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節
現在撤了,不打官司了,沒意義,耽誤時間,不就是一只雞嘛!鄰居又不是故意的。 鄰居呢!則主動送來一只雞,因為有了很多小雞崽兒,可以養大下蛋和吃rou。 以前一只雞,誰家都舍不得,此刻感覺無所謂。 曾經游手好閑的人,如今有了工作,挖礦,不愿意干不行,強制性的,有本事就跑,看能跑到何處? 進山里?有野外生存能力?冬天下來不? 游手好閑的人有人專門調查,誰家的?平時都干什么?是不是光吃飯不干活? 如果家里還有其他的人在,那就先挖礦,之后帶走,當兵,教識字和算術,在軍營呆幾年。 給的軍餉直接送家里,當兵的時候吃飯不花錢,跟以前不一樣,現在宮里養得起。 …… “海船來了,逆流上來的,厲害哦!”又到了晌午,大明水師的船隊從運河進來。 它們沒有蒸汽機船的速度,只能一點點走,送一部分山東登州、萊州等地的田賦,其他的是海魚干。 一次來一百多艘,河北與河南的糧食同樣向這里運,運一部分,等隊伍回去路上還得吃。 “咱走之前,告訴百姓,今年的田賦免了,退給他們?!敝鞓碎_口,看向安慶等人。 “太子殿下放心,絕對無人敢貪墨一粒麥子?!?/br> 安慶懂,太子前腳走,自己后面就開始撈好處,那么…… “咱信,吃飯吃飯,這是百姓現在愛吃的咸魚燉茄子,諸位嘗嘗?!敝鞓艘桓痹巯嘈拍銈兊臉幼诱f。官員們吃米飯,看著面前的菜,絲毫沒覺得百姓會如此吃。 茄子的皮全削掉了,切成條,咸魚也是一條條的魚rou,看不到鱗,吃起來沒有腥味。 百姓能這么吃?他們得富裕到何等程度? “里長,蒸汽機船要留下,方便從海邊獲得咸魚干與鹽,咱們在運河一路走,一路放下蒸汽機船,在運河中進行短途運輸??珊??” 朱標不去管官員們怎般想,他決定把好的運輸工具多放在這里一些。 “太子殿下決定即可?!崩镩L表示沒問題。 “到黃河的地方,咱也要船,給咱的封地送東西,那里的石油還得運到應天府對吧?” 朱樉很怕把他給忘了,四弟的封地等著自己離開,保證大發展。 自己的封地還有啥資源?延長縣屬于延安府,不是西安府,顯然不能要。 朱樉看出來父皇的心思,如果北元沒有被打跑,那么自己的北面還有一個延安府頂著。 老三那里背面有個大同路頂著,老四的地方有延慶州與密云衛。 三個人的手上必然有一支屬于自己的精銳部隊,一旦北元突破哪一到防線,就給自己的精銳出動去打北元。 北元那時一路縱深打進來,補給線長,攻打那么多,消耗也大,自己的精銳一出,直接收拾掉。 這是之前的戰略部署,顯然用不上了,這個夏天,北元必須快速在那邊獲得更多的根據地。 等他們騰出手來,那么多的土堡和烽火臺也已完善,而且還會繼續派兵過去種地、養牲畜。 “殿下若想黃河暢通,需要清理三門峽的暗礁,等冬季枯水期,派人去炸?!?/br> 里長早想到此事了,正好朱樉提起來,他順著說。 黃河下游到壺口瀑布最不好走的地方只有三門峽,暗礁惡心人,船想順流而下,必須熟練cao作,否則就撞礁石和岸上。 逆流向上,由于水流急,蒸汽機動力的明輪船,到那里都只能挪,一點點挪。 當然,配合上纖夫就好辦了,纖夫稍微給一點勁兒,船就沖上去。 當下的季節黃河水流大,待到冬天,上游冰封,水位下降,流量減少,流速也沒那么快了。 帶著炸藥過去,把暗礁一個個拔了,再拓寬一下河道,往后蒸汽機明輪船再過就容易了。 朱樉點頭:“咱能等,不差一個冬天,還有四個多月,咱估計回應天府的時候黃河便沒有多少水了?!?/br> “那個……呃……朱里長,水下鑿孔不容易吧?” 安慶旁邊的一個官員表示咱懂水下的事情,他想問朱樉,又覺得不好,問里長比較好。 朱樉他看一眼:“船過去,上面的人拉纖固定住位置,船上載個蒸汽機,人戴上潛水鏡,剩下的就是指揮那個蒸汽機帶著連桿等鉆孔工具下去,非得用人手工鑿?” 眾官員:“……” 第610章 效率瘋漲憑機器 百姓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事情,他們只看眼前的。 許多百姓開始為自己家里盤炕,好應對冬天的到來。 然后努力打煤坯,花錢買的煤泥,一馬車十文錢,卸下來之后就開始摻點黃泥和好,用鐵皮的坯模子噼里啪啦拍。 如此打出來的煤坯是大塊的,方便儲存,曬干了摞到一起,如砌墻一般。 接著又做蜂窩煤,這個好燒,先把蜂窩煤點燃了,再敲煤坯到爐子里。 大家不搖煤球,有蜂窩煤就能很好地把火給引燃,如果需要慢火,用煤坯還能壓爐子。 一馬車的煤泥,冬天能燒半個月,夏天做飯燒的時間更久。 舍不得買煤的錢,去煤礦自己背,煤泥免費,百姓估算一下就發現,不行,太累,一次才能背多少?工夫全耽擱在路上了。 冬天最難熬的日子一般四個月,反正這東西又不會壞,多儲備著,做飯也方便。 幫太子和秦王干活,一天能夠拿到二十文,還管三頓飯,一早出去,先吃飯,然后做事情,最后吃一頓飯回家。 當天干活,當天結算,第二天去不去都行。 干一天能買到一個月的煤,再辛苦一些打出坯子、做成蜂窩煤。 “百姓拍煤坯太辛苦了,蜂窩煤不能做成方的?非要圓的?圓的占地方。拍煤坯哪有用筒插蜂窩煤速度快?” 朱樉幫著別人打了幾十塊煤坯,手疼,指甲縫隙里都塞滿煤泥了。 然后學著下丘村孩子的樣子,把指甲剪很短很短,有用刷子刷,才清理干凈。 朱標同樣看著自己的手,指甲貼著rou剪的,比照下自己村子的孩子。 下丘村的孩子從來不留指甲,幾乎兩天剪一次,怕做試驗的時候影響手感出問題。 當然,下丘村的孩子沒去打煤坯,他們才不要體驗生活呢! 里長同樣看著兩個殿下在拍呀拍!不參與。 倒是官員得跟著干,現在‘沒’指甲了。 里長想了想,問:“殿下覺得二十文錢買一車煤泥打出來的煤坯有人買沒?煤坯用來壓爐子,咱可以做出來方形的蜂窩煤?!?/br> “人家十文就……誒?好像行,能買?!敝鞓緞傄瘩g,突然反應過來。 一車十文錢的煤泥需要多少人工能打出來?一個人一天和泥、做蜂窩煤,好像不夠,和泥需要很大力氣,跟攪拌水泥和沙子一樣,那個混凝土…… 想到此,朱樉似乎明白過來:“咱能攪拌煤泥和黃泥,剩下的是用另一套組建連接蒸汽機,代替人工去制作蜂窩煤?!?/br> “殿下聰慧?!崩镩L夸。 “劃算,他們一人給咱們干一天活兒吃三頓飯,拿二十文工錢。 他們自己制作煤坯和蜂窩煤,一個人一天就是累死累活的做出來一車,吃自己的飯。 他給咱干活,再多花十文錢買蜂窩煤,其實是賺了三頓飯加十文錢,何況咱那工作沒他處理煤辛苦?!?/br> 朱樉算了比賬,認為買更合適。 官員們接受這個說法,一同點頭,都是干活,給自己家干明顯吃虧。 而且孩子無法幫忙,孩子在上學,強制性的,必須學習。家里的老人和婦人,需要去菜地忙碌,種菜不是那么容易的,摘菜難道不耗費體力和時間? 于是到了翌日,新的機器出現,一邊和煤泥,一邊出方形的蜂窩煤,有皮帶運輸,生產出來,送到空地上晾曬。 試了一天,第二天改進型出現,又試一天,定型,開始大量生產。 百姓們得到消息,不要買煤泥自己回家做了,買現成的,一車煤泥做好的才二十文。 面對想不通的百姓,得給他們講透了這其中的關系。 “不是我不信你們,你們看,我給你們說,我一天打一點煤坯,離著冬天還遠呢!我年歲大,干不了別的,累了我就歇歇,然后再打煤坯?!?/br> 有老婦人有其他的想法,我不能去為你干活賺那個錢,我自己在家打煤坯不行?我慢慢來。 “大娘你看啊,你一天干一點沒問題,有問題的是煤泥堆在哪里?天要下雨的。 現成的蜂窩煤,下面墊上石頭,架好板子,就能堆在那上面,下雨的水不會沖到。 你總不能把煤泥堆在板子上面吧?它會往周圍滑,它不是成型曬干的。 而且大娘你覺得你這樣累,能活多久?你把自己累死,就為了省幾十文錢? 你看你現在活著,還能做飯,可以去菜地干活,你算算?!?/br> 官員跟老婦人講,他恨不得幫著掏這個錢了,可是不行。 “不,我覺得貴?!崩蠇D人搖頭,不聽歪理,自己辦法才是最好的。 旁邊的下丘村孩子出聲:“那就把給你家的東西都收回來,包括你現在手上戴的新的銅頂針?!?/br> “這孩子,咋說話呢?我一琢磨,買現成的行,真行!”老婦人一臉真誠地跟官員說。 官員:“……” 他想大哭一場,又想對老婦人咆哮一番,最終都忍?。骸按竽?,既然這樣,我們先走了,你慢慢干針線活,小心別扎了指頭?!?/br> “放心吧!干一輩子了,那個啥啊……蜂窩煤挑整的,掉渣的不要?!?/br> “我拿過來讓你挑。走,去下一家,這回我知道咋說了?!?/br> 官員出了門,使勁喘兩下,又去另一個不答應的人家,心累! …… 伴隨著蒸汽機的嗡嗡聲,蜂窩煤開始批量生產,十二個時辰不停歇。 做好的蜂窩煤經過晾曬,一車車運到百姓家中,百姓早搭好了棚子,下面墊起來,高興地把蜂窩煤擺放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