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節
官員有官員的服裝,下丘村今天穿得樸實,呢子的大衣、皮鞋、氈帽,顏色一點都不鮮艷,就是小伙伴中的七個女孩子的呢子大衣是紅色的。 軍士的目光就總看向下丘村這個位置,有人臉上露出笑容。 “朱里長,你們的衣服太顯眼了,感覺像收買軍心?!?/br> 作為御史大夫的陳寧總抑制不住心中的欲望,終于說出糾正別人錯誤的話。 “把大衣脫掉?!崩镩L點下頭,大聲喊。 于是朱聞天和小伙伴們把呢子大衣脫了,放到右手的小臂上掛著,里面是羊絨長袖衫,和羊絨馬甲。 羊絨衫都是乳黃色的,馬甲是淡粉色的,配合著青色的褲子和他們的姿態,隊伍更顯眼。 陳寧:“……” 他嫉妒了,即便他不知道有一個詞匯叫‘帥氣’,也發現下丘村的隊伍這個手臂搭大衣的姿態漂亮。 ‘哇……’站在那里的軍士們發出驚嘆聲,衣服怎么可以看著如此順眼。 自己若是有一身,穿出去,不知道讓多少人側目,下丘村做衣服都這般厲害。 他們對下丘村心懷感激,事情是瞞不住的,最后必然知曉那些武器是誰設計出來的,更明白宮里哪來的錢打造。 包括各種罐頭、rou松、蔬菜干、酒精、藥物的來源。 北伐一戰,是下丘村頂住的,沒有下丘村的好東西,沒有下丘村幫著宮里賺錢,這場戰爭不一定要死多少人,甚至打不打得贏都兩說。 而現在正逐漸更換新的槍,還有手榴彈,大家努力地投擲著,聽說下丘村那邊又琢磨新的武器了。 雖說正常的戰爭大家都能打,可誰不希望碾壓對方?憑借新武器,可以欺負死敵人。 好幾百步遠就能打死人,而且以前的盾牌根本擋不住,盔甲也是紙糊的一般。 那子彈發射出來帶旋轉的,可穩定了,按照距離,調整照門,就看風了,多打幾槍自然知道如何調整。 于是一雙雙眼睛盯在下丘村人的身上,直到遠去。 “朱里長,看將士們的樣子,他們對你們更好??!” 陳寧剛才失敗了,鬼使神差地又說一句。 “所以咱們村子要弄做更好的技術,讓將士們變厲害,將士們期待的目光,是壓力,更是動力。 為了大明軍隊的穩定,陛下恨不能付出所有的代價來讓村子做出新的武器,村子也正是因陛下的期待而鉆研。 村子的技術是配合著戰術,陛下的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則是戰略,戰術必然服務與戰略。 同時戰略又是政治的一部分,下丘村不參與政治,陛下對大明的政治還得依靠陳御史等官員?!崩镩L一副認同的模樣說,順便回坑一下,小樣的,跟咱玩兒這套?知道憨憨平時教咱什么嗎? “陛下,臣有罪!”陳寧反應迅速。 “給咱滾后面去?!敝煸盎仡^瞪一眼,就你事兒多,你沒吃下丘村的餛飩?你還要吃多加了香菜和蔥花的煎餅果子呢! 你根本不曉得下丘村下一個要做的武器是啥樣的,那個才厲害呢!戰場覆蓋幾里地。 熱氣球升起來,上面望遠鏡看著,進入射程就發射,敵人都不知道情況就挨炸。 你個御史大夫想離間咱跟下丘村,你缺心眼???不殺你是因為必須有你這樣一個存在。 等咱找到下一個能替代你的,你就…… 陳寧乖乖地跑到隊伍的后面,朱聞天回頭瞅一眼,憨憨地笑了。 他知道陳寧是故意的,就是心中有了想法,然后找機會就突然冒出念頭。 學魏徵??!直臣!鏡子的那個故事,就是: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 這其實未嘗不是一種自救,這樣耿直有什么就說什么的人,你把人家弄死了,是不是不好? 那樣以后大家都不說實話了,都是吹捧著來,最后亡國。 朱聞天又撇下嘴,你想多嘍!想收拾你,根本不用這種情況,就說你有意見當面提出來,背后說是怎么回事兒? 于是當面提出來的都被收拾下去了,因為沒有一個人干凈,能爬到這個位置上的,或多或少都有點問題,人不可能在廉潔的情況下當現在的官職。 啥?我就是一文錢都沒撈,地方給我的錢我不要,那么就說明一個問題,你跟地方士紳的聯系少,不能深入了解情況,你不稱職??! 你說你這個官員當的,地方上一片反對的聲音,你干啥了?你的行為阻礙了民族融合,干擾了大明統一。 所以朱聞天覺得站對隊伍才重要,其他的都是扯,你陳寧站在胡惟庸一邊,若不快點改過來,那就等著挨處理吧! 胡惟庸還想著像以前的文官一樣,跟皇帝爭奪權利,鬧呢?玩呢? 都不用朱元璋說什么貼大的官文公告,也無須炮打什么軍營啥的,然后煽動百姓玩武裝斗爭,一干就是十年。 用不著的,太耽誤大明經濟和國防發展了。 “今日早些回吧!睡醒了還得上朝,有不愿意上朝的么?”朱元璋走一遍軍營,要回去了。 群臣不是放了寒暑假的孩子,不想開學,他們有著自己的政治抱負,都想好好干活,然后青史留名。 于是大家離開軍營,先到皇城集合,再等著吃晚飯。 是的,他們不能路上就回去,那樣朱元璋的隊伍越走人越少。 既然都回來了,看著已經下午,吃個飯唄! 今天就兩頓飯,晚飯早一點,吃幾口就帶著東西回家,跟家人正經地吃晚餐。 “都走了,還是宜長你好,陪著咱吃東西,他們拿東西跑得可快了,有的一籃子三十多斤??!” 朱元璋對始終陪喝酒的里長說話,臣子們散場了,明天要上班,今天不能熬到半夜。 “陛下,愛家的人才愛國,有人單獨找咱村子的人要爆米花棒,說是回去給孩子吃,咱給了許多,包括用爆米花機嘣的大米花等?!?/br> 里長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官員有的家里有小孩子,就跟他們要東西,回去給孩子吃。 第809章 價格再降增補助 上元節一過,江南的氣溫突然就升高了,種菜的百姓開始把漚好的肥往地里挑,準備翻耕后種菜。 下丘村則是出動蒸汽機翻耕機,在一片田地中起了壟溝,然后雇傭人手過來幫著種。 一個月前下丘村就在大棚種進行育苗,現在能夠移苗種植了。 比其他正常種的早一個多月,由于在大棚中育苗,肥控制的好,苗的生長速度快。 優點就是黃瓜、豇豆、茄子上市的時間早,按照這個種植方法,能夠提前一個半月吃到。 缺點則是需要人手,正常種的話,在壟臺上弄個小坑,種子撒進去蓋上土就行。 育苗再移苗,坑就得變大,然后一株一株地種,耗費大量的人力,尋常人家累不起。 另外移苗的作物根系不如直接種的好,比如下大雨水一沖,移苗的先倒,或者是干旱,移苗的先旱死。 優點與缺點并存,故此今年只有下丘村種,然后還租了一些百姓的地,讓他們幫忙管理,租金就是百姓正常種菜的年收入。 百姓不用出種子與肥料,只管照看,該澆水的時候澆水,該打藥的時候打藥。 然后宣城縣的另外二十一個村子也從那邊的下丘村大棚拿苗,他們會騰出來一半的地種,另一半自然按照原來的方式播種。 他們想看看哪個好,然后明年選擇,故此未收他們的苗錢,算是讓他們幫著嘗試,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晚上的時候,朱元璋又溜達過來,到村子的地里,租的地那邊不安全。 “咱的大棚里就沒有育苗,而是直接交替著種,蔬菜現在平均五文錢一斤,過了元宵節賣不上價了?!?/br> 朱元璋站在地頭看著太子府、秦王府、晉王府、燕王府、吳王府的人幫忙移栽的豇豆和黃瓜苗說話。 由于擔心突然一個倒春寒,故此現在沒用壟溝走水,移苗一株就在那一株的地方澆點水。 這樣出現倒春寒的時候,等溫度下來,需要補充肥水,在用壟溝澆灌,可以讓突然暖和一下,順便補肥。 若現在就那么做了土壤的水就要飽和了,到時候肥無法跟著進去。 另外大棚中還有苗,隨時準備補種,凍死的就趕緊拔了扔掉,種上新的。 宮里的大棚沒提供苗,始終在賣菜,從過年前的二十文降到過年后的十文,又從十文降到上元節后的五文。 五文也賺,大棚蔬菜的建筑成本已經收回來了,現在每多賣一些就賺一些。 等大地的黃瓜長出來,一文錢能買好幾斤,菜農挺辛苦的。 關鍵菜農沒有什么施肥和打藥的手段,依靠前朝的農書里記載的,會采取一點辦法,比如泡草木灰的水殺蟲,要么石灰水。 肥就是農家肥了,或者爛樹葉子什么的,一起漚,這是百姓能做到的極限,有的人家這個也做不了。 “陛下西瓜和香瓜賺錢??!那個什么時候都有人吃?!?/br> 里長知道菜降價了,同時西瓜也降,再降西瓜也值錢,不過…… “咱還得給惠民藥局提供,你村子種得少,又不賣,哦,賣給福華樓一些?!?/br> 朱元璋果然說起這個事情,西瓜值錢,不過得免費給人吃,它是藥。 有的用西瓜瓤,有的用西瓜皮,有的用西瓜籽,西瓜籽倒是好說,一直就有,夏天多,即便不是專門拿來取籽的西瓜籽也能用。專門取籽的不能吃瓤,籽大又多,這個是當零嘴吃的,屬于堅果。 惠民藥局的知道有西瓜和香瓜,一旦發現來看病的百姓需要用,就給開方子,然后百姓就能吃到西瓜了。 哪怕是需要吃瓜皮的也會把瓤給吃了,免費領水果,否則得開別的藥,別的藥儲備兩若是少,怕生藥庫里不夠用。 “陛下愛民如子,現在的技術應用比較好,燒完了的煤,剩下的煤渣,放到菜地里也是好的肥料。 沒有條件的直接把大粒的稍微碾壓一下,有條件的粉碎更徹底,加快分解速度。 村子里就是磨好了,冶煉鋼鐵的過程中,必然有很多燒完的焦碳灰,這個就可以……補貼給百姓?!?/br> 里長不愿意提起讓陛下傷心的事情,趕緊換個話題,燒爐子的爐灰能當肥料,只要別過量就行。 同樣焦碳灰也有很多用途,其中一個就是肥田,扔了怪可惜的,補貼給百姓最適合,要錢的話,百姓沒錢,不買。 朱元璋已經看到菜地里有爐灰了,考慮一番:“如何補貼?按照地區,還是按照誰更窮?” “按照作物種植方式和品種,比如咱們要求地里種什么作物,百姓去做了,咱們給提供東西。 尤其是一些新的品種,百姓通常求穩,給他們種子他們也不愿意種。 咱們通過補貼的形式叫百姓動心,一旦有百姓愿意嘗試,獲得了補貼,然后新的作物又賣更多的錢。 以后習慣了,只要朝廷給出來的種子,百姓就放心,不會表面上接受,實際陽奉陰違?!?/br> 里長說出來方法,直接白給保證不行,東西數量有限,然后百姓就使勁往地里放,最后把地給弄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