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
他這一出聲,眾官員才回魂,仔細品嘗炸醬面。 到北平,朱聞天看太熱,正好吃北京炸醬面,料很少,就是雞蛋、豆豉醬、黃瓜絲,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 最開始的炸醬面連雞蛋都沒有,只是豆豉醬在鍋里炒一下,就澆在面條上,夏天的黃瓜不值錢,切點黃瓜絲。 雞蛋醬則是炒雞蛋,之后倒入豆豉醬,北京叫豆瓣醬,黃豆的,不是蠶豆的,再加水,咕嘟咕嘟開了,不是那么干,就裝進大碗里。 但給大家吃的不能那么簡單,而且比較干,多吃點rou和雞蛋,醬少,嫌淡可以吃小菜??! 一大堆的小菜供選擇,包括醬菜。 護衛們換班吃,用鐵皮的小盆裝一盆抻面,舀上醬和其他的小菜,抓把黃瓜絲,蒜瓣扔到面上,端著到外圍蹲著吃。 有的還多要一點過面的涼水,這樣吃著不那么干,最后喝掉,盆看著都是干凈的。 直到最后一班輪換的護衛吃上,下丘村的人才停止抻面,為自己煮一份。 朱聞天用個跟大的盆裝面,坐到里長這桌上,朱標和朱樉慢慢吃著,到現在一碗面還沒吃掉四分之一。 見到憨憨坐下,才加快速度,剛才等憨憨呢! 兩個人不動筷子,其他人不敢動,他倆只能先吃兩口。 看憨憨吃飯有食欲,憨憨力氣大,不是平白來的,吃得也多。 朱聞天看看周圍,放下筷子跑回車里,捧個小壇子,外面貼著紙,上面寫‘臭豆腐’三個字。 “對,快打開,咱夾一塊?!敝鞓靖吲d了。 朱標也不客氣,等憨憨放下壇子,打開,用旁邊的筷子夾一塊放碟子里。 朱樉夾完,招呼其他官員:“吃不吃?居必七的臭豆腐,這個還是去年出來的時候路上做的,加上腐乳,都是好東西?!?/br> 這個和用鹵水腌制的油炸臭豆腐不一樣,是腐乳的一種,叫青方。 朱聞天那時許多做油炸臭豆腐的都不好好弄工藝,就是是把豆干炸了抹青方。 人家正宗的油炸臭豆腐是用莧菜梗做的臭鹵兒,跟青方不一樣的。 紅方的腐乳和青方的臭豆腐,要發酵好幾個月才行,根本不能油炸。 官員們看太子都夾了,自己也不客氣,端碟子來,讓人家的守村人給夾一塊。 在臭烘烘的氛圍中,大家吃好了,繼續趕路。 下丘村的人給每個吃了臭豆腐和大蒜的人發一塊薄荷糖,吃歸吃,吃完了得消除味道。 午后,地表溫度最高的時候,隊伍抵達順義縣的水稻田邊。 軍隊的人頭戴斗笠,在一步步后退插秧。 “吃了嗎?”朱標問在此坐鎮的朱太一,朱太一出的主意種水稻,他便不能走。 “沒吃,早上天不亮的時候吃了昨天晚上烙的餅,然后大家下田開始干活,一直到現在,眼看就完事了?!?/br> 朱太一喉結動動咽口水,顯然他也沒吃,始終陪著?!跋氤陨??”朱標又問。 “炸醬面,多點水,別的吃不下?!敝焯徽\實地回答。 “里長?”朱標看向里長。 “現在就做,不過不能是抻面,只能機制的?!崩镩L回應。 下丘村的人搬設備,蒸汽機先預熱,借此機會架鍋灶,并且制作新的炸醬,之前都吃沒了。 等了一刻多鐘,五抬小蒸汽機可以用了,已經組裝好的配件一連接,面粉、水和部分篷灰倒進去自動和面。 軍士們有的到了邊緣時會灌上幾口綠豆水,扭一扭腰。 他們都穿四角褲,光膀子、戴斗笠,這樣就不用洗衣服了,否則汗水把衣服打透,不洗的味道太大。 他們不怕被人圍觀,干活不丟人,又沒逼著你們這些大姑娘、小媳婦兒過來看。 “此地原來種什么?”朱樉給朱太一一塊飴糖。 “謝秦王,種點高粱,看情況再種大豆,天氣不好就荒著,地越荒越完,來的時候草有二尺高,里面兔子、蛇、刺猬都有,翻地的時候一灌水,還捉了不少泥鰍與黃鱔?!?/br> “加固一下河堤不行?哦!沒人手哈!這里得怎么種?在河邊把地荒著……不應該。 叫咱想起了石臼湖與丹陽湖周圍,百姓不敢種田,一種就怕沖沒了。 現在那里百姓越來越多,沒有戶籍的全跑去入籍,畢竟屬于應天府?!?/br> 朱樉對比,同樣的情況,都怕水淹,石臼湖地區之前只有‘黑戶’。 后來胭脂河一通,雨季石臼湖的水能及時排出去,現在人多了,種植、養殖,加上過路經濟。 安慶走兩步,發現大腿內側不那么疼,出聲:“太子殿下、秦王殿下,修河堤就能種冬小麥,然后種大豆?!?/br> “是知道方陸他們怎么種的了?先借糧,今年由于倒春寒減產,不收受影響地區的糧了。 先借給我們,我們從河北、山東調糧來還,那邊沒受影響,今年該交田賦?!?/br> 朱標決定不收本地的糧了,冬小麥減產,管人家種不種大豆呢! 下丘村所在的寧國府,還有北面的太平府,只交一季的田賦,套種與輪種的不收。 換到北平、大同等地,人家小麥減產是必然,種不種其他的東西不歸朝廷收糧的來計算進去。 屬于法理上的問題,不能因為人家種了大豆和高粱,就非得收人家減產的小麥。 安慶額頭見汗,他當然知道元朝的官員所做的事情,他不管,不造反就行,從下丘村學來的辦法,增加百姓收入,還管什么? 反正北平去年的時候就沒有人餓死,因為養濟院有人捐東西,包括雞蛋都捐。 前朝官員讓他們幫助的百姓捐,一家捐一點,北平行省就好辦了。 如果再有人餓死,說明大明的官員貪墨了。 “里長,安參政的法子行嗎?”朱標直接問里長。 “太子殿下,這個……北平吧!有很多地方能夠提供泥煤,下丘村北面的那種?!崩镩L給出一個答復。 第604章 常規cao作何須贊 “哎呀!如此的話,地不是浪費了么?”朱樉在旁又急了。 他知道下丘村怎么把剛開荒出來的田給種上麥子的,接著又輪種。 下丘村去北面的地方挖泥煤,運回來調節田地。 當初跟父皇一起去下丘村時,還遇到了有人使壞,不曉得是想讓車摔了,還是離間雙方的關系。 最后那一大片地方全劃給下丘村,不知道下丘村如今建設得怎么樣了。 泥煤是好東西,種什么都增產。 朱標眼睛一亮:“稻麥輪種,把河堤加固一番,以后這里水稻和小麥換著種,用泥煤來保證肥力?!?/br> 北平行省的官員麻木了,已經不想夸贊,太子和秦王咋學的? “兄長說得對,下丘村那里都不敢稻麥輪作,時間太緊了,收冬小麥要快,最好一天就收完。 另一邊提前育稻秧,當麥子收完立即翻耕、耙地、灌水,同時施肥。 數著時日搶栽稻秧,用泥煤來補肥,農家肥和礦物肥也得跟上。 之后催長、催熟,這樣的田出來的糧食不能當種子。但產量確實增加?!?/br> 朱樉支持兄長,他知道,等回去后,下丘村會開始進行稻埋輪作嘗試,因為條件夠了。 里長稱贊:“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思慮周全,確實,在勞動力多的情況下,可以嘗試?!?/br> “北平得留一個牲畜中轉站,再種大棚,幫四弟把路鋪好。此地以前是宋朝……” 朱標決定,北平可以養很多牲畜,因為這里是燕州。 宋朝怎么丟的?因為唐朝最后的時候太亂了,宋朝搶不了,損失大。 然后燕州、幽州、云州等地方適合養殖馬匹的位置丟失,宋朝從此總是缺馬。 官員們這次不茫然了,反而一個個激動,從眼神便能看出來。 “太子殿下還要繼續努力??!當勤學!”安慶跪下了。 其他的官員跟著跪下:“太子殿下當勤學!” 他們最怕遇到昏君,啥都不知道,沒有自己的主意,遇到事情便慌亂。 看現在的太子,歲不及冠。然,路上隨口說的話,無不證明太子懂民生、曉政治、知歷史。 “諸卿快起來,本宮一直在學,在大本堂學,此番出來……也學了一點點?!?/br> 朱標同樣激動,官員不是因為自己的父皇而認可自己,此次是自己的才華緣故。 “謝太子!”大家又一起喊,然后站起來。 “把褲子拍拍??!”朱樉提醒,他總覺得跪完了褲子上有泥,包括穿袍子的安慶,他跪的時候袍子墊著。 大家立即拍打身上的土,他們其實也覺得難受。 一個個棚子搭起來,太子的隊伍營地的帳篷也搭建著。 又等了半個時辰,最后一個人終于把稻秧插好,眾人收線,準備吃飯。 距離近的人早看到太子的隊伍到來,遠的地方只要不太遠,也能瞧見刻意升起的旗幟。 軍士們穿著四角褲,過來洗手,見到太子和秦王紛紛點頭,不會跪的,大家天天在一起,天天跪?見一回跪一次? 那樣的話,朱標門都不用出了。 洗完手,他們又去旁邊圍起來的一個個地方換四角褲,穿衣服和褲子,帶著濕手巾。這下在旁邊渙洗衣服的大姑娘和小媳婦兒、寡婦等女子就遺憾了。 她們愿意看當兵的身上的肌rou線條,感覺有力量。 別處的兵,或許有飲食不好,缺營養,身體瘦弱的。 這十萬人屬于大明精銳,又陪著太子度過了一個冬天,一直到春天,吃的方面絕對沒問題。 他們平時會鍛煉身體,講究耐力與爆發力,跟健身、健美不一樣,他們比較實用。 一旦與敵人近身搏殺的時候,不是肌rou的塊頭大就行,要拼速度和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