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節
好在朱棡根本就不指望從他們口中問出來什么某個地方的詳細情況,把幾個村子的里長喊來,聊聊奇聞趣事。 比如哪里的水井中傳過孩子的哭聲,有可能里面有娃娃魚,而且地下河另一邊連著大的穩定緩流區。 通常伴隨著溶洞,溶洞能干什么?種蘑菇,種藥材,有的溶洞的水質硬,人喝了不行,最適合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這樣生長快,喊的礦物質多。 若是種多年生的植物,很容易使重金屬積累,對人產生危害,這都是下丘村說的。 結果朱棡一引頭說這種事情,反而把里長們給聽愣了,他們瞪大眼睛,滿臉好奇之色,像聽神話故事似的。 “像有的地方有條小溪,溪水人喝了不行。但是長在旁邊的果樹卻比其他同樣的果樹結的果子甜。 把這個果子的核種到其他地方,結出來的果子又正常了,據說那條小溪是神仙點化過的。 那么咱們順著去找,會找磷礦,甚至找到高鉀低鈉的長石礦區,這兩種混合起來就不錯。 你們倒是說呀!別總叫咱說,咱不是來講故事的,咱要聽故事?!?/br> 朱棡說著說著發現不對了,自己講了幾個,你們一句話都不接?本王為你們說書來了? “殿下恕罪,草民聽上癮了,竟然如此有趣和奇怪,說通了又非常簡單,殿下果然學究天人?!?/br> 昨天最開始打招呼的里長笑著奉承一句,表示學到了。 其他人跟著紛紛點頭,原來感覺很玄妙的事情,一說便明了,殿下厲害! “那你們快些個想想,咱不需要你們說通,你們告訴咱便可,咱自己去猜?!?/br> 朱棡擺擺手,示意別捧了,自己這點知識比下丘村的孩子都比不上,這已經是人家的常識了。 里長們沒辦法,使勁想著從小到大聽到過的各種故事,包括什么鰥夫家晚上有美女夜敲門了、誰家的孩子跑到十來丈高的樹上了,關鍵那孩子才兩歲。 還有墳塋地半夜看到藍幽幽的光,有人在聊天。 三十年前誰晚上繞著一個地方走到天亮,加上喝多的人一下子失蹤很多天,又突然出來后說做了場夢,被帶到地府去了,判官說沒有罪,又給放回來了。 小時候村頭有一棵大柳樹,一到旱的時候就流血,都說成精了,后來被雷神給收了,一個大雷下來,柳樹著火。 原來有一條小溪,源頭的泉眼里往外出魚,那魚又鮮又嫩,絲毫不腥?!艾F在想想,那魚就是地下河里出來的吧?后來就不出水了?!?/br> 說這個故事的里長想到了朱棡說的娃娃魚的故事,覺得兩個很像。 “還記得再哪么?可以挖一挖,看看那里有沒有地下河,即便有,如果不是娃娃魚,就應該連到了其他湖面上。 而且大的魚出不來,只有小的,那邊湖的大魚就不曉得是否能進去。 若不能從其他的地方出去,魚看不到東西,最后要么變成了特殊的魚,要么餓死。 先記下,大家繼續想,什么都行,咱不怕聽鬼神的?!?/br> 朱棡知道水源最重要,如果地下河比較高,流經沒有水的地方,可以挖出來引條小河,把無法耕種的地方種上耐旱的作物。 里長們得到鼓勵,不怕說錯話,把更玄乎的事情講出來,包括自己時候不聽話被大人嚇唬講的,并且自己也給孩子們講的故事。 一直到兩點多的時候,這個午飯才結束,里長們也不回村,就在這邊陪著干活的村民們,晚上還要再吃一頓飯。 這邊沒有活兒干的村民則回去找事情做,比如把院子收拾收拾,或者撿些柴火。 山上有果樹就有其他的樹,包括荊條,找干樹枝帶回家,或者看著礙事的樹枝砍下來拖回家曬干。 荊條拿來弄柵欄,要么編籃子,一般的籃子時間長了,下面漏了就不補了,不如編新的,補的不但沉,還容易隨時散架子。 親王等人回去休息,里長繼續跟著憨憨進帳篷詢問事情,關于明天的。 晚上飯相對晚一些,百姓也不急,大家都等著吃好的,今天晚上還是魚,并且說了,有煎的魚干給大家分了帶回家。 關鍵百姓愿意看電燈,電燈的光比較穩,不像蠟燭與火把、油燈那樣晃來晃去。 “此時窯洞中住的人比較熱了吧?雖說窯洞冬暖夏涼?!?/br> 朱樉自己的封地就有窯洞,太原府與大同府一樣有,百姓們沒有錢燒磚瓦,就在黏稠的土坡處挖洞居住。 有的甚至直接在一個高的地方往下挖,挖出個大坑,坑里是大院子,房子圍著中心挖出來的,中間有個井。 下雨的是時候雨水就進到井里,大家吃水也在那個井中打,不怕洪水沖,因為本身就是高的位置。 現在他就想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舒服。 “秦王殿下說笑了,哪有什么冬暖夏涼,無非是比在外面曬著強,夏天潮??!窯洞越往里越潮,不透風。 夏天還好辦,熱了少穿衣服,外面有井,打水沖涼,最怕冬天,冷??! 在里面燒火,凍得不想出來,里面也得穿厚衣服,把干草編成席子鋪,再把窯洞口擋一擋?!?/br> 知縣王仕童搖頭,哪來的冬暖夏涼,那么好的話,為何衙門不放在窯洞里? 第923章 快慢皆有可再問 “不瞞眾殿下們?!惫雎暎骸俺嫉绕鋵嵕拖胝f來著,又怕給殿下們添麻煩?!?/br> 同知、通判、推官等人一起點頭,對,不能說,現在是秦王殿下主動問的。 “有何不可說?”朱棡皺眉。 “殿下,歷朝歷代的能官能吏無數,包括各個盛世,哪一個解決了這等事情?”同知柴殊攤手。 意思是問出來,你們又沒有辦法,豈不是給你們添堵兒?哪個官員會如此不長眼? “嘁!”朱棣不屑地嗤笑一聲:“歷朝歷代哪個敢與咱大明比?他們所用的武器是啥?咱用的是啥? 他們最厲害的就是弄出了曲轅犁,由二牛抬杠變成了一牛挽犁,算不錯啦! 看咱們需要牛嗎?咱弄些個銅鐵,往里喂水喂煤就成,一天十二個時辰不用歇著?!?/br> 朱棣滿臉驕傲之色,拿前面的朝代跟眼下的咱父皇的朝代比?哼! “燕王殿下說得是,那……”柴殊小心地問半句。 “里長,有何良策?”朱棣滿不在乎地看向里長。 里長:“……” 其他人:“……” 里長一直沒動手抓串兒,此時反問:“殿下是要快的,還是要慢的?” “自然是快的?!敝鞐炚f話,他的封地。 “快的好辦,咱去幫著繼續打井,超過三長的只能用轆轤,往外提水,順便從其他地方運棉花和棉布過來,加上皮毛,給百姓用在窯洞中?!?/br> 里長給出個辦法,缺什么補什么,這個快,運輸有多快,百姓得好處就有多快,反正冬天之前沒問題。 “不,這等不好!還是住窯洞,慢的?!敝鞐灀u頭,換個。 “慢的需要明天到清源縣后看情況,那里能夠解決其他地方的情況?!崩镩L指指南邊。 “大概呢?”四個親王很有默契地同時問。 別的人繼續聽,窯洞與清源縣有什么關系? “大概是清源縣有煤礦和鐵礦,本地有黏土,太原府燒陶瓷自古都存在,燒磚瓦自然好辦。 直接在清源縣開展冶鐵煉鋼,煤灰與爐渣拿來燒磚瓦和水泥。 清源縣的資源足夠其本身展開工業布局,包括焦炭、動力煤。 洗煤的煤泥不值錢,百姓出個運輸費,自己混合著黏土打煤坯或制作蜂窩煤。 主要是設備需要帶過來,如應天府工業區一般,明日到了那里,諸位一見即知,清源縣是好地方?!?/br> 里長先給個大概的講解,具體的需要實地瞧瞧,淺層鐵礦和煤礦的圖有,發展第二產業非常容易。 不似此刻所在的晉祠鎮,沒有那么多的資源,而且還要保護晉祠,修了不少寺廟觀,這玩意兒誰能隨便挖? “明日便明日,大家還有什么要說的?邊吃邊說,喝酒,不要怕喝沒了咱喝不到。 來的路上就用麥子發芽開始釀新的啤酒了,再過個十天半個月的,新啤酒出來。 只要有麥子,就不擔心沒有啤酒喝,飲勝,加了冰塊的涼爽,嗝!” 朱棡舉啤酒杯,一口干了三兩左右的啤酒,這個兩裝得少,不是五十克的。其他人一同舉杯,咕嘟咕嘟灌下去,確實涼爽,硝石制冰,最適合夏天用。 朱樉放下杯:“咱的西安府去年就告訴挖冰窖存冰,今年想來賣得不錯,用處最大的是惠民藥局。 有人發熱了,需要用布包著冰塊放在腋下與額頭降溫,比用井水好。 今年離開太原府時,給這邊挖冰窖,冬天汾水結冰,凍厚了,取冰存上。 明年商人天熱的時候過來,賣給他們,惠民藥局也多一種手段?!?/br> “二哥幫咱想到了,要挖冰窖,正好這里種水稻,用稻草編成席子鋪冰窖中。 取冰后每塊下面墊一下稻草,避免粘到一起不好往外取。 麥稈就牲口吧!稻草不適合,順便多打些簾子給窯洞使喚。 今年再堅持一年,明年會出大量的磚瓦,咱自己燒,就是個人工成本問題。 咱先不賺自己百姓的錢,按照最需要房子的來分配資源,窯洞別住了。 有的窯洞結實,又總修繕,能保存許多年,有的一個小地震,或者雨大了,塌了把人埋里。 也可以用井水凍一些冰,這樣的冰干凈,直接拿來放酒里,要么做成刨冰?!?/br> 朱棡順著話說,河里的冰換成以前,直接吃,沒人在意,水都是那樣喝的。 現在他知道里面有大量的病菌、細菌、寄生蟲,只能拿來那種冰隔個器皿來凍水,最好是在陰涼的地方凍。 硝石制冰也不是直接用那個冰,都是套筒,里面筒的冰才能吃,拿涼開水做的。 先把開水放涼,密封好順到井里繼續降溫,再配合硝石凍成冰。 官員們高興,只要殿下一心想著這里,便不怕做不好事情。 一高興,有人控制不住詢問:“殿下,有的井里的水渾濁,好像那塊地方就那樣,換一處打井不出水,怎么辦?” 問的人是推官馬皛羽,問完他有一點忐忑,怕自己問了沒辦法解決的事情。 這回不等別人問,里長自己說:“本地有麥飯石,把麥飯石采來扔井里,要打碎,具體的地方給你們畫,不在太原府。 離著有段距離呢!在澤州,那里的麥飯石集中,找起來容易,其實百姓都用它來堆石頭院墻了。 再一個地方是來時路過的平陽府的府治所臨汾縣,不是很集中,卻好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