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節
朱聞天在一旁聽著暗自贊許,沒錯,吶哈出的手下最容易叛變、投降,歷史上便是如此。 吶哈出死艮死艮的,別的北元勢力都一個接一個歸順,就他,非得帶著兵打來打去。 最后朱元璋也沒殺他,而是把他招降了幫著打仗,讓他多死些人手。 為了打他,大明可沒少耗費人力、物力,主攻的最后準備時刻,從大明各地調集了一百五十萬石的糧食。 運到地方一百五十萬石,運輸途中的損耗更多。 那時大明可沒有現在的樣子,至少連續幾次大面積的旱災和蝗災就讓大明損失慘重。 還有徐達沒打過王保保,大明被迫修更多的長城,大量的糧食和鋼鐵耗費在這方面。所以寶鈔崩盤了,給后來的皇帝留下個不怎么好處理的攤子。 這回不一樣,離過年還有五幾個月呢!足夠收拾掉北元的勢力,剩下的女真,西海女真離得近,也不難。 …… “沖出來了,居然沒有什么阻擋,快,前面有個小平地,夠我們集結,去那里,不要在山上,不能再被圍了?!?/br> 跑路中的吶哈出耳中聽著回蕩在群山中的鼓聲、號角聲,已經知道了明軍的打算,壞呀! 憑借來時的記憶,他知道左前方有平原,一個河水沖出來的平原。 那里也有河,寬四十多丈的小河,從河床上看,以前很寬,至少二百多丈,不知道怎么變小了。 隊伍開始人找人地傳遞命令,身后的事情不擔心,留下人手斷后,那些人是投降,還是拼殺,都無所謂。 投降明軍也要防備是不是真的,萬一詐降呢? 追的人要先把斷后的人給歸攏好,才能繼續追。 沖出來了,不用繼續放火,前面沒遇到包圍圈的明軍,可以沖。 到平原去,背靠著河,至少不會成被包圍之勢,暫時弄個背水一戰吧! 吶哈出的隊伍亂糟糟的,煙是沒了,不可能一邊跑一邊找柴火放煙。 他也不想再上山,怕被困住。 他沒在山上挖井,山上沒有好的取水之地,占的谷地有小溪,做飯的水就來自那里。但太小了不說,還容易被打。 馬謖是怎么死的?自己占那些山是臨時駐點,今天就應該離開,誰能想到突然遇到明軍。 那條河不錯,四十丈寬,先呆在那里,然后再想辦法渡河,到河對面跟這邊的明軍對峙。 吶哈出的隊伍開始亂糟糟地向著那邊涌去,得到命令的人也會喊自己周圍的人一聲。 當然,故意躲起來的、投降的、朝著不同方向突圍的同樣存在,誰知道每個人心里咋想??! …… “還真讓他出去了,那邊有河???” 在吶哈出并不算完全沖出包圍圈的時候,大明的人發現了平原與河流,時間到中午了。 大帳中的四個親王和重要人物在研究戰術,電報給回消息,吶哈出的大隊人馬一出來就拼命地朝著一個方向跑。 兩邊的路上有人開槍,逼著他們不能太過分散,同時又不想造成太大的傷亡,都是能干活的,不要錢的那種。 追著、跑著,前面的人看到了河流,而且已經有人先游過去了,到對岸,比吶哈出的部隊快。 有熱氣球,人抓著熱氣球放繩子,熱氣球上減配重沙袋,繩子拉過去,人就抓著繩子游。 數量不多,三百多人而已,等待下一步的命令,順便給熱氣球重新裝配重沙袋。 消息通過電報發過來,三百多人就著河水吃點壓縮餅干。 大帳里的人剛剛知曉河流的存在,同時也明白吶哈出要干什么。 “有河就好辦了,他想背水一戰?然后自己人渡過去,到那邊就能夠解決射程問題。憨憨哥多給我放點蔥花?!?/br> 朱棣聽完消息,看著憨憨哥在那里為自己攤煎餅果子,要求多放蔥花。 第1234章 兩方算計在平原 他愛吃小根蒜,蔥花有,干的,做煎餅果子沒法用,一般是做湯面的時候放,提前泡開做煎餅果子,泡的效果差。 路上有野菜,隊伍里的人全認識,很多都是藥材,順手就采了,交上來。 小根蒜也算藥材,但真把它當藥的很少,都當蔥吃,感覺比蔥更香,帶著一絲土腥味。 之所以不專門種它來代替種,是以為它產量低,不劃算的,山上有就采,沒有則算了。 “哎!蔥,多放,嗯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心情不錯,他就怕吶哈出玩命跑,停下來便好。 看樣子吶哈出也不想只帶著幾千人回去,跑才是最難的,比追難。 戰場的潰兵沒士氣,隊伍已經散了,無法指揮,將兵分離。 成功突圍與被放出去突圍可是不一樣的,成功突圍,代表把那一個地方的包圍軍隊給打敗了。 突圍、護住側翼、殿后,屬于一套部署。 殿后的人基本上沒有再與主力部隊匯合的機會了,要么投降,要么戰死。 通常能夠被留下殿后的隊伍,都是那種死戰不降的人,叫他們掩護大部隊走,會提前跟他們說會照顧好他們家中的人。 只是吶哈出來不及安排這種人,自己大明的隊伍抓俘虜容易,一喊就投降了。 雙方武器不對等,不投降只能白送死,想殺一個夠本是絕對辦不到的。 被放出去的突圍,證明沒有干掉那個方向的敵人,無法證明你還有戰斗力,其他方向的敵軍會繼續追。 放你出去的隊伍自然隨著你前進,相當于打了一個圍三闕一戰術,怕不怕? 沒把圍堵的那一個方向的敵人徹底打倒,自己的軍隊亂了…… “憨憨哥,給我的多刷醬,甜面醬。有河確實挺好……”老五跟著說。 “我給你攤呢!你跟別人說有什么用?”鈴兒打斷老五的話。 “有河確實挺好的,咱們隊伍里有拆散的船,到河邊正好再組裝上。 他們想要背水一戰,咱讓他們后背也受攻擊。 估計他們絕對想不到咱們的隊伍裝備是什么樣,可不僅僅是武器。 呀!鈴兒姐給我攤煎餅果子呢?多放甜面醬哦!” 老五非要把自己的話說完,又裝著突然看到鈴兒攤煎餅果子的樣子提醒。 其他人也是煎餅果子,大家趕路,不可能只讓其他軍隊動,自己的中軍呆在原地。 趕路的速度沒有逃與追的速度快,但并未慢上許多,大概一半的速度。 中午吃飯,順便休整一下,抓的俘虜要管理,給他們用白水煮野菜,一點鹽,一點油。 大鍋的菜煮熟了,舀一點油在里面攪和攪和,盛吧! 盛的時候每一勺子菜看上去都有油,這個就是浮油,根本沒什么用,不能把菜炒香了,也無法為人提供多少油水。 給俘虜吃東西,是怕他們餓死,抓到的俘虜已經說了,今天早飯還沒吃,昨天晚上又吃得早,餓得前胸貼后背了。 被煙熏后,又疲勞,需要一點熱水,做成湯更好,鹽也真是一點,多了不給,給一點補充電解質。 活著抓到的俘虜,再讓對方因為饑餓和電解質紊亂掛掉,太不劃算了。 但下頓就是明天了,而且不放鹽,怕俘虜反抗,缺鹽就脫水,人沒有力氣。利尿的藥就是脫鹽脫水,有的連鉀一起脫,鉀低了人會出問題,便有了脫鹽脫水不脫鉀的藥。 吃哪一種呢?身體鉀含量高的吃全脫的,身體鉀含量低的吃不脫鉀的。 鉀低了不行,鉀高了還是不行。 …… 等所有人的煎餅果子都攤好了,大家才一起吃,沒人先自己提前吃。 一人一碗野菜湯,別的沒有,咸菜都未擺出來,吃口煎餅果子,再喝口湯就可以了。 老五咬一大口煎餅果子,露出享受的表情,慢慢咽下去:“他們昨天下午吃的飯,等早上九點多,快十點的飯。 咱們一動手,他們沒來得及吃飯,他們跑的時候是不是有人會把飯全丟了? 陸續抓俘虜的時候,他們留下的東西被咱們拿了,有不少吃的。 他們帶的rou松、rou干和乳酪怎么都不好吃?炒面更難以下咽,真不容易?!?/br> 老五抱怨繳獲的東西不好,尤其是食物,沒一個他能接受的。 rou松、rou干、乳酪,一律帶著臭味,他自己吃的下丘村同樣的東西可不臭。 他本想吃點人家的rou松來著,結果別說吃,聞著便惡心,rou松咋會是那個氣味? 比起下丘村專門用來飼養家禽牲畜的魚骨粉還難聞,臭烘烘的。 里長喝口湯:“殿下,屬于工藝的問題,北元只要把東西做熟即可,不管口味,戰爭中有幾個人會考慮那些? 不過不用扔,也不給他們吃,咱們再加工一下。 全部重新煮,加上香料或發酵粉,就把不好的味道去除了。 有的臭跟臭豆腐一樣,下丘村來做,吃了對身體沒有壞處,除非吃多了撐得難受。 說白了是個發酵問題,發酵不好的話,容易孳生對人有害的東西。 沒想到兩次戰斗打得都很輕松,咱們吃過飯要快速前進,不給吶哈出休整的機會?!?/br> 眾人沉默了,吃東西,吃完就上路……不,趕路! 準備晚上的時候趕到平原邊,吶哈出已經到地方了,正努力地喊著話,河對岸的人都聽到了。 風向變了,有時正好對著吶哈出軍隊的方向,熱氣球就下面拴著繩子,跟放風箏似的飛過河面,在敵軍上空偵察。 這個時候的配重就體現出來,三點定位最穩固,熱氣球不能??!只有兩條繩子,風一吹吊籃偏,用沙袋給另一邊配重,這樣吊籃穩住。 就在那么高的地方向下看,這個時候架上一挺重機槍對著下面…… …… “過不去!都說半渡而擊,他們不等著我們的人上去一部分就開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