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嗯!沒,呃!足,嘿嘿嘿嘿!”憨憨笑了。 其他人都沒發現,里長這時眼中有如釋重負的神色,能治。 “帶著呢,帶著呢?!眿D人從懷里掏出個手絹,一層層打開,里面是折疊的一張紙。 里長接過,說:“這邊干活,咱們去旁邊,你跟我婆娘和村里的女娃兒住一個院子?!?/br> 一行人轉到旁邊的福華樓,其他工匠繼續干活,小草有些魂不守舍,被一個工匠給按在凳子上坐,別插手了,會出事兒的。 這個出問題的概率非常大,即便朱聞天那時也是,工地干活的時候,一出事情,很多都是家里情況不好的,在外打工賺錢。 為什么概率大?因為干活的人心思在家里,有人生病了,孩子上學又要交資料費了,打電話說被其他同學欺負了。 于是就有句俗語: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命人。 故此下丘村找工匠干活,都是多給錢財,這樣工匠才能把心思用在做事上。 “憨憨,什么情況?”到這邊了,里長拉憨憨進屋。 朱聞天看一樣藥方:“黃芪白術湯,減方無人參,而婦人之脈相,下沉微移,強弱不一,偶有潮涌,潺動無規。即氣血兩虧。 惠民藥局開的方子可以緩解,卻不治本,只能在喝藥的時候保證婦人不突然昏厥。 減方減得太厲害了,不知道是藥不夠啊,還是診斷的人弄錯了?” “那咱們把正常的黃芪白術湯開出來?”里長聽個大概,具體也不清楚。 “不,咱先用八珍湯,穩一穩,避免虛不受補,等穩定之后增成十全大補湯。我開方,嗯!” 朱聞天對這個可馬虎不得,他說完看里長,然后二人一起嘿嘿嘿! 第147章 臨別留信又挖井 黃芪白術湯的正方里面有人參的,但這個給出來的是減方。 八珍湯里同樣有人參,卻不要黃芪了。 而十全大補湯里依舊有人參,兩者的區別在于,八珍湯比較穩,十全大補湯相對急。 后者是前者的附方,前者為正方,附方是為了加強效果和微調的。 具體怎么用要看人,兩個方用錯了其實沒什么大問題,關鍵他不應該錯。 朱聞天寫方子,里長抄,抄完出去找朱太一,從宮中的太醫院要藥材。 朱太一帶著方子跑了,他也看到婦人的臉色蒼白,他不想有人死在自己面前。 晚飯是九轉大腸,孩子們做的,今天買rou白得了大量的下水。 小草過來了,擔心娘親,看到大家吃的飯,再看娘親的飯,他滿臉疑惑之色。 別人都吃大米飯,自己娘親吃薏米飯。 別人那么多的菜,自己的娘親一個砂鍋,里面是鴨子,再仔細看有枸杞、大棗、蓮子、豆腐、蝦皮子。 “朱里長,我娘吃的……” “等過上一個來月,就可以隨便吃了,目前只能吃一些補身子的東西,九轉大腸好吃,但不行,你洗手??!然后過來一起吃?!?/br> 里長知道對方要問什么,卻不正面回答,解釋起來除了浪費時間,沒有任何其他意義。 “好,好??!”小草去洗手。 福華樓的徐掌柜心思不在別人身上,他盯著九轉大腸看,剛才吃一個了。 吃的時候他知道這個是大腸,有一點點抗拒,結果吃到口中發現跟以前吃的天差地別。 豬腸子可以做得這么好吃?根本感覺不到是吃大腸,買rou白搭的東西,吃起來比rou更勝一籌。 “朱里長,這個好吃,想是做起來不易?”徐掌柜又吃一個。 里長直接給他一張紙:“用的料、費的工,比正常吃rou貴?!?/br> “賣得也貴呀!多謝!”徐掌柜接過紙,小心地揣好。 他已經決定,用這個來當特殊菜肴,不熟的客人堅決不給上,菜單上不寫,伙計不推薦。 …… 翌日,店里照舊,小草正式加入,太醫院的生藥庫給她母親抓藥。 如是幾日,眼見著要到五月,宮里終于把四個東西做好,命人送給里長。 里長明白,可以回村子了,那么店自然就關了,施工繼續,由太子府派來人盯著。 太子還得出錢幫忙收干菜,并到城外找個倉庫用來裝干菜,兩千兩銀子的干菜可不是小數目。 一切安排完畢,下丘村的人加上太子府護衛乘上了回村的船。 臨上船之前,里長掏出來一封帶火漆的信,交給太子府來送行的人:“把這個給太子殿下?!?/br> 對方看一眼信,轉身就跑,邊跑邊在心里罵,你等我把你送到河邊再給,是怕我中途跑了?壞呀! 等他回到太子府的時候,太子剛上完一堂課,心情不錯。 連續三天晚上嘗試,他發現用藍色的琉璃燈照水面網的確實魚多,什么原理他不懂,反正好用。 “殿下,剛剛朱里長給我的信,在河邊給的?!?/br> 送信的人喘著,說完這一句話,又咳嗽起來。 朱標一看有漆封,不敢耽擱,立即找來自己的印比對一下,確認是真的,再拆開,里面有一張紙條,上面只有一句話:洪武五年山東旱。朱標閉眼睛,過了幾息睜開,再看,還是那七個字,沒變。 “為什么?我大明百姓已經夠苦的了,去年干旱,今年更多的地方旱,明年山東又旱?!?/br> 朱標難過,他已經確定,明年山東干旱跑不掉,下丘村的高人從來不說假話。 他深吸口氣,轉身找父皇,趕緊的吧!看看是否繼續派人挖井。 朱標找到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正享受著冰盆的清涼。 歷史上他夏天不會用冰降溫,有文字記載:太祖視事東閣,天熱甚,汗濕衣,左右更衣以進,皆經浣濯者。 說他在東閣辦公,天熱,汗水濕透衣服,換下來的衣服派人去洗。 現在沒有東閣,還未建,南京皇宮建了很多年,一樣樣的建筑才修好。 不過此刻他用冰,不僅僅是他,其他地位夠的人也用,這不是有錢嘛! 人家下丘村都用呢,說是不用冰的話,天熱人會中暑,即便沒倒下,熱得頭昏腦脹的也不利于做事和學習。 朱元璋知道后,覺得有道理,自己省那么點錢,耽誤批題本。 相當于拿錢買效率,硝石又能重復使用,買,制好冰左右丞、六部等地方送去。 “標兒來了,是天熱學習困?咱叫人多給你送冰過去?!?/br> 朱元璋聽到其他人喊殿下,抬頭關切地說道。 “多謝父皇關心,父皇,有大事?!敝鞓藖淼浇?,把信遞上。 朱元璋抽出里面的紙條,看過后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一拍桌子:“欺人太甚,怎能年年盯著我大明旱?” 其他人嚇一跳,卻不敢出聲,在旁邊小心翼翼的。 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冰糖綠豆湯喝一口:“標兒你也喝?!?/br> 旁邊宮女已經拿過來一碗綠豆湯,其實是綠豆水,加了冰糖和金銀花。 朱標接過碗,喝一大口:“父皇,須如今年干旱應對之法,提前于山東打井,眼下他們正有時間?!?/br> 朱標了解山東的情況,那里種小麥,春小麥,等著收完,地就空著了,不像下丘村輪換著種,追肥。 “對,來得及,立即挖,收完小麥繼續挖,明年種的時候不怕旱。好??!這信好!” 朱元璋說完情緒又變好了,信來得太及時了,時間夠用。 而且現在山東地區百姓正好種完了大豆、高粱,并且已經澆完一遍水。 眼下算農閑,侍弄菜地、織布什么的,不耽誤挖井。 于是一群大臣被找來,朱元璋宣布山東派衙門按照去年別處的地方那樣帶百姓挖井,要快,一定在明年小麥種植前挖好。 一眾人臉色變了,和去年一樣?去年挖井今年可是用上了,那么多的地方,平均每畝只減產一兩斗。 照此說來明年山東豈不是…… 大家心情很復雜,不知道該擔憂,還是應該高興。 第148章 村中瑣事端午迎 下丘村隊伍的船只先走秦淮河順流進長江,隨后逆流而上。 依舊是三艘船,運了鐵和硝石、硫磺、鉛,木炭沒給,村子自己會做。 這回周宗留在太子府,只有二十個護衛加朱太一四人。 里長不愿意與外人在一起,耽誤他跟憨憨聊天,有別人在,憨憨只能裝傻子。 將來如何辦,眼下還不知道,反正十六歲的高人無法拿出來,打娘胎里開始學,也學不到這些本事。 朱聞天坐在船上發呆,實際上在整理知識。 寫信的時候他考慮到山東當下沒有冬小麥,都是春小麥,然后朝廷非要讓養蠶,那么應該在八九月份,今年農歷為七月。 理論上山東可以稻麥連種,不過山東不愿意種水稻,要是有玉米的話就好辦了,跟麥子配合。 另外可以用土方法殺蟲,信煮小米為毒餌,調油后拌小麥種子,可誘殺地下害蟲,信是土信子,砒霜。 接著是肥,這個亦有土方法:春分,耙二麥一遍,每畝撒鹽一斗,則麥長盛?;虬液?,至清明節內撒鹽亦好。 不過撒鹽的一般不適用,早就有,西漢時的人想出來的,太費鹽了。 大明需要廉價效果又好的化肥和農藥,挺愁人的。 即便做出來,每個地區的情況亦有差別,百姓不會用,使勁上,超標嚴重,然后把青蛙、魚了什么的都給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