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節
一支支隊伍在熟悉情況的牧民指引下解救和幫助一個又一個的牧民家庭,說辭都是一樣的,讓幫忙干活。 如果沒有任何需求,人家會懷疑的,對我無所圖,你會這么好?你軍隊又如何? 在軍隊救人的時候,已經有人家想辦法出來,并且去救其他人了。 有的人帳篷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如此情況,帳篷的頂留個位置開小門,能夠搭梯子憋氣鉆出去。 越來越多的牧民被找到,即便沒被雪埋的,一樣要帶走。 之前還想給他們點東西,看現在的樣子,給起來可就多了,來回運輸麻煩,不如到和林城外安置。 牧民們看到爬犁,一個個眼睛亮了,等戴上‘眼鏡’,外面的世界又暗了。 “這個是爬犁,又叫雪橇,咱大明太子帶來的工匠做的,在雪地上省力氣……” 羅錄不厭其煩地對著每一個后來的家庭說,一口一個‘咱大明’,越說越熟練。 去不同方向的軍隊隊伍,開始匯聚牧民,以后怎么安排看太子殿下。 …… “煙真大,你們還非要收集?!敝鞓緩拿航褂褪占牡胤匠鰜?,被熏迷糊了。 朱標倒是好一些,他沒進去,他看到了,昨天晚上的燈油換了,換成了燜煤焦的收集油,跟瀝青差不了多少的感覺。 “二位殿下隨我來?!崩镩L帶兩個人進下丘村的實驗室,孩子們在這里學習和cao作,一個個十分謹慎。 “看,這個就是收集的焦炭煉制時候的氣體,之后加入其他的東西,比如氨水。然后一系列反應完畢,這個是汽油,這個是柴油……” 里長一邊回憶一邊說,他怕說錯了,很多化學名詞呢! 意思是煤炭就是石油,看你怎么處理,下丘村的實驗室能做到,只不過無法工業化。 平時總是跟兩個人很親切的孩子們,現在都是戴著帽子和口罩,冷著臉,根本不搭理別人。 憨憨走在他們的身后,不時嘿嘿笑兩聲,這是門開之后的情況。 門關著的時候就是孩子們的憨憨哥教導試驗細節,尤其是微cao作要注意的事項,比如呼吸,讓自己的動作盡量不受心跳影響。 朱標和朱樉不知道為什么,就很自然地控制呼吸,不敢出聲,甚至大喘氣。 試驗室的環境和下丘村孩子的表情太過嚴肅,讓他倆想起了硝酸甘油。 曾經為他們演示過,一滴硝酸甘油落到地上的后果,那跟水滴幾乎沒什么區別的東西,轟隆…… 朱標看一看,拉住弟弟,又對里長扭頭示意,出去,出去說。 里長也無聲地點頭,三個人小心翼翼地走出去,又邁幾步,朱標和朱樉才長出口氣。 “在那里太壓抑,很怕碰到東西,又擔心打擾到人?!敝鞓静敛梁??!按遄拥募夹g就是從這里琢磨出來的?許多器皿不知道做什么用的?!敝鞓送瑯泳o張。 “其實這些,慢慢的都可以工業化生產,當前沒有必要,先儲備技術。 煤不止能做油,還能做其他的很多東西,只在于規?;拈T檻和成本。 當然,也在于基礎工業體系是否能夠支撐,實驗室做的東西最多咱們自己用一用?!?/br> 里長怕兩人想太多,啥都要,提前告訴一下,那不行,實驗室的跟大規模的不同。 朱樉點頭:“咱曉得,就像現在本地缺鹽,村子的實驗室能弄出來,數量卻很少,不夠大家吃?!?/br> “冬天還有多長時間才能過去?”朱標著急修土堡,他不能一直在北邊呆著,他還想回家看兒子呢! “至少兩個月,正好趁機多準備東西?!崩镩L按照憨憨說的時間給出答案,就是農歷三月。 一般情況這里的雪開始融化,有時候某一年特別熱,那就提前,趕上冷的時候,兩個月后還是零下十多度。 最冷的地方,緯度跟現在的差了五度,暖氣是九月開始給,到六月結束。 正常來說一個緯度差零點六度,五個緯度不過三度,和林遇到冷的時候,七八月下大雪很正常。 …… 正月十四,更多的燈籠被制作出來,掛到每一個營帳和牧民帳篷的門口照亮。 等過完上元節,再減少燈籠,不過要一直有,讓牧民感受到溫暖。 從各地被找到的牧民也安好了家,同樣為他們修補、擴大了帳篷,其他的爐子等東西送一套。 他們在休息一番后立即跟著干活,順便抽出時間學習識字。 當他們看到一條條扔到雪地里凍著的魚時,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熟悉的和林城。 那些孩子倒是高興地跑來跑去,有魚,很多魚,看著怎么吃都吃不完。 答季一家七口人是最先被救的,他們跟羅錄家熟悉,就在羅錄家后面的地方把帳篷扎起來。 “這里有煤,以前聽說南邊的地方燒煤,咱們也找,怎么找都找不到?!?/br> 答季把手放在爐筒子的兩邊烤著,他剛剛去河里幫忙拽魚,從下游送來的,要拖到這邊的岸上,這里人多,能夠制作熏魚。 下游只管撈,不直接吃,等這邊給熏好了送去他們才吃,他們不會做。 有的甚至想吃紅燒魚了,告訴這邊,這里做了用大盤裝著送去,路成凍成坨,他們再熱一下就好了。 下游的人只負責煮個飯,用拿棉被蓋好的筐送去的菜做個湯,其他的菜一律是凍著過去,他們吃一些就熱一些。 答季了解完情況,第一個感覺就是安心,大明的隊伍綿延出去上百里,敵人不會打過來了。 “還有其他礦呢!他們一過來直接朝著地方去,到那里就有,聽說他們有人能掐會算?!?/br> 羅錄說到后面的時候壓低聲音,很怕被能掐會算的人聽去。 第555章 有存安穩新物出 “有人說明朝那邊要交稅,三十稅一,你有三十只羊,一年就要給他們一只?!?/br> 答季把從別人口中聽到的稅收事情說給羅錄,在他看來,三十只羊每年給一只,太多了。 等到六十只,得給人家兩只,還有馬和牛呢!怎么算??? 一頭牛抵幾只羊?總不能把牛殺了分rou吧! “不收稅,太子說的,說以后有很多商人過來,收商人的商稅,咱們賣東西賣多少都是自己的。 何況交稅咱不賠,看給的東西,咱自己攢,得十年,還得一樣樣買,現在一次都給了。 不過咱們等他們修完堡,再想燒煤,要么跟著去幫忙挖,要么出東西換。 他們挖和運送,人得吃飯,馬得吃草,確實不能白拿?!?/br> 羅錄也說稅的事情,說是太子給免的。 實際上是朱聞天不讓收,剛打下來就收稅?等安穩個十來年的,大家有錢了,再收稅才行。 而且大明其他的地方,百姓買賣點東西,也不收稅,家里養的雞、種的菜,拿去賣,朱元璋不允許收稅。 牧民的羊奶、奶酪等東西,也屬于牧民家中出的,包括羊。 “那咱得幫著把堡修好,不然北元打回來了,咱還能有現在的日子? 冬天燒的爐子和煤,又暖和又干凈,做夢都沒敢往這上夢。 現在我還覺得是做夢,是雪把帳篷壓塌了,我要死了,最后的……” “答季,醒醒,夢醒了,沒壓塌?!绷_錄嚇一條,答季說著話眼睛就閉上了,身體前傾。 他連忙給拉住,再傾就撞到爐筒子上了,會燙的大泡。 “對,一熱,就困,我離遠幾步,爐子做飯方便。等天暖和,到秋天,也打造一個雪橇?!?/br> 答季把凳子往后挪一挪,冬天的帳篷中,不存在這樣的溫度,燒草和牛糞,哪有煤的熱值高? 十幾塊煤扔爐子里,能燒很長時間,用爐鉤子透一下,火便旺起來,不透,則溫度慢慢下降。 尤為重要的在于有爐筒子,除了特殊天氣,正常狀況下,帳篷里只在生爐子的時候冒出一陣煙,之后的煙順爐筒子飛出去。 羅錄跟著把凳子向后挪:“他們說了,咱們燒煤,咱們的牛糞多了給他們,他們拿來漚肥。 漚肥后種地,種油料作物,給咱們吃那樣的油,還能拿來做肥皂。 到時咱能吃到面粉,他們會種小麥,不用咱們自己磨,到時候去各個堡里換?!?/br> “說了用什么來換嗎?咱沒有什么東西,又不能一直白要他們的?!?/br> 答季這兩天吃到面食,還有大米飯,頭一次吃到煎的餃子,油多,香。 他感覺自己很窮,拿不出東西跟別人換。 “酥油和奶酪,他們再拿出去賣,包括鹽從遠處運來。 他們說還能找活兒給咱們干,不耽誤咱們放牧,順便就做了。 反正他們比咱們想的多,咱們只管跟著做,其他的不用考慮?!?/br> 羅錄也不清楚具體要讓他干什么活,只要還能正常放牧就沒問題。 “現在冬天,趁著沒有事情,咱多幫他們做事情,算不?”答季想著先賣力氣。 “現在干活不能要東西,他們給魚和其他吃食,咱是給自己干?!绷_錄搖頭,不算。 “不冷了,出去,這邊燒上水,其實最好熄滅,他們偏偏不讓?!?/br> 答季起身,用爐鉤子把爐圈取下來幾個,把一壺水坐上去。 他心疼煤,大明的人說哪怕是火小一點,也要燒著。 羅錄走出帳篷,冷風出來,他哆嗦了一下:“他們說外面冷,就指望回到帳篷暖和,如果帳篷也冷,很容易生病。說干活的人出一身汗,停下來身心疲憊,溫暖的帳篷可以救命。 他們挖煤用炸藥炸,接著裝到筐里,放到爬犁上,馬、駱駝就幫忙運回來了?!?/br> 兩個人說著話,又來到河邊,幫著搬運凍魚。 其他的牧民和他們差不多,干活不怕累,臉上總是帶著笑容,似乎跟著大明太子,便什么都不用擔憂。 …… “大牲口多就是有優勢,江南的百姓哪里能使喚如此多的馬和駱駝,哦!還有野驢?!?/br> 朱樉站在城墻上,用望遠鏡看周圍的情況,運輸煤炭和礦石的隊伍連綿不斷。 最有意思的是他看到了十幾頭野驢出現在隊伍中,當初跟來的,現在幫忙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