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節
“秦王殿下既然不想納妃,怕耽誤學習,他學到什么了?” 格格哈吉不再挑釁與試探,她知道明軍還有沒使出來的手段,那個才厲害呢! 之前被放回來的兩個千夫長奇哈和畢力爾,已經說了各種武器的狠辣,現在對付自己這邊還收斂著。 “秦王殿下管的事情可多,自從不納妃子之后,秦王殿下努力學習。 目前殿下管著百貨商店、居必七這兩個地方。 殿下十分聰慧,管得很好,可惜以后百貨商店要放手,居必七可以給殿下一直用著。 居必七是下丘村和秦王殿下,以及宮里一同經營的,秦王殿下占一成,下丘村占一成,宮中占八成,很賺錢。 以后殿下就藩,在西安府,那里的基礎在慢慢打著,他到了地方,錢財都是小事情了。 許多大臣和將領,都想把自己家的閨女許配給秦王殿下呢!殿下……” 朱螢開始夸朱樉,說的是實話,朱樉確實如此,努力做事,管理能力突出。 人也不錯,就找了四個宮女那什么,說好的以后要納妾,之后就不找其他女人了。 因為找完以后,不納妾,也不給名分,不生孩子,女子怎么辦?出王府? 朱樉說了,只要他找的女人,等著納妃生了兒子后,就可以生孩子了。 對于他這種身份和地位的人來講,給予那些宮女的屬于最大的恩澤,那些宮女要趁著機會多生幾個孩子,尤其是生個兒子。 跟所有時代的人一樣,上位者的人總是能夠隨便找到異性伴侶、同性伴侶,并且很多。 這個不分男女,女人夠厲害,找一群男人沒問題,找女人也沒問題,男人亦如是。 “秦王殿下的封地如今怎樣了?”格格哈吉聽入神了。 她才知道,百貨商店背后是大明秦王殿下管著,真的管著,不是叫別人管,然后掛個名義。 百貨商店??!整個大明各地都開始出現的厲害商鋪,就那個朱樉負責? 朱螢想了幾息的時間:“規劃得差不多了,很多事情在做。 包括晉王殿下、燕王殿下的封地,都準備妥當,就等著他們去就藩。 這回出巡的主要目的并非打仗,是晉王殿下想要給封地想想辦法。 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戰爭比民生簡單,此處其實并不難,就看想不想多殺人。 把該殺的人殺了,戰爭結束。 但百姓生活可不是那么簡單,需要時間,用技術的手段能夠縮短一些事情的時間。 烤鴨,有一種方式能夠快速讓鴨子變肥,叫填鴨,就是把鴨子嘴掰開,往里下個管子……” 朱螢說著說著,說起了鴨子如何快速育肥,硬填,把食物做成流食,咕嘟咕嘟就灌下去了。 關鍵鴨子吐不出來,撐得難受也要挺著,好在它們屬于直腸子,消化吸收快,排泄也快。 禽類的排泄物營養價值高,就因為那些東西殘留的營養多。 禽類一邊吃一邊排,吸收率低,只選擇對身體最有幫助的營養吸收,其他的不要。 下丘村賣的鴨子就是填的,試驗品,有淘汰的就放到熟食店。 “聽說下丘村有守村人,是一個……一個求來的人,比較……呃……憨厚!他以后怎么辦呢?守村人要成親嗎?有人家許配給他?” 格格哈吉的話題轉得突兀,從秦王殿下轉到了下丘村的守村人身上。 第1247章 社會結構在體系 飯繼續吃著,從晚了的早飯吃成午飯,格格哈吉專門跟朱螢聊天。 她沒見過守村人,只聽說過,有村子里的傻子,叫守村人,一般村子有什么事情,會給守村人單獨弄個小桌子吃。 守村人吃百家飯長大,一生孤獨,很多守村人給人的印象都是年輕時候的模樣,總感覺沒有守村人小時候的回憶,也找不到老了時候的,似乎只活那么一個時期。 戰爭的年代,傻子更活不下去,別的人連自己都顧不上,又何以照顧傻子。 這點下丘村厲害,村子自己沒有傻子,專門跑出去找一個回來。 下丘村的守村人二十多歲了,說是以后看情況,是否能給他找一個。 “太守,明……對岸送魚來了,還有麥飯?!?/br> 晌午了,傳令兵過來報告,大家快餓死了,就等著這頓飯。 “先找最餓的給,記得別吃太多。身體太虛的喝魚湯,以免吃死了?!?/br> 吶哈出還未出聲,格格哈吉說話。 冊子上寫了,餓的時間長了之后,吃東西多,會讓胃的負擔加大,另外在缺鉀的時候如果吃撐了,人會死。 而綠豆水是補鉀最好的東西,放點鹽,喝了能夠讓人活下去。 魚湯里面有鉀,先喝湯,等身體適應了,再逐漸增加其他食物的量。 “去吧!”吶哈出對傳令兵點點頭,meimei說得對,meimei說那些書是神書。 就是書太少了,應該一戶一套,前提人得識字。 傳令兵高興地去安排,不長時間,有歡呼聲傳過來。 聽著那聲音,吶哈出和格格哈吉露出無奈的神色,仗……打不了了。 明軍那里可以提供十多萬人的飯菜,自己的軍隊快餓死了,這仗還怎么打? 換個說法,明軍直接撤退,跑了,自己一方等快速減員吧! 去追明軍,一個個的餓著肚子沒力氣,追不上,自己找吃的,除了野菜還有什么?野獸又能捕到幾只? 河里的魚不好捉,明軍會炸,一炸一堆魚蝦漂起來。 “螢meimei,咱們的隊伍里帶了多少吃的東西?” 格格哈吉聽著歡呼的動靜,想到親王們的隊伍為什么能夠做很多人的飯菜,她好奇。 朱螢已經習慣對方喊自己螢meimei,拉關系、套近乎。 “jiejie是問調料?做飯的調料一車車的,主要鹽帶的多,路上有能夠當調料的草,咱們的人認識。 包括醫治簡單癥狀病的藥,隨手可得。 我過來的時候,隊伍里已經在準備藥材,并且熬制,需要時間。 等吃過飯,太醫和能夠簡單判斷癥狀的護衛、宮女會過來。 一個為大家分發藥喝,另一個看看外傷,該清理的清理,該縫合的縫合。 由于是親王們的隊伍,后勤方面要求比較高……” 朱螢知道對方不以吃飽飯為主,那就繼續介紹情況,講軍隊的體系。 軍醫一直有,只是手段不多,治愈的少。 會醫術的人本身便稀缺,藥材更缺,最常用的東西是烙鐵和草木灰、鹽、酒。 酒的數量有限,特別疼的人給灌酒,再上烙鐵,烙鐵止血。烙鐵是能止血,只是它屬于燙傷,止血是救命,救完命開始治傷。 燙傷并不好治,它會感染,抹鹽和草木灰倒是起一定作用,金瘡藥還行,就是少。 另外在醫療器械衛生方面不足,生孩子還知道燒熱水,戰場上很多時候弄個布就包了。 現在才開始大量種棉花,別人也不會做脫脂棉、紗布,原來的絲綢總不能給將士們包扎,都是苧麻的布。 親王們的隊伍享受著此時天下最先進的醫療手段,體系結構完善,無非有的內容沒填進去。 朱螢說脫脂棉、酒精、縫合線、縫合針、補充液、抗生素…… 正常的中藥更多,只要朝廷下來,讓各個野生地方中藥材多的地方用藥材抵田賦、勞役,百姓很愿意去尋找、收集。 只要采集這些藥材的成本低于田賦和勞役的成本,對百姓來說就劃算。 如家中有年歲大的和年歲小的人,干不動重活。 他們可以在路邊地頭,或者山腳下尋找藥材,再拿回家進行簡單地處理。 還有農閑的時間,田里除草后,沒有事情,正好利用起來,這個屬于碎片時間,專門做一些事情做不了,采集東西,多少無所謂,抽空就去找找。 格格哈吉聽入迷了:“舉國之力來做醫療??!朝廷的糧食夠嗎?地方上的百姓不交田賦,地方官員的俸祿怎么辦?” 格格哈吉承認藥材多對國家好,原來自己的元朝,其實也有各種福利,只是官員不行,太貪了。 官員的俸祿同樣有,有的給實物,有的發錢,發銅錢、紙幣,銀子同樣存在,就是給的少。 許多東西只是以銀來計價,折銀多少,就是多少。 加上天災,跟人禍合在了一起,故此丟掉了大好河山,前面的宋朝亦是如此。 “jiejie,糧食不缺,朝廷用糧,從夷商那里獲得,加上近兩年附近州府產糧多,無須從其他地方調糧。 jiejie那個時候對海外貿易發展得就很好,只是大部分貿易品集中在奢侈品方面。 只有奢侈品的利潤才高,誰會運一船土來賣?同樣不會買一船土運到別處。 陛下為了減少百姓的負擔,以及運輸成本,盡量就近獲得糧食。 不過一些能夠輪作和套種的地區,只要有主干河流存在,還是能夠通過水運來完成運輸的。 至于地方上的官員俸祿,要看百姓種了多少糧食,糧食多了后,留下來夠自己吃的,剩余的要換成其他商品。 百貨商店提供了商品,需要錢來購買。 獲得錢的途徑,一個是銷售實物,一個是提供服務。 碼頭扛活是服務,幫人蓋房子是服務,牙人的牽線搭橋亦是服務。 當一個人的所有體力都去生產實物的時候,他所能換錢的東西自然是實物……” 朱螢從社會物資儲備方面說,百姓種了糧食,不交田賦,也要賣糧食來換錢,再拿錢買東西。 這樣只要給地方官員錢,官員直接去買糧即可,如果都給糧食,官員為了購買其他的東西還要賣糧。 “關鍵不在乎哪一種方式來獲得生活物資,而是物資交換時候的中介,即貨幣的穩定性如何?!?/br> 朱螢總結一下,貨幣才是最重要的,它不能隨便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