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節
“里長,能下一次雨不?下五分鐘也好,涼快!” 朱橚聽四哥說話,順遮陽篷前面的地方看遠處的天,碧空如洗,一朵云都木有見到。 “沒那個本事,除非天上有云,以后倒是能試試?!?/br> 里長搖頭,他知道朱橚是想看看高人的本事。 高人說了,好好造竄天猴,其他的東西好辦,只要肯花錢,便能做出來。 不下雨的時候望天,天上有云了,用竄天猴把東西帶上去打到云彩里,雨就嘩啦嘩啦掉下來。 關鍵在于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當然這邊可以在燕山山脈那邊發射竄天猴,然后云往這里飄,就把雨帶過來一些。 “以后能試?”朱樉四個兄弟同時出聲,很興奮,打聽出來高人的一個本事了,有云能下雨,以后的。 “需要做出來東西,現在哪有時間做?在外面四處轉。像造槍一樣?!崩镩L頷首。 “做出的東西?”四個兄弟又一次默契。 “不然呢?腳踏天罡?呃……求雨心切倒是挺好的?!?/br> 里長順嘴說一句,突然反應過來不對,那是陛下在北郊祈雨,劉伯溫可沒有憨憨的本事。 四個兄弟當作未聽見,他們知道那個事情,父皇沒好使,但下丘村提前就挖好井了。 徐達想笑,努力忍住,他經歷過此事,他先去北征沙漠,打完回來,正好跟著一起去北郊,看陛下踩禹步。 記得那天的天上有云,就是不下雨,下回再有云,讓下丘村試試,先偷摸試,成功后陛下再正式祈雨。 “哎呀!肚子難受,不行,我要……” 這邊聊著怎么把雨給變出來,有當地村民難受了,離席跑去茅房。 油這個東西反應特別快,不過面不會一起跟著走,它需要等好長時間,先胃消化,再往下走。 有一個說難受的,其他人相繼覺得不舒服,一時間各回各家。 里長房大川沒吃一樣的東西,他站起來:“這……難道是……” “四哥坐下,莫要亂說?!狈看笊郊绷?,跟著起身,把堂兄給按坐下。 “慌個甚?晚上還有一次呢!說不定明早再來一回,總不吃油水就這樣?!?/br> 鈴兒轉頭對隔了一段距離的房大川喊,對方保證以為被下毒了。 下毒拉肚子的沒這般快,只有葷油最快,巴豆要等上一個多小時。 有太醫不好大聲說這方面的事情,走過去耐心解釋,有宮女和太監跟著每一個村民,看情況。 能直接看到的記錄一下,省不少心,其他的等晚上再說,那個需要檢驗,上顯微鏡。 “沒想到是這樣,咱誤會了,咱……” “你誤會啥了?”鈴兒不等房大川把話說完。 旁邊的房大山趕忙接話:“是誤會村民見到殿下高興,貪吃了?!?/br> “對,是這樣,想差了?!狈看蟠昂?,天太熱了,又不下雨,看,渾身全出汗。不是所有的百姓全去茅房,有人體質好,看別人去,還很納悶,繼續吃,慢點吃,吃快了就飽了。 又過去一個多小時,百姓們安靜了,戴上斗笠,繼續干活,飯可不能白吃。 平日里只吃兩頓飯的,今天多加一頓,不把活兒干出來,對不起這頓飯。 太醫按照宮女和太監的反饋,給開藥,這部分人太好了,畢竟誰都不愿意進行檢測。 一直到太陽變成的蛋黃,村民們才結束工作,一個個露出笑容。 有人還與其他人說,加一頓飯真有力氣。 “北平府是不是只剩這一個村子一天兩頓飯?還有同樣的村落?” 朱棣聽到村民的話,嘆口氣。 他發現下山村的人很勤勞,干活知道如何使勁,大家相互配合著誰都不偷懶。 可惜缺少大牲口,也沒有那么多的工具,人拉的犁,竟然還存在石頭的犁片,就地取材的。 包括砍柴的石頭斧子,按照里長的說法,叫石器時代,后來發展到青銅器,接著才有鐵器。 “殿下,沒了,這里其實也要給工具,房里長不要,說拿了東西就得搬家?!?/br> 知府回話,順便等房大川一眼。 房大川眼睛看向別處,不出聲,反正之前不要,現在……不敢不要。 朱棣不理會房大川,殺又殺不了,跟對方生氣,犯不上,雙方地位懸殊。 他掃一眼下午過來的機械新開出的一部分地:“明天晚上就全好了,住這也好,至少中間有個村子能為來往的人提供便利?!?/br> “經營好了賺得很多,得收稅?!扁弮簛硪痪?。 房大川:“……” 他十分懷疑是因為自己之前的事情得罪了這丫頭,收稅?一個村子收什么稅?誰來收? 他不敢出聲,沒讓他說話呢!得人家問,他才可以回答。 他焦急地看向自己當知縣的堂弟,使眼色。 房大山露出為難的神色,再一咬牙:“是歸房山縣管稅嗎?” 他找到了一個插話的借口,收稅誰來收?收多少? “北平府派人,你們是親戚,何況咱信不著房里長,徐將軍派人,賺到的稅錢可是額外的,給秦王殿下留著?!?/br> 鈴兒擺出來一副就是看你不順眼的樣子,不服?還下山村比下丘村地位高?誰給你的勇氣? 房大川繼續:“……” 他很想說,那是秦王殿下的事情,你小丫頭你還命令上徐丞相。 “鈴兒說得對,咱找人手過來收稅,能收多少?” 徐達配合,他也喜歡鈴兒這種小丫頭的樣子,跟朱棡老丈人謝成一樣,心靈手巧,人長得漂亮,本事不小。 看她組織人手的時候,分明就是一個專業搞后勤的,讓人想起了馬皇后。 何況她會主動去溝通王妃,這樣以后有什么事情,自己的女婿朱棣不好直接跟陛下說,讓自己的女兒聯系鈴兒,鈴兒那里可以幫忙。 秦王就藩后,再有事情,朝堂上的官員會盯著,下丘村誰敢盯? 第1072章 村人身份緣何貴 “能收多少稅???主要是過路經濟,本地沒有什么好東西,礦產資源……還是說說養殖吧!” 鈴兒回憶著此地資料,發現不行,憨憨哥說不要破壞,盡量別去開采此處。 “養殖為了給路過的人吃飯,有rou吃,需要專門種苜蓿,紫花地丁就……不如白羊淀那里的苜蓿草。 從那邊引種,種一次,可以收很多年,屬于多年生的,看著長勢不好了再重新種,記得輪換著種和刨根。 這里有金礦、銅礦、銀礦,金礦一直就采著,從唐朝。 鐵礦一般般吧!剩下的是能夠拿來做耐火磚的鋁礦,黏土多。 加上本身可以開采煤,就在房山縣那邊建廠,燒制耐火磚、耐火泥,運輸到北平府府城及其他地方。 運那些個東西得修路,下山村負責前面一段的路維護,代替村子里的勞役,以后村子把路管好了,不用再服勞役。 大牲口拉車,正好在這里吃草、喝水,青貯池子干這個用的。 池塘提供魚和蓮藕,夏天賣冷飲,想來三十稅一的話稅收要逐年上升,直到達到一個平衡,或者鐵路修了。 修鐵路有一個好處,運煤的話,會往下掉……” 鈴兒腦海中出現各種數據,分析稅收如何,未來幾年是不會修鐵路的,除非房山縣自己制造鐵軌。 需要朱棣同意,知府等人都不行,因為原來能夠外銷的鐵,修鐵軌少了一個收入,反而變成投入,人工費是錢呢! 從房山縣那邊路過下山村向其他地方運輸的貨物量越大,下山村收入越高。 等真修鐵路,需求量更大了??!包括修其他地方鐵路,必須先把這段修了。 貨物運輸量增加,就不停留,會掉下來煤,下山村撿著自己家燒挺好的。 弊端是下山村的收入瞬間降低,當鐵路修好的那一刻,之前所有的過路經濟優勢便蕩然無存。 “???那不能修鐵路??!” 聽到鈴兒的講解,里長房大川忍不住把心里話說出來,又連忙捂嘴。 老五朱橚不高興了:“哪有你插話的份兒?要本事沒本事、要大局沒大局,整天就算計自己那點小事兒。 還什么下丘村的丘不如你下山村的山大,本王看你是臉大,欠扇。 你咋不想想修鐵路之前村子賺多少錢?那錢你拿來干什么?存著??? 已經告訴你將來會如何,你不曉得未雨綢繆?你欲阻止?螳臂當車,哼! 鈴兒姐你看咱說得對不?修鐵路了村子咋辦?” “本來你就想幫著問,還非要先訓斥別人一番?!扁弮浩沧?。 “咱是真生氣,還有村子敢跟下丘村一爭高下的?”朱橚露出靦腆笑容。 房大川只是一臉尷尬,原來自己說的那些話,全知道了?吳王殿下幫村子問著呢? 這問啥呀?沒有辦法的,只能把之前攢的錢拿出來花,該種地還是種地,不賣東西了,撿煤塊不要錢。 鈴兒不去看房大川,指著周圍的地方:“有貨運火車就有客運火車,哪怕客運火車兩天一次。 要想辦法讓這里成為一個火車站,在明白將來會改變現狀,就得做好經濟轉型準備。 由過路經濟轉變成外銷經濟,不像石臼湖那里,那邊屬于過路經濟向產業鏈經濟轉變。 咱們先賺錢了,又種那么多苜蓿草,咱自己就可以大量飼養牲畜、家禽。 一個是出售活的牲畜,比如牛和馬,這個咱不能殺了賣錢。另一個是深加工模式,做出來自己的特色,凡是客車過來的時候,就搬運上去一堆,運到其他地方賣。 比如說好吃的烤雞、烤鴨、熏雞、香腸、鹵rou、風干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