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 只是皇后之位一直無從提起,不知蘇瑞睿與敦淑皇太后如何交涉的,后位至此空懸,一代明君蘇瑞睿,卻一生不立皇后! 當然,此乃后話! 隨著下旨選彩女,民間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皇宮里卻是另一番情景。 楊子軒自木柔桑那次進宮侍疾后,很是不放心木柔桑,心眼又多鉆出幾孔來,不知他是怎么暗中與木槿之商議的,總之的總之,懷慶公主再次進宮了。 當然,懷慶公主原就時常往宮里跑,人家閑著沒事啊,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兒子的兒子都能地上跑了,靖安郡主的肚皮還沒動靜,她閑得太慌便經常進宮陪伴太后娘娘,蘇瑞睿得天花后,更是長住宮中,自是八卦到一些,有心人小心掩藏起來的東西。 在靖安郡主跟回娘家跟她打滾撒嬌,又是一陣咬耳朵后,懷慶公主的臉色再次變了有變,最后,被靖安郡主推到宮里去了,沒辦法,誰叫她與敦淑皇太后是親姑嫂呢? “太后,今日氣色不錯???” 懷慶公主在先帝在世時,可是驕縱得很,如今先帝不在,便只有交好太后了。 “少跟哀家打哈哈,你這口氣一聽,就知道是有事相求,速速道來,一會兒說完了,陪哀家去看那蠻子進貢來的白玉孔雀!” 敦淑皇太后睨了她一眼,又示意小宮女把御廚房新做的點心端給她。 “咦,太后也愛吃鮮花餡的酥餅?” “你吃過?” 敦淑皇太后莫明的看向她。 “唉,這不是靖安嫁了個窮小子嘛!她的小姑子極會做這個?!睉褢c公主打著哈哈。 “你說的是今科狀元郎,聽皇上的意思,很是看重他,是個有才的,靖安的小姑子?那不就是狀元郎的妹子?說來,她還是有大功勞,皇上病好后,哀家還同他提過,得好好賞那小媳婦,怎地,到現在還沒給人家賞?真是胡鬧?!?/br> 敦淑太后原是要打賞木柔桑的,到底是救過她兒子的兩回命,便是把她當恩人供著也不為過,只是被蘇瑞睿攔了下來,他只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楊子軒也好,木柔桑也好,都不適合放在火上烤。 “皇上大概是顧慮太多了!” 懷慶公主也是個人精,略一思索,再加上聽到的八卦,便能把蘇瑞睿的心思琢磨對一小半。 “皇上難為啊,一個兩個臣子都盯著他的后宮呢!堂前又要平衡!” 敦淑太后提前朝堂之事很是感慨。 懷慶公主想起了往年在先帝膝下撒嬌時的情景,不由說道:“當年先帝哥哥在世時,宮中可是極熱鬧呢!” “說得也是,你哥哥還有你這個妹子,只是哀家卻無能為皇上添個meimei或是弟弟做伴?!?/br> 當年她寵冠后宮,卻也只保住了蘇瑞睿這根苗,后來便是懷個幾胎,不是滑掉了,就是沒長大就沒了! 很是傷了敦淑太后的心,再后來,蘇瑞睿做了襄陽王,她也沒心情想懷孩子了。 “太后,文伯侯夫人卻是個妙人,打小與她哥哥相依為命,便是本宮聽了也是極感動,吃盡了苦頭卻硬是兩兄妹都登上了高位,如今過著人上人的生活,太后若是悶得慌了,不妨打發人叫她進宮來,讓她與你說說那鄉野之間的趣事,雖粗鄙了點,但聽著也能樂一樂,有些新趣!” 懷慶公主拐著彎兒的提起木柔桑,敦淑太后略一沉吟說道:“皇上扣下賞賜遲遲不發,實是因牽扯到了前堂,畢竟新科狀元文昌侯與文伯侯是連襟,只是不賞又顯得皇上不英明!” “這事兒是很為難,太后,你就莫要cao心了!”懷慶公主笑答。 敦淑太后是蘇瑞睿的親娘,哪里有不了解兒子心思的,試探的說道:“不過,你提起文伯侯夫人,我想起來了,柳婉侍現在好像是做了她的教養姑姑?!?/br> “是,聽說是我家那女婿給求的?!?/br> 懷慶公主的話無可挑剔,哥哥為自家妹子找門路求個好教養姑姑不為過。 “那就好!改日,你進宮時把她帶進來瞧瞧!”敦淑皇太后不知打了什么主意。 懷慶公主忙應下,只要木柔桑時常來太后宮中走動,蘇瑞睿便不大好強行把木柔桑收進宮去,再加上天下人都知道木柔桑受太后寵,那外頭人也不會故意撿當年的事來瞎猜了。 木柔??刹恢约业暮偩诖蚴裁粗饕?,自從照顧過生病的蘇瑞睿后,她心頭的壓抑散去,這生萌包子的計劃也被提上了議程,柳姑姑親自出山,找來與自己相熟的老姐妹。 一位被外放的宮姑姑,姓王,大家都隨了柳姑姑喚她一聲王姑姑。 王姑姑是一位專司藥膳調理的姑姑,柳姑姑請她來專門為木柔桑調理身體。 而被貶為庶民的楊子智一家卻是有了事,是楊老太君差人來接的木柔桑。 她一進門,便見楊子智、楊君華還有嚴姨娘抱著楊如誠在老太君跟前。 “祖母,孫媳不孝啊,最近忙得腳不沾地,都不曾多來探望您?!?/br> 大概是少了王府的那些破事,楊老太君反而過得十分平靜,瞧上去臉色紅潤了不少。 “快些過來讓祖母瞧瞧?!睏罾咸龑δ救嵘_@個孫媳十分滿意。 “祖母,今兒喚孫媳來可是有啥好事?” 木柔桑見嚴姨娘抱著如誠一臉的喜色,心中一動。 她又先見過了楊君華并楊子智,這才問了方才的話。 楊老太君回頭看了楊君華一眼,見他點頭了,才說道:“到也不是旁的事,是為了你大哥的事才打發人請你來的,如今,楊家一起一落,我與你父親到也沒什么,必竟楊家的根基保住了,只是可憐子智卻是跟著遭了罪,這輩子也就這樣了?!?/br> 大周律法規定,被貶這一家三代不能在朝為官。 好在忠親王府倒蹋時,楊家已分家了,因此,只判了楊子智這一支,其他的宗親受牽連的雖不少,但到底根基還在,又有楊子軒這個文伯侯撐腰,自是無人敢在此時踩上楊家幾腳,到是比旁的幾家老牌貴族過得松泛不少。 “雖說,幾大家的根基尚在,但看整個京城,也虧得當年你母親行事不端,無心插柳卻是柳成蔭了,如今說來,到是要感謝她把子軒折騰得如此有出息?!?/br> 楊老太君當著楊君華的面說這事,木柔桑很是尷尬,一時,立在堂下不知該如何接話。 楊君華在此時卻是開口了:“我爭了一輩子,也折騰了一輩子,卻是臨老了發現,這種日子過得也舒坦,平素在家寫寫字,逗逗鳥,比起同期的幾個同僚,卻是要好過許多,我也知道足了?!?/br> 一想起同期與他一起扶持廢帝的同僚,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砍腦殼的砍腦殼,楊君華卻只是削去官職、交了幾十萬罰銀,雖被貶為庶民又受了牢獄之苦,如今在家卻是過著富家翁的生活,比起那些人,卻是真的不錯了。 “父親說的哪里話,子軒說過多次,要接了你與祖母去府中住?!?/br> 木柔桑知道楊君華現在很滿意這樣的安逸生活。 “母親到是可以常去住住,我就算了,子智到底是嫡長子,我還是要住在這邊的?!?/br> 大周的習俗便是如此,長子是要負責給父母養老送終,楊老太君便是由自己所出的長子,楊君華供養著,而楊君義是庶長子,并非她所出,所以,人家是不用養楊老太君的。 “小住到是可以,常住哪像話,你可是我的大兒子,我不跟你住著,難道還要跑去小孫子那里???傳出去還不得叫人笑掉大牙?!?/br> 楊老太君斜睨了自己兒子一眼,接著伸手把三歲了的楊如誠抱在懷里,樂呵道:“子智也不知是得罪了誰,唉,好在給他留了個獨苗苗,如今他也懂事了,求了我與你父親做主,要給嚴姨娘扶正?!?/br> 木柔桑很是驚訝,家中遭了這般大難,楊子智居然能改邪歸正? 楊子智正色走到她跟前行了一禮,說道:“弟妹,還請莫要把大哥當日做的糊涂事放心上,家中遭了難,我出門再去會那些狐朋狗友,方知,那不過是交往了幾十年的酒rou朋友,當不得真,后來落了難,卻是一個個借口避開,又或是在路上視而不見,到此,大哥方才清醒過來?!?/br> 木柔桑聽了他的話才了然,原來,忠親王府遭了難時,楊子智先想到的不是找楊子軒幫忙,而是托人去找他原來結識的酒rou朋友,哪知,當時朝局緊張,人人自危,楊子智入了大牢,人家避如蛇蝎,躲都來不及,哪里肯頂風作案,再去伸援手撈他一把。 不管楊子智能否真學好,至少,他是認識到自己往日的不好了,她答道:“大哥,往后好生待大嫂便是,大嫂瞧著也是個老實、厚道的,想來有祖母教導,不日便能掌家理事?!?/br> 嚴姨娘也算是苦盡甘來,當年,楊子智純粹就是吃慣了大rou,瞧了她這朵小白花便覺得一時新鮮強搶了來。