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下丘村圣恩如斯,太可怕了,自己得好好干,干好了還考個屁的科舉,直接當官。 “最近你們在村子里熟悉得如何?” 朱樉比較看重兩個人,在下丘村別看不用管商店,需要學的東西卻更多。 “回殿下問,很累,他們村的人會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知道的,一旦學會,我們到下面當官,就能帶百姓做事?!?/br> 李信先開口,表示清楚在村子學什么,簡單來說就是養殖和種植。 看上去很簡單,學起來才曉得難度。 一旦學好,將來到地方上當官,比如當個知縣,可以親自下鄉去看情況,指導百姓。 地方不同,作物什么的有變化,還能寫信給自己的組織,就是百貨商店的上面,丹青圖書館。 圖書館再安排教學,或者發下來內部刊物。 “殿下放心,我等定然不負殿下之托,努力學,為大明百姓點燃一盞明燈,照亮前路?!?/br> 李言跟著說,他發現跟上隊伍,就是官員的一條終南捷徑。 “咱可沒托付你們什么,咱是秦王,終究要到封地去,是父皇需要好用的人手。 以后再想通過考科舉直接當大官可不容易,只能從下面往上爬。 帶著政績才能升官,一步登天?哼!癡心妄想。再好好學個兩三年,把文采也練練,算賬速度要快。 你倆看到朱里長沒?達到他那個程度就行,咱告訴你們,他可就學了三年多?!?/br> 朱樉不往自己身上攬功,也沒想過把這些人都帶到封地去。 等去封地的時候,有那么八九十個就行了,主要依仗跟下丘村的合作。 說好了的,下丘村要把買賣一同開到封地,包括自己的弟弟,都照顧照顧。 李信和李言連連應聲,表示要努力為大明做貢獻。 …… 五月初六,吃完早飯,朱元璋的隊伍啟程。 宋知府和李知縣等人沒走,他們得再看看,陛下把地劃給下丘村沒問題,問題在乎那地有一大片原來歸太平府管。 劃地的時候,地是劃了,管轄權沒說,到時候聽誰的?不,下丘村誰的都不聽。 那么太平府的人會不會也跑過來吃喝玩樂?他們的地方在山里,就不應該到此處。 想來就在山中住,或許有窩棚什么的,這邊的房子是自己寧國府的。 雙方必須就此事說好,你們太平府的不準過界,咱寧國府的也不過去。 現在得等,順便看看新種的大豆和水稻,反正不耽誤辦公。 …… “這邊的小麥都收了,種下豆子,石臼湖的百姓同樣勤勞,看遠處的小船在撒網?!?/br> 朱元璋其實很愿意在村子呆著,他自己的孩子與村子的孩子相處得不錯。 包括剛滿周歲的孩子,也能跟村子同樣大的寶寶交流。 關鍵雙方都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像藕一樣,不哭不鬧。 宮里以前可不是,寶寶會哭鬧,只能哄,抱著晃一晃,晃迷糊了就睡了。 后來下丘村搬過來,開始傳授育兒知識,寶寶哭的時候少了,更多的時候在跟大人學說話。 尤其是那個奶嘴,可管用了,給寶寶一個奶嘴咬著,再扔點玩具,寶寶坐在那里自己能玩半天。 里長不知道陛下在想寶寶的事情,他也舉個望遠鏡看:“陛下所言極是,以前他們是能過一天算一天。 如今他們想要有更好的生活,人的精氣神跟著都不同了。 就在于希望,陛下建的惠民藥局,讓百姓知道即便最后救不回來,卻也沒被拋棄。 惠民藥局是免費的,能給的藥都會給,實在活不了,是能力問題。 沒有這個免費的,百姓自己拿不出錢來買藥,則是絕望,他們總覺得有錢買藥就能活。 湖邊的人,生病了可以去南京,也可以到下丘村。 不過應該先去南京,那里有人給看,看完了抓藥時到下丘村?!?/br> 里長看著這邊的人,跟著高興,自己村子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讓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回去要給德之把脈,一晃就到五月了?!敝煸奥牭娇床〉脑?,又想起曾魯。 “陛下,到了地方,村子立即安排?!崩镩L應聲。 第358章 村落布局侍郎曾 五月初七,下丘村的人松快了許多,他們不愿意有更多的外人來打擾。 現在園林建好了,大棚也修好了,池塘、亭臺、回廊什么的一樣不缺。 從高處向下,有軌道車,一路剎著車就下去了,平地也能踩。 遇到上坡的位置不蹬車了,上樓梯。 每一個下坡的低點,都有一個樓梯,樓梯上面是鋼絲繩,鋼絲繩下面吊著車。 就是一個纜車,村民上樓梯后乘纜車回來,這邊的高度比另一邊高,就能拉著剎車滑下去。 至于這個纜車怎么回來?很簡單,纜繩連著,用人工提一下,走另一條高低不同的就滑回去了。 而軌道車上有繩子,利用河流的水力,掛絞盤上,便把車拉回去。 不是懶的問題,是村子在檢驗技術應用。 鋼絲繩由很多股鋼絲利用機器輔助給編到一起,拉緊后的各種性能得檢測。 村民知道憨憨要干啥,連長江兩岸,現在是掛纜車,等連通兩岸的時候,則是幾條鋼纜過去,做懸橋。 眼下在檢測,每天有人坐到纜車上面用放大鏡看好不容易編出來鋼絲繩。 檢驗成功,就能橫跨長江。 懸橋一直就有,但長江跨度太大,鋼絲繩的自重在其中,同時兩邊要絞緊,鋼絲繩會不會斷才是最關鍵的。 “這是什么?”一個人穿著正三品的官服在一個太監的引領下到這邊的下丘村。 村民們見到了,也不理會,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正三品而已,一般是侍郎。 侍郎在外面可了不得,在下丘村算不得什么,關鍵管不到下丘村。 “曾侍郎,此為下丘村的高空索道,另一頭水力驅動,咱剛才上坡,可以坐,走樓梯,然后乘著滑到村里?!?/br> 太監在旁邊為曾魯講解,曾魯現在依舊是中順大夫和禮部侍郎。 他今天來看病,先前太醫院的人就給他看過,沒什么事情。 他本覺得自己無事,結果危素被帶回來,加上之前的那一大片地方干旱和山東干旱,他怕了。 朱元璋告訴他了,下丘村的高人說的,單獨寫兩封信。 其中一封說危素,咱就立即派隊伍去,到地方眼看就不行了,現在呆在圖書館,每天依舊有太醫過去。 另一封信寫的就是你,咱讓太醫給你看了,沒問題,去不去下丘村再看看,隨你。 曾魯選擇……看! 他也不想死??!自己還不算老,能為朝廷做事。 于是他來了,之前在下丘村一直沒找到機會,現在看到一套自己沒見過的東西,非常吃驚。 “柳,柳樹!”“摟,摟住?!?/br> 曾魯走著,突然聽到聲音,一扭頭,就見一個老嫗抱這一個小娃娃在那里教識字。 孩子太小了,即便看著看圖識字也分辨不出來,跟大人努力學。 “摟住也行,可惜你太小了,摟不住?!崩蠇灲z毫不生氣,反而說著親娃娃一口。 小寶寶被親了,仰頭咯咯笑,小腿蹬動著,口水流下來。 “花,花,春來發,流水潺潺到我家,綠樹青山郭外斜,霞,霞,照桑麻,桑麻收時重陽日,夕陽曾照舊菊花?;?,花……”曾魯走著,前面又孩子的聲音傳來,稍微拐一下,一群孩子在那跳來跳去,腳下的繩子……那是牛筋? 孩子們嘴上說著,按照節奏跳,蹦來蹦去,有的時候雙腿飛起來,身體與地面平行了。 “曾侍郎,這個是玩的跳皮筋,一般人可跳不出來這種動作,感覺在天上飛舞?!碧O又介紹。 “這是改詩了,把酒話桑麻,還來舊菊花,孟浩然的。跳不了,節奏太快了。我這老胳膊老腿的,骨頭不夠摔的?!?/br> 曾魯搖搖頭,他一直知道下丘村厲害,去那邊村子的時候,一群大孩子,也就是少年,整天努力學習。 不過其他人不愿意多露面,今天過來,人家沒防備,自己看到了下丘村的文化氛圍。 當一個村子人人識字,人人能算術,孩子從出生的時候就注定接受的教育與別的村子不一樣。 不是一個世家,這個世家的人分到別處,會教導自己的孩子。 是整個村子,所有的孩子在一起長大、學習,不需要從外面請人來教,厲害??! “他們大的孩子在哪?”曾魯不由得想到了另一群少年。 “練字呢!曾侍郎這邊請?!崩镩L的聲音出現,他站在祀堂門口等對方到來。 “朱里長?!痹敱卸Y。 他可不敢小看對方,對方陪著陛下時對答如流,問軍事就答軍事、問經濟就答經濟、問政務就答政務。 而這僅僅是學了三年多的成果,被推到前面來的人。 說明人家里長小時候一樣聰慧,只是沒有機會遇到好師父。 不像自己,有機會進學堂學習,家中條件不錯。 他隨著里長進祀堂,不用里長提醒,他主動來到牌位面前上香。 再被領到旁邊的一個廂房,進去后前面是個木板墻,有個窟窿。 “曾侍郎,把胳膊伸進去,有人不方便見客?!崩镩L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