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節
“用,必須用,殿下說行就行?!崩镩L跟著笑。 朱棡在旁邊看著,發現自己又學到了,再不去大本堂了,每天到這里跟兄長學習。 那邊的孩子們已經把八只烤鴨處理好,選rou好的位置留下一部分,其他的送給吃盒飯的人。不用專門給說,放在托盤里,告訴大家這個是福華樓徐掌柜送的,大家隨意取用就可以了。 吃盒飯也是分幫的,干活的人互相之間有著各種恩怨,他們會知道怎么分,其他的人絕對不會上手。 鴨架扔到鍋里做鴨架湯,蔥絲與黃瓜絲都是現成的,甜面醬去對面的居必七拿。 沒有荷葉餅,直接蘸醬。 坐在那邊單獨桌子周圍的人,起身同時向二樓道謝,然后他們分配。 結果就有一個同樣吃盒飯的人,端著餐盤夾鴨子rou和其他東西,又拿回去,坐在那里吃。 其他吃盒飯的人:“……” “那是誰???”朱棡都看出來情況不對。 朱樉笑著說:“誰都無所謂,給的時候就說送所有人,人家來拿有問題?他們這些人,哪個想要之后報復,就是不給丹青盒飯店的臉面。 三弟不信你看,為了不讓其他人搶,他們馬上會把剩下的分走,不然就又丟一次臉?!?/br> 朱樉的話音剛落,正如他所說,其他人就把那些給分了,說是分,其實是拿著送到那一桌,讓對方再分一下。 “給我留一點,我干完活兒看不到留下的,以后我不給你們好好打飯了?!毙〔菰谀沁呎酒饋?。 ‘哈哈哈哈……’一群人大笑。 “這等事情永遠杜絕不了,就像家中養的家禽和牲畜,它們也要選個頭兒出來的,或者說是打出來的?!?/br> 徐掌柜看出晉王殿下的情況,多說一句。他不在乎自己的東西被送了誰,反正他是拿來了。 “咱封地也有?”朱棡看向兄長。 “有,不過跟牲畜家禽不同,人得明白事理,咱定下了規矩,他們必須遵守?!?/br> 朱樉點頭,他懂得人性,卻與牲畜不一樣,它們聽不動人話,人還聽不懂? 甚至是狗和貓養好了,都知道如何對待家中的成員,看小寶寶過去打狗的時候,狗敢咬不?貓亮一下爪子試試? 其實牛馬也一樣,就羊有時候缺心眼,至于家禽,它們腦袋小,容不下太多的東西,所以隨時可以殺了吃掉。 …… “大本堂還應該存在嗎?”晚上的時候,朱元璋來到坤寧宮,說起護衛傳過來的信息,之后發現大本堂沒什么用。 看看二兒子,大本堂一般都是要教授實用性的東西,每天的課程要設計好了。 包括一些政治斗爭方面的,結果二兒子這兩年跟著下丘村學,好像什么都懂,根本不需要典故和舉例子。 好大兒不用說,去一次北地后,回來成熟了,看人的時候笑容多了,目光似乎清澈了。 二兒子哪還用告訴他要寬待封地百姓?他自己比所有人都重視封地的情況,天還熱著呢!就擔心起冬天百姓如何度過。 老三在努力,要跟上兄長們的腳步。 下丘村教什么了?大本堂的那些個‘老師’又教了什么? “重八,大本堂至少會先教讀書識字,他們不可能帶著皇子們去做實際的事情,下丘村能?!?/br> 馬皇后笑著說,她也覺得下丘村有意思。 第627章 作物品種在遠方 ‘嘩嘩嘩嘩……’“下雨咧!涼爽!秦淮河那里還好吧?” “沒有多大的雨,很快會停,因為要開始農作物收獲了,不是因為農作物收獲才少雨,而是在多雨的時候農作物進入收獲的都滅絕了?!?/br> 里長跟憨憨坐在下丘村最高的樓上吃早飯,外面下雨。 里長在考慮秦淮河會不會又一次發大水,朱聞天則提到了農作物。 農作物有的時候看上去身神奇,正好冬小麥收獲的時候是晴天,如果不是,那就得搶收,從概率來說,晴天多。 等到了秋天收水稻,還是晴天多,如果不是,仍舊屬于小概率。 看著很神奇,其實一點都不,凡是不符合當地天氣的作物,都沒了,剩下的自然就是可以的。 “憨憨,秋收的時候要讓陛下等人過去?”里長吃咸鴨蛋,大口大口吃。 按照概率來說,煮蛋的蛋清比蛋黃好吃,因為蛋黃吃著會噎到。 換成咸蛋呢!蛋黃比蛋清好吃,蛋黃冒油,蛋清太咸了。 所以下丘村就調整腌制工藝,讓蛋清不咸的情況下蛋黃冒油。 除了這種,還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蒸水雞蛋,未必非得是雞蛋,其他蛋也行。 再一個是煎蛋的時候把蛋黃打散,跟蛋清融合到一起,這樣蛋黃就不噎人了。 “不是秋收的時候叫陛下到石臼湖那里,而是陛下秋巡,最后還得到下丘村?!?/br> 朱聞天糾正里長的說辭,咱不能說叫陛下。 “咱的收割機能出問題不?”里長心思都放在新造出來的幾臺大豆和水稻聯合收割機上了。 “沒有問題,數據都對,先收大豆,然后去旁邊的水田收水稻,換零件而已。 我這個技術……這么說吧!我不告訴你,你自己琢磨,二十年你都琢磨不出來。 有時候就是一個小改動,便能影響大布局,許多時候最難的是如何繞過專利。 好在咱們沒有,想干啥就干啥,杜仲該種就種,多種一些,有的方面效果不是很好,卻總比沒有強。 蒸汽機和內燃機就不一樣,咱也能弄出來代替橡膠的塑料,但實驗室產品無法推廣?!?/br> 朱聞天也在惦記著橡膠,但船不行??! 讓人冒著生命危險去那里,然后把很多種子拿回來種,朱聞天不認同。 現在的一些東西夠用了,以后再說。 眼下連好望角都沒有被發現,許多貿易通過紅海那里進行陸地與海洋的交接,就是蘇伊士運河又堵上了。 這個運河是連接地中海到另一邊的重要通道,之前有的朝代住在那里的人就挖出來了。 元朝打仗的時候,沒有蘇伊士運河,都是從陸地往那邊打。 現在還有當初元朝,或者說是當地游牧勢力組建的國度。 所以北元過去后,打吧!你以為那些人曾經是你祖父或者是曾祖父等更往上年代的親戚,人家就直接接納你? 開什么玩笑?三代以后就淡了,五代更不用說。 歷史上明朝的各親王后代,誰管誰呀? 包括清朝的也是一樣,該拉人力車的就去拉人力車,該搖煤球的就搖煤球。 堂兄弟的劉德和劉繼祖,結局不同,兩家不可能再往來。親兄弟的…… 沒有橡膠的時代,他就弄蒸汽機,杜仲膠能替代一部分,塑料也能替代一部分,還有其他生物材料。 “那咱怎么辦呢?”里長發現自己學得越多越糾結。 “照常辦??!等船,等鐵皮制作的遠洋蒸汽機船和配套設施都做好了,咱們就可以等待好東西了?!?/br> 朱聞天絲毫不急,第一艘‘大型’全鋼鐵的船要明年能成。 是海船,不是內陸的,設計的時候是兩萬石,然后加上其他的東西,最后能夠運載東西的重量就看你放多少煤、淡水、船員、補給品了。 兩萬石的鋼鐵遠洋船,就相當于一千多噸載重量,屬于正常大小,橫穿大西洋、太平洋的時候有一定的危險性。 朱聞天自己能拿出來多少知識在于他學過多少,像核武器原理知道,具體的不清楚,導彈他也不會造,芯片啥的更不用說。 他所提供的知識都比較簡單,只是大明的人比他會得更少而已。 現在他要弄杜仲膠,在一些設備上可以提供關鍵零件, 杜仲樹不能割膠,只能通過其他方法把膠弄出來,比較麻煩。 美洲必須去,不僅僅是橡膠的問題,還有玉米、辣椒、土豆、蕓豆、西紅柿、南瓜等作物。 這要是有玉米、土豆、花生,能夠輪作和套種的方法就多了,冬天大家能吃的菜也增加。 像黃河以北地區,寒冷的冬天吃個烤地瓜、炒盤土豆絲,放點辣椒,或者喝完木須柿子湯,該多舒服??! 南瓜那東西,長得可大了,如果不切開,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中華大地的許多作物都是外來的,似乎屬于民族特性,出使去哪個地方,保證會帶當地的作物、種子回來。 “憨憨你給咱多講講那個很遠地方的東西,哪個最好?” 里長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這次終于知道了北方的冬天有多冷,也感受到了沙漠里的艱難。 大海他還未見過,海的那邊有什么,他向往著。 朱聞天干脆拿過來一張紙,邊畫邊說:“首選這個,玉米,晉王那里如果有玉米種植,簡直美死了,它對水的需求小,只要在關鍵的時間段里給足水,就行了。 它可以隨時去種,看你是收成熟的,還是吃青的,甚至制作青貯。 關鍵它在不用怎么照看的情況下,產量高過小麥和水稻,那邊的人培育了很多年了,指望著吃它活著,是主食。 下一個是土豆,草原那個地方,一種一大片,非常適合土豆。 土豆不能保存太長時間,深秋的時候收,放到春天有的就發芽了,再想吃的話的用醋,破壞其中的生物堿。 不過它的淀粉含量高,拿來做成土豆粉,保存時間便長了,關鍵還好吃,粉本身是熟的,和米粉一樣。 另外一種叫地瓜,吃多了喂不舒服,它也能做份,叫……” “地瓜粉?!崩镩L搶答。 “對,但它不是主食,用來配菜,跟咱吃的綠豆粉差不多,它耐煮,燉很長時間都不化掉……” 朱聞天點點頭,接著往下說。 第628章 換位思考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