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節
里長表示佩服,他昨天聽憨憨給講的,然后努力記。 今天人家曾魯一聽種珍珠,立即拿出來,這樣的人突然生病死了確實可惜。 “里長說笑了?!痹斂刹桓覒?,人家背后有高人,高人才是最厲害的。 “把假的珍珠扔里就行?假的珍珠用什么做的?上哪找?” 朱元璋對養殖珍珠感興趣了,似乎下丘村什么都能種、啥東西都能養。 聽說在和林那里,騙了三十多頭野驢幫忙干活,為了一口吃的,野驢挺不容易的。 “回陛下,假珍珠用厚的大的貝殼磨,然后再拋光,不熟悉的人就容易上當。 不過假的珍珠太圓了,扔到貝里面,它大部分會給吐出來。 咱們采用種的方法,同樣是把貝殼,或者說是河蚌的殼,磨出來圓的地方,然后直接植入到河蚌rou中。 這樣河蚌吐不出來,它們只能不停地分泌東西把這個異物包裹起來,避免劃傷自己。 珍珠就像人的指甲一樣,能夠慢慢長,也像有的人手上破了,進了沙子,然后就一點點長出疙瘩。 故此,珍珠養殖的關鍵是讓異物進到貝類體內,然后等著貝類分泌東西包裹,慢慢就成了珍珠。 選擇的貝越大越好,像最容易出珍珠的三角帆蚌……” 里長哇啦哇啦說,那邊的人一次次下水去摸河蚌,看上去很辛苦。 朱聞天給幾個小伙伴悄悄打手勢示意,轉頭離開,幾個小伙伴跟隨。 到一處周圍沒其他人的地方,他跟小伙伴們說幾句話,自己去拿個網,一副要幫忙撈河蚌的樣子回到河邊。 小伙伴們則是把水鏡和皮管子帶過來,看到村里有人從水中浮上來,就喊:“戴上這個鏡子,把管子對著嘴,身上拴石頭下去?!?/br> 村民一看東西,游過來裝上,又在腰間放把小刀,還有繩子拴的小磨盤,這回容易了。 他們直接被帶到河底,用那個管子呼吸,水鏡看周圍的情況,找到大的河蚌扔進筐中。 效率瞬間提高無數倍,比之前自己往下使勁游省力氣,而且眼睛不那么難受了,在水中睜眼睛,壓迫感特別強。 戴上水鏡的話,會發現呼吸都順暢,少了一種恐懼。 許多不會游泳的人在水里閉眼睛撲騰,如果睜開眼睛呢?那更完,心跳加快,愈發慌亂。 此刻呼吸和觀看的問題全解決,對,還有上浮的問題。 “這個好,這個可以用來采珠啊,聽聞南邊海邊的珍珠多,許多采珠的人是憋一口氣下去,然后有的人就沒上來?!?/br> 朱元璋想起了一個事情,采珠人,用命換錢。 第644章 資源當用鈔版雕 “陛下是說合浦南珠?昔東漢合浦珠多,民以為生,后官吏貪婪,肆意濫采,致使南珠離去,后孟常為守,禁采一年,珠貝復歸,方有合浦珠還。 前事歷歷在目,后世卻已忘懷。此后之朝,多有南珠遷逃,前元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時方止,陛下欲開南珠開采之事?” 曾魯說個典故出來,最后問朱元璋,你想要學之前的朝代那樣使勁開采南珠,讓百姓淹死,叫南珠再逃? 里長跟著說:“曾御史說得對,可惜孟常受彈劾過多,只好辭官回家,于是才有王勃藤王閣序中的‘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之句。 不過貝殼跑了,其實是人為破壞了當地的貝殼生存環境,無法形成集群效應。 現在采可以,他們有技術,把貝殼磨成佛像的樣子放進貝里,然后就長出了佛像珍珠。 咱們要圓的,不要佛,先養貝,再育珠,可以提供潛水設備,尤其是水鏡最為重要。 然后是照明,水太深,看不到下面的情況,用小燈泡,做變壓器,連上電線,需要水下絕緣。 再給個管子呼吸,采珠就容易了,同時讓他們種地,別光是天天潛水,活不長久的?!?/br> 里長話音一落,曾魯愣住,隨即抱拳:“多謝朱里長,謹受教!” 他真心道謝,他是勸朱元璋不要學前朝那樣采南珠。里長的意思則是咱們如何讓珍珠更多,同時保障采珠人的安全。 一個是停止利用資源,一個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源。 “好,好好!皆是咱的好臣子,合浦珠還原來是這個意思。好,太好了,哈哈哈哈~~~”朱元璋開懷大笑。 群臣表情不一,或者說心思各異,一些人是贊賞,一些人是羨慕,剩一些人是羨慕嫉妒恨。 比如有人在想,你如此高人,為何偏偏看上下丘村,咱這個丞相難道不值得你親近?不,是不值得你見面交往?咱就不信找不到你。 幾個人說話并不影響下丘村人摸河蚌,他們專門挑大的挖,空殼也要,殼能夠拿來磨成圓的核,種在其他活蚌中。 “太子,南珠咱也有,你說比起東珠,哪個更好?”朱元璋拿起個空的河蚌問好大兒。 “父皇,人好!南珠之光,只在一寸之地,人之光輝,卻可照耀大明。 孩兒北巡之時,與二弟同看價值三十萬貫的黃金、白銀,心中毫無波瀾。 只因咱兄弟二人知曉,金銀有價人無價,于是二弟總想把咱村的人給騙過去?!?/br> 朱標回答,什么東珠南珠,有跟咱同姓的村子好? “我沒,不是我,別瞎說,我沒想要騙,我是想正大光明要?!?/br> 朱樉堅決否認,什么就騙?我至于嘛! 群臣是又高興又心疼,太子果然更好了,但三十萬貫的金銀哪去了?沒有進入國庫是吧? 你倆心中不起波瀾,我們起??!大明一年財政收入才多少? …… 今天過中秋節,午飯延遲,有人餓了,可以吃零食。 小孩子們喜歡上了爆米花棒,不過吃完了得刷牙,正常粗糧吃著沒問題,膨化后就不行,會粘在牙上。 一直到未時末,大家才開始吃午飯,下一個晚飯是半夜了,看月亮的時候吃。 吃易消化的食物,機制面條,不做抻面,抻面里要放篷灰。 吃面條不用做炒菜,全是小菜。吃完孩子們去睡覺,朱元璋不辦公了,大過節的辦什么工?尤其是南方水稻要收的時候,無非有地方官員想修路和趁冬季河流水量小,清淤、建橋、加固河堤。 百姓的勞役期沒有了,還想干活,必須給糧食,寫題本上來要留下一部分糧食。 其中可cao作性很大,大明官員少,審計方面人手更不足,何況跑到當地去探查實際情況了。 以前缺糧,朝廷養的兵每天光吃就要吃不少,還得發軍餉,地方必須把糧食送上來。 如今不缺糧,尤其今年很多地方跟山東學,收完麥子在麥茬上種大豆。 收的大豆,一部分榨油,豆餅也能吃,與干菜蒸一蒸,吃著香,出油率低,豆餅里還有油。 另一部分的大豆用來做豆腐,尋常百姓家做不了,跟賣豆腐的換。 豆油是油水,豆制品是蛋白質,能夠減少主糧消耗量。 就這樣的豆餅,一個人一天給三兩,餓不死。 如此糧食百姓積攢起來,有的拿出來賣,換東西,市場上流通的糧食增加。 朝廷只要不缺錢,就不會缺糧。 朱元璋會考慮下實際情況,然后同意地方截留一部分秋糧。 即便他明知道有官員從中動手腳,還是答應,先把一部分糧用在基礎建設上。 等自己的隊伍培養起來,放到那邊后再查賬,被查到的官員,連本帶利,全給朕吐出來。 “珠子是這樣做出來的,倒是快?!敝煸安晦k公,帶著馬皇后轉悠,直接轉到為河蚌種核的地方。 下丘村的孩子們在車珠子,很小的,方便種在河蚌rou里。 一臺蒸汽機用皮帶帶動一排設備,每一個都是車珠子用的,沙沙沙幾聲,一個小珠子便成型。 如果慢慢雕刻,那可就麻煩嘍!雕一個圓的珠子要很長時間。 “心思巧呢!換成刻刀,把珠子做這樣小,一天能做幾個?”馬皇后同樣覺得有意思。 “工匠干活輕松了,尤其是雕刻石碑,聽說咱好大孫的禮物,是用牽陀車那種原理做的設備雕的,速度才叫一個快呢! 哎呀!用它來雕刻木板??!木版印刷,銅版也能磨出來是吧?銅版比木版保存時間長。 雕錯了,熔一點銅汁澆上,等涼了改成正確的,印紙鈔想來沒問題?!?/br> 朱元璋思維發散,說著拍拍里長的肩膀。 里長深吸口氣,后怕,憨憨提前準備好的,自己還以為不會被問到這個問題,結果…… “陛下,咱知道現在有人要印寶鈔,而且還提供了幾種版面,不過不急,陛下請隨咱來?!?/br> 里長說著帶一群人到另一個房間中,說是房間,其實是大廳,面積大。 “陛下,關于寶鈔,咱村子設計了兩種模式,一種是多版套版印刷彩色圖案,一種是單版涂蠟多次印刷模式?!?/br> 里長指著兩個地方介紹,都是憨憨自己慢慢做的,套版最難,得保證版一樣。 第645章 寶鈔印刷先說好 朱元璋和馬皇后打量著兩套印刷的版,印錢的工具,套版的要把每一個版做出一樣的,至少誤差叫人看不出來。 另一種與染布時候的蠟染一樣,不需要上色的地方涂上蠟,沒涂到蠟的地方就有了顏色,等染完了再把蠟給煮出去。 印紙鈔的版上面可以貼紙,留出空的地方涂蠟,沒涂的地方印刷,再換紙、涂蠟、上別的顏色、印刷。 “這個好,這是三個版?印三種顏色?比涂蠟的好用。這個比至元鈔還小,大明通行寶鈔?好!” 朱元璋看版,上面的字是反的,能看出來,不過留了空白,沒寫哪里發行的。 現在的中書省顯然開始制約皇權,不能繼續存在,就不寫中書,又因為沒人說是否讓戶部來負責,也就不寫戶部。 洪武通寶的銅錢最初由工部負責,隨后戶部接手,與各地方一同鑄造,就是哪里有銅,做了銅錢后就用。 版子的周圍有花紋,跟歷史上的差不多。 “重八,有了版子,咱就可以印錢了?”馬皇后用過元朝的至元通行寶鈔,現在不允許,只允許之前銅錢流通,順便回收重鑄。 里長見兩個人眼睛在放光,不得不出聲:“陛下、皇后,草民有話要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