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節
不然村老為何一個個越活感覺越能活?有一點不舒服,憨憨就給解決掉。 “里長,你頂在前面,多休息,感覺之前的安神香你習慣了,我給你換一種?!?/br> 朱聞天需要里長健康,村子里其他人都無法立即接替,里長以前是被埋沒了。 “成??!這魚好吃,明天給孩子們做魚?”里長心情好了,不緊張,也不覺得壓力大了。 “誒?里長提議好!明日炸裹面包渣的魚rou排,加上山藥條,蘸果醬吃。 再炸點裹面包渣的雞腿、雞中翅,凌晨去取牛奶,打出來奶油,做小蛋糕。 孩子們需要糖,糖是最容易吸收的,動物本能,追求高熱量。 有的動物不怎么吃rou,食草動物在正常狀態下不吃rou,特殊情況時會吃,缺乏營養。 不吃rou它們卻喜歡吃糖,膨化飼料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讓食草動物更好地吸收?!?/br> 朱聞天聽到里長的話,突然想起給孩子們制作更多的食物。 除了這些,還有香腸,粗的切成片,細的則是孩子抓著吃。 “好好好,都安排上,希望光祿寺沒人掉腦袋?!?/br> 里長終于開竅了,一個吃的問題,他已經想到最嚴重的后果?!?/br> 正月十九,一大早天蒙蒙亮,朱元璋親自帶著后宮過來。 人家說的是孩子,他把其他人也帶來,總歸是來一次。 還好村子有預見,后宮的人到村子才開始洗漱,用了半個時辰,太陽照耀下,大家吹干了頭發,坐到餐廳中。 當然還是分開的,女子不跟男人在一處,除了馬皇后。 大家各自取用早餐,孩子們的一律汆rou丸子蘿卜湯,瘦六肥四打水的rou包子,比較肥了,正常應該三七開。 結果孩子們吃得歡,只要是能吃這些東西的,就是兩歲以上的,都開心地吃著。 更小的沒辦法,他們也沒問題,有的還喝奶呢!有的吃一點輔食,邊嚼邊流口水,吃著吃著,或許是好吃,或者是想到了什么高興的事情,莫名其妙地就開心起來。 “咱的刀不利乎?”朱元璋說出來讓里長擔心的話,真要殺??? 朱元璋繼續說:“孩子不愛吃東西,怎么到了村子里吃得這么歡?光祿寺、太醫院,哪個該死?” “陛下,晚上再看,不急的?!崩镩L不想殺人,趕忙勸。 “氣死咱了,晚上,聽宜長你的。這包子好吃,湯汁多,又不是灌湯包?!敝煸叭套∨瓪?,說起包子。 “拌餡的時候往里打水了,按照一個方向攪拌,打水才能留住水,與凍的灌湯包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還有一種灌湯包,是開口的,用漏斗往里后加湯,目的就是不讓餡干。 陛下吃完了去上朝?這邊沒有問題的,孩子們會玩耍?!?/br> 里長介紹下各種包子怎么做的,最好吃的他覺得是最后拿漏斗灌的,那個湯好。 “讓他們來,咱不過去了,咱得看著孩子?!?/br> 朱元璋換地方辦公,又不是第一次,人在就可以了,去那邊下丘村的時候,政務一樣處理。 在這邊沒試過,有什么區別?挨著皇城,要大廳有大廳,要單獨的辦公室有單獨的辦公室。 一個是自己回皇城,一個是群臣來下丘村,也不用他們走路,小火車過去一裝就到了。 于是大臣們乘小火車抵達下丘村,還都很高興呢!中午保證吃好的。 孩子們瘋玩起來,能跑的跑,能走的……能走就能跑,因為正常走的動作比跑更困難。 還有爬的,也很努力,爬著爬著就站起來了,嘗試著邁步,結果撲下去,繼續爬,再嘗試站起來。 更小的就是來回側翻,或者躺著把腿抬高。 連翻身都做不到的,就是蹬腿,小胳膊動著,遇到什么就用小手使勁抓,抓不到別的東西則抓自己。 這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與蒼蠅、蜻蜓一樣,它們的幼蟲必須要鍛煉。 蛆得蠕動,然后吃蛋白質,蠕動的過程就是肌rou形成的過程,接著展開翅膀飛翔,被在水里生長的蜻蜓捕獲。 蒼蠅與蜻蜓的生命短暫,幼蟲生長的階段占了它們生命中的很多時間。 計算一番,人類似乎也差不多,從孩子到能夠獨立的年歲,一直到死亡,這個比例很接近的。 第817章 各有忙碌缺產量 給群臣開了個小朝會的朱元璋讓人搬來題本,拉著好大兒一起批改。 其他大臣按照丞相和六部的位置安排,一個部就是一棟樓,尚書、侍郎、郎中等人翻看地方上的題本,或者本部發出去的政令反饋。 御史大夫陳寧無聊地坐著,他沒有事情,找不到彈劾的人,大家工作都很努力,而且不貪,害怕。 曾魯未與他在一起,曾魯跑去圖書館幫危素編纂洪武大典,他懂的事情多。 工具書辭海修完,正在印刷,字典在打包,隨后送到各村,一個村子里怎么也得放十來本,共大家學習使用。 字典幾乎不賺錢,幫助大明百姓識字用的,到時候賣報紙賺錢,賺商人的錢。 報紙好??!可以糊墻、上廁所、用毛筆在上面練字、引火燒柴火、包蔬菜、包rou、防蟲…… 朱樉四個兄弟拿著賬簿在下丘村,在哪看都一樣,里面最煩瑣的事情不是居必七,而是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有著供銷社的職能,收東西、賣東西,快要缺貨的時候提前打報告,把收來的貨運到南京時正好送報告。 賣得最好的東西是肥皂,百姓拿來洗手洗衣服,香皂太貴,買一塊在家放著,需要的時候再用。 另外甘油和護膚霜賣得也不錯,冬天即便江南的天氣也傷皮膚,抹一點東西保證嘴不裂口子,手臉不皴,確實舒服,至少不疼。 等夏天的時候甘油就不好賣了,那時賣蚊香,還有蒲扇,大多數的蒲扇用蘆葦來編。 正常植物一片葉子就是一個扇子的其他地方沒有,那個是蒲葵,在很南的南方,它比蘆葦編的扇子輕,關鍵編的時候簡單,蘆葦得慢慢編,工時多。 蒲葵的葉子是現成的,把周圍的地方去掉,用麻線碼個邊就行,這東西一個人一天能做幾百個。 蘆葦編的扇子沒有這等效率,故此已經派人到那邊找人來做,給他們工錢,十個一文錢。 一天要做三百個可以拿到三十文,對于當地百姓來說屬于超高的收入,他們不是南京的百姓。 他們需要種更多的蒲葵,蒲葵種子種植,一年就可以做蒲扇了,非常劃算。 百貨商店需要運輸,一船能裝許多,送到各地后,賣一到兩文錢,近的自然就是一文錢,路遠加一文。 舍不得一兩文,覺得自己編一個更劃算,那就不買。 反正現在有百貨商店的地方百姓都會買,他們編一個的時間用來賺錢,可以買好幾柄。 百貨商店針線賣得也不錯,一律鋼針,做針的速度比之前的快了無數倍,大大小小二十根的一盒針,加起來才五文錢,百姓舍得買,便宜,另外還送個鐵頂針呢! “旁邊叫馬鞍山的鐵礦立大功了,等各地百貨商店一開,百姓必然先買鋼鐵用品?!?/br> 年歲最小的朱橚現在也學了許多,他知道什么東西百姓最需要,以前缺鐵。 “是高爐和平爐厲害,工業區已經給馬鞍山那里裝上新的高爐與平爐,原來的高爐在逐漸拆除,產鐵少,耗材多,不好控制鐵的品質。新的大型爐群,一個爐子頂原來的土高爐幾百個,有鐵就有鋼,廢的鐵也能用來煉鋼。 有的地方還用木犁和石犁,耕地能快才怪了,正好賣他們,實在不行先賒欠著?!?/br> 朱棣開始考慮賒欠的事情,偏遠的地方百姓買不起成套的鋼鐵用品,先給他們用,等他們賺錢再還。 他了解到新的高爐產量,之前剛建國時,一年的鐵一千八百萬斤,是現在一座新高爐一年兩個月的產量。 關鍵那里有三十多個新高爐,只要礦石和煤炭供應得上,一旬的總產量就是曾經一年的,還繼續建著呢! 據說之后有更大的,然后小的就看著怎么拆了送到別處去冶鐵,比如自己的封地。 朱棡看兩個弟弟說完了,趕緊出聲:“是挺嚇人的,一年產的鋼鐵足夠給百姓日常用,其他的感覺,現在就看挖礦的速度。 咱們的封地需要為大明提供煤炭和鐵礦,兄長的封地有鐵是不?還是非常好的。 上次說的還哪里有來著?反正很多,這么多的鋼鐵有什么用呢?” 這回輪到朱樉:“槍管、迫擊炮、蒸汽機,火車好,需要大量的鐵軌,鐵軌很沉,從這里鋪到馬鞍山,不曉得用多少。 咱們搞其他工業,不能都放在馬鞍山,需要從那里運鋼鐵過來,人是拉不動的,船只一次載得也少。 就指望著有條鐵軌連上,看下丘村的意思,他們想把鐵軌鋪到大明各地。 眼下的產量明顯不夠,差太多了,怎么也得一天就產一萬噸,挖礦跟不上,煤也跟不上?!?/br> “唉!”四個親王同時嘆氣,慢,產量提升得太慢,大明需要更多的鋼鐵。 曾經覺得鐵和鋼多到用不完,如今方曉得差遠嘍! 造船、蒸汽機、其他設備,然后就是非常便利的火車,從村子拿很多東西到西華門,坐小火車很快就到。 按照火車的速度,從北平行省到南京也用不了幾天,那可是拉許多貨物??!過河是個問題,不知道用船行不行。 他們商量著事情,里長在后廚轉悠,午飯給孩子們做好吃的,對于牙口不好的寶寶,最香的必然屬紅燒rou了。 要煮很長時間如此入口即化,絲毫不膩,大人也愛吃,村民現在吃太油的吃不下去了,只能往好了做。 像外面有人學著賣的紅燒rou,看著就想吐,蘇東坡說做rou的方法,咋沒好好傳下來? “鍋包rou都炸出來了?”里長來到做鍋包rou的地方,里脊rou已經掛糊炸了放在那。 “炸了,一共三次,等要吃飯的時候再調汁、掛汁?!必撠熥鲞@道菜的村民回應。 里長點點頭,又走到回鍋rou制作的位置瞧瞧,rou已經煮好切片了,就差回鍋的步驟。 沒啥可說的,后面的案子在咣咣咣剁餡,做清蒸獅子頭,其實這個獅子頭不怎么合格,里面有白菜,為了給孩子們補充蔬菜,否則全是rou。 單獨炒白菜,孩子不吃,逼著他們吃? 最好的辦法是做餡,然后清蒸獅子頭的湯里不放蒸的菜,而是切成沫,這個要求孩子喝下去,孩子能接受。 第818章 今年事重再邀群 晌午到來,孩子們穿著新換的衣服等著吃飯,他們之前玩耍把衣服弄臟了,正好洗澡換干凈的。 他們衣服多,用洗衣機不累,天天換,然后洗,非常容易洗干凈,除非沾了油,那有汽油,用它來洗。 浣衣局的人都用上了,冬天不覺得冷,比以前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