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自己哪會建水師?書上寫的那些拿過去給太子看能行? 朱聞天發愁,其實水師好弄,找陳友諒原來的手下,后來幫助朱元璋跟陳友諒打水戰的傅友德。 傅友德這人能征善戰,雖說最后的結局不怎么好,朱標死了的緣故,還有藍玉等人。 朱元璋為了讓朱允炆順利繼位,把那些跟各王有聯姻關系的武將、能臣全弄死了。 考慮一番,朱聞天沒去管水師究竟如何建,他拿起筆寫:‘水師初成時當尋近地之國,如安南、暹羅,攜物交換稻米,以養己身,凡所選之兵,應家室齊全?!?/br> 他就寫這一段話,其他的沒啥可說,告訴朱元璋把水師派出去當商隊。 至于換來的東西私藏與否、獎勵多少,相信朝廷有規定。 想來朱元璋害怕養出水師后,水師調過頭來造反打自己,他都被陳友諒打出心理陰影了。 估計朱元璋會采取聯姻的方式來穩定一支軍隊,比如即便常遇春死了,他的女兒依舊被朱標娶了,皇太子妃。 “呀!朱標快成親了,四月,我得準備禮物,與眾不同的,別人保證拿不出來的。 太子妃亦是個苦命人,連續生孩子,最后一個朱允熥生完十一天就死了,很顯然是產褥感染。 另外生孩子太頻繁,身體虛弱,得補,產后感染好說,不感染不就行了嘛!”朱聞天想到了一些事情,朱元璋真的是太難了,太子妃死、朱雄英死、朱標死。 若是都活著,他何至于后來那么殺? …… 吃午飯前,朱聞天找到里長,把紙給對方,里長拿屋子里去抄一份,上漆封,考慮下,決定明天早上送。 今天晚上可以準備吃食,到時連著飯菜一起送到地方。 “憨憨,有一頭母??煜箩虄毫?,叫人守著,一會兒去瞧瞧?” 里長吃飯的時候把好消息告訴給憨憨,村里又會多一頭牛。 養個一年半左右,母牛耕地的時候帶上小牛在旁邊讓其看怎么耕,幾天學會,便是好勞力。 “好,看!嘿嘿!”朱聞天點頭,他確實要去盯著,出問題趕緊處置。 朱太一四個人一聽,知道又得忙了,過去記錄。 飯后大家一起去看牛,牛被單獨放在一個地方,鋪好了干草,牛的腹部有水腫,并且不怎么愛吃飯,以及其他狀況。 面對圍觀的人,母牛并不慌張,習慣了人的存在。 已經有村民在旁邊準備好蒸煮過的剪刀、手巾、繩子,再洗手和胳膊,萬一難產,他們要上去人工助產。 朱聞天邊看邊琢磨自己的那個實驗室能不能做出來想要的東西,是否從外面請個能工巧匠。 根據判斷,他覺得差不多,做個簡單的,以后工藝提升再做更好的。 正想著,母牛突然跪下,接著慢慢趟倒,側身在草上。 ‘哞!哞!’緊跟著母牛開始叫喚,肚子一動一動的,等待上手的村民開始冒汗。 這可是一頭牛,不,兩頭,死了損失很大的。 結果沒用上人幫忙,小牛一身黏糊糊的東西滑出來,母牛又叫喚兩聲,開始舔小牛。 大概兩刻鐘,小牛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母牛繼續舔一舔,站好,小牛邁著步一點點靠近,到牛肚子下仰頭喝奶。 “嘿嘿嘿嘿……”村民們發出高興的笑聲,村子里又添了一口。 村民把早準備好的紅糖麥麩鹽水送來,以前是舍不得給糖的,麥麩加點鹽和涼水,現在煮開的水放到溫。 喝這個餓不死,明后天再嘗試喂紫花苜蓿草,干的,接著才是青貯。 朱太一四人把這個過程寫下來,到時候一起交差,正常生產,其實不用寫的,他們害怕而已。 朱聞天繼續等著,等小牛喝飽奶,母牛喝混合水時,他嘿嘿叫上小伙伴們去山神廟,嘗試制作玩具。 其他不忙的人繼續看牛和小牛犢,傍晚之前應該還要喝奶。 “牛啊在咱們這樣的地方,以后會越來越貴,多種一茬就需要大牲口耕田,不然人耕能累死?!?/br> 里長對朱太一四人說,這個需要記錄,重點內容,要考的,輪耕得耗肥料與力氣。 第103章 船有現成可試水 朱元璋中午是被馬皇后喊去吃飯的,村子來信了,關于大明水師之事。 他興匆匆到家,接過信封,抽出一張紙,看,看,看,看完咬咬牙:“就這么一句話?何必用如此大的紙?” 意思倒是很容易看懂,將來的水師自己去外面找食兒吃,不用朝廷出錢。 他只管找放心的人手來統領水師便可,如朱聞天一樣,他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傅友德。 傅友德很能打的,一次次參與戰爭,功勞大,封官高,現在沒在家,打明玉珍他兒子去了。 “怕是找個別人才行,如此今年即可成軍?!?/br> 朱元璋覺得先隨便找一個懂得打水戰的人,主要是懂造船,造海船,先造小點的海船,建造速度快。 他知道海船與河船的區別,一個突底,一個平底,河船到海里容易翻。 既然以貿養兵,趕緊出一撥兵到外面換東西,慢慢換,多出來的錢建造更大的船只、招更多的水兵。 “標兒要成親了,告訴對方一聲,看對方有何打算?!?/br> 朱元璋考慮一番水師之事,轉而想起好大兒結婚的事情,在冬小麥收獲的月份。 “今日下午隊伍回程時便寫信,既然先安排部分人成軍,不如把禁海收繳的海船拿來先用?!?/br> 朱標提議,現成的船還是有的,不夠大而已,元朝時候有海上貿易。 張士誠以前一樣通過海外貿易弄錢來打仗,之后被抓住,死了。 方國珍更厲害,聚集幾千人跟元朝打,搶劫海運漕糧,然后歸順、造反、再歸順、再造反…… 他們在外面有船,總能躲到島子上,不然元朝朝廷為什么在方國珍一次次歸順造反后還能接納其歸順?沒辦法。 方國珍還活著,朱元璋絕對不會讓他統領水師,他現在官職是廣西行省左丞,就掛個名,人在南京老實呆著。 “甚好!寫信問問,村子蓋房之物可建宮殿否?” 朱元璋同意,先用以前的船,新船造大的,慢慢造,建中都的木頭先用著。 不是說下丘村拿出新的東西蓋房子節省木料么,看看能不能用在建中都上面。 順便試探下高人,看高人是反對建中都,還是有其他的心思,中都哪里不好? …… 朱聞天不知道有人要試探他,他在忙著軋鋼絲,軋成片,用像榨甘蔗汁的工具軋鋼。 先把鋼絲燒紅了再軋,不然費那個小設備。 他要制作八音盒,需要發條彈簧,里面加上齒輪轉啊轉,碰到發音片發出聲音。 這東西復雜的可以選歌,一個里面幾首歌。 朱聞天沒那么多時間去做,太煩瑣了,一首歌就可以,不是圓筒的,盒子加小人的。 小人是兩個穿古裝的人是舉案齊眉的動作,送給太子與太子妃,這兩個都是可憐人。 朱聞天有個煉鋼用的小轉爐,一次能裝一百多斤的料,料來源于自己煉的鐵。 配合小轉爐有個高二點六米的小冶鐵爐,都很袖珍,建大了不好cao作,也沒用。如此小的,需要什么自己村子能生產,礦石也是村民去挖的。 村子里原來沒有鐵匠,現在有四個人專門學,打一些農具和刀具什么的。 遇到不會的地方,到縣城的鐵匠鋪學,錢給夠人家就愿意教,教的時候直接上干貨。 不學百煅鋼這種別人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技術,鋼材問題朱聞天能解決。 “其實把這個做好了能做手表的,技術要求高,做個座鐘比手表相對容易,那樣咱們不用再看太陽和星星對比時間,也省了沙漏、水漏?!?/br> 朱聞天帶著小伙伴們如玩游戲般處理材料,講解發條用途,加個擒縱機構即可,這種設計早就有了,古代人很厲害的。 只是沒拿來制作普遍能用的鐘表,否則日常生活會更便利。 “憨憨哥,還能拿來做什么?”小丫頭如今變得無憂無慮的,前年家人還商量著給她說親。 大家成親都早,十三四歲的朱元璋女兒都往外嫁,要成親的朱標和太子妃,兩個人都是一三五五年出生,今年一三七一年,十六。 朱聞天來了,他不同意村子的人再繼續早成親,不管是男的娶,還是女的嫁。 本身就是個孩子,再很快開始生孩子,一輩子全搭進去了,關鍵生孩子的時候危險。 村子有錢,對此便不那么著急,總是能找到滿意的。 沒成親的人,如今在努力學習認字、寫字、算術,不只是朱聞天的小伙伴們,村民們抽空也學。 單身的學得更賣力氣,惦記起外面書香門第的人家。 比如招上門女婿,看哪家有讀書人,但是窮,若對方品質好,讀書也不錯,愿意多給錢。 招到村子后,讓對方考科舉,考上立即改上門女婿,變成正常女婿。 考不上,就在村子里幫忙,慢慢學,還可以繼續考,三年一考,有了孩子,該養孩子養孩子。 若娶媳婦兒,挑,有當官的人家,同樣觀察品質,好了娶進門,彩禮使勁給,當官的錢也不多,除非貪腐,那樣的不找。 里長和村老都覺得自己村子的人什么樣的都能配上,有憨憨在,外人再厲害能比得上憨憨? 憨憨給出的記賬方法,朝廷都要學呢!村子里賺錢的大買賣送給宮里,太子寫信來問大明水師怎么建。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丫頭不急著嫁人,手上多了一個青蛙,用紙折的,一按一蹦達。 “做完八音盒,給你們做上弦的青蛙,擰幾圈,自己蹦著跑?!?/br> 朱聞天知道發條怎么用,鐵皮的青蛙,這種無須鐵匠慢慢敲打,做好模子,鐵片放上去,一錘子就是半個青蛙,裝上發條等小零件,兩片合攏在一起,用鉚釘一鉚。 …… 翌日早,快吃飯的時候,從南京逆流回來的船只抵達村子,帶了兩船好的鐵礦石。 村民們過去搬下來,朱太一洗洗手和臉:“宮里知道村子自己冶鐵后,怕好礦石難尋,便給送來一些,另外周舍人過來看看是否有什么能幫得上忙的?!?/br> 周宗來了,帶著十個手下,剛幫著搬完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