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節
朝廷專門從別處用船運修路工具,甚至上了炸藥,浪費時間。 看著路修出來,他突然發現這路只要有人維護,便可長時間使用。 “是從別處換到此地的人方便趕路,更讓運輸流暢,關鍵修路的人……好辦法!” 王仗義,即另一個聯盟部落的頭頭接話,他本想說朝廷找不要錢的勞力,沒敢! “正是!”里長承認,不然何必費那么大的勁?現在費力氣,等別人來了就好辦了。 等以后其他人搬遷到此,再想像眼下這般修路,非常難,組織不起來人手,大家全忙。 現在看著耽誤了一點時間,卻為之后打下好的基礎。 “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回來,那邊的冬天沒有兔子套??!” 吶哈出知道為什么走,避免自己的人再脫離大明,寧肯換人來,也得把自己的人帶著離開。 他還不知道歷史上的他投降后,被安排去打云南那邊的梁王,一個是讓他無法再回北元,另一個則是消耗他的軍隊。 不過在途中他就病死了,他的人手繼續去打梁王,至于怎么病死的,已經不重要。 現在不需要他打梁王,沒必要耗他的人,想打梁王,等軍隊再多點好武器,過去直接推了。 想來迫擊炮加突擊步槍和當狙擊槍用的步槍,打上一輪,梁王那邊會投降。 關鍵還無須耗費太多的人力,走長江水路,蒸汽機船載著人員、輜重很快就到地方。 搭建好碼頭倉庫,蒸汽機船陸續運輸東西,前面的軍隊就改走陸路推進。 何況云南有許多河,從四川打過去,貴州也能去,海路走越南那里進去,現在叫大越國,他們更恨元朝,因為元朝之前總打他們。 吶哈出如今只想著一旦離開,還能不能回來看看,他想看看換成大明朝廷來治理這里會變成什么樣。 “想來就來,此地礦產資源豐富,有露天鐵礦、煤礦、鋁土礦、金礦、耐火土、灰巖,甚至有石油,就是不好開采,還是在別處想辦法為好?!?/br> 里長不反對對方回來瞧瞧,總不會帶兵打回來,當旅游行。 憨憨說這地方資源多,要不為什么努力修路,唯一麻煩之處在于前期建立的工廠需要保密。 別的地方還不知道冶鐵煉鋼那么容易,以后要建好一點的高爐,目前在儲備高爐修建材料。 土高爐污染太嚴重,浪費又多,耗費更多的人力,不劃算。 “那里有大棚嗎?”齊齊力突然說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坝?!”大家偏偏明白,就是要遷徙過去的地方,現在就有人帶著材料過去建大棚,冬天為大家盡量提供吃的。 還要種大白菜、蘿卜、胡蘿卜、大蔥、圓蔥等冬季能儲備的菜。 大蒜多給一些,讓百姓冬天自己在家里生豆芽,韭菜于大棚中種植。 只是齊齊力冬天應該在應天府呆著,不讓他們這些人再跟自己人放一起。 不然到時候聽誰的?朝廷向他們下令? …… 正在搬家的百姓們不會考慮太多政治方面的事情,他們只知道打仗打輸了,需要換個地方生活。 大明的皇帝愿意給東西和錢,到了新的地方還有房子住,說是家家都能用上燒煤的爐子,盤好的火炕,冬天不跑外面去就不會被凍死。 要去的地方冬天沒有這里冷,地更好種一些,再不打仗了,不用整天提心吊膽地活著。 奴隸們更是期待,他們已經知道大明皇帝為他們贖身,需要他們以后努力做事情償還。 給的工錢高,每個月拿出來一部分還錢,剩下的錢自己花,如果能學會識字和算術,還有金錢獎勵。 等把錢給完,再干活的錢全是自己的,學習好給官當。 他們干勁十足,開始幻想將來的好日子,餅畫得夠大,似乎聞到了香味…… 女真人們早就不想在這里呆著了,他們可以去護士的地方,見識過別人的生活,那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 更遠處的女真人還在猶豫,再遠的根本不知道消息,生活如常。 “所以就不去薩爾滸了是吧?”今日中午大家吃飯的時候,吶哈出突然想起來自己得到的情報。 當時可是說親王們要去薩爾滸,還用再去嗎? “本就是引誘你們來打,包括泄露出去的有金礦的大概地方,其實咱們知道具體地點。 薩爾滸都是樹,有什么可舉行的儀式?樹木確實不錯,尤其是大的松樹,年頭久的松子多。 往后這里要多種柞樹,養殖柞蠶,吃繭蛹,那個比桑蠶的好,桑蠶的會中毒,改良品種后能好一些,咱們沒時間去改。 剝完繭蛹的繭繅絲技術目前沒有,但可以燙一燙,然后當成填充……” 里長笑著介紹情況,對,咱們不去薩爾滸了,咱們等著此再安排一番,就回家,帶你們回去見陛下。 陛下會給你們封侯,都是沒什么實權的,原來的官員幫著修史,不會修的頤養天年,或者當個地方上的小官。 “好!唉~~”吶哈出嘆口氣,他有點不想見朱元璋,曾經他被朱元璋抓住過,當時為了不變成被針對的勢力,朱元璋又把他給放了。 過了一些年,還得面對那個抓住自己的人。 “咱們的海船現在不錯,只要別遇到大的風,在海上看看景色,心情愉悅?!?/br> 劉晟換個話題,他猜出來吶哈出的心思,不過他覺得可以換個角度想,當時被抓,現在又被抓,說明陛下確實厲害,投降不丟人。 第1274章 工作交接航行累 渾河的碼頭上停著無數只小船,有蒸汽機的,也有等著被蒸汽機船拖拽的槳船。 岸上新修的辦事大廳里坐著六百余人,當先四個是朱太一到朱太四,其余的人有圖書館新培養出來的考生和打過仗又在應天府軍營好好學習的小將官。 他們乘大船換小船,帶著大量的物資趕到此,準備接手東北事物。 朱元璋從知道吶哈出投降后用最快的速度組織人力物力,挑選出能管理地方的人手,匆匆送到地方。 皇城朝堂上的文官、武將一個未派,信不過他們,這批派來的人提前說好,給升官,發獎金,家人會得到很好的照顧。 在這邊最多呆三年,每年會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回家,或者家人過去看,意思是不會叫他們始終呆在這里。 東北的地方太過偏僻,沒有人愿意拖家帶口一直生活在此,真有那決心的朱元璋又不想讓對方在這,怕對方太腐敗了不好收拾。 “這個小冊子借你們抄,或者誰有功夫刻個蠟版印一下,內容不多。 里面大部分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方法都有,若是超綱了,隨時發電報。 或者你們先靈活解決一下,再說明情況,畢竟暫時沒有那么多的電報機,待生產出來給你們。 這個將要到來的冬天尤為重要,你們首先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再以穩為主。 畢竟人口少,大部分屬于愿意到此的女真人,他們暫時不能全跟著走?!?/br> 里長手上拿著一個簡易的擴聲器,對眾人說,另一只手上是一……本書? 這段時間朱聞天每天晚上寫,里長每天抄,最后裝訂成冊,沒多少字,十二萬多一點。 東北的地方與其他的地方大部分差不多,關鍵是不一樣的,朱聞天必須安排。 坐著的人不出聲,他們知道為什么沒給印出來,時間不夠用。 吶哈出等人在旁邊圍觀,他們詫異,什么時候弄出來的那么厚一本書? 格格哈吉的眼珠子轉來轉去,似乎在琢磨高人究竟藏在哪個箱子里,隊伍里有車,車的車壁可以做成夾板的,倒是很辛苦。 朱樉等人無所謂,他們根本不愿意再考慮什么高人不高人的事情,懶得找,找到了反而是個麻煩。 里長一番交代完,大家聚餐。 今天的伙食豐盛,有候鳥燉蘑菇,候鳥再等一段時間要遷徙,趁著沒跑,連野雞一起抓。 還有野豬、熊瞎子、東北虎,東北虎盡量抓活的,要帶回到應天府養。 野豬和熊瞎子不值錢,別處有,就不帶活的走,熊膽要取了,這可是好東西。 眼下野生動物多,朱聞天不心疼,憑借大明目前的能力,殺不成保護動物。 其實很多保護動物的數量減少,是因為樓房多了,濕地消失,加上工業污染和農業的農藥化、肥污染造成的。 大明的百姓更愿意在家的附近生活,沒人想跑進大山里去捕獵,獵人也盡量避免碰到食rou動物。 …… 一頓飯吃完,大家先休息,明天要上一天的課,之后就靠他們自己在這里適應了。 “為什么突然有種不放心的感覺呢?對他們很擔憂?!?/br> 格格哈吉飯后邀請朱樉到碼頭上看看,朱樉欣然應邀,于是……一大群人都到了碼頭。 碼頭用木頭搭的棧橋,不是不能進去水泥柱子,水泥廠已經建起來,還有其他的窯,包括幾個土高爐。碼頭將來可能會改建,進去水泥柱子不好取出來,木頭的相對容易。 一艘艘的小蒸汽機船被拴在棧橋邊,這些是在蓋縣那里組裝焊接的,由大海船運輸到那邊,組裝好了再進內河。 蒸汽機鐵船的生產速度比木頭船快,一艘同樣大的木頭船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格格哈吉回頭看一眼后來官員休息的地方,心中不塌實。 “那是因為咱們太強了,才會總認為別人不行,你怎么沒想過咱們過來,會水土不服、不了解本地情況?” 朱樉笑著說,他知道原因,有下丘村在,下丘村是整支隊伍的主心骨,而高人是下丘村的主心骨。 “你們有高人??!”格格哈吉果然說出來這個話。 徐達手上拿著望遠鏡看看河面上往來的船只:“其實他們在這里做事不難,大量的人已離開,新的人還未到。 距離遠的女真人為了方便生活,會逐漸向這邊遷徙。 目前本地人口少,只要度過了這個冬天,到明年開春,可以派軍隊到此幫著種地。 蒸汽機的翻耕機等機械到地方,河邊有大量的小平原,幾下子就處理好了?!?/br> “估計未來一段時間都是軍墾,能夠獲得更多的糧食,同時收集其他資源。 軍墾要給軍隊足夠多的利益,不如獲得的資源有多少,按照比例分配他們個人。 但不能直接說分配,要說獎勵,否則別的地方的人也該想要更多的分配額。 那成了軍隊在做買賣,絕對不行,軍隊的職責是保家衛國?!?/br> 里長定下基調,該給的要給,名義方面有調整,憨憨說的,絕對不可以叫軍隊跟買賣掛上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