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節
換個時代,他突然到來,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他覺得現在皇帝不行,只能推翻,那就干。 這里是上元縣管轄區域,有衙役維持秩序,強權之下,不管是商家聯合,還是務工者聯合都不可以。 “買賣太多了,這個是啥?棉花價錢提高了?都是收棉花的,現在的季節收?是有人棉花賣不出去了故意要炒起來,像之前賣蜜蜂的?” 進到一個大廳,朱樉看到了很多收棉花的信息,他想起蜜蜂與蜂蜜的事情。 當時那些人聯合起來炒作,下丘村不高興了,直接破局,叫資本對資本,都沒用行政手段。 人家下丘村說了,但凡以官方來處理,都是咱村子沒本事。 從那以后,所有在南京便民處的商家都乖乖的,可不能耍小心思。 人家下丘村明明有槍卻不用,就跟你一起丟泥巴,然后用泥巴把你拍趴下。 問被泥巴拍趴下的服不服?不服槍就懟腦袋上。 “殿下看商號,商人運輸東西支邊換鹽引是有商號的,查一下便知,保證是之前向北方的商號收棉花?!?/br> 里長提示,這些之前送東西到北邊邊關換取鹽引的商人,現在開始收棉花了,就意味著他判定大明穩定,可以去那邊賣保暖的物品?!按航喯戎??”朱棣思維最活躍,跟上一句。 “燕王殿下所言不差。蘇東坡是懂得吃的,知道蔞蒿和蘆筍可解河鲀毒,東坡rou也比較好吃。 不過他那個時候寫了兩首詩,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那個時候正是宋神宗死的時候。 趙頊死在春天,于是蘇東坡才寫了這么兩首詩。 第一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寫得是相生相克的道理,關于變法的問題,他愿意當著個平衡中的一員,就是維護皇權。 而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寫得不是景色,是問詢和態度,他要讓宋哲宗確立是否給予他一半的斗爭權利。 他要等,等宋哲宗把王安石一方的人打壓下去,或者是允許他參與打壓。 所以最后他回去了,重新回到朝堂,這不是風景詩,是政治詩。包括李白……” 里長就著朱棣的話來講解,以前他也認為是寫景的、寫吃的。 然后憨憨告訴了,蘇軾寫的詩哪一個是單獨存在的? 李白也不是傻子,也曾寫過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那是最后的時刻了,然后玉真公主掛了,就在他寫這首詩的第二年,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還想著利用政治勾連獲得權利。 四個孩子聽傻了,在大本堂的時候沒有人給講這個,為什么是這樣? “其實這不是先例,因為還有,蘇軾那個時期結束后,楊萬里也曾寫過兩首詩,一對比便明白。 蘇軾是以惠崇僧人的一幅畫來寫這兩首詩,那么楊萬里也用凈慈寺這個地方來寫同樣的政治詩。 其一為: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里柳行間。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就是蘇軾告訴好朋友林子方,你一出西湖就完了,你別出去??!你不出去就是終南捷徑,你要背道而馳? 出西湖就月尚殘,然后紅塵繁華變成涼涼,終南捷徑沒了。 第二首則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告訴好朋友,西湖才是你人生最好的時刻,跟別的地方不一樣的,在這里你才能有接天的機會,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你離遠了就完了,距離陛下近才對,朝廷中樞就是太陽,花是別樣紅??! 這皆為政治詩,與自然無關,比如眼下的南京,看看多少官員要過來?又看幾許官員外放而折柳? 其實這些不該為你們講,太子才是應該學的人,不過無所謂了,咱下丘村是太子村,要講政治?!?/br> 里長哇啦哇啦把四首說是描寫風景的詩給弄成了政治詩,最后又覺得不該說。 四個親王:“……” “里長,之前咱沒想過,你一說,咱覺得是這個樣子。不然蘇東坡和楊萬里閑的?正好卡在關鍵的時候寫詩?” 朱樉認同了,沒有那么多的巧合。 第697章 新衣新鞋拒裹腳 便民處有賬簿,里長有權力查賬,一般時候交給太子府的人管。 今天查一下,果然,買棉花的一律為之前向北邊運輸物資換鹽引的商人。 “是因為咱大明現在安穩了?”朱棣對以前的事情有了解,商人在沒有鹽引吸引的情況下,不愿意北面做買賣。 “燕王殿下說得對,戰爭咱們打贏了,將士頂在邊關,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崩镩L贊同。 “北面百姓有錢買棉衣?”朱棡考慮錢,他覺得自己的封地百姓窮。 “晉王殿下,太原府的人口比其他地方多,戰爭的時候那里由于有太行山阻隔,百姓受戰火影響小。 商人可以把棉衣給當地百姓,讓百姓干活,那邊的硝石多,又有煤礦和鐵礦,前朝就在冶煉。 另外北方多油松,你那里的白樺樹更是好東西,屬于經濟類作物,還是藥物。 太原府本地的藥材品種還可以,商人保證從那邊獲得松油、白樺膠,加上藥材拿回來賣?!?/br> 里長對朱棡說完,又看看朱樉與朱棣。 二人點頭,表示明白,自己那里同樣有商人去交換東西,有啥資源,自己已經知道。 朱樉想著自己的封地,眼睛一亮:“咱們江南穿皮毛不合適,卻有不少皮毛,一般的皮子把毛給去了,做成鞋子、墊子。 我看下丘村一條街的服裝店里有皮衣,特殊的皮鞋,那個皮鞋干力氣活的不適合穿。 由于跟其他的鞋不同,買的人不多,咱這邊的皮毛收集起來,賣給北地,他們穿著暖和,收皮毛……” 朱樉說著停下來,因為他看到了另一面墻,上面有個大大的皮字,那個位置貼一片紙,想來是收皮毛的。 “商人反應快,咱大明打勝仗的消息傳回來,便有商人考慮,等太子和秦王殿下北巡,商人更會心動。 殿下說那個皮鞋,需要配合著其他的衣服穿,像袍子和干活的短打扮衣褲就不行。 那不是有直筒褲嘛!穿那一套衣服,再穿上特殊的皮鞋,看著便順眼多了?!?/br> 里長說皮鞋與衣服,那是憨憨設計的,說現在天下沒有同樣的。 朱聞天把西裝弄出來,西方沒有呢,那就不屬于西方,屬于大明,拿出來讓大明百姓多一種選擇。 主要是是他想穿,他自己一個人穿,顯然不合適,那都不是木秀于林了。 另外現在有纏足的女人,窮的地方沒有,纏足干不了活,會被餓死。 馬皇后就不纏足,孫貴妃等也不纏足,戰爭剛一結束,正適合推廣不纏足。 那么鞋子就設計得漂亮一些,而且宣傳這種鞋子,纏足便穿不了。 “咱叫咱府里的人都換,你們村子也換?!敝鞓鞠嘈爬镩L不會騙人。 “正是如此,另外要下令禁止女子纏足,影響勞作,而且壽命短?!崩镩L同意。 “那咱們的府都如此?太子府跟著學?!敝鞐灡硎举澩?,主要是男人的服裝、鞋子與女人的鞋子。 朱聞天目前沒設計女人的衣服,女人正常穿的衣服,可以配合上稍微有點高跟的鞋,不沖突。 同時設計了女子穿的皮運動鞋,三層皮子做鞋底,這樣比木頭的好,可以彎,舒服,走山路……那個穿皮靴子最好。 …… 十月十七,下丘村一條街除了圖書館之外,所有的服務人員一律換上了西裝、皮鞋。 女服務員也穿上了花紋跟群裝差不多的高跟鞋,絲毫不違和。朱聞天帶著小伙伴們一亮相,瞬間成為焦點,七個女孩子穿蠶絲織的絲襪,最開始的絲襪就是蠶絲的。 她們穿群裝,踩跟寬的高跟鞋,一走起路來,比三寸金蓮搖擺還漂亮,走直線貓步。 朱聞天的西裝兩邊依舊有特殊的兜,里面裝簽子,不過不系領帶。 換個隊伍這樣穿,百姓保證撇嘴,不復合自己印象用的形象。 不過下丘村一條街的服務人員加上下丘村的人如此穿,百姓第一個想法是考慮自己能不能也學學。 人家是下丘村,弄出來的東西保證好,自己若是覺得不對,屬于自己有問題。 “還行,這天兒不冷?!庇值搅宋顼垥r間,五個皇子過來,朱標也想看看。 西裝沒有紐襻,只有紐扣,跟軍大衣那種一樣,不過單排。 朱標里面穿白襯衣,袖子能夠開扣的,外面衣服袖子也能開一點,同樣放了紐扣。 然后褲子褲線筆挺,系皮帶,腳上穿棉線薄襪子,沒有襯褲,只有四角內褲,這個外面看不到。 覺得冷,里面可以加襯褲。 而襯衣里面,其實外面有個馬甲就不錯,他目前缺一塊陀飛輪手表。 “抓緊時間做,好看,咱府里的宮女都要穿這般的鞋子?!?/br> 朱棡發現下丘村的七個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漂亮,他府中的宮女不纏足,耽誤干活,有的宮女就學著纏足的那種走路方式,以前看著還行,現在覺得別扭。 “朱里長??!你這衣服賣得太貴了,咱……給太子和四位殿下見禮?!?/br> 福華樓的徐掌柜穿一身西裝走上樓,樓下的護衛他總能看見,保護下丘村的,哪曉得今天來五個皇子。 關鍵護衛不攔他,他是通過了政審的,徐達的堂弟,跟下丘村配合,也見過幾次陛下。 “不用跪了,這褲子跪多了褲線就不挺了?!敝鞓咀鲋鞑蛔屝煺乒裣鹿?。 “謝殿下!”徐掌柜站到一邊。 “這批質量好,做工更好,純手工的,后面再賣,有縫紉機制作的,那個便宜,布料也會降下來?!崩镩L簡單說下。 他都不提給對方免單,別看這一套下來需要一百貫,里面有絲綢、棉花、苧麻。 包括那個襯衣,花紋為刺繡,緞子的,純手工。 就只料子和人工,十萬文貴嗎? 之后料子不加絲綢,不手工刺繡,縫紉機就給弄出來,二百文算上豬皮皮鞋。 一分錢一分貨,看太子身上穿的,沒有三百貫別想了。 里長說著示意對方入座,來都來了,不能趕走,又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