都有了,醋熘土豆絲,專門針對發芽的土豆,把芽剜出去一大塊,其他的放醋做菜。 若是產量高,就做成土豆粉,說地瓜粉黑,土豆粉比地瓜粉白,土豆可以當主食,地瓜主食……胃消化功能跟不上……”朱元璋同樣看圖說話,反正現在都沒問題,冊子上的一副副圖,沒一張是錯的,這個高人……呃……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朱聞天跟著走,想哈哈大笑來著,結果發現不刻意發哈哈的聲音,一張嘴就嘿,挺愁人的。 宮女、太監、護衛不時也嘿兩聲,他們滿滿的幸福感,大明有高人守護,萬里之遙的東西都知道。 以后不會有百姓餓肚子,不造反,生活安穩,大家錢多,享受生活。 他們真心高興,下丘村說了,等著到了年歲離開宮中后,在應天府安排地方。 正常生活就可以,若是遇到什么事情,找宮里不好找,找下丘村,下丘村會幫忙。 一般不需要,離開皇宮的時候下丘村直接安排工作,有事情就在工作的地方提了,何必單獨找村子。 太監要找打仗死了男人的寡婦,帶男孩子的,宮女與護衛自由搭配。 想去外面自己找也行,只是估計他們不會愿意,學識不一樣,宮女三十歲之前就放,下丘村說的。 有的太監甚至打宮女和護衛的主意,提前商量,叫對方多生孩子,過繼一個給自己,那樣自己隨便找個女人就行了,自己有錢,找青樓女子也成,給贖出來。 “宜長??!動物和昆蟲這次沒帶,帶回來的作物都仔細查了,船只消毒。 高人說了??!有的東西過來不好,咱得管住,不過都拍照,拍了很多照片。 咱看到了,那大蟒蛇一頓得吃多少東西? 一個人不夠它吃的,帶回來吃百姓怎么辦? 橡膠他們確實有,當玩具,橡膠樹的苗和種子帶了,這個還沒種。 高人說了,要種在云南那里,還有廣州府、瓊州,咱得問清楚。 前面是番茄、蕓豆種植的大棚,蕓豆和豇豆一樣,得搭架子……” 朱元璋開始通過里長與高人交流,問一問,咱跟你說了,怎么安排。 里長懂,他不cao心,憨憨跟著呢!自己都不需要去記朱元璋說了什么。 他突然想起件事兒:“陛下,那邊的人呢?” “有照片,莫急,明天再看,今天一會兒先吃飯,他們人和咱們的人長得差不多。 比起很多地方的夷人,那里的人更像咱們,怎么回事兒??? 圖上畫和與照片里的沒什么區別,咱們的人帶著高人給的冊子里翻譯出來的文字過去,他們居然認識。 這高人……哎呀……行吧! 是咱的福分,從古至今,一個個高人,姜子牙、范蠡、鬼谷子等等,不行,差太多了,太多了??!” 朱元璋說著說著又想起高人,往前看歷朝歷代,厲害的人有。但下丘村高人這種,沒有! 強得已經不講道理了,最可怕的是能躲,明明下丘村就在眼前,你就是找不到高人。 第1279章 只作交換不占地 晚上接風洗塵宴開始,不用再去金水橋那里了,直接在下丘村,皇城五品以上官員參與。 官員們發現個問題,下丘村的人跟過節一下,喜氣洋洋的,之前到這邊聚餐,感覺也很正常,卻沒有此刻的那種來自靈魂的歡愉。 朱聞天繼續烤他的串兒,他今天就做了一道菜,雪綿豆沙,這菜孩子最喜歡吃,跟吃棉花糖似的,并且帶豆沙餡。 但廚子不怎么愛做,要不上價,工序還麻煩,考驗控油的基本功。 朱聞天那時遍地東北菜館,正宗不正宗,進去點幾道菜就知道了。 一個是糖醋鍋包rou,即原味鍋包rou,不放番茄醬的那個。 再一個是亂燉,如果店家用自己做的紅燒rou就不正宗,正宗的必須是紅燒豬rou罐頭,這是傳統,懂的人越來越少。 殺豬菜未必哪都有,血腸自己灌的少,買又不好買,所以不用點。 但是皮凍東北飯店都得有,自己熬的,不帶皮的清凍,帶皮的皮凍,這兩種一鍋出。 炒酸菜,加粉條的是東北的,即便一些東北人不愛吃粉條。 尖椒干豆腐,干豆腐很多地方叫豆皮,跟部分地區的千張差不多。 地三鮮,土豆茄子青椒,這個菜的青椒有的東北人不喜歡。 土豆燴茄子加蔥花拌醬的,主食撈水大米飯。 再就是雪綿豆沙,也叫雪衣豆沙,盯住這個最能判斷所謂的東北廚師的手藝。 朱聞天做了一大堆,沒辦法,宮里的孩子一看到他,都蹦蹦跳跳地圍過來,讓他抱抱、舉高高,強烈要求吃他做的雪綿豆沙。 皇孫朱雄英甚至還用毛筆寫了首……詩? 雪綿豆沙rou嘟嘟,吃到嘴里軟乎乎。又甜又白哪里找,萬里歸來憨憨叔。 五歲的孩子為了吃,寫出來這個,不做行嗎? 人家朱元璋恨不得親自下廚做了,可惜他不會。 朱聞天愿意給孩子們做飯,今天他心情特別好,那么多的美洲作物給弄回來了。 里面還有最方便做咸菜的洋姜,也叫鬼子姜,是從倭寇那里傳過來的,實際上是美洲的。 與華夏的螺絲菜差不多,只是沒那么好看,不過產量高。 鬼子姜隨便找個地方種下去,不用管了,別種沙漠就行。 它是躥根生長,種下一個,來年刨的時候能刨出來好幾斤,別全刨了,也不用管它是否能度過冬天。 等第二年的時候就會發現,種植的面積增加好幾倍,它自己長,什么都不用理會。 到第三年的時候必須控制規模了,否則占其他作物的地方,腌咸菜跟嫩姜似的,可脆了。 蕓豆過來的好幾種,最好的是飯豆,含淀粉量高,外表像臉譜似的,這個燉菜好吃,有的地方會把豆子剝出來跟米飯一起蒸、煮。 西紅柿不用說,還有辣椒好幾種,有了辣椒,那么做菜的選擇就多了幾百上千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