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節
鐵礦的鐵軌今年鋪了不少,可惜暫時沒有辦法修一座跨過長江的大橋,不然把鐵路搭上去?!?/br> 第653章 寧肯飛翔不連岸 朱元璋說完看向里長,里長開始冒汗。 莫說他,朱聞天在旁聽著也牙疼,修長江大橋?修南京的唄? 武漢的用不著??!那邊百姓少,正準備進行機械化耕作呢! 關鍵這個不會呀!南京大橋咋修的?從立項到最后交付,前后十三年,這個曉得。 武漢的是老毛當初幫忙,沒人家幫忙,別想修出來。 長江不是黃河,黃河可以有枯水期,長江的枯水期是啥?現在上頭沒有大壩攔水。 這得頂著澎湃的江水進行深水鑄墩,開什么玩笑? 要說在黃河上弄個橋,咱還能拼一拼,長江大橋建的時候國內技術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反正冶煉石油是很輕松的了。 比如說蛤蜊油,為什么便宜?其實成本很高的,只不過礦脂,即凡士林和石蠟屬于石油提煉的副產品。 扔在那也是浪費,不如做成蛤蜊油給大家抹,還能回攏貨幣。咱現在蛤蜊油都供應不了,讓咱修南京長江大橋? 要不咱換一個,給你弄個熱氣球,有了它,要橋作甚,咱飛過去。 至少熱氣球的難度小,絲綢涂上膠和桐油,噴燈朝上噴,酒精的就不錯。 原理參考孔明燈,這個是大號的,允許帶著人一起飛。 “陛下,這個橋??!暫時不行,主要是一些……”里長看到憨憨的表情了,知道無法做到。 “也罷!咱用船來回運吧!反正兩岸之間不遠,把碼頭好好修修?!?/br> 朱元璋有一點失望,他以為高人什么都行呢!看樣子還得發展基礎工業。 不過他不氣餒,里長說暫時不行,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跟槍一樣,需要一點點來,火車沒有的時候軌道可就先出來了,好大兒每天蹬著車去給太子妃取飯。 現在小火車到處跑,蒸汽機帶著的收割機,一天收很多作物。 大家復前行,繼續逛,朱聞天下決心,造熱氣球,能飛的東西比橋是不是厲害? 比如瓊州海峽的橋,咱不稀罕修它,太簡單了,咱就飛。 誒?渡輪裝火車運過去行不行?之前南京就這么干的,算了,哪有那么多的東西要運? 朱聞天自我否決了修橋的必要性,修那個橋得多少錢?有那些錢,干點什么不好? 回頭造熱氣球,嚇死你們,看誰敢質疑下丘村高人的本事? 朱元璋轉一轉,在天黑前回村子,走的橋還是那個位置,不過橋換了,這個橋好修。 原來的木頭橋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的,因為需要進場運輸東西,木頭的承受不住。 估計朱元璋正是看到了這座橋,才想著修長江大橋。 朱聞天發現情況了,胡惟庸看上去心情不錯,壞人,見下丘村修不了長江大橋就覺得自己行了是吧? “地方沒白給,打理得通透,井井有條,可惜大明只有一個下丘村,呃……多虧只有一個下丘村?!?/br> 朱元璋回到村子,洗個熱水澡,換身衣服,吹干頭發,神清氣爽時感慨,又瞬間自我糾正。 馬皇后幫著整理衣服:“最近兩年估計會很忙,熬過去就好了,制造跟不上。 該建廠就建場,看咱樉兒和下丘村在秦淮河南岸建的那些個廠子。 光是做一個醬的事情就招幾百人,醬菜、醬油都是他們做的。 也只有他們敢直接招女工,把一群女人放到一起干活,女人在外拋頭露面賺錢不容易?!?/br> “建,回去就建,咱現在不能給朱宜長官職和爵位,等咱好大兒坐到咱的椅子上才行,讓他給。 下丘村的孩子一個個的都不錯,換個人,咱就直接扔到地方衙門當主簿、縣丞了。都是咱好大兒的人,留著,都給他留著,快點長大,到時咱就帶著你們去種田,當太上皇,咱可不想等死了再讓好大兒繼位?!?/br> 朱元璋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自己的打算,他想早點把位置給兒子,只不過兒子還不行。 “上哪種田?哪有田敢給你種?走了,吃飯去!”馬皇后給朱元璋整理好衣服。 “去下丘村??!下丘村有田。咱在大明一個縣里給他們一塊田,他們都給打理好,咱們就四處走著種田。 給別人咱舍不得,那豈不是封地了?土地兼并??!會出問題的。 他們咱不怕,他們有賺錢的法子,地給他們,他們不但不會害大明,還能好好利用幫咱大明?!?/br> 朱元璋與馬皇后邊走邊說,他這個皇帝跟其他皇帝不一樣,重大禮而不拘小節。 早朝的時候,他就非常嚴肅,包括群臣喊什么話都得講清楚。 等嚴肅的地方過去了,他就不那么講究了,尤其是到下丘村吃飯的時候,非常隨意。 不然后宮加上孩子全去下丘村,下丘村的人整天就跪著磕頭? 人家該搬回來住了,不玩啦!建設好的園林都不要了。 大家到餐廳,月亮還未升起來,再過兩刻鐘才能看到,也是圓的。 朱元璋要喝兩盅藥酒,白天走路多了,累,喝酒促進下新陳代謝。 今天有繭蛹,柞蠶的大青蟲子吐絲,把自己給包裹起來后,在里面變成個繭。 這是之前船帶回來的,在九聯城那里。 那地方是朱聞天所在時候的丹東,柞蠶占比很大,不過之前不是丹東,是其他城市,丹東后來專門引導和輔助柞蠶。 不少的柞蠶要出口,外國有人愛吃柞蠶繭,比如倭寇。 柞蠶大,比桑蠶打好幾圈,絲比不上桑蠶的絲細膩,卻是最好的填充物。 拿來的時候,它們就包在繭里了,剪開外面的繭,里面的蛹就動起來。 如果不剪開,正常扔到東北地方的倉房里,零下三十多度,凍不死,到明年開春后,柞蠶的蛹會咬開這個繭,變成大蝴蝶,特別漂亮。 當然也能吃,一般需要烤著吃,把外面一層絨烤掉,蠶蛾屬于大補。 反正這個東西很多人無法接受,蟲子的時候就能吃,變成蛹了還吃,長出翅膀繼續吃。 以吃為主,不像桑蠶以繅絲為主。 在大明,技術有限制,要么你吃死的蛹,然后繅出來完整的絲,要么你吃活的蛹,絲不完整。 就先用開水燙繭,取絲,里面的蛹就死了。 活去蛹就剪開繭,蛹活了,但繭殼破損,如何連續繅絲?絲會斷的。 第654章 知識底蘊眾愿學 “這個……是咋做滴?”朱元璋從小到大沒吃過蛹,桑蠶的蛹的致敏性強,沒人吃。 柞蠶蛹致敏性差一些,吃的人多。 東北地區,尤其是定遼都衛的所有區域,產柞蠶蛹最多,本地人餓就吃。 故此南方不吃桑蠶蛹,東北愿食柞蠶繭,大蟲子也吃,這個東北人大部分也難以接受。 那個青蟲子看著像大毛毛蟲,生吃的話一咬一股水,就是蟲子內臟啥的噴出來。 后來南方的桑蠶蛹改進了基因,致敏性變小,而東北桑蠶為了促進發育,用了特殊的藥物,反而讓柞蠶蛹的致敏性提升。 這是朱聞天知道的事情,現在大明無人知曉。 里長也沒學到,但他知道怎么做的,于是回答:“陛下,為了繅絲盡量完整,只在繭的上面一部分割一個小口,但不割下來,留一部分。 留了之后,絲就有連的地方。如此把蛹取出來,還能繅絲,至少大部分的絲是連著的。 村子制作的簡單工具,一轉就割開繭,不能拿剪刀豎著剪,那樣絲會成套的,太亂。 不過即使亂套了也無妨,不拿它紡織了,直接當填充物,如棉花一般。 棉花能防線、織布,也能當作棉衣、棉被的填充物,村子現在……” “陛下問你這個菜怎么做的,沒問你如何處理的絲?!?/br> 胡惟庸突然出聲,說完他自己都愣一下,我為什么要說這話? 果然,一群人看向他,有的人憤怒,聽著長知識呢!你打斷朱里長是何意思? 柞蠶如何取蛹又繅絲,朱里長不說出來,你會不? “胡卿想是太過疲憊,來人??!扶胡卿回去歇息?!敝煸鞍l話,就這么直接。 胡惟庸一聲都不敢吱!低頭自己走。 許多人就是看不明白局勢,或者說看清楚了卻無法回頭,哪個朝代都一樣。 有人會想,我退了我就能善終?我手下這么多人,我退了他們難道就沒問題?我讓他們跟著我一起退,他們不愿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你要看我的勢力,還有那么多支持我的人,你收拾我,那些人呢?其他跟我同樣的人呢? 在這等想法驅使下,一個個全掛了。 群臣情緒波動一下,又很快調整過來,就當剛才啥都沒見到。 朱聞天冷眼旁觀,關鍵他在忙著做菜,揮舞著鐵鍬嘩嘩炒。 他覺得歷史總是如此相似,一遍遍重復。 如唐朝時候的一次次玄武門,武則天把王皇后給害死了,然后又是武惠妃把另一個王皇后給害死了。 朱元璋要培養好大兒,可惜沒行,好大兒掛了,他轉頭就開始殺其他兒子的岳父和女兒的公公,為孫子鋪路。 后來的歷史,也是一樣??!好好培養兒子,結果…… 朱聞天想著,把這鍋繭蛹炒好盛出來。 “陛下,是取了活蛹后先焯水殺死,然后瀝干水分,下油鍋煸炒,再放點鹽就行了。如此做不容易身上癢癢,就是……” “就是過敏,咱知道?!敝煸按驍嗬镩L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