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昆蟲類的,蝎子、蜈蚣、知了、蜜蜂等。 還有海產類的等分類方法,最簡單的為草木蟲石谷?!?/br> 里長見朱元璋喜歡聽,他就科普,不然自己豈不是白學了。 朱元璋確實很愛聽,一行人邊沿著小路走邊聊,里長為大家介紹這里的所有植物和動物,包括昆蟲等。 順便講當年的礦石,尤其是能夠用來當肥料和藥物的,再重點提泥煤的作用。 里長抓一把土:“陛下請看,之前村子便偷偷跑這里拉土,泥煤能夠當煤炭燒,不過不值得。 它最大的作用是種作物,村子里用他鋪新開荒的不好的地,這樣那地就變成了良田。 再就是拿他育苗,比正常的肥要好,包括透氣性和透水性?!薄跋喈斢谏狭撕芏喾实暮玫??一般人哪知道??!派人問問,看別處哪里有,一大片地直接用來種東西,不如取出一些育苗?!?/br> 朱元璋理解這種土了,覺得直接在很厚的土上種作物不劃算。 “是應該這樣,這些土里沒有蟲卵,也沒有作物生的病的東西。 使勁一壓就是一坨,抖一抖又變得松散。從別的地方壓好裝袋子運輸,十分方便。 村子的兩萬畝小麥田,從這邊取土,取完后這邊根本看不到減少。當然,咱們沒盯著一個地方挖?!?/br> 里長把手上的土扔掉,到前面的小溪邊洗洗手。 經里長一說,周圍的人都知道這土是寶貝了,它的最大用途是把貧瘠的土地變良田。 如果別人知道的話,自己家里都是下等田,跑這里來運泥煤,回去就是上等田,畝產差太多了。 朱元璋都眼熱,他觀察下,確實很多,便說:“宮中也種了地,選好田取的土,嗯……” “陛下回宮時可帶上幾船泥煤,東華門外的大棚里放上,冬天便能吃到更好的菜了?!?/br> 里長懂,人家提宮里了,得送,說白了整個江山都是人家的。 “好好好!哎呀!人要是有學問,種地都比別人強。 許多百姓種田,倒是知道用農家肥,可惜那肥又不多。 一年到頭,看天吃飯,趕上種的糧食和菜,有個病災和蟲災,除了哭,做不得旁的。 下丘村給出來的那些個方子,還有測土酸和堿的試紙制造方法,只要百姓學會,至少不用無助地哭。 看天吃飯,咱也能跟老天爺斗一斗,糧食生病了給糧食治病,糧食生蟲了就殺蟲?!?/br> 朱元璋聊起農藥和肥的事情,遠的不說,寧國府、太平府、應天府三府,現在就由官府的人指點著種地。 衙門的人拿著冊子和試紙,到田間地頭看,見作物出問題,立即告訴怎么調整,再幫忙送來東西。 而宣城縣二十一個村子,不用官員管,他們直接從下丘村學,然后知道哪里有什么礦,帶著人手去采。 平時時刻準備石灰水、草木灰,等著泡水給作物治病。 …… 等蒿子全部收好,隊伍里的人在孩子們的指點下又尋出來不少草藥,隊伍返回。 “那木頭橋,不如換成石頭橋,查出來人了?”朱元璋問來到車邊跟著小跑的人。 “陛下,昨天沒有人出去,今天一早也是。 不過西邊有打漁的人,他們說看到過一伙兒不是本地人樣子的人來過這里。 前天一早來的,還與漁民問了路,問下丘村,之后再未見過?!?/br> 跟著跑的人匯報情況。 “知道了,再去探查!”朱元璋說完,前面就是那座木頭橋,周圍有人看守。 之前沒人發現橋晃動得厲害,估計以為此橋就那樣。 只有下丘村的人才熟悉這邊的情況,橋也是他們后來給修的,原來搭的木頭。 第355章 村有rou吃泥灘爛 “是回無?”朱聞天把馬車趕過橋,朱元璋想到個人。 隨即他搖搖頭,對方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一旦被查到,定然要派兵過去把那里曾經躲起來的人全抓出來殺掉。 朱聞天也一邊趕車一邊分析,朝中的某個人要做的話,需要把消息送出去。 朱元璋在下丘村住,怎么可能讓別人往外傳消息?只能把每天的題本送走,從里面夾帶私信? 同樣要有目的性,真的只為了讓人掉下橋,離間下丘村和陛下的關系? 那可是想太多了,自己這個守村人給朱元璋趕車,朱元璋會懷疑下丘村把守村人給賣了? 別看橋不高,掉下去萬一摔到守村人了呢? “馮老四?馮老四你怎么來了?” 隊伍往回走,到村口的時候,里長看到被人看管起來的馮貴。 “過節了,給你們送些雞蛋和咸鴨蛋?!瘪T貴聲音在顫抖。 跟他來的兩個村民跟是渾身哆嗦,他們已經知道情況了,陛下居然來到下丘村。 “是西河村的人?!敝鞓嗽谲囍谐雎?,他知道西河村最開始就跟下丘村關系好。 一個是兩村離得近,另一個則是馮貴從小就和朱宜長玩耍。 “帶到近前?!敝煸跋肓私庀挛骱哟宓氖虑?。 “草民西河村里長馮貴叩見陛下、皇后、太子殿下?!瘪T貴自己過來,來之前學了一句。 “起來吧!你今日到此作甚?”朱元璋微微頷首。 “給下丘村送蛋,去年西河村從下丘村帶走不少雞雛、鴨雛、鵝雛,都已經長大能下蛋了。 村子里挨個蛋照,看著能孵的蛋就留下用炕孵,不能孵的就腌上。 等那些蛋出了雛,就自己吃蛋,攢了兩天的量,送下丘村。 本來說好的兩倍還他們雛,他們不要,咱送蛋,過節了,粽子想來他們沒少包,便未拿?!?/br> 馮貴先說自己西河村已經有很多家禽,再提還雛的事情。 “進村說?!敝煸皝砼d趣了,想多問幾句。 馮貴就跟在車邊一同進村里,女眷們跟馬皇后走。 朱元璋、朱標、里長、朱聞天和馮貴在一起,朱元璋坐在遮陽傘下,其他人站著。 馮貴腦袋總是往水田里看,想看下丘村的水稻秧子怎么樣。 “西河村的人現在……呃……能吃飽飯了?” 朱元璋想了下,猶豫著問。 他擔心對方回答說還有很多人餓肚子,說明如此努力還不行。 馮貴露出笑容:“陛下,咱西河村是比不得下丘村,卻也強過其他村子的。 村子里的人,一人一天吃個雞蛋,每天吃頓rou,家家有余錢。 我管著公使錢,與下丘村學習,吃大鍋飯,節省人手。 剛插完秧,過上一段時間再種黃麻,現在閑著,咱們都去找草藥。 過幾天賣了錢,咱們還要買大牲口,河邊有一些爛灘子,以前沒人愿意去拾掇。 看著煩,夏天蚊蟲都是從那里出來,我們打算收拾收拾,看看是種地??!還是做旁的。 我今天來,除了送蛋,還想問問宜長干什么好,畢竟他綁了……學了不少?!?/br> 馮貴一說起來自己村子的事情,就不害怕了,顯得很興奮,差點把不該說的話說出來。他總說朱宜長綁了個神仙,然后讓神仙出主意。 朱元璋心情愉快:“有rou吃好,天天能吃到rou??!你這個里長不錯,大明的里長都能如你一般,咱就放心嘍!” “陛下,我這也是跟宜長學的,原來村里還有搗亂的人,被我們給收拾了,現在所有人都一條心。 下丘村干啥,咱就跟著干,再等一年,明年這個時候之后,西河村也打算家家蓋新房。 現在要找老竹子砍下來曬,到明年用竹子當筋骨,也蓋二層的磚混樓。 冬天咱們還能賺一筆螃蟹錢,那時水稻和黃麻陸續收獲,算一算,錢夠?!?/br> 馮貴說話的時候眼睛看向那邊的二層樓樓群,自己村子的人都眼饞。 準備照著來,原來的房子和院子也不拆,院子里能種菜、養雞,平時把房子拾掇拾掇就好。 “已經有錢可以起二層樓了?你們村子……宜長,他們的爛灘子,你給個辦法,人家專門找你幫忙?!?/br> 朱元璋更高興了,西河村厲害呀!有錢! 里長看看馮貴:“陛下,爛泥灘子其實是地勢低,而且那里的石頭和沙子少,都是淤泥。 淤泥無法直接種作物,人下不去,只有野草長在上面,人過去就往下陷。 最好的辦法是清淤,一直掏下去,把淤泥都給掏出來。 那個淤泥不能立即拿來肥田,里面有不少蟲卵,需要曬,曬干干的。 再往里拌石灰,如此把蟲卵全殺死,到明年就好辦了。 挖出來的大坑,由于地勢低,不處理地勢,還要積水,依舊種不了農作物。 干脆種荷花,放幾條船,鴨子和鵝就有了更多的地方呆著,魚蝦養與不養都無所謂。 旁邊的河能連上就最好了,挖個渠,到時自有魚蝦進去,螃蟹也不建議養……” 里長想一想,還是認為掏出來好,把爛泥灘子變成池塘,就有蓮子和藕。 人家就在河邊,單獨養水產屬于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到時候不但種荷花,還要種雞頭米,這個是藥,或者在岸邊一圈種水紅花子、石菖蒲。 不過必須留出來路,甚至專門鋪上石子分隔一片片區域,否則看著跟原來的爛泥灘子沒什么區別。 那種爛泥灘子給人的感覺十分不好,總覺得能陷進去,即便白天都繞著遠走。 里面的蚊子、蟲子、拉拉秧、螞蟥、蜘蛛、蜈蚣等等,反正看著就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