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節
讓商人幫忙運輸煤粉到這邊,給的利潤額在百分之五左右。 直接淘汰掉小商人,百分之五的利潤跑那么遠去運煤粉,不劃算。 大商人和聯合商隊高興了,小商人追求利潤比,大商人追求利潤值。 煤粉運過來,居必七為冬天活少的人找工作,去制作蜂窩煤,廉價賣給百姓。 有的百姓不符合養濟院福利標準,但確實經濟條件不好,為了不讓他們凍死,只好補貼他們。 一番cao作下來,稅還要交,也沒有什么退稅的政策。 補貼百姓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朝廷的稅有啥關系? 只是百分之三的利潤看著比例低,實際整體收入并不少。 百姓拿到了廉價的蜂窩煤,白天燒蜂窩煤,不怕煤煙中毒,晚上少好的塊煤,中毒概率很低。 目前居必七還無法運作所有地方,只能是應天府、鎮江府,以及揚州府部分地區。 太平府和寧國府不用,當地官府厲害,他們組織人手安排冬季百姓取暖問題。 像寧國府,大部分百姓自己已經準備好冬天的煤和柴火,而且很多都是好煤,他們有錢。 御史大夫曾魯在旁吃包子,醋蘸多了,酸得皺下眉頭:“天冷后,百姓額外負擔增加,一天要燒掉多少錢?”他不曉得花費,他家的暖氣由朝廷給煤坯,只有一百來斤的塊煤。 塊煤乃為了應對天氣不好的時候燒,平時燒煤坯,一天要燒二十塊。 不擔心會煤煙中毒,燒鍋爐的位置不在正常的房子里,煤坯省錢。 “大概兩文錢?!眲I出聲回答,他知道,他目前當官了,負責應天府的河道,知河,正七品的官,他正好有一艘屬于他自己調動的小蒸汽機船。 “兩文?不是個小數目,可買二斤米來著?!眲⒉疁亻_口,他最近關心民生。 “下丘村的時候自己買來打煤坯,一文錢夠燒一天。 冬天河運不便利,買現成的蜂窩煤自然貴,估計是沒想到今年冬天這般冷。 此事算是遭災不?到除夕能暖和?好像更冷,天氣隨月份走的?!?/br> 另一個大夫陳寧說話見看里長,問災害的事情。 里長嘴里嚼著蝦油小菜中的螺絲菜,看向陳寧,示意對方等一會兒。 下丘村的一個少年幫著說:“不算,南京大雪得壓塌大部分房屋才能屬于災害。這要是算,北方年年受災?!?/br> “是此理兒,諸卿趁熱吃包子?!敝煸岸ㄐ?,告訴大家別說話了,吃個飯嘴都不閑著。 眾人安靜下來,一頓早飯慢悠悠地吃了半個小時,都是為了家人。 今天休沐放假,不過來吃早飯,家里就沒有額外送去的飯菜,天這么冷,誰愿意做飯? 當家作主的辛苦一番,到下丘村,宮里會把飯菜送過去,三餐,哪怕現在他們立即回家也有。 來都來了,吃完飯立即回去,顯得不好,干脆坐著聊天。 各部的官員湊到一起說話,剛開始說天氣,之后說風月,接著聊工作。 武將們湊在一起談論戰爭的各種問題,胡惟庸只好跑六部那里挨個聽。 吃輔食的小寶寶吃飽就睡,過一會兒醒了,才能參與到玩耍的活動當中,他們總是困。 其他的孩子們則各自找伙伴兒去玩,有室外的,更多的是室內的,積木最多,尤其是榫卯結構的。 這玩意兒就是朱聞天時候的樂高的那種,不過那個更厲害,當時的國人心思都不知道放到哪了,知道別人的塑料玩具做出來,賣得更貴,再一看,這不就是咱們中華的榫卯嘛! 下丘村就收集蓋皇城宮殿的木頭邊角料,配合上朱聞天畫的圖紙,扔給工匠。 工匠們看一眼,扔給徒弟,這么簡單的榫卯結構徒弟做都屬于浪費人才。 徒弟們就拿著木頭和圖紙在車床上重復地做著無聊的事情,好在他們終究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又單獨做出來很多他們覺得能加入進去的榫卯結構組件。 東西做好,還需要拋光,這個最重要,孩子玩的時候不用手扎了刺,所以才用好木頭。 拋光的工作教給雇來的人,徒弟都不干,沒技術含量,純粹是消磨時間。 下丘村玩具店里的拼裝組合玩具就這么來的,有便宜的,有貴的。 “呦!大櫻桃。反季節水果,外面怎么賣的?” 朱元璋不去跟群臣說話,找里長喝茶,果盤和干果送上來。 第768章 各行所在皆規則 櫻桃在朱元璋看來確實大,比以前吃的大一圈,里長也這么認為。 只是這種還是不夠大的,至少朱聞天知道有更大的櫻桃,就是不怎么好吃,幾百一斤買來,吃著不如兒時的那種酸甜的櫻桃。 “陛下,村子那邊一共就成功讓十九棵櫻桃樹開花結果,其他的今年估計是不行了?!?/br> 里長沒說櫻桃在外面賣多少錢,因為沒有那個數量賣,自己人吃都不夠。 櫻桃陸續成熟,長得大是因為養分好。 夏天的時候櫻桃不值錢,百姓有院子的,自己在院子里會種,種下后不用管,年年有櫻桃吃。 由于地域限制,大量的櫻桃只能自己吃,無法賣掉,除非挨著縣城近。 不然家家有櫻桃樹,為何要在外面買? 在南京這邊賣,一般是一文錢一竹杯,好的可以挑出來給青樓送去。 “明年還要多種?”朱元璋一聽即懂,那么點櫻桃,確實無法往外賣,村子里吃,宮里也幫著吃。 “要種的,種多了,開花結果的多,將來在南京賣,一斤怎么也得賣五貫?!?/br> 里長已經在考慮價錢了,櫻桃是樹,反季節種很難的,是把櫻桃樹前年就移栽過來,然后大棚建在樹周圍。 去年就沒有櫻桃,它們春天的時候早一些才結果,今年有一部分在冬天開花結果。 這東西就不是給尋常百姓吃的,百姓吃黃瓜、生菜、茼蒿、茄子、豇豆什么的就不錯了。 水果有西瓜跟香瓜,一樣很貴,四五百文一斤,比最初便宜,種得多,產量高了。 朱元璋伸手,接吐出來的櫻桃核,被他把上面的果rou全咂吧下去了。 “宜長,咱記得打仗的時候,咱們用竹筒和油紙給他們送過罐頭,里面有水果的?!?/br> “有??!數量少,給將領們和生病、受傷的將士們吃。 現在也有,今年夏天做的,陛下樣要大規模制作,然后冬天賣給百姓? 明年村子多少陶罐,用大罐子做,按斤賣,由于里面有冰糖,一斤也得四五十文?!?/br> “四五十文一斤,干一天到兩天活兒,就能買得起,還有桃子的罐頭。百姓冬天能吃點水果,補充維生素什么的是吧?” “陛下有果脯,鮮櫻桃沒有,櫻桃干不缺,還便宜,十幾文一斤,能吃很長時間?!?/br> “老二沒說??!”朱元璋回憶一下,確定。 “在下丘村糖果店賣,不在居必七,居必七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崩镩L強調下居必七賣什么。 下丘村的店里賣果脯、干貨、果干,百姓買回去可以泡水吃,干嚼也成。 以前百姓果干也買不起,因為百姓流通性差,誰會儲備那么多的果干?保存不方便,容易生蟲子。 現在是下丘村在便民處下單,商人們從各地運果干回來,下丘村自己也收鮮果雇人加工。 有百貨商店的地方商人們不去收果干,太貴,商店給扛價。 他們去別的地方,一文錢一斤收,運回來,四五文一斤賣,剝削別處的百姓。 那些百姓還很高興呢!尤其是野果子多的地方,上山采完了回來晾曬,一天也能弄個十幾文。 采回來一百多斤,曬好就是這個數,要求陰干的只能用線串起來掛在屋子里或房檐下。 不過商人想多賺也賺不到,下丘村壓著價,就不缺送貨的人。商人刨除運輸費和人工費、稅,一斤能賺一文就算不錯,百分之一百的純利潤。 下丘村則是賺百分之一百五到二百的毛利潤,因為壓貨多,同時需要人工,收來的果干保存麻煩。 現在是最好賣的時候,等到了春天后,有野菜出來,再到夏天有水果了。 果干賣不動了也無所謂,磨成果粉,做點心什么給孩子們吃,圖書館一大群孩子各種居住方式。 有走讀的,有短暫居住的,有爹娘把孩子扔這邊不管的,給他們沖水喝、做點心放。 加上養濟院與軍隊,下丘村只要在賣果干的時候回個本就行。 里長把事情講給朱元璋聽,朱元璋沉默幾息:“商人有一倍的利潤,錢都被他們賺去了?” “其他付出勞力的人也賺錢,提供果干的百姓并不賠,至少那些果子不會爛掉?!崩镩L糾正陛下的想法。 要不就容易增加稅收,三十稅一,與百姓最基礎的田賦一樣的比例。 稅收增加,只是增加朝廷財政收入,買果干的百姓并不會便宜,反而更貴。 只要在民間買賣,所有的稅和其他費用,最后都是轉嫁給了百姓。 當然,非生存必需品的商品不會,比如果干,百姓可以不吃,那樣傷害的是果干產地的百姓。 他們少賺錢了,反正這個錢必須有人出,下丘村來承擔,必然要降價,如此才能銷售更多的貨。 圖書館的孩子、養濟院的人、軍隊的人就少吃免費的。 “商人自己把果干運回來賣不成?”朱元璋還有問題。 “現在許多商人不單獨做一種買賣,他們屬于看到什么賺錢就去買賣什么,讓他們單獨開個店就不行了。 專門賣果脯、果干的商人才不會降價,那是自己坑自己,他們敢降價,下丘村就敢以低于他們成本的價錢傾銷。 下丘村比應天府的干果店賣的東西貴一些,但品相好,不好的下丘村磨粉或泡水給別人吃了。 他們知道這些情況,故此大家一起維護市場。包括給人干力氣活兒的,大家有個價格底線?!?/br> “做買賣居然跟朝堂一樣?!敝煸拔蛄?,大家一起維持一個平衡。 “放牛難道不是?”里長開句玩笑。 朱元璋嘴一撇:“真挨欺負??!狗娘養的劉德,還有總跟咱偷摸使壞的老湯,嘿嘿嘿嘿……” 朱元璋從來不以自己放過牛為恥辱,反而總愿意跟人交流養牛的經驗。 每當提起曾經的事情,他非常驕傲,咱就是個放牛娃,看看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