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節
“腰,羊,烤……有?”朱聞天這個時候露出茫然的神色,還有羊腰子嗎?這么熱的天。 “有呢!今天市場上收的,明天早上起來要吃羊rou燒賣,買的羊,二十只?!?/br> 旁邊燕王府的人出聲,大家都有分工的,今天輪到燕王府來負責一些事情,順便鍛煉人手。 有就拿來吧!朱聞天看一看,很好,用井水泡著,一些味道都泡掉了,他還有調料,乙基麥芽酚。 制備這個東西吧!不是應用,量非常少,是為了讓小伙伴們了解如何制備的,幾種制備方法都用,屬于化學教學范疇。 做完了的東西,就不能浪費了,拿出來用。 乙基麥芽酚一用,羊腰子的腥臊味瞬間消失,比正常做菜用味精還快。 朱聞天慢慢烤著羊腰子,產房里面的小寶寶呼呼睡了,產婦沒睡,喝了人參湯,亢奮,本身她的體質就好,她總能吃到rou。 “姜郎在嗎?”產婦安撫好寶寶,問別人。 “我在,我在外面吃飯呢!我能進去不?” 姜伍始終關注著產房,他其實并不在乎孩子,相對的,他更在乎媳婦兒。 他已經死過兩個孩子了,孩子死了可以再生,媳婦兒沒了怎么辦? 正常的男人都如此選擇,尤其是沒有避孕手段,同時又生存資源缺乏的時候,孩子可以沒有,媳婦兒必須在。 這是正常的人類生存選擇,哪怕朱聞天時候的一些事情,將領姓朱的,他都說了,由于養不了,所以后來的弟弟meimei就被父母給溺死了。 痛苦??!畢竟都是生命,站在富裕的角度上,覺得那不對,其實是避孕手段缺失,生下來沒有東西喂,還是死。 那么在不缺少食物的時候,誰重要?當然還是媳婦兒重要了。 已經有三個孩子了,有男有女,死掉兩個,生病死的,媳婦兒不能死,媳婦兒不僅僅是生兒育女的存在,也是精神上的依托。 有媳婦兒就有家,再有孩子,自己努力打獵,媳婦兒在家種點菜,把孩子養大。 “進來吧!你自己媳婦兒有什么不能進的,先消毒??!至少表面得消殺一下,別帶著病菌傳染給寶寶!這個時候的寶寶最脆弱,也是最強的時候,看從哪個角度來算了?!?/br> 里面的鈴兒聽到,對外喊,允許父親進來看孩子和媳婦兒。 剛出生的寶寶生命力最強,扔到路邊,七十二小時,他都會頑強地活著,哭。 同時也是最弱的,一個病菌感染,他也能哭七十二個小時,然后就…… 寶寶在貧困的家庭中出生,考驗的就是人性和生存資源的時候。 “別處本王管不了,本王說了,以后凡太原府出生的孩子,生出來本王就給一貫錢,然后養到十六歲,別處的孕婦到了太原府,本王給吃的?!?/br> 朱棡大聲喊著,他跟歷史上的他不一樣,接受的教育問題,他見不得這個,不就是錢嘛!有錢。 第1004章 生產輔助把線牽 朝陽升起,一個磨砂的產房放在了晉王府外面的空地上,一些本地的穩婆和郎中被找過來,接受培訓。 一個產房扔這里了,隊伍中還有,看著產房很大,其實就是一些玻璃拼裝的。 其成本沒有多少,關鍵在于輔助性支出,比如藥材、燈光照明、消殺…… 朱棡昨天晚上喊了,要獎勵生育,幫著人養孩子,那么產房必然是第一位的,給他一套。 有產婦需要的話就過來,當然獲得的輔助比不上有下丘村存在的。 硬件相同,失去了軟件支撐就降低的規格。 跟朱聞天時候的醫療系統的飛刀一樣,作手術,地方上的三甲醫院的硬件沒問題,要什么設備就有什么設備。 手術能作不?呃……闌尾炎的?這個行。 難度更大的不行,那么怎么辦?雇飛刀,從其他的地方雇傭動手術的人和其團隊,必須是團隊。 同一個手術,在那邊作,十萬元錢,在你自己這邊三甲醫院作,還是十萬元錢,但醫療團隊更貼心。 因為團隊在自己的醫院作手術,大部分的收入交給了醫院,自己只能拿一少部分。 飛刀呢!所有的收入都是自己的,給一小部分當地的設備錢,服務當然好了。 設備一直在,當地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就作不了,他們知道你請飛刀還不生氣,甚至就是他們幫你請的飛刀。 他們可以學習,看人家是怎么作的手術,現場教學,不花學費的,賺到嘍! 故此,當一個人請飛刀的時候,飛刀的團隊高興,當地的三甲醫院對你的態度也非常好,給你提供最好的單獨照顧,美味的醫療營養餐,多方得利。 太原府這邊留下的產房,現在顯然達不到這個水準,沒人給開飛刀??! 穩婆與郎中則非常重視,穩婆最知道生孩子的難,與郎中仔細商議,在這個條件下,相互配合,孩子的出生率就高??! 尤其是給了各種中成藥和輔助生產工具,就是夾孩子腦袋往外拉的產鉗,這個厲害! 會不會出問題呢?當然會了,有的孩子用產鉗就完了,各種副作用出現,影響發育什么的。 那用不用呢?用??!有比例的,用產鉗的那個影響發育的,如果不用產鉗,直接就死了。 孩子在沒出來之前死了,絕對是一尸兩命,母親也要死。 用了產鉗,孩子在難產的時候往外拽,有一定概率死,但母親不死。 只有吃飽了,并且有了社會保障的人才有資格提這樣那樣的道德標準,否則生存為第一位。 這個產房,軟件方面可能不是很好,穩婆與郎中對此卻非常滿意,能逐漸提高產房的效率和母子的存活率。 產婦的手能夠伸出來,旁邊開個口子,有要求高的大家族,郎中在外面搭脈,要求低的,郎中直接進去。 “今天的燒賣好吃,她也吃了是吧?” 朱棡吃著羊rou燒賣、喝羊雜湯,感覺暖暖的,渾身上下,由內到外,都是暖暖的。 好吧!說實話!就是熱。 這月份晚上也不涼快,吹的風都是熱風,早上同樣如此,體驗不到絲毫的涼爽。 “吃了,那不就在里面呢么!外面又有個罩子,早上打開了,看著還是模糊的影子,這樣避嫌,對殿下們進行保護。否則就有人傳了,說殿下們隨便降罪于人,害別人的媳婦兒害怕早產。 如今房子就放在那里,有身影,聲音更能傳出,好不好一目了然?!?/br> 謝成在旁邊出聲,他整個府的人都在這睡覺,過些日子再回去,那時房子裝修妥當,今年的冬天能夠舒適地度過。 “嗯!正好太醫們在,各府的宮女太監也在,趁機多幫著接生幾個孩子,算功德一份?!?/br> 朱棡看那邊的產房,一早就有婦人來生孩子,其實還有簡陋的臨時用好木頭拼的房子,沒有刷漆。 “殿下,最關鍵的在于允許她們坐月子,坐月子最難,如今天熱,一個月熬下來,遭罪?!?/br> 里長知道什么最麻煩,夏天坐月子,寧國府的冬天不是特別冷,反正比不上太原府,冬天孩子出生,少遭罪。 按照日子,再有三天夏至,柳絮都不飛了,下一點雨,不夠蒸發的。 產婦坐月子,坐不好悶一身病,孩子身上也全是紅疙瘩,需要一定的衛生條件。 宮女和太監懂按摩,幫著產婦骨骼加快恢復,營養也好,不是使勁給吃雞蛋、喝雞湯。 “何時達到南京的醫療條件?真是不比不知道,下丘村功德無量?!?/br> 朱棡眉頭挑了挑,看到的百姓一個個身上的衣服都很破舊,面黃肌瘦的。 倒是也有幾撥好的,太原府陽曲縣有錢的人家,不管怎么窮的地方,總歸是有富裕的。 除非兵災,全搶,那樣越富裕的人家越慘,舍不得給錢,人也跟著沒了。 “殿下今年給免了田賦和勞役,再找百姓干活,百姓得錢,剩下的是運輸問題,用船把鹽池的鹽給送過來。 夏天的時候叫百姓多儲備干菜,冬天的時候腌制酸菜,窯已經在陸續建好,給百姓燒陶缸,只要不碎,稍微變形也能用。 先借給百姓,等以后百姓有錢了還這個錢,或者殿下有了新的收入,就免了百姓買器皿的錢。 黃河的魚多,壺口瀑布下面到此兩岸的百姓數量少,派船去多多捕魚,做成魚干。 百姓賺了干活的錢,正好買咸魚干吃,蒸著吃最好,省油,而且還不用放鹽了,泡一泡,洗一洗,放點姜片、蔥段、花椒、紫蘇就蒸了?!?/br> 里長知道朱棡就想從別人口中得到一個安慰,不然總拿南京跟太原府比,應天府有的地方也窮。 咋不用寧國府宣城縣比曲陽縣?宣城縣另外二十一個村子,村村有錢,戶戶起樓房。 今年估計又找機會往南京下丘村送東西,不直接送到河邊的下丘村,那里沒幾個自己村子的人,全是找過來學習的技術人員。 二十一個村子懂得感恩,不管下丘村缺不缺東西,他們必須送,順便也跟下丘村的人說說話,聊聊還能干什么?本錢都夠。 里長想著,朱棡心有靈犀地跟著也想到了宣城縣:“宣城縣的村子好??!能跟咱曲陽縣合伙做些啥不?比如互通有無?!?/br> 里長:“……” 第1005章 天地之差無相比 鈴兒見里長懵了,趕緊出聲:“殿下,不成的,太遠,互通有無,也是你在南京跟這邊,應天府,安排安排?!?/br> “應天府的其他地方沒什么錢,江寧縣?上元縣?比曲陽縣的人口多,咱那有啥?倒是便宜李知縣、鄭主簿、關縣丞、王典史他們了,他們還呆在宣城縣呢?” 朱棡其實是想讓那邊的村子派人到曲陽縣看看,建些養殖場什么的,他們的經驗最豐富。 轉而想起宣城縣的官員,好幾年了,官員始終未升遷。 升遷官位提高,能夠直接調到皇城里辦公,不升遷好處多,在地方上撈錢,明目張膽地撈,父皇允許。 他們跟村子有合作,然后配合寧國府帶百姓一起干,自己拿一點分紅,那一點是比例,架不住體量大。 寧國府的官員不走,宣城的就不走,宋知府等人要把其他的縣給發展好,家家住樓房。 別的官員想進京當官,離皇帝近,或許有機會繼續升。 寧國府的官員無所謂,陛下總惦記,隔一段時間問一下,看看又把哪方面做好了。 那里屬于試點,只要下丘村給出個新的思路,寧國府立即調整,宣城縣最流暢。 別的縣想要干什么,得先考慮百姓能否承受得起,一次投入過大,百姓沒錢。 宣城的百姓…… “殿下,宣城是宣紙的地方?那紙好!”謝成對宣城有印象。 “宣紙、宣筆、徽墨、宣硯,再往南還有歙硯,宣城板栗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