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
吳船主說起讓他心驚膽戰的時刻,感謝下丘村的船隊在后面提醒。 “之前下雨了,半夜行船,運氣不錯。呀!朱里長,你怎么一大早來了?是不是村子里不給你做飯,你餓了?來,我這有……呦!憨憨!想吃啥?別管你的里長?!?/br> 徐掌柜正說著,看到門口出現一群人,下丘村的里長朱宜長打頭,打趣一下,又換個態度對人家的守村人。 第272章 一套可作五本傳 里長自然是得到羅貫中到來的消息才趕到這邊,他指望著賣書賺錢呢!到時候把圖書館開到更多的地方。 飯后里長帶著孩子們與羅貫中回到圖書館,告訴羅貫中好好寫三國志通俗演義,食宿免費。 這個寫完,再寫水滸傳,以后想寫啥就寫啥。 羅貫中十分高興,圖書館里的書多,住宿條件同樣很好,除了寫書,其他的事情不用cao心。 雙方都沒提潤筆費,在羅貫中看來,白吃白住白用東西,就已經很好了,而且無須自己出錢印書。 里長則是不知道該給多少,準備等書寫出來,賣出去,看賺的錢再提潤筆。 同時他對水滸的書不是很想印,里面涉及到了造反的事情,萬一宣傳開來,大明很多地方還不穩當,有人學著落草為寇、占山為王可怎么辦? 憨憨說羅貫中可以寫很多這方面的東西,有長的,亦有短的,先把三國寫完,再出短的。 “羅先生,三國志通俗演義前面開篇,我這有首詞,你看用上是否合適?” 里長準備要離開時,想起還有個詞,憨憨說這詞放在三國里面很好。 里長說著,掏出來一張紙,放到桌子上,轉身出門。 羅貫中拿起紙展開,看著念:“滾滾長江東逝水……” …… “朱里長,人來了?如何?”朱樉現在不可能去看羅貫中,不過他也為圖書館cao心。 圖書館投資太大,如果專門找的人,能夠賺錢,就可以多找人寫書。 “看上去不錯,他說他有一個妻子,在老家,他要寫信讓過來,問能不能住在圖書館,我答應了?!?/br> 里長對羅貫中的印象很好,羅貫中曾經是張士誠的謀士,待人接物方面自然沒問題。 “如此甚好。朱里長你看,咱們的看圖識字印出來了,漂亮不?” 朱樉又獻寶似的拿出來一本書,五十頁,一頁上八個圖,紙選得好紙,雕版技術更不用說。 “好,這個好?!崩镩L接到手上翻看,非常滿意。 “印刷作坊一直在印,我打算給附近的州府送去一批,叫他們賣,應天府這邊,還是以免費借閱為主。 想買的就賣給他們新的,不愿意買的咱也不強求,孩子們有書看便好。 按照朱里長你提的要求,書后面寫了定價,其他的與之前的印制書一樣,有咱們丹青圖書館印制的介紹?!?/br> 朱樉說他的安排,他擔心把書給各州府免費借閱,州府的人拿出去賣錢,既然如此,干脆直接賣。 里長翻到了定價的地方,一百六十文正。 “一百六十文,這個是小圖版的,大圖的漂亮,那種用來賣給有錢人,一套四百頁,兩貫錢?!?/br> 朱樉又說其他版本的看圖識字,富貴人家為了教導家中的孩子,舍得花錢。 里長點頭:“一百六十文,尋常人家得賺個十天半月的,還是借閱劃算?!?/br> “那咱派人到南京各處傳揚?”朱樉著急讓孩子們看到書。 “好辦,到外面賣盒飯的人,加上居必七送貨的人,每到一處地方說一聲,大家就知曉了?!?/br> 里長對這方面熟練,人手留著不用,豈不是浪費。 事情定下來,不到一個時辰,就有人帶著孩子來到圖書館。 說是圖書館隨便進,大人與孩子依舊站在門口躊躇不前?!斑M去??!來借書的?到這洗洗手,喝口水,戶籍帶了?” 在門口賣茶水、免費給人喝開水的李老兵見到人站著不動,招呼過來洗個手。 “對對對,洗手,手臟可不能碰書,咱借回去,看的時候也會先洗手?!?/br> 家長拉孩子到旁邊洗手,又突然想起來還有個問題,補充回答:“帶了,沒有這邊的戶籍只能找人作保,我家是應天府的?!?/br> “不著忙,喝水,喝口水,心便安了。圖書館隨便進?!毙绽畹睦媳o倒上兩竹筒開水。 “知道誰都讓進,就是不敢?!奔掖笕耸终\實,害怕見到讀書人,覺得自己身份低。 “進去后,他們會給你們講,通常一次借半個月,半個月沒看完,書帶回來再補辦。 同一本書,最長不能超過兩個月,以免你們一直借著不還,別人則沒書看了?!?/br> 老兵與父子二人聊著天,避免尷尬。 “不占著,回去就讓他好好學,我也能跟著看看呢!”家長笑笑。 …… “里長,看圖識字的書不能那么裝訂,五十頁一本,咱們應該分成五本,一本十頁。 看完了第一本,再來借第二本,如此看的人更多,一次借十天。 有人看得快,幾天還回來,再取第二本,孩子學習能力不同,即便兩個月,也未必能認識多少字?!?/br> 盒飯店的屋子,朱聞天想到了弊端,四百幅圖,六百個字,兩個月能記下來? 到時候把書一還,孩子無法繼續借,字又沒認全。 拆開借,即便十天沒有把一本的字都記住,直接看第二本,不影響識字,字不是文章,必須連續才行。 “是這么個道理,我找秦王殿下去?!崩镩L認同,轉身出門。 店里的大棚拆了,挪到朝陽門外的下丘村,吃飯的地方變大,顯得寬松許多。 里長找到朱樉,話一說,朱樉跑了,找人先把書送回作坊,趕緊拆,找工匠雕刻封皮,簡單一點,就七個字:看圖識字第某冊。 幾乎半刻鐘都不到,版子雕完,立即印,再跟其他分開的書頁裝訂上。 結果帶孩子來的人,就有五個拿到了全本的看圖識字,其他的一問就很遺憾地告訴得晚上來,或者明天。 耐心地解釋書的問題,要分冊,方便大家。 同時給每個孩子補償兩塊糖,孩子們高興了。 帶孩子來的百姓也沒什么可反對的,多一天無所謂。 第二天,大家再來的時候,果然看到了分成冊的薄書。 “咱們一共拿出來一千套,剛才第一冊全被借走,你們借第二冊,或者第三冊,都是看圖識字?!?/br> 一個多時辰,六個借書的窗口,一千個第一冊都被借去。 沒關系,借第二冊,或者直接第五冊,如此一來,一千套的書當成五千套來周轉。 晚上的時候,五千冊全部告罄。 “明天,明天有更多的,正在印著和裝訂?!贝翱诘娜擞忠淮嗡吞?。 第273章 積蓄太多欲清庫 “魚,云,馬……” 清明,百姓與宮中祭祖的時候,有大人讓孩子帶上看圖識字到墳前念給先祖聽。 有的孩子學習快,能用木棍在地上寫出來十幾個字。 “爹,你看到了嗎?咱娃兒識字了,看,寫得多好,才學五天,就五天??!” 能寫字的人家,長輩跪在墳前哭,以此來宣泄心中的情緒。 如今南京范圍,孩子們人手一冊看圖識字。 他們知道什么是樹,也清楚哪個是柳樹,只是不知道柳字與樹字長什么樣。 現在對照著看,很快就模仿著筆畫來畫,寫字其實就是畫字。 下丘村,大家不能因為一個清明就全回村子上墳,只好讓那邊帶人干活的人添添墳。 里長則對著牌位哭,什么村子現在有一大片地不會用了,他不稱職了,印了好多書教大明的孩子識字,他卻不能親手一個個指點,太無能了,村里的婦人又有十個新懷孕,數量不夠哇…… 村民們已經不跟著哭了,就看里長自己哭,這一年過好幾個節,每個都哭? 關鍵現在哭不出來,日子過得這么好。 憨憨看不下去了,拉一拉里長的衣服,里長這才抹把眼淚起來,換成憨憨上香磕頭。 “不知道村子那邊的菜地怎么樣了?咱村的竹蓀和銀耳該外賣了吧?” 里長等村民們都跟著上完香,絲毫沒有剛才難過的樣子,拉著憨憨說村子那邊的菜和這邊的兩樣人工種植的菌類。 宮里給劃出的地,竹蓀又種了二百畝,原來剩的竹蓀有一大堆。 銀耳密集種植,產量更高,而且生長周期短,又種一百畝。 宮中加上村子自己,根本吃不完,誰也不能頓頓吃。 偶爾為福華樓提供一些,依舊存貨過多。 最近村子又少了額外來資金來源,里長琢磨著清一清,吃的東西,放時間長了并不好。 朱聞天表示支持:“賣,像冬天賣新鮮蔬菜一樣,種植的比野生的大,一個怎么得賣十文錢,銀耳更貴,干的論兩,咱的銀耳好,一兩能泡發出來一斤左右?!?/br> “我去找徐掌柜說,感覺也賺不了多少錢,不如冬天的菜?!?/br> 里長算一算,一兩干銀耳賣一百文,一千斤才賣一千六百貫。 關鍵一兩能泡發出來一斤的銀耳,也需要一斤鮮銀耳制成一兩干銀耳。 “都是技術問題,反季節蔬菜是,竹蓀與銀耳種植也是。 看野生的數量與需求,今年大棚蔬菜賣不到去年的價錢,太多了。 一個村子種竹蓀與銀耳,努力投入的話,一年下來賺十萬貫很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