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群官在一個保密的專署工坊中觀瞧,有棉繩的冰糖一串串的。 冰糖大,顏色好,再跟旁邊買來的一點洋糖比,高下立判。 “夷人壞??!賺咱大明的錢?!币粋€通判咬牙切齒。 “應把紅糖,咱們做出來的白糖、夷人的白糖、咱們的冰糖、夷人的冰糖準備好,上書天子?!?/br> 另一個通判攥攥拳頭,如那張紙上所寫,大明要反過來賺夷人的錢。 或許天熱的緣故,宋知府的嘴有點干,他舔舔嘴唇,找到一小塊冰糖含嘴里,瞬間感覺到甜。 “都嘗嘗,這是咱大明自己的冰糖?!彼泻舸蠹?。 眾人各選一小塊,共同感受甜蜜。 正八品的知事小聲問:“我,我能買點嗎?給家里的孩子吃?!?/br> 其他人一聽,眼睛亮了。 對??!咱們買,按照紅糖扣出損耗后的價錢買。 “不如咱們賣一批,就說看看新冰糖放在市場上別人愿意買否?”第一個說話的通判出主意,先賺一筆。 同知看知府:“制糖前,無人敢保證對錯,買紅糖錢是我等籌措出來,買了四百斤紅糖?!?/br> “怕是與民爭利吧?”另一個通判擔憂。 “夷人是民?咱的冰糖好,跟洋糖賣一個價,此乃惠民之舉?!蓖乒俜瘩g。 “呃……”知府心動了,四百斤紅糖做出來三百斤冰糖和幾斤白糖。 若是給天子一百斤冰糖和所有的白糖,剩二百斤冰糖賣了分錢行不行? 他猶豫、他糾結、他躊躇,他咬咬牙:“留二百斤冰糖,其他的送上去,問天子讓不讓賣,不讓,咱們就自己拿回家吃?!?/br> 群官一同點頭,好,不準賣就帶回家,再偷摸出貨。 原本自己等人掏的錢,做出東西成功后,送到上面,得表彰,再用衙門的錢給自己。 不要衙門的錢了,要糖。 “諸位記得守密,莫要私下自己制糖?!彼沃?。 “自是不敢?!贝蠹壹娂娀貞?,當今天子殺官不眨眼。 “今夏天旱,多日無雨,小河干涸,大河水淺。 天子發愁呢!把糖和下丘村油菜、苧麻的事情一并送上去,或許能解一絲心憂?!?/br> 同知提醒,趕緊的吧!現在就送,要快。 眾人立即去準備題本,半個時辰過去,一群快馬出發,直奔應天府南京。 …… 三天時間眨眼而過,下丘村的水稻全部種完。 黃麻未種,要等水稻有一半抽穗時再種,黃麻此刻育秧。 水稻收割前一旬左右給地里追肥,水稻先收割。 收完水稻過兩天再給沒收的黃麻追肥,之后收黃麻。 眼下就去處理棉花、紫花地丁、大豆,該澆水的澆水、該除草的除草。 回頭把新開荒所剩的一千六百畝再翻一遍,等深秋種冬小麥。 本地不適合種春小麥,理論上水稻收完種小麥,小麥收完種水稻,可行。 實際太累,又耗肥多。 冬小麥收完應該種大豆,養地。也可以再種點高粱留著吃。 若是有玉米、花生、紅薯,那么就應該種它們。 朱聞天趕著驢車發呆,車上裝了水桶,河道水位又下降了,無法引渠澆灌棉花。 好在牲口多,不用人來挑水。 “憨憨哥,你想什么呢?”小丫頭坐在旁邊的車轅上,眨著大眼睛。 “什么時候種什么東西,哪個能套種,產量大概多少,耗地力怎樣,怎么弄肥,嘿嘿嘿嘿!” 朱聞天回過神,為小丫頭講解。 “嘿嘿嘿!”小丫頭眼睛笑成彎月。 驢車到地方,朱聞天拎著水桶直接到壟溝里,讓水自己浸漫著順溝往前流。 村民們俱如此cao作,大家沒時間把水桶挑田里一株株澆,會累死人。 沒有驢車的話,估計只能那么干。 “今年種完麥子和收完麻后,村子里做竹筒,再種棉花時把竹筒順進去。再琢磨下還有啥辦法?!?/br> 朱聞天把車上拉的所有水全倒完,往回走時蹙個眉頭嘟囔。 “憨憨哥,村子現在已經很好了?!毙⊙绢^在旁寬慰。 第25章 竹蓀價高種養值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九州禹跡,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禪主云亭……” 伴隨著村中孩子背誦千字文的聲音,朱聞天帶小伙伴們到竹林里撿蘑菇,其實是采竹蓀。 一早出來,眼看到晌午,大家一共找到大大小小七十個竹蓀。 小伙伴們垂頭喪氣,太少了。 “明天再來,去年也不多?!毙⊙绢^鼓勵起大家。 “去年憨憨哥沒要,今年憨憨哥想要?!币粋€男孩滿臉不開心的樣子。 “不怕,少,好!價,啊,高!嘿嘿嘿嘿!” 朱聞天無所謂,只要有即可。 “嘿嘿嘿嘿……”小伙伴們跟著高興地笑。 大家蹦蹦跳跳地回到村子,仍然大鍋飯。 大鍋飯節省人力,無須每家有人做飯,一部分人專門負責做飯,其他人干活。 “憨憨,想吃竹蓀?”里長迎上前,看到籃子里裝了一些竹蓀。 “不,呃……買,別村,嗯!種?!敝炻勌旖M織下詞匯,表達清楚。 “種?這玩意兒還能種?它要是能種……” 里長咽了下口水,眼睛明顯變大一圈。 旁邊站著看熱鬧的村民驚喜地插一句:“憨憨,你知道竹蓀多少錢嗎?” “嗯!嘿嘿!”朱聞天憨厚地點下頭。 他已經從小伙伴的口中問出來了,按照品相大小不同,貴的一個七文錢,便宜的只要沒碎,兩文錢。 “買,快吃飯,吃完去別的村子說,咱們價比貨郎高一倍?!?/br> 里長催促著村里十幾個總與外村聯系的人,快,不要耽誤。 天依舊熱,今天還吃米線,涼拌。 有任務的人吸溜吸溜就把米線吞,轉身跑去牲口棚子。 不長時間,全村人都知道守村人會種竹蓀。 這還了得?發財了,發財嘍! 哪里是種竹蓀,分明是種錢,春天種下一文錢,秋天收獲一貫錢。 一時間,村民感覺今天的米線比往日好吃。 …… 后幾日,每天朱聞天帶小伙伴進竹林,村里人騎牲口往別的村子收竹蓀。 干旱,大家本又愁又忙,沒心思進竹林。 聽說下丘村的守村人想吃竹蓀,村子大價錢收,他們一邊暗罵著敗家,一邊高興地找竹蓀。 天持續旱著,糧食價格有上漲。 之前一石二百三十文到二百五十文左右,眼下二百五十文到二百八十文。 若再旱下去,到水稻收割前一個月時,必然超過三百文一石,大家儲備的糧食見底。 李知縣等人在傍晚的時候到來,一個個憂心忡忡。 村里飯做著,還未吃,村民幫守村人在山神廟旁邊硬開出來兩畝地。 朱聞天要求一大堆的東西得準備,先發酵,之后再接種菌種。 那兩畝地必須用上泥煤,再打造遮陽棚。 竹蓀賺錢,種起來很麻煩。 朱聞天目前不指望一畝地出八十到一百公斤的干竹蓀,減半便成。 那樣他挑好的再作菌種,兩年就能有很多竹蓀賣了。 兩年時間感覺長,可是不種,永遠沒有。 李知縣他們不清楚下丘村又要搞事,他們一路從別的村子看過來,看干旱情況。 路上耽誤時間,晚上打算在下丘村住,天熱,有個窩棚足矣。 “諸位,來得正好,快坐下歇歇,喝口水,馬上吃飯?!?/br> 里長笑著迎接,對方風塵仆仆的,想來路上沒少受罪。來的依舊是十個人,他們也不客氣,先洗洗臉,馬被牽走。 里長送來涼茶,一人半碗,喝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