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節
現在就是,光祿寺給別人做飯菜,太子府和秦王府的一部分人要跟太子與秦王到下丘村的宮殿吃飯。 可以說自己想吃什么,下丘村專門做,或者不出聲,下丘村自己安排。 …… “再派人去問,問劉惟謙,嘉定府眼下百姓避災準備做得如何了?” 應天府皇城中,朱元璋批改完題本,放下筆,想起來重要的事情。 之前崇明縣,下丘村給出情報,說有大水,趕緊搬。 那里一共六十戶,口不足三百,以打漁為生,人家其實還真不怕大水,都是船民,水性好,而且很多家當都放在船上,就是沒有多少家當。 關鍵這個地方,風浪一大,水就漫上來,大家都習慣了。 上海這個城市是一點點沖出來的,明朝的時候也不大,唐朝的時候根本沒有。 這個陸地的面積才五百平方公里,同時包含兩州,就是說,海水沒縣不是沒全島。 五百平方公里,最簡單的計算方式是十公里乘五十公里,或者是二十公里乘二十五公里。 如果一圈都是高速公路,這兩種面積比例的周長,其實都是一個小時車程以內的。 這還是元朝時候比較大的面積呢!到了明朝因為打仗和遷徙,就剩了那么點人口。 于是一個‘島子’的人都被遷出來,帶著東西,安置在新開發的外來務工者聚居區,即二區。 被遷來的百姓最初心中忐忑,等到了地方反而高興,旁邊有人工挖的河,能夠把自己家的船停在碼頭上。 然后就是房子,這么好的房子是給自己家住的?居然有鴨舍和鵝舍,靠近人工河的河邊,專門挖了小池塘。 官府的人說要漲潮,一直把原來自己住的地方全給淹了,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潮,人家讓搬就搬吧!小胳膊擰不過大腿。 現在這里很好,就當是那邊被淹了。 結果真就淹了,消息傳過來,還有人劃船去看看,回來渾身顫抖,估計是逆流劃船累的。 朱元璋知道這個情況,下一個地方是四川的位置,下丘村給好了地點。 現在正好是劉惟謙在四川當參政,他兩年前是刑部尚書,四川的夏國被打下來后,立即把他派過去當參政,屬于維穩。至于為什么是刑部尚書,顯然是要面對特殊情況,不然出個戶部侍郎不行?刑部是干啥滴? 朱元璋等消息,告訴你們了,那里要發大水,下丘村說的,你們趕緊把房子拆了,尤其是房梁的好木頭,拖走。 等著大水過去后,再拖回來,重新建房子,木頭才是最貴的,磚瓦無所謂,咱們能燒,好木頭可燒不出來,只能燒成炭。 “陛下!嘉定府傳來消息,百姓們在哭著拆房子,至少要燒的磚和瓦,都要帶走。 他們說今年就要耕地了,得種稻子,現在什么都沒有了。 有人說,如果沒有大水怎么辦?這損失誰賠?今天還要不要交田賦?” 朱元璋這里的話剛說完,就有人跑過來匯報消息。 “咱賠,不就是一個府嘛?咱還賠不起了?受災咱也賠,咱就要讓四川的百姓知道,夏國不行的,咱大明行?!?/br> 朱元璋倔脾氣上來,他在賺錢,那不是回來二十輛……艘……呃!車船么! 他給派出去到長江上游傳消息和運去年人家攢下的茶葉籽回來,然后榨油。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榨油坊,也不是所有種茶的人愿意廉價賣給別人東西,尤其是知道這茶葉籽榨油能夠提純后。 二十艘船,他派出去十五艘搜集東西,速度才快呢! 船上有工匠、宮里的人、軍隊的人,不僅僅為了做買賣,也看看這船在各方面的應用。 隊伍過去了,那里是河水泛濫,然后才出現水災,有河,還是進入長江的支流,船就能過去幫忙搬家。 下丘村說的,七月份大水,現在還有很長時間,足夠把房子都拆了運走。 朱元璋信,當地百姓不信??!一邊拆房子一邊哭,感覺是朝廷故意使壞,要收拾他們,因為他們曾經是夏國的。 朱元璋怒,咱用得著那樣?你們給朕等著,等到發大水的時候的。 朕不要你們的東西,朕還給你們東西,朕有錢。 去年數據出來了,宮里賺的錢五百一十二萬貫,朝廷財政收入五百七十萬貫。 還沒計算屬于宮里的大棚蔬菜的錢呢!把這個在大棚蔬菜結束后計算進來,宮里的收入要超過朝廷財政。 而且宮里還沒分紅,就是醉蟹、百貨商店等行業。 “把誠意伯給咱找回來,派船去,一千五百里而已,這次讓他住過來,一家人都來?!?/br> 朱元璋想起了劉基,過年的時候劉基來了,就是走的胭脂河,現在剛回去不長時間。 朱元璋有小心思,劉基是前朝的臣子,同時又能夠提供很多天文方面的情況。 現在大明就需要人才,危素那里幫忙修辭海,還有誰是前朝的官員?得讓人家安心。 北地的那些個躲起來的官員,趕緊來??! 汪廣洋下去了,胡惟庸一家獨大,以前倚重,現在不用??!有下丘村,那么就讓劉基先回來看看,不給官職,制衡一番。 朱元璋各種心思算計著,當然,他算計別人的時候別人也算計他,包括胡惟庸在內的一些大臣。 第582章 不看風水看如今 內河水路一千五百里,需要多少長時間? 這個得看是什么水路,是順流還是逆流,看水的流速,以及河道的船只擁擠情況…… 之前十五艘蒸汽機動力船順長江往上游跑,那個速度讓其他的明輪船只和槳帆船上的人看傻了眼。 同樣的明輪,掛著特殊旗幟的明輪嗡嗡嗡就沖過去了,什么湍流不湍流的,沒有障礙。 有的船空著,甚至扔下繩索,幫忙拖拽一下其他的船。 回程的時候更不用說,順流一頓‘飛’??!千里江陵一日還,就這么來的。 這個其實指長江的江水流速,船只只要把好舵,則沒問題。 首先船上必須有老船工,跑長江的,他們知道水下面的情況。 去浙江那里,三艘船出動,朱元璋依舊沒全派,留下兩艘船在秦淮河轉悠。 船只有時順流,有時逆流,保持著每個時辰六十里的速度,中途不休息,晚上有燈。 兩天之后,三艘船成功抵達,劉基住的地方很遠呢!別看都是浙江,離著杭州好幾百里,再往南一點就是福建了。 朱聞天的這里有劉伯溫故里景區,現在人家活著,沒有景區。 劉基剛回來不長時間,這還是有了胭脂河的緣故,他們沒有蒸汽機動力的船,得一點點走水路。 路上他還要看看河邊的景色,尤其在石臼湖、固城湖、南湖,這三個開始變得富裕的湖泊。 來的時候太匆忙,需要盡快進皇城見朱元璋,回去則輕松。 宮里的人一到,劉基看著船先發呆,他去過下丘村,看見了蒸汽機,還知道皇城里用上了自來水和干凈的衛生間。 那時沒有蒸汽機動力的船,腳踩的明輪船有,他知道明輪以前就出現過,后來不實用,大家都不造了。 結果現在又造了出來,進行短途運輸,尤其是長江水流湍急的地方。 看看船,一家人收拾收拾,連著家中的下人,一起上船。 他的妻子死一個,就是他的表妹,現在還有兩個妻子,長子跟著太子和秦王的隊伍去北邊了,沒有消息。 次子與兩個女兒在,兩個兒媳婦在,加上兩個孫子,一共九口,下人一大堆,負責照顧他們。 在嗡嗡嗡聲音中,三艘船排成一條線出發。 如今天氣暖和,前幾天過的谷雨,今日氣溫在零上二十多度,不像和林,晚上還零下呢! 浙江的即便晚上也有個十七八度,白天熱的時候,到三十度很正常。 回程的時候不能十二個時辰連續趕路,吃飯的時候尋岸邊有碼頭的位置???,然后買東西吃。 晚上要看有沒有好的地方,有就在那客棧住,沒有在船上住,船繼續航行。 劉基看著船上的燈,并不稀奇,倒是沒跟他去皇城的家人對那個燈感興趣。 尤其是兩個小孫子,總是問來問去的,比如這個燈為什么能夠一直亮,蠟燭放在哪里了?等等。 “鼎臣,下丘村的事情你可熟悉?”劉基問刻意親自來接人的湯和。 湯和回來沒有什么事情,又不能再回北地,那路走不了,他就主動跑過來找劉基,表達一下陛下的態度。 顯然陛下對現在的胡惟庸也不滿意,否則不會接劉基回來,更不能同意湯和帶隊?!皟商斓墓し蛭覜]少說,你不是去村里看過么,這回到地方,你就住在下丘村,外面的地方不方便?!?/br> 湯和不想再說下丘村的事情了,自從見到劉基之后,劉基就問個不停,包括北地的事情。 “下丘村的高人真的能掐會算?咱學了這些年,怎就不行呢?”劉基主要因為這個。 他過年去皇城參加宴會,朱元璋絲毫不避諱,告訴他下丘村提供了多少災害的信息。 包括大水、地震、干旱、蝗蟲。 除了蝗蟲有一點不是太準,其他的都沒問題,蝗蟲主要在于百姓有井澆灌土地,農田始終不缺水,蝗蟲只能在其他的地方出來,規模小。 “伯溫??!以后你就不要管這等事情了?!睖陀X得叫劉基繼續算風水會害死劉基。 尤其是祈雨什么的,根本不準,人家下丘村從來不祈雨,提前告訴你要旱,打井。 告訴你發大水和地震,搬家。 也可以證明高人沒辦法降雨和讓大水、地震消掉,高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劉基如何去做? “唉~~”劉基嘆口氣:“不看也好,下丘村行,上次我住在圖書館,家人確實不方便?!?/br> 劉基又想到了居住的地方,過年他到皇城,朱元璋把這些都來的大臣們全安排進圖書館了。 否則他們需要自己在外面租房子,皇城中沒有地方,而且他們都不當官了,進皇城住,遇到以前的同僚,怎么說話? 另外有處地方其實也不錯,不過朱元璋不愿意,那就是下丘村在東華門外、朝陽門里的居住地,一大堆二層的漂亮房子。 那里下丘村的孩子們總過去,火車能夠一路開到那邊了,距離遠,過癮。 住圖書館有個好處,光祿寺省心,他們不給別人做飯,下丘村的盒飯店送飯菜。 劉基等人被朱元璋帶著去下丘村轉了一圈,走馬觀花式的,劉基覺得那里是世外桃源。 一個村子的人躲在那里,外人無法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